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潼關失陷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A+A-


    哥舒翰收到李隆基的出兵聖旨大急,立刻派八百裏加急給郭子儀送信,讓郭子儀幫他勸阻李隆基,同時也連忙給李隆基上奏章,希望李隆基能收回成命。
    哥舒翰和郭子儀的八百裏加急同時到達長安。馳報送到興慶宮的時候楊國忠也在場,李隆基接過馳報沒有打開,而是將馳報遞給了楊國忠說道:“你來念!”
    楊國忠明白李隆基的意思,讓自己念就是想讓自己知道內容。
    楊國忠先打開一份馳報,楊國忠先看了署名是哥舒翰念道:“祿山習用兵,今始為逆,不能無備,是陰計誘我。賊遠來,利在速戰。王師堅守,毋輕出關,計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觀事勢,不必速。臣哥舒翰叩拜。”
    李隆基聽完沒有吭聲而是神情變得很沉鬱。
    “接著念!”
    楊國忠立刻又打開另外一份馳報。
    “翰病且耄,賊素知之,諸軍烏合不足戰。今賊悉銳兵南破宛、洛,而以餘眾守幽州,吾直搗之,覆其巢窟,質叛族以招逆徒,祿山之首可致。若師出潼關,變生京師,天下怠矣。臣郭子儀、渾釋之叩拜!”
    李隆基聽楊國忠念完眼神瞬間由沉鬱變得嚴厲。
    “楊國忠!”
    “臣在!”
    “發十二道八百裏加急催促哥舒翰兵指東都洛陽!”
    “陛下!哥舒翰恐怕……。”
    “朕就要看哥舒翰到底是忠臣還是逆臣!”
    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四日,哥舒翰接到長安十二道八百裏加急,大哭著率二十萬關中唐軍出潼關。
    六月八日哥舒翰帶二十萬大軍到達靈寶西原同崔乾佑大軍相遇,雙方擺開軍陣。
    崔乾佑提前已經得知哥舒翰傾巢而出,於是提前在靈寶西源西北一處長七十裏的隘道兩側用數千人設下埋伏,自帶老弱應戰哥舒翰。
    哥舒翰乘船於黃河之中觀察崔乾佑軍陣,發現崔乾佑兵少,並且軍陣不整。哥舒翰於是以親信王思禮帶五萬精兵為前鋒,龐忠帶十萬雜牌軍墊後,自己帶三萬大軍於黃河北岸擂鼓助威進攻崔乾佑軍陣。
    雙方剛一交戰,河北唐軍麵對關中精銳唐軍的進攻毫無抵抗之力,崔乾佑連忙指揮大軍後撤。
    王思禮麵對後撤的河北唐軍譏諷道:“禽賊乃會食。”
    而哥舒翰看河北唐軍敗退於是指揮大軍追擊。
    關中唐軍追擊到靈寶西北的七十裏隘道時遭到河北唐軍伏兵的攔截,一瞬間滾木、礌石、薪木傾巢而下堵住唐軍前路,關中唐軍死傷無數,崔乾佑又以重兵擋住隘道出口,阻止關中唐軍出隘道。
    哥舒翰看到埋伏的叛軍隻有數千人,於是用氈車駕馬為前驅,想以戰車衝破河北唐軍軍陣,崔乾佑立刻下令將事先準備好的柴車堆積在隘道出口,然後放火阻擋關中唐軍戰車衝陣,隘道內頓時大火暴起,煙霧遮天,唐軍連眼也睜不開,自相殘殺,又疑叛軍必在煙霧中,聚集弓弩手射擊。天黑時,矢已射盡,才知無人。
    而崔乾佑趁雙方在隘道內對峙之時,親自帶領河北唐軍精銳騎兵繞靈寶西源南側,經過靈寶,迂回二百多裏進攻龐忠所帶的十萬雜牌軍。
    處於後方的雜牌軍麵對河北精銳騎兵的偷襲各自為戰,主將王忠也控製不住二十多個係統的雜牌軍,十萬雜牌軍瞬間崩潰,各自逃散,接著崔乾佑就驅趕十萬雜牌軍潰兵從後麵衝擊前麵的五萬精銳唐軍。
    王思禮這人善於謀略,弱於兵事,麵對十萬雜牌唐軍的衝擊根本就控製不住局麵。
    而作為主帥的哥舒翰不坐鎮中軍,而是跑到黃河對岸的山上指揮大軍,中間隔著一條黃河如何指揮大軍作戰。
    十五萬唐軍再七十裏的隘道內亂作一團,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守在隘道口的河北唐軍看隘道內唐軍大亂,於是趁機殺入穀內,十五萬關中唐軍麵對河北唐軍的前後夾擊瞬間崩潰。
    哥舒翰看對岸唐軍大敗立刻丟下三萬大軍,隻帶數百親信經首陽山今山西永濟)蒲津渡西渡過黃河逃回潼關。
    戰敗後哥舒翰收拾清點殘兵逃回潼關的關中唐軍隻剩八千。
    隨後崔乾佑帶河北唐軍來進攻潼關。哥舒翰手下火拔歸仁等人把哥舒翰騙出關外,然後抓了哥舒翰投降安祿山,潼關失陷。
    哥舒翰投降以後就給郭子儀寫勸降信,眾人大罵哥舒翰不守節而死,而投降安祿山。
    根據曆史記載整個潼關之戰充滿了問號,可以說到處都是說不通的地方,就算不懂兵事的人都對整個戰爭過程表示不理解。
    首先哥舒翰作為隴右節度使竟然讓二十萬大軍一股腦出潼關,不給潼關留一兵一卒,然後二十萬大軍一股腦堆積在狹窄的崤函古道上這是來搞笑的嗎?就算李隆基讓你出兵,你出兩萬精銳探探路行不行?
    其次潼關五萬精銳邊軍的主帥先鋒竟然是王思禮,你這是搞笑的嗎?王思禮這人能不能做主帥你哥舒翰難道不知道嗎?隴右、河西、朔方名將雲集那個不比王思禮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哥舒翰作為一軍主帥你不待在軍中,竟然跑到黃河對岸遙控指揮大軍,你真是人才!並且對岸的關中唐軍大敗你竟然丟下自己身邊的三萬大軍自己跑路。
    第四哥舒翰作為一個漢化胡人喜歡讀《春秋》和《左傳》被抓的第一時間就是投降,甚至向安祿山獻媚,滿口的忠義去了哪裏?十分懷疑火拔歸仁抓你投敵都是自導自演的一出戲。
    其中這個王思禮在整個潼關之戰當中蹦噠的最厲害,幾乎所有的哥舒翰的決策都是出自他。
    王思禮與呂崇賁、李承光後來投奔靈武的李亨,李亨竟然隻殺李承光,留下了王思禮和呂崇賁。這個呂崇賁在潼關之戰時不戰而逃李亨都沒殺,而王思禮在整個安史之亂之中並沒有出彩的地方,反而最後位列三公,不得不耐人尋味。
    不過根據相關資料參考,李承光的死是因為李承光分別向李隆基和李亨分別上了一道奏章。
    政治陰謀讓二十萬唐軍埋在了潼關之下。
    潼關失守的消息傳到長安,六月十三日黎明,李隆基逃離長安。
    資治通鑒記載:“黎明,上獨與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上過左藏,楊國忠請焚之,曰:“無為賊守。”上愀然曰:“賊來不得,必更斂於百姓;不如與之,無重困吾赤子。”是日,百官猶有入朝者,至宮門,猶聞漏聲,三衛立仗儼然。門既啟,則宮人亂出,中外擾攘,不知上所之。於是王公、士民四出逃竄,山穀細民爭入宮禁及王公第舍,盜取金寶,或乘驢上殿。又焚左藏大盈庫。崔光遠、邊令誠帥人救火,又募人攝府、縣官分守之,殺十餘人,乃稍定。光遠遣其子東見祿山,令誠亦以管鑰獻之。
    六月十四日,李隆基行至馬嵬坡,士兵因饑餓疲勞,發生兵變殺諸楊,楊貴妃被賜死。
    整個馬嵬坡兵變的主謀就是李亨,李隆基出逃一共三千人,負責殿後的李亨掌握著兩千人馬,出逃人員加上護衛中一千多人。
    在殺死諸楊上麵陳玄禮和李亨的意見是一致的,但是在對待李隆基的問題上,陳玄禮和手下士兵選擇效忠李隆基。李亨一手策劃馬嵬兵變,誅殺楊氏,矛頭已指向了玄宗。父子對抗擺到了桌麵上,兩人隻能分道揚鑣。李亨不可能再跟著李隆基入蜀,隻有分兵,另謀發展。
    李亨分兵後的境況也極其窘促,和曆史上不一樣,李亨少了三子李倓給他在路上披荊斬棘,李亨失去一目,李俶失去一手,李係失去一足,父子三人成了殘疾人士,隨軍兩千人馬抵達朔方軍治所靈武之時隻剩三百殘兵。
    李隆基的荒唐致使父子成仇,天下大亂。
    李亨的有眼無珠,讓李俶和李係失去手足。
    和李隆基同一時間離開長安的還有達奚盈盈,長期的抑鬱和營養不良讓達奚盈盈身體不堪路途的勞頓,最後病死在了陽關。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隆基到達了普安今四川劍閣),然後得到一個消息,睢陽失守,叛軍南下圍臨淮。駐守臨淮的賀蘭進明和駐守彭城的許叔冀、尚衡有仇,許叔冀見死不救,臨淮失守。
    李隆基聽到臨淮失守的消息,整個人一下子暈了過來。
    自此曆史的整個進程被完全改寫。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