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好!好一個英雄不問出處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A+A-


    成公英答道:"臣有三策,可破此局。"
    "其一,世子之困。大王尚無嫡長子,這質子...不過是個空架子。"他忽然抬頭,眼中泛起狡黠笑意:"十五年後,世子是心向涼州,還是心向長安?"
    "其二..."成公英的手指突然刺向皇宮方位,"明日早朝,大王會可提議以"整飭防務"為由,請鐵木爾三百涼州銳士接管宮禁。就說...是為保護未來女婿安危。"
    "女婿?"魏武眉頭微皺。
    成公英輕笑:"大王莫非忘了?您幼女剛被冊封為萬年公主。當今天子尚未立後,普天之下,除了陛下,誰能配公主?這姻親之名,可比什麽"尚父"實在多了。"
    魏武眼中精光暴漲,成公英已指向地圖第三處:"至於這三輔防務——"手指突然張開如鷹爪覆住整個關中,"正好將本地這些"忠漢之士"統統調任三輔閑職。再把我們涼州的幹吏安插到各郡要職。"
    指甲在右扶風狠狠一劃,"涼州調集糧食救濟三輔,開倉放糧時,讓百姓記住的是涼王的恩德,誰會在意龍椅上坐著誰?待三輔民心歸附,那些所謂的詔書...不過是廢紙一張。"
    魏武忽然大笑:"妙!但本王如今是攝政王,恐怕..."
    "大王說笑了。"成公英深行一禮,眼中鋒芒畢露,"當年霍光領尚書事,不一樣常年駐蹕甘泉宮?攝政王為何非要困守長安?讓那小兒..."
    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在深宮裏讀書習字便是。"
    魏武凝視著地圖上未幹的水跡,忽然將大都督印重重按在右扶風的位置。銅印與木案相擊的聲響中,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讓鐵木爾為光祿勳,去"護衛"我們的小陛下。"
    成公英深行一禮道:“大王英明!”
    ……
    第二日拂曉,魏武便命人在長安城外築起三丈高的祭壇。
    工匠們忙碌的身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夯土聲驚起林間棲鳥。
    魏武立於大帳前,望著遠處漸漸成形的祭壇輪廓,眼中閃爍著難以捉摸的光芒。
    "大王,祭壇明日便可完工。"閻行低聲稟報。
    魏武微微頷首:"務必在吉時前完成。"
    回到大帳,魏武的目光落在案幾上鋪開的羊皮地圖。
    他的手指緩緩劃過涼州疆域,最終停在隴西一帶。
    "十萬大軍..."魏武喃喃自語,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兩百萬百姓..."
    他忽然抓起案上酒樽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液灼燒著喉嚨。
    中原諸國哪個不是擁兵十數萬?
    涼州這點家底要逐鹿中原,這些籌碼還遠遠不夠—
    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魏武的思緒。
    閻行掀帳而入,甲胄相擊發出清脆聲響:"啟稟大王!京兆尹司馬防攜其子司馬朗求見!"
    魏武眉頭一挑,放下酒樽:"哦?"他略一沉吟,"讓他進來。"
    不多時,司馬防領著長子穩步而入。
    司馬防身著素色深衣,步履穩健。司馬朗行走間衣袂不亂,顯出名門風範。
    "在下京兆尹司馬防,字建公,拜見涼王!"司馬防深施一禮,聲音不卑不亢。
    魏武目光如炬,將二人細細打量。
    他忽然笑道:"久聞司馬家大名。聽聞貴府乃祝融之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此事當真?"
    司馬防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恢複平靜:"涼王真乃神人也!所言分毫不差!"
    "請坐。"魏武伸手示意。
    待司馬防落座,卻見司馬朗仍恭敬立於其父身後。魏武不由莞爾:"伯達,你也坐下吧。"
    司馬朗這才行禮入座,姿態端正如鬆。
    魏武見他雙手平放膝上,背脊挺直卻不顯僵硬,心中暗讚,笑道:"久聞司馬家家風嚴謹,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司馬防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犬子雖愚鈍,卻通曉經史。在下鬥膽,想舉薦他在涼國謀一官職。"
    魏武接過竹簡卻不急著展開,反而意味深長地看著司馬防:"司馬君當知,涼州取士,唯才是舉。考試定官,不避寒門。若為令郎破例..."他故意拖長聲調,"恐難服眾啊。"
    司馬防不慌不忙,又從懷中取出一卷更為厚重的竹簡:"此乃三輔各郡官員貪墨實證。韋氏私吞軍糧三千石,杜氏強占民田五百頃,張氏受賄賣官七人..."
    他頓了頓,"若大王不棄,司馬氏願效犬馬之勞。"
    魏武眼中精光一閃,接過竹簡細細翻閱。
    帳內一時隻聞竹簡展開的沙沙聲。
    良久,魏武忽然輕笑:"僅此一卷?"
    司馬防會意,揮了揮手,司馬朗連忙從袖中取出三卷:"此乃各郡倉廩、人口、賦稅、軍備明細。"
    魏武猛地抬頭,目光如電,接過竹簡仔細查看。
    片刻後,他輕輕合上竹簡,微微一笑:"有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魏武深邃的目光在司馬防臉上逡巡。
    這份竹簡不啻於將整個三輔豪族的命脈交到他手中——韋氏強占民田、杜氏私販官鹽、第五氏虛報賑災糧...每一條都足以讓這些百年世家萬劫不複。
    這是司馬防的投名狀,更是將整個司馬氏綁上涼國戰車的韁繩!
    "司馬君,"魏武突然展顏一笑,手指輕叩案幾,"這些...非常有用!想必你官邸內還有更多證據?"
    司馬防麵色如常,隻是微微頷首:"在下已命人整理成冊。"
    "好!"魏武猛地拍案而起,"我要在三輔推行涼國新製!由你好好查查這些事情,多收集一些證據!"他踱步到司馬防麵前,意味深長道:"至於令郎...就留在我身邊擔任記室,如何?"
    司馬防深深一揖:"臣,謹遵王命。"
    待司馬防退出大帳,魏武轉身凝視著仍保持行禮姿勢的司馬朗。
    少年身形挺拔如青鬆,低垂的眉眼間卻暗藏鋒芒。
    魏武大步上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伯達啊,你在陛下身旁為侍中,如今卻要在我這做個小小記室..."手指突然用力,"委屈你了。"
    司馬朗緩緩抬頭答道:"朗聞管子曾言:"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他聲音不疾不徐,"涼王行井田之製使百姓安居,設科舉之法令寒門得進,此乃三代以來未有之變局。能隨侍左右,觀王者之政,習經世之道,實乃司馬朗之幸。昔百裏奚飯牛而穆公用之,寧戚叩角而桓公拜相。英雄不問出處,明主不棄微才。朗雖愚鈍,願效犬馬之勞。"
    魏武聞言,眼中精光暴漲,突然仰天大笑:"好!好一個"英雄不問出處"!"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