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麵聖

字數:8618   加入書籤

A+A-


    李倓為什麽要查這個劉駱穀呢?這是因為劉駱穀此人是安祿山安排在長安的耳目。
    李倓知道朝廷那邊已經無法改變,他想著利用一下安祿山,讓安祿山提前對奚族動手,一旦奚族提前造反,這和親之事就黃了。
    兩天後尚書省和親的詔書就到了楊府,和曆史上一樣敕封楊悅為宜芳公主,封地為樓煩郡宜芳縣。同時出嫁契丹的還有獨孤氏的宗室女獨孤靜樂,和親出嫁時間定為三月初,楊悅接到詔書第一時間就跑到景龍觀找李倓。
    李倓知道楊悅心裏慌張,但是隻能盡力安慰她,
    李倓看了看外麵太陽問低頭不語的楊悅:“餓不餓?”
    楊悅無精打采的抬頭說道:“沒胃口!”
    李倓微微一笑對著門外喊道:“明珠來兩碗酪漿,拿點吃食!”
    “奴婢遵命!”
    李倓隨後坐到楊悅身邊小聲說道:“吃點吧,不吃受罪的是你,要不我親自下廚給你做炒菜吃。”
    楊悅長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心裏煩死了,真的吃不下。”
    李倓說道:“吃東西這事關係到你和親的大事!”
    楊悅不假思索的說道:“托詞!騙鬼呢!”
    李倓道:“愛信不信!”
    楊悅盯著李倓的眼睛看了看無奈的說道:“好吧!”
    李倓看了看楊悅的神情說道:“好勉強啊!”
    楊悅說道:“你下麵想做什麽,你至少讓我心裏有個底。”
    李倓說道:“我準備進宮麵見至尊,跟你一起去奚族。”
    楊悅感覺李倓話沒說完問道:“然後呢?”
    李倓嘿嘿一笑說道:“到時候我趁機殺了李延寵!”
    楊悅聽到這裏擔心的問道:“這能行嗎?還是算了吧,沒了李延寵還有李延壽。”
    李倓嗬嗬一笑說道:“自古以來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怎麽能算了,實在不行我就把整個奚族滅了。”
    李倓一頓忽悠楊悅心情瞬間好了很多抱住李倓說道:“好!我信!大不了我們一起死。”
    也許是吃了東西有力氣折騰了,也許是折騰一次少一次的原因,兩個人在在屋內折騰的動靜特別大,一直持續了差不多一個下午。
    李倓抱著楊悅的腰膩歪道:“今天別走了,天快黑了,路上萬一遇到壞人非禮你怎麽辦?”
    楊悅扭頭沒好氣地說道:“不走還不是被你非禮。”
    李倓被懟的無話可說隻能閉嘴,接著李倓吩咐下人安排馬車送楊悅回去。
    又過了兩天李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並且親自找到高力士才獲得了一次單獨麵聖的機會。
    當李倓想要麵聖的消息傳到李隆基的耳朵時,他都不記得有李倓這個孫子了。還好經過高力士的提醒才想起了這個孫子。
    李隆基這個人在曆史上的評價好壞參半,假如去掉後麵在位的十五年絕對也是曆史上的千古一帝,但是曆史沒有假如。老年癡呆讓他前麵的勵精圖治毀於一旦,同時也讓大唐由盛轉衰。
    縱觀曆史會發現李隆基和她的祖母武則天極其相似。
    首先在個人情感上武則天先侍李世民,後嫁李治,再後來選大量男寵伺候自己,先是懷義和尚,然後就是沈南璆qiu),再就是張易之、張宗昌。而李隆基同樣是趙麗妃、梅妃、武惠妃、最後把自己兒媳婦楊玉環收納宮中。並且二人都是直接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曆史上那麽多昏君暴君也沒像二人殺的這麽幹脆的,殺了之後沒有一絲後悔的。
    其次在政治上武則天前期是有作為的君主,但是到了後期都昏聵起來,武則天晚年讓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把持朝政,自己則想著享樂,導致敗壞朝綱,貪贓枉法,朝臣多次彈劾二人都是武則天袒護而逃脫處罰。幸好張柬之、崔玄暐ei)發動神龍政變,不然說不定早安史之亂先二張之亂了。
    有一點特別讓人感到困惑就是李隆基無限製的支持安祿山做大。作為帝王就算你用人也得有個平衡之術,至少給他安排一個對手。甚至幾乎所有人都說安祿山會反,他都在維護安祿山。真不知道作為一個帝王從哪裏判斷一個掌握大唐一半以上軍隊、人口、財政的人不會造反的。不能說李隆基糊塗,隻能說他太過自信,誤判了形勢,他認為他能鎮的住安祿山。
    李隆基一生處在政治鬥爭之中,絕對不是一個政治鬥爭的雛鳥,很多東西應該看的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他的很多騷操作讓人懷疑是他故意讓安祿山造反的。
    其中公元744年李隆基甚至對高力士說想把權利給李林甫,然後自己準備享福。其中《資治通鑒》是這樣描述的:數年,蓄積稍豐。上從容謂高力士曰:“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對曰:“天子巡狩,古之製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勢既成,誰敢複議之者!”上不悅。力士頓首自陳:“臣狂疾,發妄言,罪當死!”上乃為力士置酒,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隆基作為帝王晚年用對了一個人就是李林甫,李林甫這個人很有能力,隻是李隆基沒有控製他。用錯了一個人就是安祿山,安祿山這個人除了獻媚邀功,剩下的就是搞破壞。不管是李林甫還是安祿山其實罪魁禍首就是李隆基,就好比家裏有個熊孩子家長不能總用他還是個孩子規避責任,將自己的監護責任撇的一幹二淨。
    李倓麵聖的地方是在梨園的一處院落內,說起來梨園有的人知道,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梨園就是唐朝朝廷訓練樂工的地方,李隆基這人不僅是皇帝同時也是個音樂家。比如比較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雨霖鈴》等。
    也許是因為陌生,也許是因為好奇,李隆基還是第一次仔細的端詳自己的皇孫,可能是老眼昏花,也可能是心理作用,李隆基發現李倓似乎很像年少時的自己,甚至越看越像。
    李隆基忍不住揉了揉眼,然後扭頭問身旁的高力士說道:“力士!你看皇孫像誰?”
    高力士伺候李隆基差不多快一輩子了,李隆基什麽脾性他太了解了,高力士毫不猶豫的說道:“老奴看皇孫很像年少的陛下。”
    李隆基聽到高力士回答瞬間欣喜不已說道:“是嗎?”
    李隆基不由得感歎了一句“年輕真好啊!”
    李隆基也對李倓頓生好感。
    李倓雖然是現代人,但是畢竟是見擁有決定別人生死的皇帝雖然不怕但是緊張還是有的,可是李隆基不發話。李倓也不好直接說,隻能一動不動的跪坐旁邊。
    李隆基微笑看著呆坐的李倓突然問道:“倓兒在景龍觀住的是否辛苦?”
    李倓聽到李隆基發話準備起身回話,李隆基一看連忙說道:“坐著回話!”
    李倓說道:“回陛下!孫兒住的很好!一切吃穿用度和百孫院一樣!”
    李隆基微微點頭說道:“那就好!你的癲狂之症如今好些沒有。”
    李倓想了想回答道:“回陛下!前年孫兒碰到一道人給了孫兒一些神秘藥丸,孫兒吃過之後回過幾次百孫院都沒有再發作。”
    李隆基聽李倓如此說也是欣喜連忙說道:“那真是喜事呀!朕聽力士說你有事?”
    李倓一聽連忙走到中間躬身說道:“回陛下!當年兒孫落水被太府卿楊慎矜之女楊悅所救,此大恩一直未報,最近聽說楊悅作為和親公主出嫁奚族,日後恐怕再難相見,因此孫兒請聖人恩準孫兒送楊悅一程。”
    李隆基是過來人聽了李倓的話隻是微微笑了笑,接著轉頭看向高力士。對諸皇子和皇孫的監視都是有高力士負責的,李隆基肯定要問清楚。
    高力士小聲道:“二人相好!”
    李隆基聽李倓如此說心中似乎有些感同身受忍不住又說了一句“年輕真好啊”。
    李隆基一方麵是皇帝同時也是一個音樂家。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搞藝術的人基本都有很多段戀情,對於前任基本都很絕情。他們的每一段戀情就像他們搞藝術創作一樣,在創作某一部作品時他們廢寢忘食投入全部的身心,但是一旦他們完成了這部作品他們就不再關注這部作品,而是全身心進行下一部作品的創作。我覺得李隆基就是這種人,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他對他的女人的薄情寡義,他為什麽會前半生英明神武後半生昏聵了,因為他前半生的作品已經完成開創了開元盛世),後半生他要創作另外一部作品享樂)。
    李隆基聽高力士說完沒有立刻開口,而是看著李倓長時間沉默了起來,李倓有些緊張,他怕李隆基拒絕。
    過了一會李隆基向高力士問道:“力士!倓兒還沒官身吧?”
    高力士小聲說道:“回陛下還沒有!”
    李隆基想了想說道:“倓兒有情有義!朕甚欣慰!朕特敕封你建寧郡王,授太常卿同正員,作為和親副使跟隨鴻臚卿楊銛出使奚族。”
    李倓一聽大喜連忙躬身說道:“孫兒謝陛下恩典!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隆基聽李倓如此喊心中欣喜,隨即開懷大笑道:“你這孩子著實乖巧!不像你阿耶整個人整天呆呆的。”
    李倓一聽有些好笑心道:“任何一個人有你這樣的父親做皇帝都的精神崩潰。”
    都說人窮不怕死,早死早解脫。但是作為皇帝的李隆基卻不一樣,雖然他已經六十歲了但是他還沒有活夠,因為他還沒有享受夠,他什麽都有所以他是最怕死的,李倓幾句萬歲喊的他心花怒放。
    “萬歲萬歲萬萬歲”是武則天時的一個翰林院學士為了向武則天邀寵最先喊的,但是唐朝皇帝稱呼一般為“至尊”或者“聖人”不會稱呼萬歲爺,稱呼萬歲有獻媚之嫌,因此很多大臣怕被人說自己有獻媚之嫌所以不喊,但是李倓和李隆基是爺孫,李倓喊萬歲不但沒有獻媚之嫌反而還充滿了溫情,就像平常百姓幼童祝福長輩健康長壽一樣。
    萬歲雖然不能隨便稱呼人,但是也不是皇帝的專屬稱呼。後來到了宋朝萬歲才成為皇帝的專屬,特別是明清皇帝的稱呼就成了萬歲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倓得了任命心中大慰,這樣一來計劃基本算完成了一大半,隻要有自己跟著絕對攪黃這次和親。
    高力士看李倓離開忍不住說道:“陛下!老奴有一事不明。”
    李隆基諱莫如深的說道:“你是覺得我讓倓兒去太過草率了是吧?”
    高力士連忙說道:“老奴不敢!”
    李隆基接著說道:“朕清楚皇孫不是去送親的,他是去破壞和親的。”
    高力士恭維道:“陛下明鑒!”
    李隆基頓了頓說道:“奚族毫無信義屢降屢叛,現在又和契丹勾結在了一起,時間久了他們必然生亂,他們不反我們又不好主動動手,最好是趁他們羽翼未豐之時逼反他們,我們才好用兵。”
    高力士躬身行禮說道:“陛下英明!”
    李隆基微微笑了笑說道:“我也想看看皇孫能怎麽折騰。”
    高力士道:“此去恐怕不安全啊,況且事情出了差池怎麽辦?”
    李隆基笑道:“多派點衛隊即可,其次小孩子哪有不犯錯的,犯錯了處罰就是了。”
    高力士聽李隆基說完就不再吭聲了。
    已經好幾天了還沒有尤淩的消息,李倓回景龍觀的時候順便到茶攤喝了一碗酪漿,離開茶攤李倓沒有回景龍觀而是轉身去了平康坊金鳳樓。
    金鳳樓和胡姬樓名字聽著差不多,但是胡姬樓隻是文藝演出的地方,金鳳樓卻是名副其實的妓院。
    李倓到金鳳樓時天色尚早,金鳳樓門口隻有一個年輕龜公縮在大門裏麵躲避二月的長安寒風。
    龜公看到李倓過來連忙迎了出來說道:“李郎君您來了!”
    李倓微微一笑掏出幾枚銅錢遞給龜公說道:“青蓮在嗎?”
    龜公連忙接過諂媚說道:“在在在!”
    李倓進了金鳳樓徑直往後院而去。金鳳樓雖然很大,但是李倓卻輕車熟路,一頓左轉右轉就到了後麵的一處小院。院落不大但是亭台水榭一樣不少。一條小徑蜿蜒曲折直達院內一棟兩層閣樓,小徑兩側是規整的苗圃,各種叫不出名的奇花異草裝飾其中。
    李倓到了閣樓門前兩個丫鬟連忙行禮,李倓揮了揮手算是回應。李倓進門就看到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宮裝女子在桌案上寫寫畫畫。宮裝女子太過專心沒有發現李倓的到來。
    李倓從後麵一把抱住女子的細腰,女子嬌呼了一聲想轉身,但是卻被李倓死死抵在桌案邊,女子根本無法動彈,並且兩隻手有些不太老實。
    女子被李倓撩撥的意亂情迷喘著粗氣說道:“主子不要再折磨青蓮了!”
    李倓停了下來咬著青蓮的耳朵問道道:“你在幹嘛呢?”
    青蓮臉有些發燙的說道:“青蓮沒做什麽!”
    李倓放開青蓮然後拿起了桌案上的畫看了看,接著壞笑道:“這畫的是我嗎?”
    青蓮低著頭磕磕巴巴的說道:“是……不是……是……”
    李倓笑了笑說道:“好了!是不是你說了算,派人把尤淩叫過來。”
    李倓說完放下手裏的畫,然後走到旁邊的一個坐榻上半靠著閉目養神。
    青蓮說道:“奴婢遵命!”
    青蓮整了整有些淩亂的衣衫,然後去門外吩咐丫鬟叫人,進屋後默默上榻伸手輕輕的給李倓捏起來肩膀。
    青蓮很有手法,李倓舒爽的忍不住誇道:“青蓮你手法越來越好了,楊悅都比不了你”
    青蓮微微一笑說道:“青蓮謝主人誇獎!青蓮笨手笨腳,那有楊悅主子按的好。”
    李倓嗬嗬一笑說道:“你個鬼機靈!哪天你把楊悅賣了她還幫你數錢呢。”
    青蓮說道:“主子就是主子,奴婢就是奴婢,青蓮可沒膽子賣主子!”
    李倓很喜歡青蓮,除了楊悅青蓮也是李倓最信任的人。
    大約過了一刻鍾青蓮從屋內看到丫鬟帶著尤淩進了小院,於是停下手在李倓耳邊說道:“主人!尤淩到了!”
    李倓連忙起身坐正,青蓮也下了榻然後站在李倓的身邊。
    尤淩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精瘦男子,樣貌平淡無奇,扔到人群裏麵根本就沒人注意的那種人。
    到了李倓跟前尤淩躬身說道:“見過主子!”
    李倓微微一笑說道:“查的怎麽樣了?”
    尤淩回道:“回主子的話!劉駱穀是安祿山府內主事,此人深的安祿山信任,安祿山在長安的一切事物都是此人出麵負責處理。”
    李倓聽尤淩說完問道:“劉駱穀有沒有什麽嗜好?”
    尤淩回道:“此人好像和安祿山小妾關係不清不楚。”
    李倓一聽瞬間來了精神問道:“安祿山小妾?”
    尤淩看了一眼李倓說道:“以前胡姬樓舞姬達奚盈盈。”
    李倓一聽愣了一下說道:“原來是她呀!”
    李倓本來想著如何買通劉駱穀呢,現在倒好直接抓了劉駱穀的小辮。
    隻是這達奚盈盈是自己以前的情人,問題有些複雜了。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