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利益
字數:10135 加入書籤
李林甫下了轎,看到興慶宮城門外孤零零跪著一女子。
李林甫摸了摸昨天晚上收的那個“謝”字。
李林甫對於當初的決定感到了一種慶幸,一個就很難對付了,兩個那就更難對付了。
李林甫進了勤政務本樓,第一眼看到的還是那張大唐輿圖,然後就是站在輿圖一側沉思的李隆基。
“臣!李林甫拜見陛下!”
李隆基沒有移動視線,而是盯著大唐輿圖問道:“建寧到了哪裏?”
“回陛下!根據隴右傳回的消息,已經從鄯州城出發了。”
“帶走了多少兵馬。”
“回陛下!隻帶走了三千老弱病殘和三千匹戰馬!”
李隆基愣了一下,側過身扭頭問道:“隻有這些嗎?”
“回陛下!除了這些還帶走了五千隴右流民!”
“嗯?”
李林甫說道:“建寧郡王可能要紮根異國他鄉了!”
李隆基嘴上說要兵給兵,要糧給糧,但是那是嘴上說的,至於心裏如何想的絕對不是這樣。
流民多帶點無所謂,想長期駐紮本土居民必不可少。
“隻是三千老弱病殘,恐怕拿不下碎葉城吧?”
“陛下下一道聖諭,安西出兵即可!”
李隆基點了點頭說道:“這個辦法不錯!”
李隆基接著說道:“朕聽說你把李岫也送去了?”
“陛下為了大唐的萬年基業舍得一孫,臣豈能不舍得一子?為了大唐的萬世基業沒有什麽不可舍棄的。”
李隆基歎了一口氣說道:“滿朝文武隻有李相一忠臣也!”
“謝陛下盛讚!這不過是作為臣子的本分。”
李隆基沉默了一會說道:“楊慎矜案情進展如何?”
“回陛下!目前三司正在審理之中。”
“哦!人證、物證可齊全?”
“目前還在搜集當中。”
“嗯!《唐六典》是你修訂頒布的,一定要依法審理,不可枉法。”
李林甫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陛下放心!臣絕不徇私枉法!”
“根除吐蕃威脅是朕的平生夙願,任何事都不能影響大業。”
“臣明白!”
李林甫隨後退出了勤政務本樓。
李林甫走後李隆基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
“老奴在!”
“你去給郡王妃傳朕的口諭!朕已經讓李林甫依法審理,讓她回去等消息吧!”
“老奴遵命!”
李林甫回到自己的府邸,立刻將所有辦案人員叫到了府邸。
李林甫掃了一下眾人說道:“聖人有旨!楊慎矜讖緯案案情重大需要慎重審訊,審訊過程要符合審訊程序,不得徇私舞弊。”
眾人一聽瞬間迷糊起來,特別是王鉷和楊釗兩個人是更迷糊了,符合審訊程序還審個屁呀!這麽大的罪隻要咬死不承認還能怎麽辦?
李林甫看向殿中侍禦史盧鉉說道:“少府卿張瑄審訊的怎麽樣了?”
盧鉉連忙說道:“回李相目前還沒有招供!”
“還沒有招供?”
盧鉉以為是李林甫責怪他連忙說道:“李相不是屬下不盡責,是張瑄骨頭太硬了,屬下連“驢駒拔撅”的酷刑都用上,但是張瑄就是不招供。”
“哦!那楊慎矜的小妾韓珠團呢?”
盧鉉一臉無奈的說道:“拶zan)刑已經用過了!可是也沒招供!”
“哦!都沒招供是不是根本沒有這事啊?”
盧鉉根本就沒有理解李林甫的意思,反而認為是自己辦事不利李林甫在責怪自己,於是連忙說道:“李相你在給我點時間,我一定讓他們招供。”
“哦!再給你多少時間?”
盧鉉想了想說道:“兩天!”
“兩天?”
盧鉉咬了咬牙說道:“一天!李相再給我一天時間,我絕對讓他們招供!”
“一天?”
盧鉉急了連忙說道:“李相不是屬下不盡心,是時間真的太緊了,實在不行半天,就半天。”
“唉……”
李林甫歎了歎了一口氣
“我給你時間,可是聖人不給我時間啊!再說你要是再用大刑把他們弄死了,我怎麽向聖人回複。”
“這……”
“宋渾!”
李隆基不再搭理盧鉉,而是叫了自己的親信諫議大夫宋渾(宋渾是宋璟第四子)。
“這事交給你來處理,有信心處理好嗎?”
“屬下兩個時辰處理好!”
“嗯!去處理吧!處理好寫一份口供給我。”
“屬下明白!”
盧鉉到了現在還沒醒過來,一看宋渾搶了自己差事連忙說道:“李相!屬下雖然沒有找到供詞,但是屬下找到了物證!”
雖然李林甫這裏麵都不是好鳥,但是所有人看到盧鉉的傻吊樣,不由暗地裏幸災樂禍,因為所有人都惡心盧鉉的為人,看著盧鉉被李林甫拿捏所有人心裏爽的不得了。
李林甫手下看似一派其實都是各懷心機,恨不得少個人多騰出來一個位置。
“物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盧鉉一聽連忙從袖袋裏麵拿出一個長條盒子說道:“這就是從楊慎矜屋內搜出來的讖書。”
李林甫接過來看了看說道:“我看不像是楊慎矜的筆跡呀!是別人偽造的吧,燒了吧!”
李林甫說著將盧鉉偽造的讖書遞給了宋渾。李林甫想都不用想這東西肯定是盧鉉偽造的。
此時此刻盧鉉才明白,自己從一開始就理解錯了李林甫的意思,盧鉉掃了一眼幸災樂禍的眾人,知道這群王八蛋從一開始就在看自己的笑話。
物證處理完了還要處理人證。
李林甫看向了吉溫,吉溫一看知道李林甫什麽意思。
“屬下已經安排河南縣丞姚開前往汝州擒住了妖僧史敬忠!”
“哦!招供了沒有?”
吉溫遲疑了一下說道:“還沒有!”
“還沒有招供你需要抓緊時間了,陛下哪裏等著回複呢!”
“屬下知道!”
其實整件事情抓捕楊慎矜是最後一環,在羈押楊慎矜之前,史敬忠這個人證早已經在汝州抓到了,並且在吉溫的威逼利誘之下,史敬忠按照吉溫的意思已經寫了三張供詞,隻不過這些供詞是對楊慎矜極為不利的。
吉溫看盧鉉被懟了一頓知道事情有變,於是連忙改口還沒有審訊完畢,去重新改供詞。
李林甫接著說道:“我聽說你叔父吉頊(xu)同妖僧關係匪淺,你可不能徇私枉法啊!”
吉溫一聽嚇了一跳說法:“李相放心!吉溫絕對不會殉情枉法。”
“嗯!那就好!這妖僧實屬可惡,立應誅之,免得為禍天下。”
吉溫聽到此處心中一樂,因為史敬忠今天一大早莫名其妙死在了大牢裏,他正為人證死了而發愁呢,卻沒想到出現了如此戲劇的一幕
吉溫為了邀功立刻說道:“李相放心!屬下明白!絕對會處理的幹幹淨淨。”
葫蘆僧斷葫蘆案。
一件謀反案轉瞬之間成了一件糊塗案。
等所有人走了李林甫卻把兩個原告王鉷和楊釗留了下來。
李林甫看了看王鉷和楊釗說道:“這次楊慎矜讖書案你們兩個功不可沒,但是聖意難違希望你們兩個心裏有個數。”
說實話王鉷對於李林甫剛才操作一直心裏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但是李林甫一句聖意難違,讓王鉷知道李林甫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李相屬下實在不明白聖人為何要保楊慎矜?”
李林甫沉思了一會說道:“因為楊慎矜有個好女婿!”
楊釗說道:“李倓不是已經驅逐出國了嗎?”
李林甫說道:“虎死皮還在。”
王鉷和楊釗沒想到李倓這個瘟神都已經走了,還能這麽折騰。
王鉷想了想說道:“李相如此這般,我們以後豈不是處處受製!”
李林甫想了想說道:“那就把虎皮還給老虎!”
楊釗一聽說道:“李相的意思是把楊慎矜也趕走?”
李林甫對於楊釗的機靈還是很讚許的,說道:“也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王鉷覺得趕走也是後患無窮說道:“趕走了他要再回來怎麽辦。”
楊釗微微一笑說道:“他不是李倓嶽丈嗎?把他趕到疾陵城就好了,這樣既成全了他們一家團圓,我們又除了大患,除了老死疾陵城他還能回長安嗎?”
王鉷一聽瞬間樂了,如果是這樣豈不比殺了楊慎矜還讓他舒服。
王鉷於是連忙說道:“李相我覺得楊禦史這個提議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我們既除去了絆腳石,又成全了李倓一家“團圓”,又可以向聖人交待。”
“既然合計好了!那就趕緊去辦吧!”
“屬下遵命!”
李林甫看著王鉷和楊釗離開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福還是禍,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是個大家都好的局麵。首先自己這邊少了一個對手,其次留了楊慎矜一條命算是給李倓一個示好,聖人哪裏也好回複。自己活著的時候他們別想回來了,至於自己死了以後自己也就管不著了。
楊釗離開李府以後就去找楊三姐匯報情況,但是楊三姐對於放了楊慎矜是不同意的。
“不行!楊慎矜必須死!我去見聖人!”
楊三姐說著就要往外走。
楊釗看到楊三姐這沙雕樣,心裏一直擠壓的窩囊氣瞬間壓不住了。
“你給我回來!”
“你算什麽東西!一個窩囊廢!你也敢對著我吼!”
楊釗咬了咬牙抓住楊三姐的手臂將楊三姐拉了回來,然後對著楊三姐就是一記耳光。
“瘋女人!你給我安生點!你要死你別拉著我!”
楊釗氣喘籲籲的對著一臉吃驚的楊三姐吼道。
楊三姐清醒了過來。
“楊釗!你個窩囊廢!你敢打我!老娘和你拚了!”
楊三姐說著就衝上來對著楊釗是又抓又撓。話說亂拳打死老師傅,楊三姐的彪悍讓楊釗這個大男人毫無招架之力,不得不間連連後退。
楊釗隻能一腳踹在楊三姐肚子上,將楊三姐踹倒,然後迅速上前將楊三姐臉朝下,按在地上,讓楊三姐的兩隻手失去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釗接著吼道:“我告訴你!老子不是窩囊廢!你才是一個蠢女人!懂不懂?”
楊三姐被按著一直不停的掙紮,奈何力氣比不過楊釗,最後終於累了放棄了掙紮。楊釗看楊三姐停止了掙紮。
楊釗從楊三姐身上下來,然後坐在地上邊喘氣邊說:“聖人不讓殺就不能殺,誰殺下個死的就是他!”
“你們都是窩囊廢!沒一個中用的,李倓都不在了你們還鬥不過他!”
“老子再說一遍!老子叫楊釗!你再叫老子一句窩囊廢試試!老子不要命也弄死你!”
楊釗這次沒大聲吼,而是用一種冷冰冰的聲音告誡楊三姐。
楊三姐從來沒見過如此冰冷的楊釗,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
“我去見聖人!聖人一定會聽我的!”
楊釗沒想到楊三姐還在執迷不悟。
“聖人憑什麽聽你的,你以為聖人真的老糊塗了嗎?他是小事糊塗大事他一點不糊塗。再說你的話有貴妃娘娘的話好使嗎?何況你一個女人去左右朝政陛下第一個殺了你。”
“怎麽可能?我以前給你們要官什麽的聖人不都同意了嗎?”
“要官和幹涉朝政一樣嗎?你要官又不是左右聖人意誌,那是陛下賞你的,你讓聖人殺楊慎矜,你是皇帝還是聖人是皇帝?”
“但是就這麽放過他們我心不甘!”
楊釗靠在牆上看著屋頂說道:“來日方長!要學會忍耐!等待機會!”
這句話不知道是說給楊三姐的,還是說給自己的。
案件在李隆基的幹預下很快結案了。楊慎矜作為朝臣與妖僧為伍亂搞讖緯之術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全族發配邊疆充軍。
話說人想改變都要曆經生死,楊慎矜也是一樣。一次的打擊讓他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經曆了巨大的傷害。
長安城金光門。
楊府山上下下上千人猶如一支大軍,隻不過這上千人,男女老少帶枷的帶枷,帶鎖的帶鎖,全部一身囚衣
楊悅看著神情憔悴的楊慎矜說道:“阿耶!官差都已經打點好了,出了長安地界就給你去了枷鎖。”
楊慎矜歎一口氣說道:“為父悔不當初啊,如果聽你的也不至於落此下場。”
“阿耶!不要在自責了!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去了李倓那裏萬不可再有其他心思了。”
楊慎矜說道:“我明白!你祖父兢兢業業!恪守本分!始得善終!而阿耶我卻一心深陷權利爭鬥,落得如此下場。”
“阿耶明白了就好!”
楊慎矜最後落得身死人滅,從表象來看是讖緯之術,其實說到根上就是楊慎矜參與到了權利爭鬥之中,為了獻媚李隆基不停的搜刮民脂民膏。
ps1:盧鉉是個小人物,但是他卻是李隆基時期官場的一個縮影。盧鉉開始任禦史時,做韋堅的判官,按現在的職位關係,盧鉉就是韋堅的助理或者顧問。後來韋堅和李林甫鬥了起來,盧鉉為了往上爬,於是就把韋堅的詳細情況都告訴了李林甫以圖賣身投靠,由於李林甫掌握了韋堅所有的見不得人的罪證,結果就是韋堅倒台,最後被整死。而盧鉉也憑借功勞成為了李林甫的心腹。
到了楊慎矜讖緯案的時候,盧鉉為了獻媚李林甫,於是就誣告以前的同事張瑄和楊慎矜一起研究圖讖,並且以此為由,無中生有地將張瑄判罪定案,在審訊中為了讓張瑄招供,竟然對以前搭檔使用“驢駒拔橛”的酷刑,隻是可惜張瑄是個硬骨頭,打死就是不招供,這個盧鉉後來就偽造供詞和證據。
再後來盧鉉又做了王鉷的閑廄判官,王鉷因為他的弟弟王焊和邢縡謀反的事,在朝堂上被追究罪責,盧鉉於是又出賣了王鉷。編造謊言對王鉷落井下石說“王大夫拿著白色柬帖索要五百匹馬資助逆賊,我沒有給他。”王鉷都是快要死的人了,盧鉉為了自己的高升還忍心誣告他。
如果說呂布是三姓家奴,坑死丁原,坑死董卓,是坑爹的代表,那麽盧鉉坑死韋堅,坑死張瑄,坑死王鉷,坑死三位領導我們應該叫他什麽呢?
其實並非盧鉉一個人這樣,在李隆基時期基本都是這個樣。給誰定罪根本就不需要證據,李隆基看誰不爽了隨便造點證據就能弄死你。同樣李林甫死了屍體還沒涼,全都是落井下石的,最後李林甫被定了一個謀反的罪名掘墳砸棺。
ps2:根據史載:吉溫是武周時期宰相吉頊從子。史敬忠是個非常有學問的人,主要精通占卜、天象,就是和袁天罡一類的人。吉頊和史敬忠的關係特別好,甚至吉溫小的時候史敬宗還抱過他,但是後來到了楊慎矜讖書案的時候,吉溫對史敬宗進行誘騙,讓史敬宗寫下符合他心意的供詞,等誘騙成功了然後弄死了史敬忠。由於吉溫弄死的大臣太多了,所以吉溫都是作為負麵人物在文學作品中出現。
吉頊這個人《舊唐書》和《新唐書》對於他的描述完全是兩個極端。
《舊唐書》將他與來俊臣、周興、索元禮等酷吏一同列入《酷吏傳》。而在《新唐書》中,吉頊則以宰相的身份與裴炎、劉禕之、魏玄同、李昭德四人合作一傳。
作者個人感覺吉頊之所以有兩個極端,很大可能是因為《舊唐書》的作者帶了很多的個人感情色彩,畢竟吉頊的侄子吉溫對朝廷大臣可是無所不用其極。
對於吉頊評價也是分成了兩派,《新唐書》的編修人宋祁說他的不好。不過《新唐書》還是比較客觀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吉頊是李唐的忠臣,並且是李唐複國的功臣之一。砸缸的司馬光對他也有意見,說吉頊幫李唐複國是為了利益。
其實這事很好理解,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主力都是誰?司馬光、蘇軾、程頤、朱熹這些都是什麽玩意?他們是誰的利益代表者?屁股決定腦袋。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