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下下棋、聊聊天
字數:6860 加入書籤
華山論劍,完美落幕。
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劍法切磋讓大夥兒見了真章,內功交流長了不少見識,陣法推演更是開了眼界。
再加上華山派大方送出的秘籍、陣法圖譜和紀念品“三十六兩小銀劍”。
不管是來湊熱鬧的還是來探底細的江湖豪傑。
走的時候都覺得:
這趟華山論劍、木有白來!
……
回去的路上。
這些人少不了到處念叨華山派的好。
各個茶館酒肆裏,常能聽見有人拍著桌子暢談:
“華山派那三十個弟子列陣的時候,簡直像一塊鐵板!”
“我親眼所見,七八個武林高手一起上去衝陣,依然紋絲不亂、鐵穩江山!”
旁邊立刻有人激情澎湃滴接話:
“何止、何止,華山派嶽大掌門贈送的那本《劍技、劍法、劍理精要》才叫做厲害!”
“我翻了兩三頁就大受啟發、茅塞頓開,比自家師父講的還更加全麵、透徹、明白!”
還有人掏出懷裏“編號唯一小銀劍”顯擺:
“看看,俺手裏這個是什麽?這上麵還刻著編號哩,咱們中原武林獨一份……”
就這麽著。
華山派的名聲借著這些議論,像長了翅膀似的飛遍了整個江湖。
以前提到五嶽劍派,大夥兒先想到的是嵩山派的勢大。
現在一說起,都得先掂量掂量華山派的分量。
——畢竟能讓少林、武當都服氣的門派,可不是隨便能惹的。
但這些江湖朋友並不知道。
他們眼裏看到的華山派,不過是施宗義想讓他們看到的樣子而已。
就拿那三十名演示陣法的戰士來說,在外人看來已經是精銳中的精銳。
可在忠義武館的體係裏,他們隻是最基礎的作戰單元而已。
真正經曆過琉球滄瀾之戰的老兵,隨便拉一個出來,幾乎都是這樣的實力水準。
——單打獨鬥的情況下或許未必能贏過頂尖高手。
但要是結成陣戰、配合戰鬥,便能把各自的實力完美疊加、成倍提升。
所以,相對於“忠義武館”的真正實力來說,各個江湖朋友們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
他們做夢都想不到:
那個麵容帥氣、沉穩幹練,自始至終帶著謙和笑容的“華山派首席大師兄”的真實身份有多尊貴、武功實力有多高。
而在其背後,還存在著一個超乎想象的龐大勢力,早已經超出了明國江湖的範疇。
——到目前為止,即使拋開“忠義武館”體係本身的超強武力、財力、物力不談。
明國的賦稅新政、玄武國的商貿通道、琉球國的貨幣發行,背後都有他的影子。
對於施宗義來說,明國江湖這一畝三分地,終究隻是棋盤上的小小一角。
畢竟,“華山派首席大師兄”的目標,一直都是:
——星辰大海。
……
施宗義私下裏常跟杜心悅她們說:
“以後若是真把江湖統一了,讓老嶽同誌去當武林盟主正好,我可懶得理會那些門派瑣事……”
是故,這次華山論劍,施宗義從頭到尾沒怎麽露麵。
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藏經閣陪著風清揚老同誌飲茶、喝酒、聊聊天,偶爾站在高處看看熱鬧。
施宗義心裏跟明鏡似的,這場論劍的真正用處,可不止是讓華山揚名。
就說那免費派送的三樣東西,裏頭藏著的門道,外人未必能夠看透。
——第一回合,送《劍技、劍法、劍理精要》。
直接在出口堆著,誰拿都行,不用登記。
這是先給個甜頭,讓大夥兒習慣“從華山拿好處”,心裏少點防備。
——第二回合送《戰陣精要》,還是當場就能領,連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這下子,江湖上那些靠團隊吃飯的幫派,比如天河幫、銀槍會等更是對華山派感激得不行。
畢竟這類實戰陣法圖譜,平時花錢都買不到吖。
到了第三個回合,送“紀念品小銀劍”的時候,規矩就變了那麽“一點點”。
——得在入口處登記姓名、門派,領了之後還告訴你,每柄劍都有編號滴,獨一無二。
這個登記個人信息的“小細節”便是施宗義的心思。
頭兩樣東西先讓各個江湖朋友們嚐到甜頭。
到了第三樣,稍微加個“登記”的門檻,大夥兒也就不覺得突兀啦。
可這一登記嘛,就等於把各路人馬的信息都收進了華山的花名冊!
往後在江湖上碰了麵,各自掏出懷中的小銀劍、對照一下編號……
不管之前認不認識,都是一個心領神會的眼神:
“哦,這人也去了華山論劍吖,這樣說來,咱們是一路滴?”
“下次論劍,你還去嘛?”
“那必須得去吖!”
“啊對對對,一起一起……”
這種微妙的認同感,才是最厲害滴。
時間一長,大夥兒提到“去過新華山論劍的人”,自然會覺得親近幾分。
而標誌著身份的“唯一編號小銀劍”,它是出自於華山派!
——個中意味、細思極恐……
……
除了暗戳戳的收攏人心。
施宗義還借著這場論劍活動,悄悄給華山的潛在敵人們做了一次“壓力測試”。
比如少林派、武當派,收了好處,見了華山派的實力,回去之後明擺著是想好好相處啦。
方證大師臨走時跟嶽不群說:
“往後佛法武學,兩派可多多交流。”
衝虛道長也笑著補充:
“武當後山的茶園熟了,嶽掌門可帶著夫人來品品新茶。”
看看,這態度,再明白不過嘛。
恒山派更不必說,定逸師太跟寧中則幾乎是勾著肩膀下山的,邊走邊說:
“咱們的‘聯合團建活動’不能落下,還要讓更多的弟子參與曆練!”
“以後恒山弟子練劍遇到坎兒,隨時都可以來華山派切磋……”
而有的人,就不一樣了。
——左冷禪帶著嵩山弟子連夜下山,連告辭都透著股不情願。
施宗義安排在嵩山的內應傳回來消息:
左冷禪在半山腰就忍不住發了火,一巴掌拍碎了塊大石頭,破口大罵:
“嶽不群狼子野心、不安好心、是何居心……他這是存心給我難堪!”
施宗義接到密報時,正跟韓雪茹她們清點華山論劍的剩餘物資,看完隻是淡淡一笑:
“急了就好,急了才容易犯錯嘛。”
他早就盤算好了:
嵩山掌門左冷禪野心大、性子急,又特別好麵子。
現在眼見著華山派壓過嵩山派一頭,肯定會坐不住。
施宗義隻要通過潛伏在嵩山派的各個內應加以引導,就可以讓左冷禪與楊蓮亭勾搭到一起。
沒錯,施宗義是在“下一盤大棋”。
——他預備讓華山派的各個敵人全部聯合到一起。
最後找個機會,一網打盡!
因為他懶得去一個一個地清算。
而這個“算總賬”的機會,施宗義也早就選好了。
——就是兩年後,衡山派劉正風的“金盆洗手”大會。
作為一名穿越眾,施宗義對於這些劇情自然都是心知肚明。
而且這次華山論劍的時候,劉正風自己也跟嶽不群提過:
說是年紀大了,想要退隱江湖,安安穩穩地搞點樂理研究什麽的。
到時候各路英雄肯定都會去捧場,左冷禪要是想搞事,那是最好的場合。
“到時候咱們提前做好準備、布置埋伏和陷阱,把所有壞蛋一次性消滅幹淨。”
施宗義跟杜心悅她們說這話時,心悅姐姐聽得讚不絕口:
“還是少主想得周全、算無遺策!”
徐璨曦也連連點頭:
“啊對對對、對對對!”
……
論劍結束之後。
華山派漸漸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嶽靈珊每天跟著風清揚練劍,偶爾纏著施宗義討教《淩波微步》的訣竅。
嶽不群則忙著整理論劍期間收集的各派信息,時不時跟寧中則念叨:
“你看少林的內功路數,跟咱們的《九陽神功》倒是能互補……”
施宗義沒在華山多待,過了幾日便帶著杜心悅、沈芊芊她們回了琉球國。
臨走之前,他把整理好的“花名冊”交給老嶽同誌:
“師父,咱們按著這個名單,每月給各派送點琉球的海產,不用多貴,意思到了就行。”
嶽大掌門點頭應下,心裏非常明白,這又是在悄悄地鞏固關係吖。
……
船離了華山碼頭。
施宗義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華山輪廓。
韓雪茹走過來,遞給他一件披風:
“少主,你在想什麽?”
“我在想……”
施宗義笑了笑:
“兩年後的衡山,該有多熱鬧。”
海風拂過,帶著鹹濕的氣息。
遠處的海平麵上,朝陽正緩緩升起,把海水染成一片金紅。
新華山論劍落幕了,但它在江湖上投下的石子,正一圈圈擴散開去。
華山派的名字,從此真正傳遍天下。
而一個由施宗義編織的大網。
也正在緩緩收緊。
——這江湖的故事吖,還長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