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財閥的支持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章 財閥的支持
    張華仔細聽完黃榮等人的講述,得知縣裏賑災的事宜一切順利後,一直記掛著的心終於放下來。果然在升遷的誘惑麵前,陳誌不敢怠慢賑災事宜,也不肯放任手下貪汙賑災善款。或者說,縱然免不了還是有人中飽私囊,但縣衙終究是辦了實事。至少四處逃難過來的災民切切實實得的得到縣衙的救助,他們返鄉的災民也確實領到了縣衙發放的糧種和些許盤纏。
    主客寒暄過後,時間已近正午,黃府的下人們已悄然在偏廳備好接風宴席,黃榮便讓諸人進席用膳。
    偏廳正中,一張紫檀木雕花圓桌格外醒目。桌麵打磨得光可鑒人,上麵鋪著大紅錦緞桌布,金線繡製的富貴牡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八張同材質的圓凳環繞擺放,凳麵都墊著嶄新的繡花坐墊。
    為免打擾主桌貴客,偏廳隻設一桌主席,招待羅強等隨行人員的幾桌次席特意在偏廳外廊設下。
    "賢侄,這邊請。"黃榮挽著夫人的手臂,親自引著張華入席,特意讓他坐在自己右手邊的尊位。黃盈則挨著母親坐在左側,不時偷瞄張華。
    侍女們魚貫而入,端上十數道精致的菜肴,每一道都色香俱全。
    酒過三巡,張華見黃榮也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象牙筷子,向黃榮拱手正色的說:"伯父,小侄有個計劃想請您指點。"
    黃榮捋著胡須,眼中精光一閃:"哦?賢侄但說無妨。"
    張華便將自己在大良鄉定下的計劃和盤托出。當說到要免費為縣裏修築一段被洪水衝毀的河堤時,侍立在旁的丫鬟小廝們不禁麵麵相覷。一個年輕小廝更是驚得手一抖,差點打翻酒壺。
    黃榮手中的青瓷酒杯微微一頓,酒液在杯中蕩起漣漪。他眯起眼睛,緩緩道:"有意思。老夫經商三十餘載,見過揮金如土的紈絝,也見過一擲千金的豪客,卻沒見過像賢侄這般..."他忽然提高聲調,"把數萬兩銀子往河裏扔的!好氣魄!"
    待張華說到要辦展銷會時,黃榮突然"啪"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叮當作響:"妙!太妙了!"他激動地站起身,錦緞衣袖帶翻了酒杯也渾然不覺,"讓百姓親眼看看水泥的神奇,比咱們說破大天都管用!這展銷會,確是很有作用。不過這展銷會要辦得講究,場地怎麽選,怎麽布置,都得仔細思量一番……"
    話說到一半,黃榮看著張華也是飯飽酒足了,便大手一揮:"賢侄既已用罷,咱們到書房詳談!"又轉頭對黃仁道:"仁弟,你也過來。你平日經手庶務多,認識的人客也多,正好給賢侄出出主意。"
    黃仁聞言立即起身,他三步並作兩步跟上,嘴裏應著:"大哥說得是。"路過廳門時還不忘吩咐下人:"快把書房收拾清楚,再備些醒酒茶水!"
    雖是日間,但書房內光線不足,黃榮讓下人點起油燈,四盞青銅油燈將三人身影投在牆上。黃榮坐在黃花梨木書案後,手指輕叩桌麵:"賢侄,這修的河堤選址,其實靠近縣城是最好的,靠近縣城每日來往的人多,最是顯眼,對推廣水泥最是利好。"
    張華解釋了選擇河堤修築選擇八鄉山的緣故,是因為之前對羅強的承諾,雖然對推廣不利,但是也不想變換。
    黃榮遺憾的搖頭說:“既然賢侄決心如此,那麽我們變換一下思路,八山鄉那偏僻,沒有人注意那邊,那麽我們想個辦法,讓人過去看著。”
    雖是日間,但書房內光線不足,不過已有下人點好油燈,四盞青銅油燈將三人身影投在牆上。黃榮坐在黃花梨木書案後,手指有節奏地輕叩著案麵,發出"篤篤"的悶響。
    "賢侄啊,"黃榮眼中閃著精光,"這河堤選址,老夫以為還是靠近縣城最好。"他伸手在案上比劃著,"靠近縣城每日來往人多,最是顯眼,若是選在近縣城,不用咱們吆喝,自然有千百雙眼睛看著。"
    張華微微欠身,油燈的光亮映照出他堅定的神色:"伯父明鑒,小侄選擇八鄉山,實因先前已對羅強有過承諾。"他詳細解釋了當初的約定,聲音雖輕卻字字清晰。
    黃榮聞言,手指停在半空,半晌才重重歎了口氣。"罷了罷了,"黃榮搖搖頭,"既然賢侄重諾守信,老夫也不多說。"他突然直起身子,案上的文房四寶被震得輕輕作響,"不過八鄉山那地方實在偏僻,實在沒人會注意那邊的,咱們得想個法子,把人引過去瞧瞧!"
    黃榮輕撫著下巴上的胡須,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他端起青瓷茶盞抿了一口,緩緩開口道:"賢侄啊,老夫有個主意,你且向縣衙遞個呈子,就說願獻水泥修築河堤,但需縣裏調派民夫協助。這其一嘛,能省去我們招募人手的麻煩;其二..."
    黃榮眼中精光一閃,壓低聲音道:"更要緊的是,要讓縣裏那些大戶人家都派個管事來"監督"工程。"他特意在"監督"二字上加重了語氣,嘴角泛起意味深長的笑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人回去一說,可比咱們磨破嘴皮子都管用。"黃榮捋須笑道,"讓他們親眼看著水泥如何速幹,如何堅固,比什麽說辭都強。到時候,那些大戶自然會搶著來買。"
    他說著從袖中掏出一份名單:"這是縣城裏有頭有臉的二十餘家,讓他們每家都須派人來。特別是做建材生意的吳家、錢家,更要重點"關照"。至於趙氏商行那邊,也不能放過他們。"
    黃仁在一旁補充道:"大哥說得是。這些人親眼所見後,保管連做夢都想著水泥。到時候展銷會還沒開,訂單怕是就要堆成山了。"
    黃榮滿意地點點頭,又叮囑道:"記住,這些"監督"的管事,每日都要好生招待。茶水點心不可少,更要安排專人給他們講解水泥的好處。"他眯起眼睛,"等他們回去一傳十、十傳百,咱們的水泥想不火都難。"
    張華聽完黃榮的主意後眼睛一亮:"妙!伯父這建議真是妙呀!讓這些富戶的人親眼見證水泥的威力,真比跟他們說上百遍還有用!"
    "展銷會就更要講究了。"黃榮從案頭取出一張白紙鋪開,然後用之前張華給他獻上的鉛筆草擬:"要分三個區域:樣品區、體驗區、洽談區。最好再搭個高台,請工匠當場演示。"
    黃仁插話道:"地點就選在我們商行後頭的空場,那裏臨近集市,人流最旺。"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黃榮突然壓低聲音,示意二人湊近,"修河堤這事必須讓陳縣令牽頭。咱們就做個"熱心鄉紳",就像之前的賑災會一樣,明白嗎?"
    張華會意,嘴角揚起一抹了然的微笑:"伯父高明。陳縣令得了政績,咱們的批文自然容易拿到了。"
    "正是此理!"黃榮撫掌大笑,燭光下他的眼中閃爍著老謀深算的光芒。
    張華佩服的拱手讚道:"伯父,小侄這計劃經您和仁叔父的完善,可謂是天衣無縫!"黃仁接話道:“那是自然,我大哥幾十年的縱橫商界,可不是你能比擬的!”他適時的吹捧讓黃榮很是高興,張華也很認可黃仁的話,三人相視而笑。
    幾人笑完,黃榮又沉吟片刻,突然拍了拍手,朝門外喚道:"來人,去賬房取我的紫檀匣子來!"
    不多時,管家捧著一個雕工精美的紫檀木匣快步進來。黃榮接過匣子,從懷中取出一把精巧的黃銅鑰匙,"哢嗒"一聲打開鎖扣。匣中整整齊齊碼著一疊銀票,在油燈下泛著淡淡的光澤。
    "賢侄啊,"黃榮從中取出一遝銀票,輕輕推到張華麵前,"這是之前你讓我開辦的煉鐵廠的分紅,先給你一萬兩,你且收著。"
    張華微微一怔:"伯父,煉鐵廠給我分紅?這廠目前還沒有盈利吧..."
    黃榮擺擺手打斷他:"煉鐵廠目前運作順利,盈利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之前你提供的煉鐵技術,還有那些高爐設備圖紙,就當是技術入股了。"他捋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再說你接下來的計劃,處處都要用銀子。修河堤、辦展銷,哪樣不是燒錢的買賣?我知你目前手頭上的錢也不多了,就提前給你這份分紅吧。"
    油燈的火苗"劈啪"輕響,映照著銀票上"壹仟兩"的字樣。黃榮繼續道:"這隻是先支取一部分,等煉鐵廠正式投產,再按股分紅。"
    張華看著桌上厚厚一疊銀票,又望望黃榮誠懇的神色,終於鄭重地拱手道:"既然如此,小侄就卻之不恭了。"他恭敬的從黃榮手中接下銀票,然後小心地將銀票收入懷中,貼身放好。
    黃榮見狀,滿意地點點頭,順手合上紫檀匣子。匣蓋落下時發出"啪"的一聲輕響,在靜謐的書房內格外清脆。
    喜歡回到古代積功德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積功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