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立誰為帝?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A+A-


    廢掉皇帝之後,徐聞緩緩轉身,目光掃過大殿內的滿朝文武。
    其神情莊重,語氣不怒自威:“諸位同僚,朱祁鎮貪信宦官讒言,荒廢國政,致使大明危在旦夕。”
    “此人昏庸無能,今日已被本王廢黜,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座的各位,都是國家的棟梁,不知諸位以為,誰才可繼承這九五之位,統領天下?”
    話音落下,殿內眾臣紛紛低聲議論起來。
    “越王所言極是,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當務之急是要選出一位德才兼備之人能夠繼承大統。”
    禮部尚書王直率先開口說道:“不知誰才堪此重任呢?”
    他特意看了眼徐聞,詢問其意。
    越王剛剛斬了王振,廢了皇帝,如今又提選立新君,會不會是他自己想當皇帝?
    吏部尚書王直沒有把握,故而出言試探。
    一眾大臣也在探詢其意,生怕站錯了隊。
    像徐聞這等權臣,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長子武國公,執掌京畿半數軍隊。
    次子徐謙,更是文官之首,內閣首輔,六部中半數是徐家的人。
    還有三子徐明,大明海軍總司令,一聲令下便可讓百艘戰艦抵達天津,威懾京師。
    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越王府在軍中有著極大威望。
    隻要徐聞說一聲自己想坐龍椅了,必然有人主動將龍椅抬過來。
    雖然會有人反對,痛斥其為國賊,但最終肯定會被鎮壓。
    滿朝文武,都不相信越王會篡位,但也不得不防。
    聽說要推立新帝,一個個不敢隨意表態。
    這時,兩名錦衣衛抬著一把椅子放在丹陛前,請越王坐下說話。
    沒有人說什麽。
    不說徐聞的身份在這,七十歲的老人家,豈能久站?
    徐聞安坐後,撫須道:“推立新帝,乃關乎國運的大事,宗室子弟中誰能擔此重任?”
    這番話,讓眾臣鬆了一口氣。
    越王特意指了宗室子弟範圍,說明無意帝位!
    眾臣紛紛展開熱烈的討論。
    “繼承帝位者,須具明辨是非之能力,深得民心,且必有非凡的才幹與治國之能。”
    有大臣論道。
    宗室中雖不乏英才,但一時之間,實難抉擇。
    但最終,推選的權利依然在越王手中,畢竟越王是國家的脊梁。
    “越王,不知您心中有何人選?”
    內閣次輔曹鼐恭敬地問道。
    “越王洞察秋毫,慧眼如炬,所選必定是能堪大任之人,我們臣等,完全沒有異議。”
    立刻有人拍馬屁。
    大殿中的所有大臣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徐聞。
    果然,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越王手裏。
    徐聞麵不改色,平靜說道:“這新君的推選,諸位無需看我一人,國不可一日無主,選舉新帝的事,必須由各位大臣共同商議,諸位直言無妨。”
    話音一落,殿中寂靜片刻,隨即有人走出,說道:“越王殿下,臣以為有一人可堪繼大統。”
    “何人?”徐聞詢問道。
    “襄王朱瞻墡。”
    那大臣恭敬地回答:“襄王年長德高,在宗室親王中聲望最盛,且以賢德著稱,此位皇帝,襄王實至名歸。”
    在場的其他大臣聽後,紛紛低聲議論。
    “的確,襄王的賢德名聲遠揚,百姓皆知。”
    “若他繼位,大明必能恢複盛世,走向強盛。”
    “襄王低調謙和,愛民如子,若他不能繼位,誰又能擔此重任?”
    “越王,臣附議!”
    “臣等亦附議!”
    眾大臣紛紛向徐聞行禮致意。
    然而,襄王朱瞻墡聽到自己被推選為帝,臉上頓時露出驚慌之色。
    他有學問,賢德名揚四海,這些人皆知。
    然而,他一直以親王身份輔佐朝政,從未有過執掌權力的欲望。
    此時,徐聞轉向襄王,見他臉色蒼白,明顯顯得有些慌亂。
    “襄王,眾臣推選您為新君,您意下如何?”徐聞問道。
    朱瞻墡低頭歎了口氣,心中掙紮片刻,終於開口:“唉,本王何德何能,豈敢承受帝位,無功無能,如何擔當起如此重任?諸位大臣的推舉,本王心領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更加堅定:“但若以本王之愚昧,實難擔負大任,還請越王與各位大臣另尋賢明之主。”
    說罷,他低下頭,顯得頗為惶恐。
    徐聞對朱瞻墡的品性他自然清楚。
    朱瞻墡,曆史上確實有過三次登上帝位的機會。
    宣德年間,朱瞻基駕崩,而朱祁鎮年幼,張太後本欲立襄王朱瞻墡為帝,但他卻堅定拒絕。
    此後,土木堡之變發生,一眾大臣也曾推舉朱瞻墡接任大統,可他依舊拒絕。
    景泰八年,奪門之變再度發生,曹鼐等大臣前來試探,他依然婉言謝絕。
    襄王淡泊名利,寧願埋頭讀書,寧可安穩做一位親王,亦不願再擔權掌政。
    雖說朱瞻墡有足夠的才能和名望,但對於帝位,他卻沒有絲毫渴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實際上,朱瞻墡更怕自己背負這份沉重的責任。
    在眾多宗室子弟中,朱瞻墡的頭腦和性情皆最為成熟,但他卻始終沒有將權力放在心上。
    此刻,大殿中的眾臣依舊滿臉疑慮,低聲交談。
    “襄王,國不可一日無主,論賢德與才幹,襄王您自當是最合適的人選!”
    “襄王年長且聰明睿智,您若能繼位,定能順應天意,恢複國家的盛世!”
    “襄王,難道您真要眼睜睜看著大明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還請襄王不要再三推辭,莫讓萬民失望!”
    文武官員一邊言辭懇切,一邊朝朱瞻墡再次請求。
    朱瞻墡揮手示意大家安靜,神情依然平靜,但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憂慮。
    “諸位大人言重了。”
    襄王緩緩開口:“我資曆尚淺,豈能擔此重任?這九五之尊事關天下百姓的命運,若不為蒼生著想,豈敢輕易接受?”
    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大臣,朱瞻墡聲音更加堅定:“宗室子弟賢才如雲,且朝堂上諸位大臣皆為國之棟梁,大事當由越王與諸位大臣決斷,您們不必再勸我。”
    “若真要選立新君,還請諸位再次商議,選出一個合適之人。”
    朱瞻墡再次婉拒,語氣中毫無不舍與顧慮。
    大殿中眾大臣皆搖頭歎息,襄王果然是那般謙遜謹慎,甚至有些過於低調。
    徐聞輕輕咳嗽了一聲,打破了沉寂:“襄王既如此推讓,那麽我們隻好另擇他人。”
    他頓了頓,環顧四周,目光緩緩落在一位大臣身上:“孤推舉一人,此人便是郕王朱祁鈺,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話音剛落,眾大臣臉上皆浮現出驚愕之色。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