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深謀遠慮築高牆
字數:3175 加入書籤
第365章 深謀遠慮築高牆
不喝水就會渴死,喝水又沒有足夠的殺菌手段,煮沸飲用也沒足夠的燃料。一些聰明人想到了接雨水飲用,這起到了一定緩解作用,但對於已經發病的人來說,這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
誰能想象得到,一棟樓裏恨不得一半的人都在不斷腹瀉的場景?
這些得了痢疾和霍亂的人一開始還隻是看起來普通的腹瀉拉肚子。因為醫生被他們殺絕了,於是根據傳統中醫的民間經驗,大家以為就是著涼了拉肚子。
很快,這些人拉出來的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排泄物,而是帶著血和膿的汙物,一天十幾次到幾十次。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這種症狀。
不喝水,患者就會很快因為脫水而進入到全身衰竭的階段。而喝水的話,排泄物便會更多,看起來更嚇人,當然也更惡心人。
身體虛弱、抵抗力差些的,很多都因為不斷腹瀉導致脫水而死。尤其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冬,大家基本上都處於營養不良的情況,死亡率更高。
痢疾還算相對溫和,一般死亡率大概在615左右,而霍亂的死亡率則高得多,不及時治療的話,恐怕要到5060。
死掉的人也往往被扔到水裏,這更是加大了瘟疫的威力。而身體好點的,也一絲兩氣,勉勉強強活著,用不了多久也會因為沒能力去尋找食物而餓死。
不到一個月,遠洋小區裏麵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活人了。幾乎每間屋子都是臭氣熏天,到處是帶著血和膿的排泄物。
如果遠洋小區能夠善待醫生,哪怕小區裏麵還剩下一兩個醫生,就算沒有藥物,他們也肯定會指導大家如何盡量避免大規模感染,把剩下的人保住。
可曆史從來不能假設,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類似的事情在好多小區都有出現,不過程度上有所分別。自治能力強一些的,有主心骨坐鎮的,大家心比較齊,生存概率就會大不少。尤其是小區裏有醫生的,醫生更是發揮了重大作用,幫助很多人免於疫病。
隨著瘟疫的橫行,一些特效藥品的價格變得越來越高,後來竟然到了一斤的金條甚至一箱午餐肉罐頭才能換一粒諾氟沙星這樣的治療痢疾有奇效的抗生素。
隨著洪澇的持續,遭到了水淹的地方,開始有人往外尋找機會,尋找更為合適的安家場所。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衝突。很快,從西邊、北邊的低窪地帶幾乎是同時湧出來大量遊蕩的流民。這些流民在不斷地衝突、融合、征服的過程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團體,如同蝗蟲一般掃蕩經過的一切地方,並且還會裹挾著殘存的人們,以至於這樣的團體往往會越來越壯大。
地勢最高、最大的明尚小區,成為了眾矢之的。周邊遭災比較嚴重的小區居民,他們不約而同地盯上了明尚小區這裏,每天都有人前來要進入明尚小區避難居住。
這個問題搞不好就會成為顛覆性的問題。陸斌不傻,尤其是他爸更是有些經驗。據陸老爺子講,他爸也就是陸斌爺爺小時候,趕上某年遭災。不少地方顆粒無收,於是流民蜂起,四處就食,其狀慘不忍睹。
當年,陸斌爺爺老家的村子,就是一個人因為好心,才導致整個村子都被屠戮殆盡。
陸斌爺爺老家在山東河南交界,當地叫八裏台。這裏是個風調雨順的地方,據說當年鄭板橋曾在此為官,興修水利、開墾良田,造福一方。這八裏台村不算太大,但人丁興旺,鄰裏彼此和睦。時間長了,家家戶戶都比較富足,十裏八村的嫁閨女都願意往這嫁。
陸斌爺爺七八歲時,這一年恰好趕上年景不好。春天的時候鬧旱災,到了夏天又鬧蝗蟲。一般村子遇到這種情況肯定舉村逃難,剩不下多少人了。因為農村平時根本沒有什麽糧食儲備。一旦出現水旱災害,必然要餓死人。
雖然中國幾千年來都靠種地為生,但農業技術再發達也發達不到哪裏去。如果沒有現代的水利設施,沒有現代的化肥技術和農藥技術,糧食的畝產很難上得去。那時候最好的良田也就畝產350斤左右。而有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加持,現在北方都可以很容易地達到畝產2000斤。
古代時,如此低的產量加上封建官僚體係的盤剝,這讓農民們不要說解決溫飽問題,就連保持生存都是要竭盡全力以及看命運安排。當時絕大多數人基本是生存在生死線上。所謂“地主家也沒餘糧”是相當真實的寫照。絕大多數古代地主,雖然看起來有著幾百甚至幾千畝土地,顯得不少,但因為生產技術低下,勞動效率上不去,即使是地主也根本也剩不下太多的物資。除了極少數大地主能有不錯的生活外,絕大多數中小地主生活一樣非常拮據。而一般的農民則更為淒慘,一年到頭最多也就是能活下來,一旦遇到天災,必然導致大量人口死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八裏台村和其他村子大不相同,這裏民風淳樸,樂於勞作,家家戶戶多年來都積攢下來不少餘糧。省著點吃基本上可以挺過災年。在周邊其他村子想著逃難的時候,八裏台村的村民們還能夠做到不用背井離鄉,頂多是鄰裏之間相互幫襯便可度過災年。這幾乎就是個奇跡。
也正是因為八裏台是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周邊的居民便打上了這個村的主意。災禍在不經意間隱隱形成。
八裏台的耆老們絕非浪得虛名,他們有著農業社會中智者的敏銳,在春天大旱時便發現了不祥的兆頭。老人們開始動員家家戶戶都去挑水澆地,努力對抗幹旱。可後來蝗災一起,村裏最有智慧的老人們都敏銳地預感到,今年怕是要出大事。
於是,村裏開始轉而考慮修築防禦工程。
在智者們的勸說下,村裏有頭有臉的鄉紳們牽頭,富戶們響應,其他各家各戶則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全村人齊心協力的。盡可能將村子的防禦設施打造起來。村民們結合八裏台村的地勢,在關鍵部位修起了圍牆,築起了堡台,並且還集資購置了一批當時很少見的火槍。村裏的鐵匠則打造出不少長矛,家家戶戶男丁都操練起來,為保衛家園而奮鬥。
果然,夏天剛過,周邊地區出現了大量饑民。朝廷賑濟不力,這些饑民便逐漸變成了流民,隨即進化為更具破壞性的土匪。
喜歡末日須彌記請大家收藏:()末日須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