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歸墟九鼎

字數:2149   加入書籤

A+A-


    颶風撕碎東海浪峰時,林半夏的皂靴正踏在鄭和寶船殘骸的桅杆上。她望著漩渦深處若隱若現的青銅鼎耳,懷中的《太極丹經》突然發燙——經書封麵的陰陽魚竟開始逆向旋轉!
    "盟主,巽位三丈!"趙驍的吼聲淹沒在雷鳴中。獨臂老者揮刀斬斷纏住舵輪的章魚觸手,墨汁染黑的海水突然泛出金光,顯出海底巨鼎上的饕餮紋。林半夏的金針穿透浪沫,針尾蠶絲纏住鼎耳浮雕的睚眥,竟拽出半截刻著"禹王"篆文的青銅鏈。
    "坎離歸位!"她甩出軟劍劈開迎麵巨浪,劍氣在浪牆上蝕出河圖洛書。當最後一筆落下時,漩渦中心突然升起九根盤龍柱,每根柱頂都懸著具水晶棺——棺中赫然是曆代失蹤的欽天監正!
    魏忠賢的蟒袍在雷電中獵獵作響:"林姑娘可知,這歸墟海眼本是禹王鎮九鼎之地?"他袖中飛出十二枚血色琉璃珠,珠光穿透水晶棺,照出棺底暗藏的《皇明祖訓》——太祖親筆的"片板不得下海"令竟用朱砂改成了"片甲不留"!
    林半夏踏著浪尖躍至中央龍柱,懷中的龍髓突然離體,在柱頂凝成太極圖。當陰陽魚眼觸及水晶棺時,棺蓋突然炸裂,曆代欽天監正的屍身齊聲誦咒。海麵浮現出直徑百裏的八卦陣圖,陣眼處正是鄭和寶船的龍骨!
    "盟主當心!"趙驍的驚呼被颶風扯碎。魏忠賢的蟒袍突然化作萬千毒蛾,每隻蛾翼都刻著工部軍械圖。林半夏揮劍斬落毒蛾,鱗粉卻在劍身蝕出"甲申三月十九"的字樣。她突然將軟劍插入太極圖,劍氣順著龍柱直貫海底——九尊巨鼎應聲浮出,鼎身上的九州圖竟與《皇明輿地全圖》完全重合!
    獨臂老者突然暴喝:"戚家軍,列陣!"五百陰魂踏浪結陣,陌刀組成的北鬥七星正對紫微垣。當第一縷星光照在鼎耳時,禹王鼎突然鳴響,聲浪震碎魏忠賢的琉璃珠陣。珠內封印的倭寇怨魂哀嚎著湧入歸墟,在海眼處凝成八幡船虛影。
    "劉基誤我!"魏忠賢撕開後背刺青,《皇明輿地全圖》中的運河突然決堤。血水衝垮八卦陣,在鼎身繪出十二元辰圖。林半夏咬破舌尖,將血噴向太極圖:"張三豐前輩,助我!"
    海底突然升起具青銅棺,棺中張三豐遺蛻睜眼結印。真武劍破空而來,劍柄北鬥七星與戚家軍陣勢共鳴。林半夏接劍刹那,九鼎突然拚合成渾天儀,儀軌顯現的星圖正是甲申年三月十九日的天象!
    "原來如此..."她揮劍斬斷魏忠賢與九鼎的血線,"你欲借歸墟海眼逆轉禹王鼎!"真武劍刺入渾天儀樞紐時,儀身迸裂處飛出三百枚玉簡——竟是建文帝出逃時帶走的《永樂大典》正本!
    魏忠賢癲狂大笑,蟒袍化作血霧籠罩海麵:"林姑娘可識得此物?"霧中浮現的龍椅上,崇禎帝正將玉璽按向心口——那玉璽底部赫然刻著"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的完整篆文!
    "陛下!"趙驍目眥欲裂。林半夏突然明悟,真武劍調轉劍鋒刺向自己心口。龍髓金血噴湧而出,在歸墟上空凝成五爪金龍。當龍爪撕碎血霧時,她看見龍椅上的崇禎帝已化作枯骨,手中玉璽正是魏忠賢偽造的贗品!
    "乾坤倒轉!"張三豐虛影突然開口。九鼎應聲沉入海眼,歸墟漩渦開始逆向旋轉。林半夏踏著禹王鼎躍至雲端,真武劍引下的天雷劈中魏忠賢後背刺青,《皇明輿地全圖》在電光中灰飛煙滅。
    獨臂老者突然劈開浪牆,露出海底的青銅巨門——門縫中泄出的不是海水,而是裹著硫磺味的龍涎香!林半夏的金針穿透門環,帶出半卷泛黃的《鄭和航海日誌》,殘頁記載的正是三寶太監封印歸墟的經過。
    "盟主看這裏!"趙驍從門環凹槽摳出枚玉玨,上刻"洪武三十五年欽賜"。林半夏將玉玨按向心口,缺失的龍鱗突然歸位,背上的刺青化作活龍衝入海眼。當最後一片龍鱗嵌入青銅門時,門內傳出震天龍吟——九鼎重歸原位,海眼終被永鎮!
    暴雨驟歇時,林半夏立在寶船殘骸上,望著手中化為齏粉的玉璽。朝陽刺破雲層的刹那,她看見海平線處升起十二艘三桅帆船——船首的鄭字帥旗雖已殘破,旗麵星圖卻與《太極丹經》末頁完全契合。
    獨臂老者突然跪地痛哭,他手中的陌刀柄裂開,露出戚繼光的絕筆血書:"甲申劫至,龍歸滄海..."林半夏撫過真武劍身的北鬥紋,突然咳出金血——血珠墜海處,竟開出一朵赤金蓮。
    喜歡明朝女盟主請大家收藏:()明朝女盟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