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入杏林

字數:2587   加入書籤

A+A-


    江城三月,細雨如絲。
    林半夏站在濟世堂斑駁的門檻前,望著門楣上那塊已經褪色的匾額,深吸一口氣。雨水順著她的發梢滴落,在青石板上濺起細小的水花。
    "姑娘,可是來看病的?"一個溫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林半夏轉身,看見一位身著青衫的老者正撐著油紙傘站在她身後。老者約莫六十歲上下,須發皆白,但麵色紅潤,目光炯炯有神。
    "我...我是來拜師的。"林半夏從懷中取出一封已經泛黃的信箋,"這是家父臨終前交給我的,讓我一定要找到孫濟民孫老先生。"
    老者的目光在觸及信箋的瞬間微微一凝,他接過信箋,手指輕輕撫過信封上那枚朱紅色的印章。那是林氏醫館的印記,二十年前,江城最有名的醫館之一。
    "進來吧。"老者收起油紙傘,推開濟世堂的大門。
    堂內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藥香。林半夏跟著老者穿過前堂,來到後院。雨聲漸大,打在屋簷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你父親...是怎麽走的?"老者突然問道。
    林半夏低下頭,聲音有些哽咽:"去年冬天,一場風寒...父親為了救治城外的流民,染上了疫病..."
    老者沉默片刻,轉身從櫃子裏取出一個檀木盒子。打開盒子,裏麵是一套銀針,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幽幽的光。
    "這套銀針,是你祖父傳給你父親的。"老者將盒子推到林半夏麵前,"現在,該物歸原主了。"
    林半夏的手指顫抖著撫過銀針,冰涼的觸感讓她想起父親臨終前的模樣。那時父親已經說不出話,隻是緊緊握著她的手,目光望向東方——那是江城的方向。
    "從今天起,你就跟著我學醫吧。"老者站起身,"記住,醫者仁心,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你父親就是太過仁善,才會..."
    話未說完,前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孫大夫!孫大夫救命啊!"一個渾身是血的男子衝了進來,"我娘子難產,穩婆說...說怕是保不住了..."
    孫濟民臉色一變,快步向前堂走去。林半夏連忙跟上。
    堂內,一個麵色蒼白的婦人躺在擔架上,身下的被褥已經被鮮血浸透。她的呼吸微弱,嘴唇發紫,顯然是失血過多。
    "半夏,去準備熱水和幹淨的布巾。"孫濟民一邊為婦人把脈,一邊吩咐道,"再把我藥櫃第三層最右邊的那個青瓷瓶拿來。"
    林半夏手腳麻利地準備好一切。當她拿著青瓷瓶回來時,看見孫濟民已經取出銀針,正在婦人的人中、合穀等穴位施針。
    "這是...回陽九針?"林半夏驚訝地睜大眼睛。這是林家祖傳的針法,她隻在父親的醫書上見過描述。
    孫濟民沒有回答,全神貫注地施針。隨著最後一針落下,婦人的呼吸漸漸平穩下來。
    "去煎一副當歸補血湯。"孫濟民擦了擦額頭的汗,"記住,當歸三錢,黃芪一兩,要用文火慢煎。"
    林半夏點頭應下,轉身去準備藥材。她的手指在藥櫃上快速移動,每一種藥材的位置都了然於心。這是從小在醫館長大的本能。
    當湯藥煎好,婦人已經蘇醒過來。孫濟民為她把脈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母子平安。"
    林半夏看著這一幕,突然明白父親為什麽一定要她來找孫濟民。這位老人不僅醫術高超,更重要的是,他真正懂得什麽是醫者仁心。
    雨不知什麽時候停了,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照進濟世堂。林半夏望著門外漸漸放晴的天空,暗暗發誓:一定要繼承父親的遺誌,成為一名真正的醫者。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個身著官服的差役翻身下馬,衝進濟世堂:"孫大夫,知府大人有請!城西發現瘟疫,已經死了十幾個人了!"
    孫濟民臉色驟變,轉身對林半夏說:"收拾藥箱,跟我走。"
    林半夏的心猛地揪緊了。她想起父親臨終前的模樣,想起那場奪走父親生命的瘟疫。但當她看見孫濟民堅定的眼神時,所有的恐懼都化作了勇氣。
    "是,師父。"她快步跟上,心中默念著父親常說的話:醫者,當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濟世堂的大門在身後緩緩關上,林半夏知道,從這一刻起,她的人生將徹底改變。等待她的,不僅是醫術的精進,更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考驗。
    而這一切,都始於這個雨天,始於這間不起眼的醫館,始於一位老人堅定的背影。
    喜歡明朝女盟主請大家收藏:()明朝女盟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