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櫃坊

字數:7764   加入書籤

A+A-


    李倓對於半夜三更起來上早朝是很抵觸的,但是他是監察禦史所以必須上朝。後來經過他的軟磨硬泡,李隆基同意他九日一參。
    今天是李倓第一次上朝,早上起來天就有些霧蒙蒙的並且還有點小冷,等到天亮老天就開始下霧絮雨。
    霧絮雨春夏交接時特別多,看著像霧其實是雨,這玩意很容易讓人忽略他的威力,等你發現的時候你全身已經濕透了。
    趕上了朔望朝會興慶殿的朝臣有點多,很多品級低的官員都隻能在興慶殿的外麵站著,整個人沐浴在霧絮雨之中瑟瑟發抖。
    同樣為官待遇天壤地別,所以官員都積極往上爬,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到距離皇帝最近的位置,誰都不願意自己是哪個淋雨的人。
    李倓隻是一個從八品的監察禦史,本來按照禮製他應該站到門外去的,但是沒辦法天生基因好。因為他是郡王,即便所有大臣站到外麵,他也不能站到外麵。
    特權以前有將來有,到了什麽時候都不會消失,公平隻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譬如老師上課要站在講台上,學生必須在下麵,作為學生不能說這不公平,然後把老師趕下講台,自己坐在講台上。
    李倓的位置不算靠前但是也不是很顯眼,畢竟有官身的皇子王孫多了,親王級別的人就一大堆。
    李倓來不過是有走過場,於是無聊中就開始打盹,任由朝堂上朝臣們唾沫星子滿天飛,說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李倓坐著打了一個小盹,然後看了看前麵的朝臣,有的清醒,有的和自己狀態差不多。
    李倓抬頭看了看玉階上麵的李隆基,看李隆基的神態一副氣閑神定,看樣子朝會開的不錯,眾臣應該是沒有發生什麽衝突。
    李隆基掃了下麵的眾臣問道:“眾卿還有什麽嗎?”
    “陛下!臣有事啟奏!”
    李適之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
    李隆基一看是李適之眉頭皺了一下說道:“李少保何事?”
    “陛下!櫃坊是禍國殃民毀我大唐社稷之物,因此臣提議撤銷櫃坊,重新恢複田賦。”
    李林甫一聽連忙起身,然後快步走到李適之旁邊,躬身說道:“陛下!李少保這是危言聳聽,自櫃坊成立以來再無官員收取國家賦稅時從中牟利、魚肉百姓,並且朝廷也因此大幅減少錢糧的儲存、運輸、折損等不必要開支,我大唐如今能國庫充盈,櫃坊功不可沒。”
    李適之對李林甫是沒一點好感,他看了李林甫一眼,質問道:“李相隻說利為何不說櫃坊的弊呢?櫃坊之害說遺禍千年也不為過。”
    李林甫眼睛一眯說道:“林甫隻知道櫃坊是利國利民之舉,實在看不出櫃坊有何弊端,既然李少保覺得櫃坊百害而無一利,那還請李少保說個一二出來。”
    李隆基對於李適之所說,覺得也是危言聳聽,這個櫃坊確實是利國利民,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開支。以前收取地租時地方官員對百姓百般刁難,短斤缺兩,很多時候都激起民變,甚至有官員為了掩蓋自己貪汙的錢糧火燒糧倉。而朝廷在收取賦稅後不但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糧倉、運輸、儲存等,並且在這其中官員中飽私囊手段層出不窮,真正到國庫的有七成就不錯了。
    李隆基說道:“既然李少保看到了弊端,就公示出來這樣以便眾臣討論。”
    李隆基說這話明顯就是有點偏向李林甫。李隆基幾十年不出皇宮,更沒有到過民間,所有對民間的認知來源,都是聽臣子匯報,而臣子們都是報喜不報憂,所以他不相信櫃坊如李適之所言。
    李適之見李隆基出來說話,於是說道:“據臣所知!每年收賦稅之時,全國各地糧商都會拚命壓低糧價,而百姓為了繳納足額的糧錢給櫃坊,不得不賤賣自己的糧食,最後家中無隔夜之糧,隻能以草糠泥土為食,更有收成不足的百姓不得不變賣田產,甚至賣兒賣女,長此以往國家社稷危矣,此種境況都是櫃坊造成的。”
    李隆基一聽大驚連忙起身問道:“此話當真!”
    李適之歎了一口氣說道:“臣可以用全家性命擔保,臣所說句句屬實!陛下可以派人去調查。”
    李隆基聽李適之這樣說,已經確信李適之絕對沒有撒謊。
    李隆基臉色變的有些不好看了。
    “李林甫!李少保說的可是實情!”
    李林甫一聽心裏也是一顫,因為李適之所說情況他是知道的。
    “陛下!李少保所說確實是實情,但是這一切都是違法糧商所為,櫃坊從來沒有參與收糧之事,櫃坊所做的隻是從百姓手裏收取國家所規定的賦稅。”
    李適之冷笑一聲說道:“李相好個沒有參與!好個違法糧商所為,你這樣推脫可不是君子所為啊,據我所知每年到了快要收賦稅之時櫃坊就搞小動作,拚命的提高存錢利息,市麵大量缺錢,而缺錢的糧商不得不到櫃坊那裏借貸,糧商為了償還櫃坊利息不得不拚命壓低糧價,我說的可有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林甫被李適之抓住了命門,一時間也有些慌亂起來,而李隆基的臉色也有點不好看。
    李林甫看到李隆基的臉色連忙說道:“陛下!李少保說的確實不錯!但是加息也是為了籌措金錢,幫助糧商收購百姓手裏的糧食,糧商手裏沒有足夠的金錢,百姓如何將糧食變成飛錢上交賦稅,所有問題都出在那些黑心糧商身上,更何況櫃坊關係國家賦稅收入,一旦撤銷櫃坊,國庫將入不敷出,我大唐盛世將蕩然無存,我們不能因曀廢食啊。”
    李隆基聽了李林甫的話心裏也矛盾起來,李適之說的對,李林甫說的也沒有錯,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呢?
    李適之看到李林甫開始耍無賴轉移視線,於是接著說道:“李相這是左顧而言他,以前沒有櫃坊我大唐一樣是太平盛世,沒了櫃坊恐怕不是大唐的損失而是你的損失吧?”
    李林甫神情變得有些陰冷說道:“李少保你這話什麽意思?你這是汙蔑朝臣?”
    李適之說道:“我汙蔑你什麽了?整個櫃坊都是你李林甫家的,櫃坊所有的雇員都是你李林甫家屬親信,你們為了私利而不顧國家社稷,其心可誅!”
    李適之說完對著李隆基一拜說道:“陛下!自古以來士農工商早有定數,商人逐利而無大義,萬萬不可將國家錢糧賦稅之命脈交於商人之手,臣建議為了大唐社稷長治久安,百姓安定,必須撤銷櫃坊。”
    李倓在後麵聽的是津津有味,沒想到這李適之也會有這麽牛逼的高光時刻,有點不像平時的他呀。這簡直就是把李林甫按地上摩擦呀。
    李隆基陷入了沉思,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自己這才過了幾年的好日子,就重新要和稀飯了嗎?以前的窮日子朕是實在不想過了呀。
    但是這百姓怎麽辦,真要是鬧騰起來那就不是喝稀飯的問題了。
    整個興慶殿之上李適之的步步緊逼讓己方的眾臣臉上此時都掛滿了微笑,心想:“肉腰刀”你也有今天啊。
    現在問題拋給了李隆基,你是想做清貧的明君,還是做亡國的昏君你選吧。
    相比李適之一方的幸災樂禍,李林甫這邊卻是烏雲蓋頂,因為撤銷了櫃坊不單單是李林甫的損失,李林甫一方幾乎所有的大臣在櫃坊都有股份,這要是撤銷了櫃坊就等著回家喝西北風吧,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李林甫一雙陰鷙的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嫡係戶部郎中、戶口色役使王鉷和京兆尹蕭炅以及殿中侍禦史盧鉉。
    蕭炅因為上次李林甫女婿的事情差點被整死,不過後來李隆基出麵,然後安排李倓去處理才逃出生天。對於李適之、韋堅、皇甫惟明一夥是恨之入骨。
    “陛下!臣有事啟奏!”
    蕭炅第一個站了出來。
    李隆基一看李林甫那邊終於有人出來說話了連忙說道:“說!”
    蕭炅說道:“陛下!臣認為櫃坊關係國家賦稅萬萬撤不得,而之所以造成百姓苦不堪言的是不良糧商,隻要朝廷介入控製糧價一切自然解決。”
    李隆基聽了覺得這樣挺不錯的,糧商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東西,他們少賺的讓利給百姓一切都解決了。
    李隆基於是說道:“蕭炅的提議……”
    李隆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李適之截住了。
    “陛下!治病要治根!隻要撤銷櫃坊,重新實行田賦一切都解決了,隻針對糧商不公。”
    李適之就是死咬著櫃坊不放。
    蕭炅冷冷一笑說道:“李少保如此袒護糧商恐怕是為私利吧!”
    李適之一聽怒道:“蕭炅你血口噴人!”
    蕭炅冷哼一聲說道:“根據我所知道的消息,每到收稅之時李霅(zha)都會從櫃坊貸上千萬錢,我就想問李少保家裏很缺錢嗎?”
    “你……”
    李適之一陣語塞。
    李霅是李適之的兒子。
    這對於李適之一方來說是致命一擊,因為李適之一方大部分都是皇親權貴,他們占有兼並最多的土地,並且糧商基本都是他們那邊的人,古代沒有什麽純粹的商人,基本都是官僚資本,純粹的小商人根本沒有活路。
    從殿上情況來看雙方現在是天下烏鴉一般黑,誰都別說誰幹淨,你敢斷我的財路,你先想想你什麽德行。
    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李倓待在角落裏竊笑不語,就看兩邊誰能咬過誰,我就喜歡八卦,就看你們怎麽互相揭老底。
    大殿之上劇情一瞬間反轉,李林甫這邊眾臣猶如撥雲見日,而太子黨那邊開始了陰天下雨。
    李林甫一看立刻給王鉷使了一個眼色,王鉷明白李林甫這是讓他上去補刀。
    王鉷立刻出列說道:“陛下!李少保說了!商人逐利而忘大義,大唐社稷絕對不可以毀於不良糧商之手,因此臣提議嚴厲查處黑心糧商,還我大唐百姓公平,保我大唐社稷安穩。”
    李倓不由的佩服這幫人,張口閉口大唐百姓,張口閉口大唐社稷,拿來壓人真是太好用了,可惜的是光鮮亮麗的下麵一個比一個下手狠,都恨不得把老百姓的皮扒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住口!王鉷你有何臉麵說還百姓公平,保大唐社稷安穩,你乃國賊也。”
    李倓一聽心道:這是準備拚命了呀!這國賊的大帽子都扣下來了。
    嗣薛王李琄(xuan)從人群中衝了出來。
    李琄是李旦第五個兒子李業的兒子,韋堅的外甥,按輩分他是李隆基的侄子。
    王鉷一看是李琄冷笑一聲說道:“嗣薛王你這是血口噴人,鉷對陛下忠心耿耿,一心為國操勞,豈是你能汙蔑的!今天你定要給鉷個說法!不然老夫和你拚了!”
    王鉷說著拉開架勢,隻要李琄說不出個所以然,就要頭撞李琄。
    李琄一看冷笑道:“王鉷你身為戶部郎中、戶口色役使,竟然將貪汙腐敗之手伸向邊關陣亡將士,你不僅不對陣亡將士進行銷戶、減免陣亡將士租稅、進行撫恤,反而還將陣亡將士列為逃兵,對死人征稅,邊關將士如果知道了你的惡行,你覺得我大唐社稷還能安穩嗎?你不是國賊誰是國賊?我現在就想問你缺錢嗎?這錢去哪了?你是不是把錢投到櫃坊裏麵生利息去了?”
    “你……”
    王鉷瞬間猶如錘擊,整個人懵了,感覺自己的身體都已經不是自己身體了。
    “轟!”
    整個朝堂立刻炸了鍋,這可是驚天大瓜,直接把李林甫一方按地上使勁摩擦。
    瞬間整個朝堂亂成了一鍋粥,李林甫一方頭頂猶如泰山壓頂喘不過來氣。
    而太子派那邊簡直是氣勢如虹,立刻就有人跳出來要求誅殺國賊王鉷,還陣亡的邊關將士一個公道。
    而這時坐在龍椅上的李隆基臉色幾乎變成了慘白,全身上下不自在,坐立不安。
    因為王鉷曾經暗地裏給他一百億緡錢,而他為了私欲裝土豪,早已經將這些錢豁豁的差不多了。
    李隆基畢竟做了幾十年的皇帝。他知道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單純的議政了,這是在搞團戰。如果自己再不出麵,不知道有多少見不得人的東西會被挖出來,到時候就沒法收場了。
    “都給我住口!”
    李隆基攢了半天的勁終於吼了出去。
    整個大殿立刻安靜的猶如死水,猛虎雖老,但是虎威猶在。
    李隆基的一聲怒吼嚇得所有人都麵麵相覷。
    看李隆基這架勢再幹十年皇帝都不是問題。
    李隆基起身,高力士連忙扶住李隆基站到了龍案前麵的玉階之上。
    李隆基目光如炬掃了一眼眾臣說道:“你們太讓朕失望了!你們一個一個都說是為國為民!可是你們的所作所為有一項是真的為國為民嗎?”
    下麵的群臣沒有一個說話的。
    李隆基頓了頓說道:“朕真的很想念姚崇!”
    下麵群臣還是沒人敢吭一聲。
    李隆基停了停說道:“櫃坊的事到此為止,以後不準再提,今天所有朝臣官員過錯得失一筆勾銷,也不準再提!今日到此為止。”
    所有群臣靜默。
    “都聽到沒有!”又一聲龍吼。
    “臣等謹遵聖諭!”
    “退朝!”
    不等眾臣回話,立刻就有兩個不合時宜的聲音跳了出來。
    “陛下!韋堅冤枉請陛下明察!”
    李倓歎了一口氣心道:“這世界總有一些作死的人。”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