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蒼龍七宿犯紫微垣,乃大凶之兆!
字數:4557 加入書籤
當天晚上,魏武獨自在寢宮偏室中批閱策論。燭火搖曳間,他時而提筆批注,時而凝神沉思。案幾上的銅燈映照著他緊鎖的眉頭,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
忽然,一陣幽香飄來。
魏武抬頭,隻見師昭身著月白色輕紗款款而來。
那薄如蟬翼的紗衣下,豐腴的身姿若隱若現。她未施粉黛,烏黑的長發隻用一根玉簪鬆鬆挽起,幾縷青絲垂落在雪白的頸間。
輕紗隨著她的步伐微微飄動,隱約可見修長的雙腿和纖細的腰肢。
"大王,時候不早了,為何還不休息?"師昭的聲音如同清泉般悅耳。
她跪坐在魏武身旁,纖細的手指輕輕搭在他的肩上。
魏武握住她的手,笑道:"沒辦法,這次考試出了岔子,三十人裏竟無一名羌人。我讓他們寫了策論應對此事,你看看?"
師昭掩口輕笑,眼波流轉:"後宮不幹政,給我看做什麽?"
魏武將她拉近,在她耳邊低語:"這裏又沒有外人,幫為夫想想。"
溫熱的氣息拂過師昭的耳垂,惹得她臉頰微紅。
師昭微微欠身行禮:"諾。"
她接過竹簡,認真翻閱起來。
燭光下,她專注的側臉格外柔美,長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陰影。
不知過了多久,師昭輕聲道:"這些策論確實見解獨到。不過..."她猶豫了一下,"羌人牧民居無定所,大多不識字。臣妾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魏武將她摟入懷中,手指輕撫她的發絲:"王後但說無妨。"
師昭倚在魏武胸前,輕聲道:"大王何不組建"遊騎學堂"?派識字的騎兵往來各部落,每日教授三個漢字。學會的牧民可獲鹽塊獎勵。"
她抬眼看向魏武,"鹽是牧民必需之物,定能吸引他們學習。"
魏武聞言,朗聲大笑:"妙啊!遊騎學堂,寓教於利,王後果然聰慧!"
他低頭看著懷中佳人,忽然注意到她今日的裝扮格外動人。
那輕紗下的肌膚如凝脂般細膩,隨著呼吸微微起伏。
魏武喉結滾動,聲音有些沙啞:"王後,你這身打扮..."
師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故作無辜地眨了眨眼:"臣妾聽聞漢家女子夏日都著輕紗,特意讓人做了這件。大王...不喜歡嗎?"
魏武一把將她抱起,大笑道:"喜歡得很!不過..."
他湊近師昭耳邊,壓低聲音道:"這衣裳還是太多了。"
師昭驚呼一聲,隨即嬌笑著被魏武抱向內室。
燭火搖曳,將兩人的身影投在屏風上,漸漸融為一體。
……
第二日清晨,朝堂之上檀香嫋嫋。
張既、盧洪、賈詡和成公英四人手持竹簡,依次上前呈遞。
魏武接過奏章,快速掃過內容,嘴角漸漸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這幾份策論思路連貫,文風相近,顯然經過事先商議。
尤其是盧洪那份策論,條理之清晰,絕非他所能寫出。自己這仲兄什麽文化水平自己還不知道嗎?
"在涼昌學宮設立"譯史館"..."魏武輕聲念道,手指在案幾上輕輕叩擊,"允許羌人考生以本族語言口述,由通譯記錄...考題增設畜牧防疫、草場分配..."
他突然抬頭,目光灼灼地看向盧洪:"盧太仆,這"因地製宜,各取所長"之論,倒是頗有見地啊?"
盧洪額頭滲出細汗,偷眼瞥向賈詡,結結巴巴道:"臣...臣隻是..."
賈詡適時出列,拱手道:"大王明鑒,此策乃集思廣益而成。盧太仆常年與羌人往來,深知其情。"
魏武哈哈大笑,將竹簡重重合上:"好一個"集思廣益"!傳旨:即刻在涼昌學宮增設譯史館,招募精通羌漢雙語者任通譯。明年春牧之後,本王要親自主持!
同時組建"遊騎學堂"!派識字的騎兵往來各部落,每日教授三個漢字。學會的牧民可獲鹽塊獎勵。"
"大王英明!"眾臣齊聲應和,聲震殿宇。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已是十一月初冬。
這日魏武正在書房批閱奏章,便見哈達快步而來行禮道:“啟稟大王,大司農曹操有要事急見!”
魏武聞言眉頭一皺,命令道:“讓他進來!”
很快便見忽見曹操疾步而入,行禮道:"大王!洛陽急報!"
魏武接過絹書後,定睛一看,不由心中一驚:陛下原定運送物資的兩千艘船隊,在弘農渡口遭遇不測,大量船隻沉沒,無法抵達涼州。
據幸存者描述,河麵突然出現巨大漩渦,船隻相互碰撞,半數沉沒。更詭異的是,有船員信誓旦旦地說看見"河中有龍"。
朝廷內的太史令夜觀天象見蒼龍七宿犯紫微垣,乃大凶之兆!陛下得知後,認為出兵不吉,便駁回何進出兵之請,改以防守為主,涼州無需提供糧食!
他輕輕合上絹書,心想:看來陛下終究是不願出兵了。什麽河中有龍,什麽大旋渦,不過是給一個體麵的台階下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罷,天意難測。"魏武將絹書放在案上,語氣平靜道:"大司農,你派人護送劉侍中回洛陽複命。至於那一百三十五萬斛糧食..."
他略一沉吟,"就存入涼昌官倉,作為應急儲備吧。"
曹操躬身行禮:"臣遵旨!"
……
待曹操退出大殿,魏武負手而立,望著殿外漸暗的天色,狡黠一笑。
他心知肚明:何進請求被拒,定會將怒火轉向洛陽朝堂。朝中那些人,怕是要迎來一場腥風血雨了。
……
轉眼已是次年二月。
春寒料峭的夜晚,魏武正在書房批閱各郡計簿。
武都郡太守趙昂和酒泉郡太守尹奉的政績尤為突出,魏武滿意地點點頭,取過一方錦帛,揮毫寫下:"賞武都太守趙昂、酒泉太守尹奉各二十萬錢,以示嘉獎。"
正當他擱筆之際,殿門被輕輕推開。
師昭身著鵝黃色春衫,發間隻簪一支玉蘭,麵帶喜色地走了進來。
她輕撫尚且平坦的小腹,拉住魏武的手柔聲道:"大王,臣妾有件大喜事要告訴您。"
魏武放下毛筆,笑著將她攬入懷中:"哦?何事讓王後如此歡喜?"
師昭眼中閃著幸福的光芒,輕聲道:"今日太醫診脈確認...臣妾有喜了。"
魏武聞言,先是一怔,隨即大喜過望,一把將師昭抱起轉了個圈:"太好了!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他小心翼翼地將師昭放回榻上,輕撫她的腹部,眼中滿是期待。師昭嬌嗔道:"大王輕些,太醫說要靜養。"
魏武連忙收斂動作,卻掩不住滿臉喜色:"哈達!傳令下去,王後有喜,大赦涼州!除謀逆重罪外,所有囚犯減刑一等!再命少府準備百金,賞賜太醫署!"
殿外侍立的哈達連忙應聲:"諾!"
魏武又想起什麽,補充道:"還有,即刻派人去小月氏,向奎尼單於報喜!"
師昭依偎在魏武懷中,輕聲道:"大王,您說這孩子...會是世子還是公主?我倒是希望是世子,這樣朝堂上也能安穩許多!"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