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親王更替

字數:4923   加入書籤

A+A-


    李冰成功在飯桌上出糗了。
    當第一杯酒水下肚,李冰意識就開始模糊起來。
    第三杯下肚,李冰順著椅子“流”到了桌子底下。
    道歉的話還沒說出口,就不省人事了。
    劉教授:“啊?現在的年輕人體質就是好,倒頭就睡。”
    唐婉瑩:“別是喝酒出事了吧。”
    好在檢查之後,李冰就是喝醉了。
    “少俠好酒量啊!”唐婉瑩笑道。
    將李冰安排好之後,
    唐婉瑩道:“舅舅,我對李冰隻是好奇,沒有感情的。”
    “可以培養嘛!”
    “……”
    三天之後,李冰回到了白水縣。
    對牛三進行了親切的問候。
    “牛三啊,以後那些動物的毛皮別讓我送了。”
    牛三:“難道恩人不喜歡了嗎?”
    李冰:“不是,是人家很有愛心,喜歡動物。”
    牛三:“哦,我也很喜歡動物,趙叔打到的動物我們一點都沒浪費呢。”
    李冰拍了拍牛三:“好了,下次送東西一定要詳細給我說說。”
    “好吧。”
    西安府,幾匹快馬從安遠門朝著京師跑去。
    “我說京師被困,我們能進去嗎?”
    “沒有關係,進去還是很容易的。”
    秦王府,巡撫劉廣生和巡按等人看著秦王府裏白色的裝扮,搖了搖頭。
    他們是來核查死亡原因和秦王府的嫡庶子關係。
    朱存樞一生無子,其弟朱存機大概率會繼承親王。
    劉廣生小聲道:“秦世子死了,可現在京師戒嚴,怕是一切從簡了。”
    “不過從簡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啊。”
    身邊的管家道:“世子的身子骨,如果不是讓孫掌櫃給的神丹妙藥吊著一口氣,怕是在幾個月前就沒了。”
    “慎言。”
    冬天,不僅是百姓的災難,對於體弱病重的人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如果熬過去之後,大概率就能再活一年。
    朱存樞並沒有那麽好運,在冬天裏死了。
    西安的百姓們麵上悲傷,內心早就樂開了花。
    “這朱存樞死了,我們應該不會被欺負了吧?”
    “不知道,反正再壞能壞到哪裏去呢?”
    親王更替,對百姓來說不是好事,更像是一種負擔。
    初喪、大殮、成服、虞祭、卒哭、小祥、大祥等階段,喪期可能持續數月之久。
    並且朝廷要撥銀子修建陵墓,規格不超過80畝。
    嚴格按照祖製。
    在秦王府給朝廷報信的快馬出發的時候,西安府驛站裏,兩匹快馬幾乎同時出發。
    白水縣縣衙。
    “李大人,西安傳信,秦王府朱存樞死了。”
    李冰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按照史書,這朱存樞在上個冬天就該死掉的,不過那個時候李冰正打算謀劃西安。
    一旦親王死,最少三個月的喪期,不能開工之類的就很麻煩。
    孫青山給了朱存樞那麽多藥丸,勉強吊命大半年。
    如今世子朱存樞死了,李冰在西安的大本營也都建立起來了。
    影響已經不大了。
    勾欄裏負責傳播謠言,啊不,新聞。
    商行裏探聽消息。
    胖胖的朱存機一身白衣,靈堂前,劉廣生點頭,巡按等人記錄。
    朱存樞無子,按照禮製,需向朝廷申請特批,由兄弟或者侄子繼承。
    本來鎮國將軍的朱存機可能搖身一變成為親王,變成秦世子朱存機。
    至於封王,朝廷沒錢,能拖就拖了。
    朱存機此時已經三十多歲了,但是同樣無子嗣。
    沒有意外的話,朱存機同樣硬不起來的。
    這真是可怕,秦王府似乎沒有下一代了,可能預示著明王朝的氣數已盡。
    喪葬禮依舊在繼續。
    按照指示,一切從簡了。
    朝廷派來了部分官員來參加喪禮,並且帶來了詔書。
    同時還有西安府的官員,宗室成員及民間鄉紳參與喪禮,為親王送行。
    李冰作為七品知縣,不去是不行的。
    同澄縣知縣王選,合陽知縣範誌懋,韓城知縣左懋弟身著喪服同行去西安。
    路上。
    左懋弟:“李知縣,我們韓城的路修的差不多了,百姓們想讓我問問還有什麽活可以幹的。”
    李冰:“韓城煤礦豐富,百姓們可以挖煤炭,我們白水縣會按照正常價格收的。”
    “或者你將煤礦一口價承包給白水縣三年或者五年,開采所得歸白水縣所有。”
    左懋弟思索片刻:“不如承包給李大人吧。”
    這是左懋弟深思之後決定的。
    自己雇人產出的煤礦肯定沒有李知縣用蒸汽機什麽的產出的多。
    掙的錢反而更少,並且百姓不能被用來壓榨,否則李知縣是不收的。
    這點他在合陽縣、澄城縣已經見識到了礦山工人的待遇。
    比他一個知縣休息的時間都長。
    這讓一個封建主義的官員如何受得了。
    韓城知縣左懋弟直接和李冰對話是有原因的。
    紙終將包不住火,左懋弟在合範誌懋和王選聊天的時候發現了端倪。
    他們兩縣發展起來的背後是西邊白水縣的功勞。
    那次,左懋弟對範誌懋道:“範知縣,我們這修路的水泥還要給錢?”
    範誌懋:“你們縣衙欠錢,百姓們的工錢可不能拖欠一分,並且不得納稅。”
    範誌懋知道李冰的底線,不能折騰百姓,可是沒說不能折騰知縣啊。
    左懋弟算了下,路修好的話,確實有利可圖。
    再後來和王選吃酒的時候,王選:“唉,這路修的真好,我們澄城修路的時候匠人還沒那麽熟練呢。”
    左懋弟:“你們修路花了多少錢?”
    王選:“什麽錢?修路不要錢啊。”
    範誌懋老臉一紅:“王知縣,你先別說了。”
    左懋弟一臉疑惑:“什麽,範知縣不是說修路縣衙要出錢嗎?”
    王選看著範誌懋:“哦哦哦,範知縣,你連李知縣的錢都敢黑?”
    ……
    至此,韓城知縣左懋弟知道了白水縣才是老大的事實。
    沒有了中間商範誌懋)賺差價,左懋弟的心也放回了肚子裏。
    後來王選將一本冊子遞給左懋弟,裏麵是管理縣城的製度。
    裏麵的規矩跟大明製幾乎對著幹。
    雖然這已經很大逆不道了,但左懋弟看著自己縣衙裏的錢糧越來越多,也逐漸認同了新的管理製度和方法。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