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魚河堡
字數:6790 加入書籤
大武六十三年六月初八
李府最近各項事情都有條不紊的向前發展,秦淑蘭也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愛情的蜜罐中。
中午時分,天氣開始悶熱,主屋也有冬天藏在地窖的冰塊拿出。李三一也試過用硝石製冰來著,隻可惜硝石太少,三下五除二給用完了。李府醫館也沒多少,還是從胭脂城買的,人家是當中藥材使用,治病救人。也就沒再多試試,以後要是能找到硝石礦就方便很多。由於地窖有限,也就給在主屋的懷孕的秦淑蘭使用。李三一來到書房,還好當時這房主,也考慮了夏天天熱的事情,房子還得是假二層,再加上房屋在宅子中央,南北通風比較好,也不算太熱,還能忍受,隻是中午這一兩個時辰。
在書房躺椅上迷迷瞪瞪睡覺的李三一被魚富貴輕輕推醒。
看到是魚富貴,想必是有要事,要不也不會大中午的過來打擾自己午睡。
也沒有起來,迷糊的問道:“管家,有事?”
魚富貴也知道打擾少爺午睡不好,但是還是來了。說明來意:“少爺,是這樣,四月初,製作織機時,不是讓打聽蠶絲的事情嗎?現在有消息了。”
李三一聽到這事,想了好一會才想起來。“嗯,是有這麽回事,怎麽過去兩個月了才有消息?距離才百十裏地。”
魚富貴解釋道:“少爺,那魚河堡主事之人,有事外出了,最近幾天才回來。這才回信。”
“哦,那你說說吧。”
“是,這樣,去的人打聽道,這個魚河堡,地理位置特殊,玉河在此拐彎,形成了一處形似嶺南的氣候,桑樹在此處生長的非常不錯,和嶺南無異,出了這地方桑樹質量就差的很遠。他們就把整片地方全部種植桑樹養蠶,然後在周邊種植糧食產物。這家族人從剛開始的七八百人,繁衍到現在也有兩千人了,內部人很是團結。從種植到養蠶,製絲,到織造成品全過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產量有限,以前供不應求,隻是最近幾年南方的絲綢精鍛對他們的打壓很是厲害,產品有所剩餘。魚河堡內都是他們的人,我們不好進去,外圍的佃戶有離得很遠,隻是種植莊稼,租金六成半,比其他家低半成,也不算苛刻。”
“行,那咱明天過去看看,也不是太遠,一會你去姚房裏正那裏開個路引,就二十個人吧。十個護衛,八個護院,再加上你和我。”
“是,少爺,我這就去辦理。”魚富貴說完就出去了。
李三一待魚富貴出去後,仔細想了想。到了晚飯時,給秦淑蘭說自己出去四五天時間。並讓秦二三給秦甲一說一下,每人把弓弩都帶上。這次出去都是騎馬回來,路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秦淑蘭也知道李三一應該是有要事才出去的。讓她放心家裏,路上注意安全就是了。
翌日天還未亮,眾人就出發了,二十人,二十四匹馬,四匹馬是帶的一些備用糧草。二十人都帶弓弩,短刀,十八護衛和護院各個精神抖擻。前麵五人探路,後麵五人墊後,一副行軍套路。
此行秦甲一沒有隨行,他要坐鎮李府,林峰隨行。不管護衛還是護院都聽林峰指揮。平時都是按照軍陣訓練,大家也沒太多隔閡,很快就適應了。
眾人一路上除了中午時分在一處驛站休息、吃飯,給馬添糧飲水耽擱了一個半時辰,其他時間都在趕路,天還沒黑就趕到了魚河堡。
在路上李三一問了魚富貴是否有織造絲綢的人,魚富貴說道:“有的,少爺,咱們府裏的仆人有三成都是南方人,那邊最近幾年戰亂不斷,幾方不輕易放掉戰俘和邊境平民,很多都是轉手賣與他國,以斷其人口,我們附近有織造女子二十六人,會做絲綢織機的工匠有兩人。”李三一點頭答應,這管家對府裏人才很是重視,前段時間還讓建立每個人的檔案,看來還是有用處,需要什麽樣的都可以找,沒有人再去外麵。看來,購買有有知識有技術的奴隸決策,是正確的,貴一點也是有道理的。
說是堡,真是一個城堡似的,四周圍牆有三丈多高,城牆上不斷有人影走動,看起來比自己家宅子大多了。在城堡城門口,被攔了下來。一個長的精壯中年人,很是客氣的出來道:“請問貴客是哪裏人?
魚富貴下馬上前,從懷裏掏出一封信給來人說道:“我們是胭脂城雙河鎮的,這是你們魚河堡主事的信,你看看。”
來人打開信,看了一會,仔細看看道:“嘿嘿,我不認識字,但是看到有家兄的印章,應該是真的。我帶你們進去。”
魚富貴心裏腹誹道:“不識字,你看了半天。”
說著那中年人對旁邊的人道:“你們幾個看仔細點,家兄等的客人到了,我去去就回來。”說完從旁邊馬廄裏牽出一匹馬,和眾人一起入城。進入城門,裏麵就熱鬧了許多,街道上閑逛的人還是很多,可能是消暑的吧,放眼望去,街道整整齊齊,馬路很寬,跑四匹馬不成問題。各色商鋪一家接著一家,販夫走卒,婦女兒童,甚是熱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路上行人很多,騎馬也不快,一刻鍾差不多到了一座門有三丈寬的府邸前,圍牆有兩丈高,看起來比李府的好多了。家族底蘊就不一樣。
眾人下馬,那中年人上前與門房交涉。三五個呼吸,過來,對著李三一道:“貴客稍等,家兄馬上就到。”
不到一盞茶,禁閉的府邸中門打開,隻見一個長相俊朗的中年人大步走了出來。好像在哪見過,又想不起來。見到李三一就彎腰行禮道:
“哈哈哈哈,在下董文勇,參見總旗大人。”
李三一愣是一時想不起來,這裏已經不是胭脂城地界,但是是秦州地域,自己也就在胭脂城可能認識幾個府兵營的人,再就是雙河鎮的很多人認識,再往外就是空白了,又能叫上自己府兵營官位的,應該是見過自己的,不是敵人就行,腦子飛快思索一會道:“我們見過嗎?”
那董文勇道:“在下沒有見過總旗大人,但是我家四弟董全勇與總旗大人是同僚。”來人仔細解釋道。這下李三一明白了,感情和董全勇是親兄弟,就說哪裏見過,有些麵熟。
“哈哈哈,我就說在哪見過,感情是我老領導家裏呀!罪過罪過,這次來也沒個準備。董總旗近來可好?”李三一馬上客氣道。
“都是一家人,別客氣。我家四弟,從胭脂城回來後,就去了秦州三叔家,沒有在魚河堡。”說著就請李三一進入大門,除了魚富貴跟著,其他人都從小門去了其他地方,有五人在門外等候。進入魚河堡的是十五人,還有殿後的五人在魚河堡三裏外等候。本就是帶兵之人,可不想被人一鍋端了。
來到大廳,分賓主坐下,隻有下人送上茶水。那董文勇一揮手,下人退出後,大廳就剩下四人。董全勇率先開口道:“李總旗對於我們這裏的情況大概也了解的,來意我已經清楚,不知李總旗想怎麽合作?”
李三一想了一會,現在已經是六月份, 蠶絲已經下了,還是先參觀一下他們的生產情況吧。於是開口道:“董大哥客氣,我本是董總旗的手下一小兵,全靠總旗提攜才有今天,董大哥以後叫我小李或者三一就成,叫總旗就見外了不是?”
董文勇作為魚河堡現在的一家主事,情報也不是沒有,在李三一沒有到來之前,已經問過四弟董全勇了,四弟對此人評價很高,說這人可是實打實的殺敵立功上來了,雖然上下通達,絕對是個狠人,建議合作為主,不要鬧僵就行,他自己也也沾了李三一的光,快升百戶了,說不定以後這小子還會走到自己前頭。然後後派人去了雙河鎮打聽一番,好家夥,回來的人匯報後,差點沒有閃亮自己的雙眼,短短三四年時間,主仆兩人硬生生的做到了雙河鎮五大家族之首,在馬坊鎮還有不小的土地,現在土地麵積都趕上自己家百年積攢的家業了。
關係對等,還有上升勢頭,誰也不敢小視呀!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這李三一可能是哪家世家貴族出外曆練的人員,因為自己家族也會有這樣的機會給家族後人,畢竟呆在魚河堡,整天就是這點事,外出曆練有結果最好,沒有也長長見識,這不,自家三叔就到秦州州府做到了州牧的主要幕僚,自家四弟跟著沾光,在秦州是個小旗,去胭脂城下派成總旗,轉了一圈,馬上也升百戶,這就是成果呀,再加上自己家主一些金銀的支撐,誰也不敢輕易動魚河堡。聽到李三一如此謙虛,也就沒有客氣道:“那就托大,稱李總旗一聲賢弟。”
李三一見董文勇沒有推辭就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就會容易一些。於是提出了自己的請求,主要是看看生產過程,看看達到什麽程度,是哪裏有問題,好提出更好的共贏方案。
“董大哥,這樣,我先參觀一下咱們得生產全過程,不知道方便嗎?”
董文勇沒有想到,這人還是個實幹家,不是紈絝子弟,還要仔細考察,這樣也好,以後得合作就更容易了。
“當然沒有問題,這樣今天先給賢弟接風洗塵,明日一早,我就從養蠶到錦緞織造全過程,親自帶賢弟參觀,何如?”
“哈哈哈,還是大哥考慮的周全,是小弟唐突了,確實早上天不亮出發,趕了一天的路,行。那就明天再參觀。給大哥添麻煩了。”李三一也就坡下驢道。
董文勇親自帶李三一和魚富貴兩人到客房休息。
晚上自是一番觥觥交錯、賓主盡歡,因為第二天有事,大家都很節製。
翌日一早,李三一就是早早起床,在小院鍛煉了,林峰和魚富貴在旁邊伺候。快到早飯時間,董文勇帶著那個中年漢子,這漢子是他家三弟,董雙勇,自小不愛學習,又一身力氣,有點憨憨的,族裏也不放心外出曆練,就讓跟在他大哥身邊當個護衛。
“哈哈哈,賢弟,早上好,不對是軍武人士,這鍛煉是一天都不落下。”董文勇進門就朗聲笑道。
李三一聽聞那陣突如其來的笑聲,心中一驚,連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剛剛揮出的拳頭收回,而站在一旁的魚富貴更是眼疾手快,迅速地從身旁拿起一件嶄新且幹淨的衣衫,動作嫻熟地披在了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隻見李三一臉帶微笑,朝著前方微微躬身行禮道:“見過兩位哥哥,小弟我自小身體就比較孱弱,這身武藝也是在母親嚴厲的鞭策之下才勉強堅持練習至今的,時間久了,倒也慢慢養成了習慣。”他這番話語說得不卑不亢,讓人不禁對其心生好感。
為首之人聽聞此言後,先是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起來,朗聲道:“哈哈哈,正所謂嚴母出孝子啊!來來來,咱們先一同去用早膳,填飽肚子之後再去瞧瞧咱們的產業運作情況如何。”
“好嘞,一切全憑大哥您做主安排便是。”李三立即應和道。
說罷,眾人便浩浩蕩蕩地朝著飯廳走去。一進入飯廳,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擺放得整整齊齊的餐桌。桌上放置著幾碟精致可口的小菜,有醃製得恰到好處的鹹菜,還有色澤誘人的涼拌豆芽等等。此外,主食則既有來自北方的香噴噴的小米粥以及鬆軟香甜的大饅頭,又保留了董家源自南方的獨特飲食習慣。整個場麵看上去既豐盛又溫馨,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吃過早飯,董文勇眾人騎馬而出,先是在魚河堡的周邊的三萬畝桑樹園,下來就是近百畝的養蠶基地。
蠶的養殖一般從春季開始,具體時間因地區氣候而異。通常,蠶的養殖在每年的四月至五月開始,此時氣溫適宜,桑葉生長旺盛,為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蠶經過約一個月的生長和吐絲結繭後,蠶繭會被收集並進行加工,最終製成蠶絲。因此,蠶絲的生產通常從五月或六月開始,並持續到秋季。
這蠶絲的保存方法總結就是:在幹燥、陰涼、避光、通風良好且防蟲的環境中,蠶絲可以保存數十年。所以可是根據市場反應出貨。
一行人最後來到織造作坊,到了這裏李三一就很是認真的詢問了很多專業的問題,有的董文勇也不知道,就找到織造作坊管事的前來回答,管事的聽到李三一的問題,很是震驚,此人年紀輕輕也不像是農家子弟,怎麽問的如此專業,轉頭看向董文勇,董文勇爽利的回道:“對賢弟也不隱瞞,有事說事就行。”然後就是李三一問什麽,管事的答什麽。
轉眼一天時間過去第三天,李三一又在織造作坊待了半天,把每一道流程都來回觀察,有不懂的也及時問管事的。
用過午餐之後,大家紛紛起身離開餐桌,一同返回寬敞明亮的客廳。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熱鬧非凡的人群逐漸散去,最後隻剩下了四個人留在客廳之中。
這時,李三一向坐在首位的董文勇抱拳行禮,然後鄭重地開口說道:“大哥,小弟在此先向您表示衷心的感激之情!承蒙您這幾日以來的盛情款待,不僅讓我品嚐到美味佳肴,更是親自帶著我全程參觀了各個地方。小弟心中著實感動不已啊!此刻,小弟鬥膽想問一問關於魚河堡的一些情況。不知這裏每年的絲綢大致產量如何?目前又還有多少庫存可供出售呢?”
聽到李三一的問題,被稱為大哥的董文勇微微皺起眉頭,稍稍沉默片刻後,歎息一聲回答道:“賢弟有所不知啊!這近三年來,我家經營的絲綢產業可謂是曆經波折、困難重重呐!南方的幾個大家族暗中勾結起來對我們實施聯合打壓,致使我家的生意受到極大影響。如今倉庫裏積壓著大約一半的庫存尚未售出。至於每年蠶絲的產量嘛……唉,現今也就隻有區區二十萬斤而已。不過好在目前的庫存量還算可觀,尚能拿出五十萬斤左右的蠶絲以供銷售。隻是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若不想辦法突破困境,恐怕日後的日子會越發艱難哪!”說完,董文勇臉上露出一抹憂慮之色。
喜歡做個不一樣的種地小地主請大家收藏:()做個不一樣的種地小地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