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賣國借兵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A+A-


    杜漸鴻在碎葉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李倓接受了進攻吐蕃的命令,憂的是杜漸鴻隻從安西得到了三千老弱,看來安西已經完全倒向了李倓。
    杜漸鴻不敢遲疑立刻讓人八百裏加急給李亨送信,李亨的得到杜漸鴻的消息也是也隻能歎氣,畢竟小唐國的基業是李倓自己一刀一槍之己打下來的,李倓借不借兵都在情理之中。
    不過李倓接受進攻吐蕃的命令讓李亨至少不會再擔心李倓會幫李隆基對付他。隻是少了安西、北庭的支持讓李亨心裏很是不爽。
    李亨看了看李泌說道:“沒想到逆子現在翅膀硬了啊!”
    李泌聽到李亨罵李倓逆子心中有點涼哇哇的,李倓從哪裏說都不算逆子,江山是人家自己打的,財貨年年沒有斷過,就因為沒和你一條心你罵人家逆子?如果真的要說逆子李亨才是真的逆子。
    李泌歎了一口氣說道:“陛下!我和小唐王相識已久,小唐王野心很大,十年前小唐王就和臣說過將來要帶十萬大軍回長安,把大唐毀了重建,當時臣根本就不相信,但是沒想到如今小唐王一一實現!”
    李亨眉頭一皺問道:“先生說逆子十年前就在謀劃!”
    李泌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他不是謀劃!他是覺得大唐沒救了早晚會發生內亂,想招攬我讓我和他一起行事,我沒同意,畢竟他孤身一人和天下門閥士族作對將毫無勝算。”
    李亨聽李泌說完摸了摸自己的一隻瞎眼說道:“我真是有眼無珠啊!”
    接著李亨問道:“逆子現在可有能力推翻了重建?”
    李泌搖了搖頭說道:“目前還是難!畢竟天下士族現在都在陛下這邊!”
    李亨想了想心有餘悸地說道:“那逆子會不會像安祿山一樣起來造反?如果他要造反我們恐怕扛不住兩麵夾擊啊!”
    李泌搖了搖頭說:“這個陛下放心!小唐王為人謹慎好名!形勢未明之前他不會動的,隻要我們能平叛!他不會進中原的,但是如果我們無法擊敗叛軍,到時候他就師出有名!。”
    李亨說道:“先生覺得我們能平叛嗎?”
    李泌想了想說道:“陛下想平叛必須先要太上皇能承認陛下身份的合法性,隻有這樣才能讓觀望的人匯聚到陛下身邊!”
    李亨說道:“太上皇會同意嗎?”
    李泌說道:“會的!現在隻要是有利於平叛的舉措太上皇都會同意的!陛下地位一旦合法就能號令天下!”
    李亨一聽驚喜道:“安西、北庭可會重新倒向我們?”
    李泌歎了一口氣說道:“臣隻能說可能!但是不一定!因為安西、北庭和小唐國的關係太過密切!利益更是錯綜複雜!這次隻給我們三千老弱,擺明了就是想各自安好。”
    “太上皇的命令也不行嗎?”
    李泌歎了一口氣說道:“封常清和高仙芝死於太上皇之手,安西、北庭官兵豈能沒有怨言,如果沒有小唐國他們還可能聽,但是有小唐國在後麵給他們撐腰,恐怕難了!”
    李亨說道:“無妨!安西和北庭那點兵朕也看不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有錢糧!我們豈能招不來兵馬嗎?”
    李泌點了點頭也很同意李亨的說法。
    李亨想了想問道:“先生覺得我們多久可以平定叛亂?”
    李泌知道李亨的意思說道:“陛下!叛軍所得金帛子女悉送範陽,他們根本無立社稷之願,隻想偏安一隅,此強盜之心,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有定中國之心。其次華人為之用者,獨周摯、嚴莊、高尚等數人,其餘皆暴徒也,至天下大計,非所知也,不出兩年叛軍必然內亂,所以陛下不用著急進攻。”
    李亨接著問道:“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麽呢?總不能一直等吧!”
    李泌說道:“令渾釋之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誌不敢離開範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將也。隨祿山者,獨阿史那承慶。讓郭子儀放開華陰,令賊得通關中,倒時賊兵北守範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裏,其精卒勁騎,不逾年而弊。我們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會扶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命仆固懷恩為範陽節度使,北並塞與渾釋之相掎角,以取範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之手。所以叛軍不足為懼,臣唯一擔心的隻有小唐王!”
    李亨說道:“你不是說他不會出兵嗎?”
    李泌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小唐王看似吊兒郎當,但是他內心想法多變,工於心計,誰都不知道他下一步會做什麽!隻希望他在我們平叛結束之前能消停,隻要我們能平定叛亂,小唐王必然不敢進中原,甚至有可能將安西和北庭還給我們,但是小唐王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將來一旦強大到無懈可擊的地步,他將沒有任何的約束,揮手間一切都講泯滅。”
    李亨沉默了一會說道:“你覺得逆子會聽太上皇的話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泌說道:“我們可以一試!”
    “嗯!那就好!”
    李泌想了想覺得有些還是要和李亨說一說:“陛下!臣覺得小唐王能發展如此迅速,和他的政策方略有極大的關係,因為臣認為我們應該效仿小唐國實施變法。”
    李亨一聽連忙搖頭說道:“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如此我們肯定會和士族門閥離心離德。”
    李泌搖了搖嘴唇說道:“至少我們應該恢複均田製和府兵製,這樣我們能獲得民心增加朝廷收入又能遏製藩鎮。”
    李亨沉思了一下說道:“恐怕不行啊!現在土地都在大族手中,我們如何施行均田製,如果動他們的土地,他們豈不是要起來造反?這事以後再說吧!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平叛。”
    李泌也知道事情難做,但是如此恐怕即便平定了叛亂,大唐從此以後也將動蕩不安。
    公元756年八月十六李隆基收到李亨請求氣的直哆嗦,但是為了能平叛也沒有辦法,同時為了安撫李倓,怕李倓和李亨父子鬧翻內鬥,又給李倓去了一封勸慰詔書希望李倓能盯著吐蕃別進攻隴右和河西就行。
    八月二十日李隆基下旨:“從今以後,改製敕為誥,表疏稱太上皇。軍國大事先讓皇帝處分,然後奏知我。等收複京師,我就不再參預政事。”八月十八日,玄宗命韋見素、房琯、崔渙三人帶著傳國玉璽赴靈武傳位。到了這地步李隆基還不想放棄手裏的權利,給李亨頭上還套了一個緊箍咒。
    李隆基的詔書到了靈武李亨立刻將李泌找來議事。
    李泌將詔書看完說道:“陛下!既然太上皇已經下了詔書!我們依原來的策略施行即可!”
    李亨搖了搖頭說道:“朕覺得你原來的策略太過於穩重了,很容易夜長夢多,朕覺得我們應該先收複兩都才是上策!”
    李泌一聽大驚說道:“陛下如此我們可能要動用更多的軍隊和叛軍決戰,何況我們沒有那麽多的軍隊,就算有這麽多軍隊也必然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啊!”
    李亨說道:“我們有隴右、河西、朔方十五萬大軍何懼叛賊!”
    李泌說道:“但是我們要據守城池能動用的精兵不過十萬,麵對長安的叛軍我們沒有任何的兵力優勢?”
    李亨沉默了一會說道:“我們可以借兵!”
    李泌一聽認為是李亨要從小唐國借兵於是說道:“從小唐國借兵眾臣哪裏恐怕不好說吧?”
    李亨搖了搖頭說道:“不!我們從吐蕃和回紇借兵!”
    “什麽?這不是……”
    李泌想說這是引狼入室,但是又覺得不妥於是連忙說道:“陛下代價恐怕就要太大了啊!依臣之見還不如從小唐國借兵!就算小唐王以後賴在中國不走,這也是自家的事,但是吐蕃和回紇這是異族啊”
    李亨眯著眼睛說道:“付出點代價無妨,吐蕃和回紇不過是割肉,但是小唐國是要命,眾臣不會有意見的!”
    唉!總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把賣國說的冠冕堂皇。
    “陛下……”
    李泌還想繼續勸,但是被李亨阻止了。
    李亨說道:“這事不用你出麵!我會安排其他人去做的。”
    李亨為了政治利益不顧李泌的勸阻分別派使臣到吐蕃和回紇借兵,接將千辛萬苦死傷無數唐軍得來的黃河九區之地刮給吐蕃,接著為了防備小唐國將安西、北庭劃給回紇,並且還許諾“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及吐蕃。”
    《新唐書》·《李泌傳》記載:會西方兵大集,帝欲速得長安,曰:“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裏先事範陽乎?”泌曰:“必得兩京,則賊再強,我再困。且我所恃者,磧西突騎、西北諸戎耳。若先取京師,期必在春,關東早熱,馬且病,士皆思歸,不可以戰。賊得休士養徒,必複來南。此危道也。”帝不聽。
    ps:曆史上李亨為了實現政治目的,借的是回紇之兵,然後將長安和洛陽賣於回紇,為了寫作劇情的展開作者寫的是賣於吐蕃和回紇,安史之亂以後吐蕃不但占了九曲黃河之地還占了隴右和安西,甚至占了長安,北庭和安西被回紇所得。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