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魔王出山
字數:5792 加入書籤
李隆基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當他醒過來的時候身邊隻有高力士一個人在抹眼淚。
李隆基輕聲喊道:“力士!”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醒過來大喜連忙說道:“陛下!您可醒了!嚇死老奴了!”
高力士說著又抹起了眼淚。
李隆基吐了一口濁氣說道:“玉環呢?”
高力士一聽吞吞吐吐地說道:“陛……陛……陛下,娘……娘……娘娘她……。”
李隆基突然醒悟過來輕聲說道:“是了……是了……送走了嗎?”
高力士小聲說道:“陛下放心就是陳玄禮將軍親自安排的!”
“嗯!那就好!那就好!”
李隆基說著想掙紮著起來,高力士連忙上前將李隆基扶了起來。
李隆基坐直身體然後又歎了一口氣說道:“一切都是朕的錯啊!才釀成今日之巨禍!”
“陛下切莫責怪自己,是我們都被安祿山騙了!安祿山這賊子忘恩負義!辜負皇恩……。”
李隆基悔恨地說道:“力士!你就別安慰我了!都是我老糊塗了啊!”
高力士勸慰到:“陛下!五胡亂華比之安祿山更甚,最後還不是回歸正統,安祿山隻不過一異族敗類!豈能奪我正統社稷!”
李隆基搖了搖頭說道:“江淮安穩!安祿山不足為懼!但是江淮不穩恐怕真的要出大事啊!”
高力士沉思了一下“噗通”跪在李隆基麵前說道:“老奴鬥膽直言!安祿山此時隻不過占了半片江淮之地,但是我們還有楚河、伊犁河流域,我們還有河中地區,甚至大食、天竺,隻要陛下下旨讓小唐王回中原!安祿山不足為懼!”
李隆基沉思半晌默默地說道:“他胸中有溝壑、有野心,但是小唐王行事偏激,不為天下門閥士大夫所容,我隻怕他回來內部會先亂起來啊!”
高力士繼續勸道:“就算現在小唐王不回來,將來我們和安祿山拚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小唐王一樣會回來,與其把大唐折騰的奄奄一息,不如趁現在將其召回,肉爛也隻能爛鍋裏,豈容異族染指。”
李隆基還是下不了決心說道:“你容我再想想吧!”
就在高力士想繼續勸說的時候,陳玄禮急匆匆的從外麵進來說道:“陛下!臣抓到了一自稱李林甫家奴的人!他說他有李林甫遺物要麵呈陛下!”
李隆基和高力士聽陳玄禮說完吃了一驚。
高力士說道:“陳將軍將東西呈來就是!”
陳玄禮說道:“那家奴說家中先人有遺言,必須將遺物親手交給陛下才行!臣不敢專斷!隻能來請示陛下”
李隆基隨即說道:“把人帶進來!”
“遵命!”
不一會一個神情慌張、蓬頭垢麵,手裏緊緊抱著一個小箱子的乞丐被帶了進來。
乞丐似乎認得李隆基,看到李隆基後乞丐連忙跪在了李隆基麵前說道:“草民李順拜見陛下!”
李隆基說道:“起來吧!”
“謝陛下!”
“朕聽陳玄禮將軍說你有李林甫的遺物要呈給朕?”
李順說著舉起小箱子說道:“陛下!草民乃是李林甫老管家李宏的遠房堂侄!李林甫去世之前伯父帶著此物離開李府到鳳翔,伯父去年病逝就將此物交於草民,說將來如果天下大亂一定將此物呈於陛下!”
李隆基聽完眉頭一皺伸手就要接,這時陳玄禮連忙說道:“陛下!讓臣來吧!”
李隆基於是點了點頭。
陳玄禮接過小木箱子檢查了一下,然後將小箱子打開發現裏麵放了一個用公布包裹的物品,陳玄禮打開紅布發現裏麵是一本奏章,陳玄禮手拿著奏章不知道是否該打開看下。
李隆基說道:“給我吧!我了解李林甫!”
陳玄禮聽李隆基如此說於是恭敬的將奏章遞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打開奏章發現奏章是用血寫的,隻有很少的幾個字:陛下!天下大亂臣有罪。然社稷之病已入骨髓,非藥石所能醫也,古人雲:“大亂方能大興”。小唐王少年英才,胸有溝壑,坐擁楚河、伊犁流域,控河中、大食、天竺,定能扭轉乾坤,臣諫陛下決斷。罪臣李林甫泣血叩拜!
李隆基看完久久不能平靜,事情都能看透,但是做起來卻千難萬難。
李隆基看完將李林甫的血書遞給高力士,高力士看完又遞給陳玄禮。
李隆基等二人看完說道:“陳玄禮你有什麽看法!”
陳玄禮說道:“陛下!朝堂之爭曆朝曆代有之,李林甫排除異己既不能免俗!但是執政政策並無大錯。”
“朕知道!朕想問你對他的策略有什麽想法!”
陳玄禮沉思了一下說道:“太子可做太平之君,但亂世恐怕……。”
陳玄禮沒有說完,但是李隆基已經知道了陳玄禮的意思。
李隆基悲痛地說道:“我大唐何時才能停止這骨肉相殘啊?”
李隆基隨後目光變得嚴厲說道:“高力士!傳旨!太子李亨充天下兵馬元帥,領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使,收複長安、洛陽。任命永王璘充山南東道今湖北一帶)、嶺南、黔中今貴州)、江南西道今湖南)節度使,都江南軍政。任命小唐王李倓安西、北庭節度使都護府大都督,回師平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奴遵命!”
李隆基聖旨一下立刻八百裏加急傳詔各地。而此時太子李亨在朔方留後杜鴻漸、六城水陸運使魏少遊、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盧簡金、鹽池判官李涵等人擁戴下於靈武南樓登基為帝。
眾人接到李隆基的聖旨時大驚,因為李隆基竟然把李倓這個混世魔王放出了牢籠。
最心慌的是李亨,自己好不容易做了皇帝!李倓一旦帶大軍進了中原必定站李隆基那邊,李隆基有了李倓的支持自己豈不是成了篡位者。
李亨慌李亨手下的眾臣更慌,李亨最多不做皇帝,但是他們這群人必然會以亂臣之罪處死。
一群投機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聚到了一起。
李涵看了看愁眉苦臉的眾人於是說道:“陛下依臣之見,陛下應該重新下一道聖旨,免去小唐王安西、北庭節度使及都護府大都督之職,並且不允許他率兵回中原!”
崔漪像看煞筆一樣看著李涵說道:“小唐王手裏有太上皇的詔書,如果他以我們是篡位者征討我們怎麽辦?河西、隴右、精兵幾乎損傷殆盡,你讓我們怎麽抵擋小唐國大軍。”
李涵說道:“我們不是還有朔方郭子儀和渾釋之的朔方軍嗎?”
崔漪說道:“據我所知小唐王的河中大軍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再加上安西和北庭的大軍,比安祿山的叛軍還多,你怎麽打?你用臉打嗎?”
李涵被崔漪懟的受不了於是回懟道:“那你說怎麽辦!難道等著他回來挖我們的祖墳嗎?”
李亨受不了爭吵氣的一臉蒼白說道:“吵什麽吵!都是你們非的逼著我做這個皇帝,我都說了讓提前給太上皇說一下,你們不同意,現在好了騎虎難下,你們不想著解決辦法隻會在這裏像潑婦一樣吵吵嚷嚷。”
兩人被李亨一頓數落立刻都不說話了。這時府漸鴻說道:“陛下!安西和北庭的態度很重要,我們何不派人去北庭和安西許下重利,讓安西和北庭響應我們,隻要安西和北庭響應我們,那麽小唐王未必就不能進入中原了。”
其他人一聽瞬間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用安西和北庭擋住李倓,李倓不然不敢貿然出兵。
“不可!”就在眾人沾沾自喜的時候一個人出現在了門外。
眾人隨著聲音看向門口,當李亨看到來人時瞬間大喜,差點都哭了,發聲的人正是自己的智囊李泌。
李亨從座位上起身,然後跌跌撞撞的跑到李泌跟前抓住李泌的衣袖說道:“李先生!你來的正是時候啊!”
李泌後退一步對著李亨自己拜說道:“臣李泌拜見陛下!”
李亨說道:“李先生就別搞這些虛禮了!先生為何反對杜舍人的策略?”
李泌說道:“安西和北庭同小唐王關係密切,安西、北庭和我們反而生疏,小唐王手裏有太上皇的詔書,安西和北庭絕對會尊太上皇的詔書的,如果我們去拉攏不但會自取其辱,還會讓小唐王對我們生敵意,最後甚至會撕破臉!”
眾人一聽長出了一口氣。
李亨著急道:“那當如何總不能讓倓兒進入中原吧!到時候豈不自亂陣腳。”
李泌微微笑了笑說道:“臣有一策可解陛下憂慮!”
李亨說道:“先生快說!”
李泌說道:“陛下承認太上皇的詔書!”
眾人一聽大驚。
李泌接著說道:“但是陛下可以再下一道詔書命令小唐國進攻吐蕃!”
李亨說道:“倓兒會遵從嗎?”
“陛下放心!小唐王必然遵從!”
杜漸鴻說道:“可是李先生別忘了!我們少了安西和北庭的兵力恐怕對付不了叛軍吧?”
“我們可以向小唐王借兵,同時也可以向回紇借兵,同時我們有江淮地區和蜀中的錢糧如何招不到兵馬!”
李亨大喜說道:“善!”
李泌接著說道:“不過必須需要向太上皇上書,征得太上皇的同意才行!”
李亨皺著眉頭說道:“這恐怕不好辦吧”
李泌說道:“陛下!放心就是太上皇會同意的!”
756年八月李隆基收到了李亨登基為帝的消息,氣的半天一聲不吭,最後吐了一口濁氣對高力士說道:“讓江淮租庸使第五奇把錢糧給那逆子送去!”
高力士說道:“老奴遵旨!”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