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房琯用兵

字數:3235   加入書籤

A+A-


    對於李亨如此瘋狂的做法李泌是毫無辦法,於是隻能向李亨進言希望李亨不要交底,如果能用財帛換取吐蕃和回紇出兵最好,千萬不能拿土地作為交換條件,李亨最後接受了李泌的勸諫。
    不過就在李亨準備派人出使吐蕃和回紇的時候,大唐“趙括”吹牛大王房琯帶著傳國玉璽到了靈武。
    房琯字次律,河南緱氏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人。唐朝宰相,正諫大夫房融之子,初唐宰相房玄齡之後。
    《舊唐書·房琯傳》記載:至順化郡謁見,陳上皇傳付之旨,因言時事,詞情慷慨,肅宗為之改容。肅宗以琯素有重名,傾意待之,琯亦自負其才,以天下為己任。時行在機務,多決之於琯,凡有大事,諸將無敢預言。
    對於房琯的到來李亨是激動之極,一是房琯帶著傳國玉璽,其次房琯的名氣很大。
    房琯年輕時非常好學,風儀沉穩,中書令張說就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唐玄宗欲封禪泰山,房琯撰寫一篇《封禪書》進獻皇帝,李隆基看後心中大悅。
    房琯自視甚高,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拚爹上位,於是辭官參加考試,進士及第,擔任縣令,他政績突出,深受百姓愛戴。
    看房琯履曆那是牛的不得了,但是唐朝的科舉和後來的科舉可不一樣唐朝科舉不糊名的,普通人你就是考的再好,沒有家世背景一樣給你刷下來,要不然為什麽那麽多寒門士子跑到邊塞從軍,因為在長安城裏拚爹拚不過人家。
    本來李隆基派了房琯、韋見素、崔渙三人來輔佐李亨的,但是韋見素原來和楊國忠比較親近,李亨又被楊國忠一直針對,所以李亨很討厭韋見素,待之甚薄。李亨素聞房琯才學,並且房琯在士大夫之中很有名氣,所以李亨和房琯很親近。
    房琯每次和李亨討論國事都辭情慷慨,讓李亨為之動容,李亨由此軍國大事多與房琯商議,韋見素和崔渙隻能拱手避之,讓房琯自己唾沫星子滿天飛在李亨麵前演講。
    李泌的勸諫讓李亨心裏很是鬱悶,於是李亨就找房琯說自己的想法,把當前的局勢向房琯陳述,並且還向房琯說了借兵之事。
    房琯聽李亨說完,雙手一背微微一笑說道:“陛下何須如此勞師動眾、卑躬屈膝向異族借兵?安祿山不過是粗俗不堪的異族雜胡,其手下不過是一群逞勇鬥狠的烏合之眾,臣揮手間定讓其灰飛煙滅。”
    李亨一聽連忙說道:“逆賊占河北、河南、東都、京都,賊眾不下二十萬不可小覷呀!”
    房琯對著李亨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在精不在多,逆賊雖眾但隻不過是一群逞勇鬥狠頭腦簡單的雜胡蠻夷,如何能比的了我河西、隴右精銳邊軍,如果陛下準許臣用兵,臣隻需河西、隴右精兵五萬定能光複長安,收回東都,兵指範陽賊穴,絞其賊首獻於陛下!”
    李亨一聽大喜抓著房琯的衣袖,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道:“朕得房相猶如文王得呂望高祖得子房呀!”
    房琯連忙勸住李亨說道:“陛下!賊兵雖然不足懼,但是臣有一事需要陛下應允!”
    李亨一聽連忙說道:“房相說便是隻要能滅了反賊朕都應允!”
    房琯說道:“常言道一拳難敵四手,賊兵雖是烏合之眾,但是賊子人多勢眾,因此臣需要自行挑選佐僚,協助臣前去平叛!”
    李亨大手一揮說道:“朕準了!隻是不知道房相需要何人相助?”
    房琯說道:“陛下!臣向陛下舉薦兩個大才,如果臣得此二人相助必能大破賊兵!”
    李亨一聽連忙問道:“房相快快說來!到底是何人?”
    房琯說道:“此二位大才分別是戶部侍郎李揖,給事中劉秩。”
    李亨一聽心中一顫,這二人他都知道這是兩個書生啊!
    李亨疑惑地問道:“行軍打仗隻選文士可行嗎?”
    房琯一聽連忙說道:“陛下!行軍打仗靠的是行軍布陣、奇謀妙計,何須用一群武夫逞勇鬥狠?此二人平日裏和臣談論軍事無不信手拈來,戰陣推演了然於胸,所以陛下不用擔心,何況諸葛孔明、龐士元全為一階書生,如果不是未得天時必能光複漢室。”
    李亨也不知道腦子哪裏少了一根弦,被房琯忽悠的一愣一愣,於是立刻應允了房琯的所有請求。加房琯持節、招討西京兼防禦蒲津關、潼關兩關兵馬節度使,讓房琯自己挑選將領兵馬。
    房琯得了李亨的應允遂以禦史中丞鄧景山、兵部尚書王思禮為副帥,又以李揖、劉秩為軍師。
    如此房琯還不算完又找了宋若思、賈至禮、魏少遊等大批書生進入軍中,這其中隻有王思禮還算懂一點軍事,並且還是略懂。
    潼關大敗就是這個王思禮上竄下蹦,從中搬弄是非,雖然他不是潼關大敗的主要責任人但是他卻是助燃劑,從中挑撥哥舒翰和楊國忠的爭鬥。
    房琯不懂軍事於是就把所有軍務全部委於李揖、劉秩這對“臥龍鳳雛”。並且房琯還對人吹噓說:“叛賊曳落河雖多,安能敵我李揖、劉秩乎?”
    搭建完僚佐班子後,房琯正式誓師出征。房琯將主力部隊分為三部:任命裨將楊希文率領南軍一萬從宜壽今陝西周至)進攻,將軍劉悊統領中軍兩萬從武功進攻;將軍李光進則統率北軍兩萬從奉天今陝西乾縣)進攻。房琯自己坐鎮中軍,總督各軍。
    駐守長安的關中節度使安守忠的得知房琯率領五萬精銳邊軍分三路進攻長安,於是立刻下令田乾真和孫孝哲防守長安,自己和李歸仁帶河北精銳一萬人渡過渭水想到陳濤斜ye)據有利地形拒守,想利用有利地形阻擋房琯的大軍的進攻。
    房琯以中軍、北軍為前鋒,至德元年七五六)十月二十日,至便橋今陝西鹹陽西南)。
    安守忠得知房琯的前鋒已經到了便橋,在陳濤斜ye)修築攻勢已經來不及了,於是隻能硬著頭皮帶著一萬精銳大軍,前去迎戰房琯的四萬前鋒。
    此戰安守忠就沒打算贏,就是想先挫房琯大軍的鋒銳,以便自己能夠有時間撤退到陳陶修築工事。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