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加號'尚父攝政王'
字數:5235 加入書籤
三日後,長安渭水碼頭。
船隊緩緩靠近碼頭,卻沒靠岸。
一名羽林郎匆匆而來稟報:"陛下口諭,請涼王單獨覲見。"
魏武整肅衣冠,獨自步入船艙。
艙內檀香嫋嫋,劉協端坐主位,雖麵色蒼白卻已恢複天子威儀。
魏武鄭重下拜:"臣涼王魏武,叩見陛下。"
"涼王平身。"劉協聲音稚嫩卻沉穩,抬手示意身旁坐席,"賜座。"
"謝陛下。"魏武再拜方起,餘光瞥見劉虞手捧鎏金漆盒侍立一旁。
劉協輕咳兩聲,向劉虞微微頷首。
劉虞立即上前一步,展開一卷玄色帛書,朗聲宣讀:
"《天命涼王詔》:朕以衝齡,遭家不造。涼王魏武,忠貫日月,功高衛霍。昔高祖提三尺劍斬白蛇而興漢祚,今涼王執丈八槊破奸佞而安社稷。
宜效周公輔成王之典,加號"尚父攝政王",朝會劍履上殿、讚拜不名。賜其女魏琰萬年公主封號,命宗正錄玉牒,序齒諸王女。"
劉虞又取出一卷赤帛詔書:
"《涼國永鎮詔》:涼國屏藩西陲,世襲罔替。今設長安別宮監國,以宗正劉虞領之。涼王子嗣入長安習六藝經傳。"
最後捧出一方虎符:
"授涼王大都督印,統領三輔討逆軍事,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兵甲,悉聽調遣。"
魏武心中劇震。
這哪是封賞?分明是既要他賣命,又要以嫡子為質!
他麵上卻露出惶恐之色,伏地叩首:"臣德薄才疏,恐負聖恩..."
"涼王勿辭。"劉協突然起身,他伸出稚嫩的小手,緊緊扶住魏武的手臂,眼睛卻閃爍著堅毅與懇切,"這天下...除了涼王,朕還能信誰?尚父!"
魏武感到手臂上傳來的力道,抬眼對上小皇帝的目光,心中一震。
他明白這聲"尚父"的分量,更明白此刻已無法推辭。
他深吸一口氣,鄭重地行了一個大禮:"臣...領旨謝恩!多謝陛下隆恩!"
船身輕輕晃動,靠岸的信號從甲板上傳來。
劉協整了整衣冠,在侍從的攙扶下準備下船。
魏武立即起身,大步走出船艙,厲聲喝道:"全軍戒備!護衛陛下!"
甲板上頓時響起整齊的鎧甲碰撞聲。
魏武目光如電,掃視著正在列隊的軍士。
突然,他的視線停留在兩名正小心翼翼抬著擔架下船的士兵身上。
擔架上躺著的,正是身受重傷的鐵木爾。
魏武三步並作兩步趕上前去:"鐵木爾!傷勢如何了?"
鐵木爾蒼白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額頭上還滲著細密的汗珠:"涼王不必憂心,軍醫說傷口已經結痂了。"說著想要起身行禮,卻被魏武一把按住。
魏武低聲道:"我跟陛下說說,讓你回涼州養傷如何?"
鐵木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輕輕搖頭:"涼王,我...還是留在這裏吧。"
他苦笑道,"若是讓父王看到我這副模樣..."
話未說完,但魏武已明白他的顧慮——這位小月氏國王子不願讓別人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
魏武重重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好!有骨氣!不過你給我好好養傷,這是軍令!"
……
這時,遠處傳來整齊的腳步聲。
京兆尹已率領長安官員在碼頭列隊迎駕。
當劉協的馬車緩緩駛下船板時,京兆尹率先跪地,身後官員如浪潮般依次拜倒:"臣京兆尹司馬防,叩見陛下!"
魏武聽到這個名字,身形微不可察地一頓。
司馬防?
他暗自思忖,目光不由自主地打量起這位氣度不凡的中年官員。
此人麵容肅穆,舉止從容,雖跪在地上卻不失威儀。
劉虞從馬車中探出身來,高聲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洛陽已陷於逆賊之手,朕與眾卿決議,暫以長安為都!即刻將京兆尹官邸改為行宮,三日後於城南設壇祭天,行登基大典!"
"臣等領旨!"百官齊聲應和,聲震雲霄。
劉虞駕馭馬車緩緩前行,魏武率領親兵緊隨其後。
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司馬防身上,心中暗想:司馬八達...河內司馬氏,當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族啊...
就在此時,一名年輕官員突然從隊列中衝出,踉蹌著跪倒在司馬防麵前,聲音哽咽:"父親!"
司馬防先是一怔,隨即神色如常地將那人扶起,動作沉穩有力:"伯達平安歸來就好。"
……
當天晚上,長安兵營大帳內。
魏武神色凝重端坐案前,燭火在青銅燈盞中搖曳,將魏武的身影拉長投射在帳幕上。
案幾上,玄色帛書在火光映照下泛著幽光,旁邊的大都督印綬散發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魏武的指尖輕輕摩挲著印紐上的螭龍紋路,眼神晦暗不明。
白日裏劉協那聲"尚父"仍在耳畔回響,此刻細想起來,卻像是一把雙刃劍。
"尚父攝政王..."他低聲自語,嘴角扯出一絲複雜的笑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頭銜重若千鈞——高到足以讓天下人仰視,卻也危險到隨時可能萬劫不複。
帳外傳來更鼓聲,已是三更時分。
魏武突然抓起印綬,在掌心掂了掂分量。
涼國朝堂上的暗流他心知肚明,以大司馬段煨為首的保漢派就像懸在頭頂的利劍。
即便要謀大事,也需講究個"天命所歸"的體麵...
"禪讓..."他冷哼一聲,將印綬重重放回案上。
銅印與木案相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控製一個年幼的皇帝,與自己坐上那個位置,究竟哪個更有利?
這個念頭剛起,他忽然警覺地看向帳門。
"來人!"魏武突然提高聲調,"傳左禦史大夫即刻來見!"
帳外甲士的鐵甲碰撞聲由近及遠。
不到一刻鍾,成公英掀帳而入,肩頭還帶著夜露的濕氣。
"臣拜見大王。"成公英行禮時,目光已敏銳地捕捉到案上那幾樣物件。
魏武直接推過詔書:"德才,且看看這個。"
成公英雙手接過帛書,就著燭火細讀。
火光映照下,他的麵容漸漸凝重,眉頭擰成一個結。
魏武不動聲色地揮手屏退左右,帳內頓時隻剩下燈花爆裂的細微聲響。
"大王..."成公英突然輕笑一聲,將詔書輕輕放回案上,"此乃陽謀連環套啊。"
魏武眉峰陡立,手指不自覺地敲擊案麵:"細說。"
成公英整了整衣袖,忽然壓低聲音:"這三道詔書,實為三把枷鎖。"
他伸出三根手指,"其一,《天命詔》尊大王為尚父,卻要世子入朝為質;
其二,《永鎮詔》明著讓大王總督三輔,實則派劉虞以宗正之名坐鎮監視;
其三,這大都督印..."
他忽然抓起印綬,在燭光下翻轉:"三輔兵權?京兆數十萬饑民嗷嗷待哺,左馮翊白波賊肆虐,右扶風十室九空。這是要把涼國的錢糧兵馬,都耗在這爛攤子上啊!"
魏武眼中寒光一閃,成公英繼續道:"更毒的是這三個殺招——"他蘸著茶水在案上劃出三道水痕,"名分上,要大王效周公輔政,若行廢立便是王莽再世;
形勢上,以世子為質,令隴西諸將不敢輕舉妄動;
錢糧上,三輔這個無底洞,足以拖垮半個涼州!"
"好個劉虞..."魏武忽然笑了,眼神卻冷得像冰,"不愧是宗室之首。"
成公英輕聲道:"大王勿憂,臣已有對策。"
魏武從容道:"講。"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