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請涼王即刻率精銳入京勤王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魏武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轉向呂布,沉聲道:"呂君,孤記得你曾為別部司馬,率九原百姓抗擊兩萬匈奴鐵騎。按功本當任你為司馬,然區區司馬之位,豈不委屈了你這等英雄?"
"這樣,"魏武手指輕叩案幾,"過幾日孤要親赴隴關演武。現任命你為中郎將,暫歸建威將軍閻行節製。演武比試時,你若能拔得頭籌,孤便擢你為揚武將軍,獨領一軍!"
呂布單膝跪地,聲如洪鍾:"布必不負大王厚望!"
……
轉眼到了四月初,隴關外旌旗蔽日。
魏武身著輕甲,親率一千飛熊衛、五百白狼郎及質子營巡視演武場。
一萬大軍列陣原野,槍戟如林。
比試射藝時,呂布縱馬而出。隻見他張弓如滿月,箭去似流星,百步之外連珠三箭,箭箭穿透靶心。
最後一箭更將前箭劈為兩半,引得三軍歡呼雷動。
魏武當即朗聲宣布:"即日起,呂布為揚武將軍!"
……
四月中旬的一日,魏武正在校場檢閱騎兵,忽見一騎絕塵而來。
那軍士滾鞍下馬,急報:"啟稟大王!朝堂遣使至!"
魏武眉頭一皺,立即召集眾將回營。
中軍大帳內,劉和持節而入,麵色凝重。
魏武連忙起身:"劉侍中匆匆而來,莫非朝中有變?"
劉和環顧四周,欲言又止。魏武會意,揮手屏退左右。
待帳中隻剩二人,劉和這才快步上前,壓低聲音道:
"陛下病重,已三日不朝。何進連日調兵入京,恐有不軌。更可慮者,代王董卓在河內郡集結大軍三萬兵馬,其心叵測。"
他遞上一卷密旨,"陛下密詔,請涼王即刻率精銳入京勤王!"
魏武接過密旨,手指輕輕撫過那方殷紅的玉璽印記,指節因壓抑的興奮而微微泛白。他深吸一口氣,強作震驚狀:"陛下不是嚴令孤不得出隴關嗎?怎會..."
劉和急得額頭冒汗,聲音都帶著顫抖:"此一時彼一時啊!如今洛陽城內,何進掌控北軍五校五萬大軍,陛下隻有羽林衛!萬一有變,陛下...陛下隻怕..."話到此處,已是哽咽。
魏武連忙安慰道:"劉侍中且寬心。涼國自有法度,調兵遣將需經朝議。孤這就召集群臣,最遲明日便可發兵。你一路奔波,先下去歇息。"
"大王!"劉和突然跪地叩首,"洛陽危在旦夕,懇請大王即刻出兵!遲則生變啊!"
魏武沉聲道:"來人,帶劉侍中去休息。"
護衛大步而入行禮道:“諾!”
待護衛將劉和帶出大帳,他立即轉向案上的羊皮地圖,指尖在涼州至洛陽的路徑上緩緩劃過。
魏武心中盤算:現在是四月十五...曆史上劉宏五月十三日駕崩。行軍需二十日可抵洛陽。走渭水順流而下,不過十日...
但若真按時趕到,要麵對的可不止北軍五校,還有董卓的並州鐵騎...
勞師遠征,糧道漫長,此乃兵家大忌。但若抗旨不遵...
涼州那些心向漢室的大臣必生異心!
"來人!"魏武突然喝道,"即刻返回涼昌,召集百官議事!"
……
涼昌宮正殿內,當魏武宣讀密旨後,群臣嘩然。
大司馬段煨第一個出列:"大王!陛下既下密詔,當即刻調集精銳,星夜兼程趕往洛陽!"
司徒張既卻持反對意見:"大王三思!此去洛陽千裏之遙,糧草轉運艱難。若真如密旨所言,我軍將同時麵對北軍與董卓夾擊,恐有覆沒之危!"
曹操突然跨步出列,聲音鏗鏘:"大王!正因局勢危急,更當速發援兵!陛下密詔,足見漢室將傾。此時勤王,天下義士必望風來投!"
"荒謬!"魏良厲聲打斷,"當初不許我軍出關的是朝廷,如今有難又想起我們?把我涼州將士當作什麽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看門犬嗎?"
殿中頓時吵作一團。
魏武冷眼旁觀,突然拍案而起:"夠了!"
"賈詡!成公英!"魏武甩袖轉身,"隨孤來後殿議事!其餘人等在此候著!"
……
後殿中,魏武負手而立,沉聲問道:"文和,德才,此事你二人怎麽看?"
賈詡輕撫長須,沉吟道:"大王,凡事都事出有因。陛下病重,何進雖掌兵權,卻無稱帝之名。依臣之見,此事根源在於立儲之爭——究竟是立長子劉辯,還是次子劉協?"
成公英微微頷首,接過話頭:"賈君所言極是。劉辯乃何皇後所出,而何皇後正是何進之妹。若劉辯繼位,何家便可把持朝政。"
他頓了頓,眉頭緊鎖,"但正因如此,何進何必謀反?除非..."
魏武眼中精光一閃:"除非陛下屬意劉協?"
"正是!"成公英壓低聲音,"春秋時晉獻公廢長立幼,引發驪姬之亂;戰國時趙武靈王傳位幼子,導致沙丘宮變。
曆朝曆代,廢長立幼皆禍亂之源。大王若卷入立儲之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詡突然插話:"輕則損兵折將,重則身敗名裂!"
魏武聞言大笑,袍袖一揮:"孤手握十萬雄兵,為何不能左右朝堂?若扶立新君,豈非..."
"大王慎言!"賈詡突然跪地,聲音前所未有的嚴厲,"此乃取禍之道!當年齊桓公九合諸侯,猶需"尊王攘夷";晉文公城濮之戰,亦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若大王貿然介入,必與何進、董卓兩敗俱傷!鷸蚌相爭,最終得利的會是誰?"他意味深長地看向東方,"那劉莊和其背後的袁家可都虎視眈眈啊!"
成公英也勸道:"臣以為最佳策略,是大王率軍緩緩東進。待抵達函穀關後便按兵不動,坐觀洛陽風雲變幻。"
魏武踱步至窗前,望著洛陽方向出神。
忽然,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若劉協、劉辯逃出皇宮,與孤相遇...
他猛地轉身,"二位,倘若兩位皇子逃至我軍中,當如何處置?"
後殿中一時寂靜。賈詡與成公英對視一眼,前者緩緩道:"此乃天賜良機。大王當效霍光故事,奉正統而討不臣。"
"何為正統?"魏武追問。
成公英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誰先到手,誰就是正統!但絕不可讓兩位皇子同時落入我軍手中。
春秋時宋國公子鮑與公子杵臼並立,終致蕭牆之禍;戰國時燕國子之與太子平爭位,引來齊人入侵。二子不可並立!”
賈詡補充:"若得皇子,當立即公告天下認其為正統,手持大義名分,帶領皇子離開洛陽前往長安躲避!"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