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務必嚴防當地豪強借機兼並民田
字數:4241 加入書籤
夜已深沉,寢殿內隻餘幾盞青銅燈盞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薄如蟬翼的紗帳垂落,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魏武半倚在錦榻上,師昭如一隻慵懶的貓兒般趴伏在他堅實的胸膛上,纖細的手指無意識地在魏武的衣襟上畫著圈。
"大王,"師昭的聲音帶著幾分慵懶,卻又透著認真,"您讓臣妾詢問的事情,已經問清楚了。"
魏武正在把玩妻子一縷散落的青絲,聞言手指微微一頓。
他低頭看向懷中的佳人,借著微弱的燈光能看到她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
"哦?"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查得如何了?"
師昭稍稍撐起身子,薄如輕煙的紗衣隨著動作滑落,露出圓潤的香肩。
她輕聲道:"臣妾讓哈達去查了,那侍女招認,宋典給了她一些錢,專門打聽大王的日常喜好和作息。"
魏武的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手指不自覺地收緊:"打聽孤的喜好?有趣。"他的聲音依然平靜,卻帶著一絲寒意,"那侍女...是如何處置的?"
師昭漫不經心地撫平魏武衣襟上的褶皺,仿佛在談論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臣妾讓哈達把她處死了。"
她抬起明媚的眼眸,裏麵閃爍著天真的光芒,"這種人給錢就什麽都往外說,誰知道以後還會做出什麽事來?正好也給其他人立個規矩。"
她歪著頭,像隻等待誇獎的小狐狸,"大王每月給她們的俸祿,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臣妾這樣做,對嗎?"
魏武凝視著妻子嬌豔的麵容,忽然輕笑出聲:"王後處置得宜。隻是..."他故意拖長了音調,"可曾按宮規行事?"
師昭聞言掩唇輕笑,寬大的衣袖滑落,露出白皙如玉的手臂:"當然了。"她嬌嗔地瞪了魏武一眼,"臣妾可是王後,怎能亂殺人?"
說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憧憬,"等將來大王登基為帝,臣妾還要母儀天下呢,自然要注重名聲。"
魏武被她這番話說得心頭一熱,突然一個翻身將師昭壓在身下。
師昭驚呼一聲,隨即嬌笑起來,纖細的手指抵在丈夫的胸膛上:"大王怎麽這般心急..."她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不過,大王答應臣妾的事情呢?"
魏武的動作頓了一下,隨即笑著翻身躺回原處,將師昭攬入懷中:"這個啊,時機未到,再等等吧。"
師昭不滿地撅起紅唇,粉拳輕輕捶打在魏武胸口:"大王!"她的聲音帶著幾分嬌嗔。
魏武捉住她作亂的小手,放在唇邊輕吻:"王後別惱,孤已經決定,等秋收時節,帶你一同巡視各郡,然後舉辦一場狩獵,如何?"
師昭聞言眼前一亮,突然一個翻身騎坐在魏武身上,薄紗衣裙因為這個動作而更加淩亂,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膚。
"真的嗎?"她驚喜地問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臣妾能不能順路回一趟小月氏國?臣妾已經許久未歸家了。"
魏武望著妻子在燈光下若隱若現的曼妙身姿,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
他伸手握住師昭纖細的腰肢,聲音有些沙啞:"好,都依你。"
師昭察覺到丈夫熾熱的目光,低頭看了看自己幾乎透明的紗衣,頓時羞紅了臉。
她嬌嗔地捶了魏武一下:"大王怎麽這般不規矩..."
魏武低笑一聲,一個用力將她重新摟入懷中,在她耳邊輕聲道:"孤身為一國之主,王後穿成這樣,倒怪孤不規矩了?"他的呼吸噴吐在師昭敏感的耳畔,引得她一陣輕顫。
紗帳內,兩人的身影漸漸糾纏在一起。青銅燈盞的火光搖曳,將他們的剪影投射在牆壁上,如同兩隻交頸的鴛鴦。
……
三日後,書房內檀香嫋嫋。
魏武正專注地研究著一副象牙棋盤上的殘局,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哈達快步而入,行禮道:"啟稟大王,建威將軍閻行求見!"
魏武頭也不抬,隻是輕輕"嗯"了一聲:"讓他進來。"
片刻後,閻行風塵仆仆地踏入書房,他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啟稟大王!探馬急報!三輔地區發生地動!"
魏武手中的棋子"啪"地落在棋盤上。
他猛地抬頭,銳利的目光直視閻行:"詳細說來!"
閻行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雙手奉上:"這是龐德將軍命探馬星夜送來的急報。三輔多地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所幸官倉、武庫等重要設施無損,王宮也安然無恙。"
魏武接過竹簡,迅速展開細讀。
他的眉頭隨著閱讀漸漸舒展:"賈詡和龐德已經組織救災了?很好。"他放下竹簡,沉聲道:"閻行,你立即派人傳令龐德,務必嚴防當地豪強借機兼並民田。若有趁火打劫者,嚴懲不貸!"
"諾!"閻行抱拳領命。
魏武又補充道:"另外,讓成公英和蔡邕速來見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閻行退下,魏武重新拿起棋子,卻已無心棋局。
很快成公英匆匆而至。
魏武示意侍從退下,將他喚至案前,推過那卷竹簡:"德才,你看看這個。"
成公英雙手接過,仔細閱讀後疑惑道:"賈尚書與龐將軍處事老練,定能妥善安置災民。不知大王還有何疑慮?"
魏武神色凝重:"等蔡太常到了再說。"
不多時,蔡邕也匆匆趕來,額上還帶著細密的汗珠,顯然是一路疾行而來。
魏武示意二人靠近,低聲道:"蔡太常,你將那件事告訴成公禦史。"
蔡邕聞言,花白的胡須微微顫動。
他轉向成公英,聲音壓得極低:"成公禦史,老夫在編纂涼國史書時,發現大王的家世淵源頗為不妥。所以想將大王祖上歸到周文王之子畢公高之後。"
"什麽?"成公英不由一驚,定了定神,謹慎道:"周室苗裔?此源確實尊貴,但...需要確鑿佐證啊。"
蔡邕捋須道:"正是如此。老夫在校經閣的古籍中發現,畢公高後裔有一支因避禍西遷,最終定居隴西。這支族人後來改姓為魏,正合大王姓氏。"
成公英眉頭緊鎖,目光在魏武與蔡邕之間遊移。
他忽然明白了什麽,壓低聲音道:"大王是擔心...三輔地動後,需要更顯赫的身世來震懾宵小?"
魏武神情驟然冷峻,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佩。
他忽然輕笑一聲,笑聲中卻帶著刺骨的寒意:"德才果然敏銳。陛下遷都三輔,第一年蝗災肆虐,第二年又遇地動。孤擔心有人會借題發揮,說什麽陰陽失衡、帝王失德..."
蔡邕聞言,麵色頓時凝重如鐵:"大王所慮極是。自古以來,天災往往被別有用心之人曲解為天譴。若被有心人利用..."
"所以需要更顯赫的身世來鎮住這些宵小。"魏武目光如炬,在二人臉上掃過,"但此事必須天衣無縫。"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