第99章 回城
字數:4257 加入書籤
第九十九章 回城
隨著大良鄉的各項事務都步入正軌,張華意識到已無需他繼續駐留於此,畢竟村中及工廠裏一般的問題,這邊的人都能應付了。想到縣城還有許多要事待辦,他決定盡快啟程返回縣城。這日傍晚,張華召集黃盈及陳雲等人宣布:"大良鄉的事務已安排妥當,明日我們便啟程回城。"話音剛落,黃盈頓時怔住,正在吃點心的陳雲也停下了動作。
"這麽快就要走?"黃盈不自覺地攥緊衣角,明亮的眼眸中流露出一絲不舍。她環顧四周熟悉的景致,想起與張華村中月下漫步、庭院梧桐前觀星的點點滴滴,心頭泛起淡淡惆悵。
陳雲匆忙咽下點心,難得正色道:"其實...我覺得在這兒讀書更易專心。"說話間,他偷偷瞄了眼桌上那疊尚未開封的紙牌,又趕緊補充:"當然張兄的正事要緊!"
張華明白二人已喜歡上這裏的生活,現在要啟程返城肯定有些離愁。他溫言安撫二人,最後從係統中取出眾人都喜愛的美食來享用,權作臨別前的狂歡。
翌日清晨,大良鄉村民在張越等人的帶領下,早早聚集在村口為張華送行。此前張華已經把村中及工廠的事務向張越等人交代妥當,後續隻需按計劃執行即可。臨行前,張華又與眾人寒暄一番。待五輛馬車的乘客都登車後,他朝車夫下令:"出發吧。"隨即向送行的人群揮手作別。
車夫拉起韁繩,揚起馬鞭,車輪吱呀呀地轉動起來。黃盈將腦袋探出車窗,晨風吹散了她鬢邊的碎發。那些熟悉的屋簷、曬場、還有她和張華常去的小溪,甚至那座巨大的工廠,都在視線中漸漸遠去。正出神間,手背忽然傳來溫熱的觸感——是張華的手掌輕輕覆了上來。
"等我在縣城辦完事,這邊的房屋也該能入住了。"張華的聲音混在轆轆車聲中,"到時我們回來辦入夥宴,正式入住後給你留一間最好的廂房。"他頓了頓又笑道,"不過那時也該向你爹提親了,最好的廂房還是留作我們的婚房吧。"
黃盈耳尖頓時染上紅暈,低頭輕應了一聲,心中如小鹿亂撞,又羞又喜。返程時是兩人共乘一輛馬車,這讓他們有了更多說悄悄話的空間。
車輪緩緩碾過鄉間的黃土路,穿過鬱鬱蔥蔥的密林後,馬車隊平穩地向縣城方向行進。汲取了來時的教訓,張華特意囑咐車夫放慢速度,這樣避免了車輛的劇烈顛簸,能讓眾人乘坐得舒適一些。
正是因為車輛行進平穩,所以張華與黃盈在車廂裏,能夠甜蜜的說著情話;而陳雲和羅強在他們的車內,二人一邊鬥嘴一邊擺開軍棋廝殺,玩得不亦樂乎。
"公子,小姐!看見城門了!"前麵的車夫突然高聲喊道。黃盈慌忙坐直身子,卻見張華嘴角帶笑,指尖還勾著她的一縷發絲。遠處,吳城縣的青灰色城牆已隱約可見,城門樓上懸掛的旗幟,在風中輕輕飄展。
車隊緩緩駛至縣城門前,隻見城門處有不少百姓排著隊準備進城,幾名持槍兵卒則在嚴查準備入城的人。城牆上張貼的告示赫然寫著"嚴防流民滋事"幾個大字。
領頭的車夫剛要停車排隊,一個絡腮胡守城兵隊正便快步迎上前來:"可是黃家商行的車駕?"他認出了車廂上鎏金的黃氏商行徽記,便上前確認,見到前車駕車的正是熟識的車夫後,兩人便打起招呼來,接著這隊正立即揮手高喊:"放行!是黃氏商行的車隊!"
沉重的城門吱呀打開一道縫隙,五輛馬車依次入城。陳雲掀開車簾望著城內的街道,忽然歎氣道:"張兄,我這就要回兄長那邊了。"張華下車走到他的車輛邊,拍著他的手臂說:"改日我去縣衙找你,我還有更好玩的遊戲,到時再讓你見識一番。"陳雲聞言眼睛一亮,但想到要回縣衙,仍不免失落。此時李雄李傑兄弟過來與羅強換車,後麵由他倆護送陳雲回去。
臨行前,陳雲在車廂裏一直伸頭到車窗外向後望,還不忘高聲喊道:"記得這遊戲要讓我第一個玩,可別先教會羅大傻子!"
目送陳雲的馬車遠去,張華轉向黃盈輕聲道:"我們也該回去了。"黃盈微微頷首,張華隨即朗聲道:"起行!回黃府。"
車隊進入城內後,因為縣城的街道平整,車速反倒能快了起來。不多時,黃宅那氣派的朱漆大門便映入眼簾。門前早已站滿了等候的仆役,為首的管家一見到馬車停穩,立即快步上前,臉上堆滿笑容。
"小姐可算回來了!"管家殷勤地掀起車簾,聲音裏透著親熱,"老爺和夫人這幾日天天念叨,說想小姐想得緊呢。"他的目光在瞥見牽著黃盈下車的張華時明顯亮了幾分,語氣更加熱絡:"張公子一路辛苦了。得虧公子這段時日裏護著小姐。"他的態度與張華第一次來的時候,不知差了多少倍。以前是一副傲慢的樣子高高在上,現在則是眼角眉梢都帶著恭敬。
在管家的熱情引領下,張華和黃盈穿過外宅的月洞門。沿途遇到的丫鬟小廝紛紛行禮問好,張華也一一頷首回應。走過曲折的回廊時,兩側的花木修剪得格外齊整,顯然是特意打理過的。穿過最後一道雕花門廊,便來到了黃榮夫婦居住的內宅正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廳內檀香氤氳,黃榮端坐在主位的太師椅上,雙手搭著扶手,腰背挺得筆直。宋氏則坐在一旁的紅木圈椅上,手指不停絞著繡帕,眼睛頻頻往門口張望。
當張華和黃盈的身影出現在雕花門廊處時,宋氏"哎呀"一聲就站了起來,雙手張開,衣袖上的金線刺繡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我的兒啊!"她聲音都帶著顫,眼眶瞬間就紅了。黃盈三步並作兩步撲進母親懷裏,宋氏一把摟住女兒,手指輕輕撫過她的發髻:"讓娘好好看看,瘦了沒有?在鄉下可吃苦了?"說著又捏捏黃盈的臉蛋,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
黃榮雖然仍端坐著沒動,但握著扶手的手指已經微微發白。他目光灼灼地盯著女兒,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見張華上前,他輕咳一聲,故作嚴肅地點點頭:"回來了就好。"可那聲音裏的歡喜勁兒,連廳外伺候的小丫鬟都聽得出來。
張華恭敬地行了個長揖:"小侄拜見伯父 "起身時,正對上黃榮那雙閃著精光的眼睛。
黃盈在母親的懷中撒嬌一陣後,想起母親有孕在身不宜久站,便小心翼翼的把宋氏扶著坐了下來,此時認真觀察母親的身形,發現她腹部已已微微隆起,應是腹中孩兒發育良好。黃盈像隻歡快的小鳥般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又向母親問東問西,忽然蹲下身來,調皮地將耳朵貼在母親隆起的肚子上。
"讓我聽聽弟弟的心跳!"她眨著明亮的眼睛,突然驚喜地抬頭:"娘,我聽到了弟弟的心跳聲!"
黃榮聽了歡喜得嗬嗬大笑,宋氏則慈愛地撫摸著女兒的發髻,笑罵道:"傻丫頭,這才幾個月,哪能聽得見?"但眼中的寵溺之情溢於言表。
張華上前又向黃榮夫婦祝賀了一番,之後轉向一旁的黃仁和徐良等人拱手:"多日不見,諸位別來無恙。"
黃仁捋著胡須笑道:"張公子這一趟下鄉,氣色倒是更好了。"徐良也抱拳還禮,口說托張兄弟的福,一切還好,粗獷的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
黃榮看著眼前其樂融融的場景,摸著胡須連連點頭。雖然分別不過月餘,但此刻重逢的喜悅讓廳內充滿了歡聲笑語,仿佛連空氣都變得溫馨起來,一家人的笑聲在廳內回蕩。
眾人落座後,丫鬟們奉上清香四溢的雨前龍井。張華輕抿一口茶,關切地問道:"嶽父大人,不知近來縣城賑災情況如何?"
黃榮聞言,臉上露出欣慰之色,捋著胡須道:"多虧陳縣令雷厲風行,此次賑濟之事辦得極為妥當。"他說著放下茶盞,手指輕叩桌麵:"縣衙不僅開倉放糧,更在四城門設了粥棚。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每日都能領到兩頓熱粥。"
宋氏接過話頭,溫聲道:"最難得的是,陳縣令還命人在粥裏加了薑片驅寒。前些日子我去城南看過,那些婦孺總算不用忍饑挨餓了。"
"如今水患已退,"黃榮繼續道,"約莫有三成災民陸續返鄉。縣衙給每戶發放了糧種和返鄉盤纏,還派了差役沿途護送。"他說到這裏,忽然意味深長地看了張華一眼:"說來,這些舉措裏,很多都是采用了你的建議。"
張華連忙謙遜地擺手。黃仁在一旁笑道:"張賢侄不必過謙。你提議的那個"以工代賑"的法子,陳縣令可是讚不絕口,現在全縣都在推行呢。"
廳外夕陽西斜,將眾人的影子拉得老長。談及災情緩解,在座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欣慰的笑容。
喜歡回到古代積功德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積功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