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話外題

字數:7251   加入書籤

A+A-


    現在關於項羽和韓信誰厲害的爭論很厲害。這裏我就從太史公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裏麵垓下之圍過程給大家論證。原文如下: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複乘之,大敗垓下。”
    “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意思是韓信自己領兵三十萬作為先鋒官。
    “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再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意思是孔將軍孔藂ng)為左翼,費將軍陳賀)為右翼,劉邦在後坐鎮中軍,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到了這裏就可以看的出來他們準備開始群毆項羽。
    “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意思是項羽兵力十萬,韓信三十萬大軍先和項羽交戰,但是打不過項羽開始敗退。
    “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意思是這樣兩個貨看韓信正在敗退,他們兩個就上去接應韓信,二人開始圍毆項羽,楚軍開始敗退。
    綜上就可以看出三倍兵力的韓信都不是項羽對手,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螞蟻咬死像,項羽就是再厲害也扛不住群毆的車輪戰,累都能把他累死。
    其實韓信第一次和項羽交手是彭城之戰,韓信所有能安排得都安排了,但是還是讓項羽鑽了空子,當時劉邦囂張的要用五十六萬大軍的口水淹死項羽,結果被項羽三萬楚軍追著五十六萬大軍砍,老婆孩子全丟了。也正是從這一次開始韓信避開了單獨和項羽對戰的可能。
    其實假如韓信真的能打過項羽,劉邦也不會天天縮滎陽城裏避戰了。劉邦占有漢中和關中綜合實力比項羽強,他何不讓韓信一戰打敗項羽?反而拖著項羽打了四年楚漢戰爭,最後把項羽拖死。
    認為韓信能打過項羽的可能是因為韓信在劉邦麵前吹噓過“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假如這句話是別人說韓信的還有的信,韓信自己吹噓自己就不可信了。
    認為韓信能打過項羽的是因為韓信“兵仙”的稱號。在這裏明確一下韓信的“兵仙”稱號不是眾人封的,是一個不出名的明朝文人茅坤給他吹出來的。他的稱號不像孫武是所有人公認的“兵聖”。
    如果想把大唐和吐蕃二百年的愛恨情仇理清吐穀渾yu)是過不去的坎。
    唐高宗李治時期放棄吐穀渾是大唐走的最臭的一步棋,當時真不知道是誰給李治提出來先經營西域的戰略。
    在大唐和吐蕃二百多年的戰爭中受傷的基本都是吐穀渾,因為所有的戰爭都是發生在吐穀渾勢力範圍內。
    吐穀渾是鮮卑族首領慕容吐穀渾遷徙到西北地區後所建的地方政權。
    慕容吐穀渾原遊牧於遼河西昌黎棘城之北一帶,為鮮卑慕容氏一支,後來在五胡亂華時西遷至甘肅、青海一帶。
    唐朝初年,其政權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由其王伏允子達延芒結波率領,以鄯善為中心,後臣服於吐蕃;東部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以伏俟城為中心,臣服於唐。
    同時因為吐穀渾的地理位置夾在大唐和吐蕃之間,這也成了他不停的挨打的原因。
    首先吐穀渾隔著祁連山和大唐最重要外貿通道河西走廊為鄰,大唐為了河西走廊安全肯定要揍他,並且為了建立同吐蕃的緩衝區肯定也要揍他。
    對於吐蕃來說吐穀渾同樣也是他和大唐的軍事緩衝區,並且吐蕃要進攻大唐就要走吐穀渾境內出日月山口。
    這個日月山口就好比蘇伊士運河,當然你要是繞道非洲好望角也行,問題是有捷徑為什麽要繞遠。
    大唐和吐穀渾的第一次衝突是在唐高祖李淵武德六年,吐穀渾突然進攻大唐芳州,洮州、岷州,大唐駙馬柴紹奉命反擊吐穀渾,在戰爭中發生了一件現在看起來都匪夷所思的事,柴紹此戰猶如西城中的諸葛孔明。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武德六年四月初,西北遊牧民族土穀渾趁中原動蕩之時,大舉進攻甘肅芳州地區。唐朝芳州刺史房當樹敗逃至四川鬆州,吐穀渾窮追不舍,步步緊逼,二月份繼續騷擾掠奪甘肅洮、岷二州。
    公元623年五月初五,柴紹奉朝廷的命令,率領大軍支援。六月二十九日,柴紹的軍隊在岷州與吐穀渾作戰之時,被吐穀渾圍困在一座山穀之中。
    當時吐穀渾的軍隊居高臨下,集中所有的強弓勁 ,向柴紹的部隊瘋狂的射擊,密集的弓箭從四麵八方呼嘯而來,大唐的將士們大驚失色,紛紛托起盾牌,或者尋找土石遮蔽。
    而這個這個時候柴紹卻麵無懼色,一邊調遣弓弩手反擊,形成敵人不敢貿然進攻,唐朝軍隊也不能突圍的僵持局麵。
    緊跟其後柴紹的一個操作讓人十分不解。他命軍中的樂師彈奏琵琶,並讓兩名隨軍的歌翩翩起舞,然後同手下將領喝起了酒。山頂上的吐穀渾軍隊被唐軍的這一行為搞得懵逼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吐穀渾將士一看心想:“我靠!這大唐人是真會玩呀!一邊打仗一邊還能看喝酒看歌舞,我們和大唐人相比簡直弱爆了,別說看歌舞喝酒了,吃都吃不飽,還打個屁的杖啊!好處不能都讓大唐人沾了,他們看歌舞我們也看。”
    於是乎吐穀渾的弓箭手不約而同的放下了弓弩,然後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對著舞姬指指點點、嬉笑之聲不絕於耳。
    柴紹這樣做,別說吐穀渾士兵不理解,就連大唐士兵也一頭霧水。
    插翅難逃的柴紹看到吐穀渾的軍容不整,士兵全在嘻嘻哈哈,於是立刻秘密派出了一支精銳人馬繞後偷襲吐穀渾。
    突然的襲擊讓吐穀渾的大軍土崩瓦解,四散驚逃,當場被斬首上千餘人,跌落山崖,自相踏踐,而死者不計其數,成功擊敗了吐穀渾。
    很流行的一句話叫做反派死於話多,吐穀渾這種行為其實很容易理解,對於他們來說唐軍被困在穀底他們勝局已定,他們就是想看看唐軍臨死前還能整出什麽花活。
    這裏普及個知識點刀削麵就是柴紹發明得,所以刀削麵也叫“駙馬麵”。
    李倓連夜回到了鄯州,第二天就去餉司找支度營田使周泌報到。
    周泌昨天晚上已經收到了王難得消息,今天會有一個人來報到,並且這個人是大帥特意安排得讓他好好接待。
    當周泌接過白條的時候愣住了,這任命書還是第一次見,就跟打的借條一樣,但是那個節度使印章卻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除了這些,讓他摸不著北的是治粟校尉是個什麽官?他知道有治粟都尉、司隸校尉、就算叫個摸金校尉都能理解,因為確實有這麽個官職,但是治粟校尉是個什麽玩意呢?
    周泌想不通隻能對著旁邊坐著的主薄招了招手。
    主薄是個五十來歲精瘦的漢人,主薄看了看“借條”也是一愣,隨後看了看李倓小聲說道:“這年輕人說不定是皇親國戚來混履曆的,別管他是什麽官,他的任務是押送糧草,我們就把鄯州到湟水這條線給他,這條線安全,這樣我們也好向大帥交代。”
    周泌一聽認為主薄說的有道理,於是小聲說道:“你去把蓋海倫和蘇日榮叫來。”
    “遵命!”
    對於兩個人嘀嘀咕咕說了半天李倓並沒有覺得不正常,如果一個人拿著一張“白條”來找自己報到,自己也會是這種反應。所以李倓一直在下麵靜靜坐著等待。
    周泌看主薄離開後對李倓說道:“文書沒什麽問題,我準備讓你負責鄯州至湟水的糧草押運你覺得如何?”
    李倓起身說道:“屬下沒有任何意見!”
    周泌一看李倓挺好說話於是打聽道:“不知李校尉和大帥是什麽關係?”
    李倓愣了愣說道:“親戚!”
    “哦……”周泌一副我明白了的神情。
    兩人說話間主薄帶著兩個人進了正堂,其中一個是身穿甲胄的胡人,年紀有三十多歲,看樣貌很像突厥人。另外一個人是個身穿官服的漢人文官。
    “卑職見過支度大人!”
    周泌點了點頭隨後看向李倓說道:“李校尉剛來有些事可能不太熟悉,我特意給你安排兩人做助手。”
    李倓連忙說道:“卑職謝支度大人,支度大人安排的太周到了。”
    周泌隨後對進來的二人說道:“李校尉是大帥特意指派過來的糧官,你們兩個以後要好好協助李校尉。”
    周泌怕二人欺新,所以特意提了大帥指派。
    二人剛開始聽說要給李倓一個乳齒小子做助手還有些輕視,但是聽到周泌說是王忠嗣指派的立刻就沒了輕視之心,人脈自古以來都是最大的資源。
    一句話不管李倓有沒有能力,但是李倓有關係,自己做的好了傳到大帥那裏說不定就能高升了。
    二人連忙向李倓行禮,李倓抱拳回了一禮。
    周泌起身指著胡人武將說道:“這是蓋海倫突厥人,是我手下的旅帥,以後有他跟著你負責護衛,我在補你一個旅兵力歸你統領。”
    接著周泌又指了指漢人文官說道:“這是蘇日榮是一名計吏,內務李校尉吩咐他就可以。”
    “支度大人安排的太周到了,李倓多謝了,隻是我什麽時間開始送糧?”
    “兩日後有一批糧草要送去湟水,到時候你來司庫接收糧草。”
    李倓帶著二人離開司庫後就帶著二人去下館子。
    人都是這樣這樣,隻要上了酒桌陌生人立刻就成了生死之交。隨著酒越喝越多三人也就熟絡了起來。
    兩日後因為天冷的原因李倓起晚了,等他甲胄穿戴整齊騎馬趕到司庫的時候,糧草都已經裝車完畢,所有人就等他了。
    李倓看了看送糧大軍的明光鎧在朝陽照射下霍霍生輝,不由的豪情萬丈,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送楊悅“出嫁”,隻是沒想到最後美嬌娘成了自己的。
    李倓騎在一匹“青海驄(ng)”上揮了一下手裏的馬槊。
    “出發!”
    二十五輛輜重車在二百唐軍護送下緩緩啟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於糧草這裏說一下。
    糧草都是供給製,都是有大後方的糧草囤集之地按時間送糧草。野戰軍隊的糧草供應一般是根據軍隊距離糧草聚集地的距離,然後算出送糧隊伍一來一回的天數決定一次送多少糧草。
    就例如李倓這次送糧三十輛輜重車就是算出來的。
    鄯州距離湟水大約220裏,輜重車每天速度是5060裏,鄯州送到湟水大約四天,一來一回就是8天,所以李倓一次要送給湟水8天糧草。
    湟水的白水軍為4000人,其中500人為騎兵,大約可以按5000人的標準計算。因為戰馬要同時吃糧食和幹草,隻吃草戰馬沒有力氣,隻吃糧食馬會生病。這裏按的是一匹馬頂兩個人,其實現實中戰馬消耗要大的多。
    按一人一天二升米,5000人一天就是一萬升,合計糧草100石,8天就是800石。輜重車一輛可以拉2030石,加上送糧軍隊的消耗,所以需要大約30輛輜重車。
    說到這裏有人可能要說為什麽不讓野戰部隊自己帶糧,如果野戰軍隊自己帶糧那後勤得需要多少閑雜人,並且敵人騷擾你的糧草,你還怎麽打仗,就隻能天天守著糧食不動,並且有後勤拖累野戰部隊的機動性也跟不上了。
    不過野戰軍隊也不是不帶糧食,但是很少,最多就是儲存三天糧食,這就是很多時候野戰軍隊都是隻帶三天幹糧長途奔襲敵軍的原因,糧食多了你也帶不了。很多時候野戰軍隊糧道被斷就慌了,因為沒有隔夜糧。餓了兩三天你可能站都站不住了,就別說打仗了。
    對於在城中駐紮的軍隊也是一樣,糧食也是定期送的,不過相對好一點,屯糧的數量基本是十五天,不可能給你太多糧食,因為糧草儲存和安全都是個大問題,你不能是個城就建一堆糧庫,那的需要多少人管理,況且你建糧庫需要多少人力物力,還有你城守不住,糧草就成別人的了。
    有的戰略要地可能多,比如石堡城屯糧是一年。這個屯的糧是戰備糧,戰備糧數量是不能動的,隻有新糧進庫,陳糧才能出庫。除非你被圍城了,外麵糧食進不來才可以動。
    因此湟水的雖然是個縣城,但是每八天八天就要送一次糧食。
    鄯州到湟水就是河湟穀底,一路向西都是官道,並且因為處於內地所以也很安全。而李倓卻不滿意,他身體裏麵的好戰基因讓他覺得無聊至極,以前在長安還能去鬥雞鬥狗,偶爾還能去角力場和別人打一架,現在隻能躺在糧車上看天空。
    第八天中午李倓把糧草按時送到,等交接完畢已經過了午時,隻能晚上在湟水縣住一晚等第二天返回。
    安營紮寨和內務有蓋海倫和蘇日榮安排,做為甩手掌櫃的李倓就有點閑的蛋疼了,於是乎他就想給蛋找點事,他想去石堡城看看。
    李倓把自己的想法給蓋海倫和蘇日榮說了一下,兩個人立刻就勸阻他。
    但是李倓卻執意要去,來都來了不去看看心裏給貓抓的一樣。
    二人拗不過,隻能讓蓋海倫挑了二十精騎陪著他去。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