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天人永隔的愛人(十八)
字數:6598 加入書籤
她正雙眼微閉,沉浸在我細致的服務中,臉上洋溢著滿足與愜意,卻突然冒出一句:“對了,我之前和你提的那事兒,你考慮得怎麽樣了?”
我愣了一下,隨即問道:“什麽事?”
她輕輕一笑,略帶幾分調侃:“你可真是貴人多忘事。就是讓你去我弟弟的房地產公司當副總那件事兒唄。”
我搖了搖頭,笑道:“我這人啊,天生就是勞碌命,喜歡在基層摸爬滾打,坐在老板椅上發號施令的生活,我還真享受不來。”
她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人各有誌,不能強求。我理解你的選擇。”
提到她弟弟的房地產公司,我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於是問道:“你弟弟公司的項目,主要都集中在省城嗎?”
她點了點頭,回答道:“是的,大部分項目都在省城,不過在其他城市也有涉足,範圍還挺廣的。”
我緩緩說道:“你從縣城駕車前往開發區的路上,有沒有留意過有一塊空地?”
她略一思索,回答道:“你是指過了橋之後的那片嗎?”
我點了點頭:“正是那裏。其實,我心裏正盤算著一個計劃,一個雙贏的方案。”
她好奇地盯著我:“看你神秘兮兮的樣子,是不是又有什麽鬼點子了?”
我笑著搖了搖頭:“這次可不是什麽鬼點子,而是一個正經的想法。不過,還不知道是否可行。你想不想聽聽?”
她按捺不住好奇心:“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難道你是想利用那片空地來開發房地產?”
我微微一笑,讚許地點了點頭:“英雄所見略同。那片空地如果就這麽閑置著,實在是太可惜了。前幾天我去拜訪了咱們的張大縣長,發現他被一群討債的人圍得水泄不通,縣裏的財政狀況十分緊張,幾乎沒有騰挪的餘地。雖然節流方麵我可能幫不上什麽忙,但在開源方麵,我倒是想出一份力。如果我們能盤活那塊地,讓財政獲得土地轉讓的收益,也算為張大縣長解決了燃眉之急。”
她聽後,眉頭微蹙:“土地財政確實是個誘人的餡餅,但對我弟弟來說,那塊地可能就像個燙手山芋。畢竟,在遠離城區的位置開發房地產的話,房子賣給誰呢?”
我耐心地解釋道:“你的眼光能不能再放寬廣一些?自從房改以來,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城裏的老舊小區空間狹小,擁擠不堪,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了。而且,根據規劃,汽車配件產業經濟帶一旦實施,從城區到開發區的這條公路沿線,特別是這十多公裏的區域,無疑將成為新城區的最佳選擇。無論地理位置還是發展空間,那裏都完全符合新城區的發展需求。鄰接開發區,還能解決大量就業問題,這樣一來,許多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她顯然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追問道:“那塊地為什麽會一直空著呢?”
我緩緩道來:“這裏麵其實有一段故事。你或許不知道,那片地原本是為了給駐軍建設師部和營房而征用的。當時,所有的征地手續都已辦妥,老百姓也如願以償收到了征地補償款。世事難料,2003年軍隊進行了大規模的員額壓縮,那個原本計劃駐紮的師級單位被裁撤了。這樣一來,原本劃給部隊的地塊就轉交給了地方政府。”
我見她聽得聚精會神,接著說:“縣裏原本打算將開發區建在那裏,畢竟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都十分優越。但奇怪的是,縣裏的青天大老爺們不知從哪請來了一位風水大師。這位大師一番勘察後,斷言那塊地確實是塊風水寶地,但如果用來建設工廠或廠房,則難以承受其‘氣運’,反而可能招來事端。而如果用來建設住宅區,則非常合適。因此,基於大師的‘專業意見’,那塊地就一直被閑置,直到如今。”
她聽後,不禁啞然失笑:“這年頭,當官的也這麽迷信?那照這麽說,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塊好地?”
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是啊,有時候,人的想法和決策就是這麽難以捉摸。不過,話說回來,這塊地或許等得就是一個合適的契機,來煥發它的新生也說不定。”
按摩結束後,我細心地為她穿上襪子和鞋。
她滿臉愉悅,由衷地說:“真是太感謝這位男技師了。”
我則惟妙惟肖的說道:“尊貴的客人,我們隨時恭候您的再次大駕光臨。作為一號技師,我隨時準備再次為您獻上最優質的服務。”
她忍俊不住,調侃道:“我還真想把這事兒告訴記者呢,通訊的標題我都想好了,就叫‘舒服在腳底,滿意在心裏,開發區關主任服務業主的光輝事跡’。”
我微微一笑,提議道:“那不如改成‘心滿意‘足’——開發區關主任服務業主的點點滴滴’,這樣更貼切,也更有味道。”
話音未落,我們兩人已經笑得前仰後合。
關於開發那塊空地的事,過後我便忘記了,但林蕈卻放在了心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天後,她從省城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她的弟弟於誌明對我的提議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打算親自前來與張曉東進行麵談。她詢問我是否願意參與這次會麵。
我婉拒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如今隻想著如何做好開發區的工作,其他的事情,我實在是不想摻和進去。”
她卻不依不饒地說:“可是這個點子是你想出來的啊!如果這件事真的能夠成真,你可是功不可沒。你要是不參與其中,將來肯定會留下遺憾的。”
我回應道:“功成不必在我,我隻希望我的這個主意能產生蝴蝶效應,為全縣的父老鄉親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隻要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就心滿意足了。”
最後,她告訴我,她和曉梅已經答應了清婉的邀請,準備和我們一起過年。不過,地點選在了芸薹集賢,因為那裏空間寬敞,廚師安排年夜飯也更為方便,而且還有舒適的客房供我們休息。
我覺得這個安排非常妥當,便欣然同意了。
此刻,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翹首以盼春節早日到來。到時候,大家歡聚一堂,熱熱鬧鬧,清婉也能從那些紛擾的思緒中解脫出來,享受這份難得的歡樂時光。
既然聚會地點改在了寬敞的芸薹集賢,能夠容納更多賓朋,清婉便提議邀請王雁書一家三口也一起過年。
我對此當然是欣然讚同,畢竟王雁書這位大姐姐對我有著深厚的恩情。
林蕈隨後告知我,於誌明也將出席,他一來是為了共享這份歡樂,二來則是想找我私下聊聊。我不經意間問了一句:“楊芮寧也會一起來嗎?”
林蕈搖了搖頭,說道:“他們夫妻倆的關係真是讓人捉摸不透,貌合神離,隻有誌明一個人來。”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中竟湧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隨著春節的臨近,我駕車載著劉芸四處奔波,忙著采購節日所需的食材。她誇讚我雖然剛取得駕照不久,但這駕駛技術卻已突飛猛進。
雞鴨魚肉、燕參鮑翅等各式食材一應俱全,整個飯莊都忙碌了起來,沉浸在一片濃厚的春節氛圍裏。
臘月二十八,即大年的前一天,於誌明如約而至。而讓我們頗感意外的是,原本說不來的楊芮寧竟然也現身了。
我連忙對他們夫妻倆說道:“真是蓬蓽生輝啊,大駕光臨,歡迎歡迎!”
這是我第一次見於誌明,我們客套地寒暄了幾句。
輪到楊芮寧時,她淡淡地說道:“又見麵了,我是因為關心我的患者才特地過來的。”
這個解釋聽起來頗為牽強,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我為他們夫妻倆精心挑選了一間設施更為完善的大床房,然而楊芮寧卻說:“還是給我們換一間雙床房吧,我晚上旁邊有人睡不著覺。”
這個要求著實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暗自揣測,難道這對夫妻平日裏竟是“戰時集合,戰後解散”的狀態?但轉念一想,這畢竟是他們的私事,我作為外人也不便過多探究。
於是,我安排他們入住了一間寬敞的雙床客房,隨後我們三人便坐下來聊天。
於誌明率先開口:“我經常聽人提起你,都是讚不絕口,早就想和你見個麵了。上次來得太匆忙,這次終於如願以償了。”
我謙遜地回應:“別聽你姐的誇大之詞,她總愛把人往好處說。”
於誌明笑著搖了搖頭:“可不止我姐這麽說,我們這位也誇你對妻子有情有義呢。”
我順勢望向楊芮寧,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詢問,仿佛在確認:“我說的不對嗎?”
此時,我注意到於誌明身高一米八有餘,儀表堂堂,相貌英俊,與他相比,我不禁感到有些自慚形穢。
他同樣是個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直接將話題聚焦到了開發項目上。
他說道:“上次來時,我與張縣長初步交流了合作意向,但當時隻是泛泛而談,有些具體的細節我還希望能夠得到關主任您的進一步指導。”
我微笑著回應:“談不上指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滿意地點點頭,繼續深入話題:“這塊地皮閑置已久,為何一直無人問津?難道當地的開發商對此毫無興趣嗎?”
我解釋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許多開發商對這塊地的開發前景持保留態度,二是他們的資金實力可能不足以支撐起這個項目的開發。”
他緊接著追問:“那為何會不看好它的前景呢?”
我坦誠地回答:“主要是擔心房子建成後賣不出去。”
他聞言也露出了擔憂的神色,追問道:“那我如果接手這個項目,又該如何確保房子能夠順利銷售呢?”
我思索片刻後,給出了我的見解:“政策、配套,質量、品牌、預期,這十個字就能讓你開發的房子供不應求。”
他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急切地說:“關主任高論,願聞其詳。”
我謙遜地擺了擺手:“其實這些不過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還遠談不上高論。關於政策方麵,我認為減免稅費雖然重要,但並非首要。縣裏首先需要製定一個明確的新城區規劃,將政府辦公區、學校、醫院等民生保障設施納入其中,預留出足夠的空間。這樣一來,即便市場銷售情況不如預期,政府也能夠通過購買部分房產作為安置房或專家公寓來托底。畢竟,開發區的發展終究還是要靠吸引和留住人才來推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聞言點頭表示讚同。
我繼續闡述道:“至於配套設施,那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前麵提到的教育和醫療設施外,我們還應該大力發展商業地產,培育出一個繁榮的商圈。這個商圈應該涵蓋服裝、餐飲、娛樂等多個方麵,讓這塊區域真正活起來、火起來,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氣。”
他笑著說:“和我想的不謀而合。”
我回應道:“沒錯,但其中最核心的還是住宅的品質,這可是一條生命線。建築材料和工藝要適當超前一些,安全性能也絕對不能馬虎。戶型設計要合理,充分考慮到采光和通風。還有綠化、車庫這些配套設施也都不能忽視。雖然現在擁有家庭汽車的人還不多,但可以預見,未來汽車一定會走進千家萬戶。另一個賣點是力爭成為全縣第一個安裝電梯的小區。再就提供一流的物業服務。總而言之,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安全放心、便捷舒適、綠色環保且擁有優質服務的高檔小區。”
他好奇地問道:“關主任,您是學過這方麵的專業嗎?”
我搖了搖頭,笑道:“我其實是學機械的。”
他聽後,由衷地讚歎道:“那您真是博學多才啊,連我一個在這個行業裏摸爬滾打多年的人都自愧不如。”
我感慨地說:“是啊,形勢總是在不斷變化,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也不得不與時俱進,邊幹邊學,不斷提升自己。”
他聽後,深有同感地點點頭,說道:“看來,這當官也不是誰都能勝任的,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挑戰。”
喜歡我的混亂情史:一個男人的自述請大家收藏:()我的混亂情史:一個男人的自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