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伯爵府準備擴軍
字數:6222 加入書籤
大武北關口,
朝廷官員離開之後,隨宣旨官員一同前來的駐守關口帶隊五百戶長劉春一便緊跟著李三一同走進了關口。他看到有人跟隨著李三一進入營帳後,僅僅過了一刻鍾的時間,那兩人就又從營帳裏出來了。劉春一心想裏麵應該已經沒有其他人了,於是便邁步走了進去。在經過親衛通報之後,他終於得以進入營帳。
“卑職劉春一,參見校尉大人!”劉春一進入營帳後,立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免禮!”李三一見狀,連忙擺了擺手,示意劉春一起身,然後關切地問道,“來到這裏,還習慣吧?”
“多謝大人關心,卑職一切都還習慣。”劉春一感激地回答道。
“嗯,那就好。”李三一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這次你們一共來了多少人?”
“回大人,此次一共來了五個百夫隊,總計七百五十人。”劉春一如實回答道。
“哦?”李三一聽後,略微皺了皺眉,“也就是說,你們超編了?我這裏的傷亡比例可是相當高的,不知道你們這些新來的人是否能夠適應這種高強度的戰鬥?”
“大人請放心!”劉春一連忙說道,“能被派到這裏來的,都是些不怕死的人。而且,雖然這裏麵的大部分軍官都出自武將家族,但他們都是庶出,想要在家族中嶄露頭角、出人頭地,就必須得拿出真正的本事來才行。”
“還有一個,基本都是伍長、小旗這樣的基層軍官,總旗、百夫長不是滿員,隻有一半。”劉春一解釋道。
“那行,這樣,三年內,升到百夫長就讓他們家人找關係離開或者把家人安居到河西郡怎麽樣?”李三一問道
“真的,太好了,我想他們一定會同意的。”劉春一高興的道
“那就好,關於駐防的事情先不要著急。你們就先跟著胭脂城府兵營的麻偉進行適應性訓練吧。等過一段時間,根據你們的實際情況再做具體的分配。”李三一語氣平靜地說道。
“是,卑職一定遵命行事。”劉春一連忙躬身應道。
“嗯,很好。我這裏的規矩可是很嚴格的哦,下午會有人專門給你們講解清楚。如果你們覺得自己無法遵守這些規矩,那就提前跟我說一聲,我會給你們安排一個更合適的崗位。但是,如果你們不提前說,等到犯了錯,那可就是要被杖斃的哦!所以,希望你能先給他們通個氣,讓大家都心裏有數。”李三一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其中蘊含的威嚴卻讓人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是,大人,卑職一定會把您的話原原本本地轉達給他們的。”劉春一再次躬身說道。
“這次帶了多少糧餉過來?”李三一看著劉春一,麵無表情地問道。
劉春一被他這一問,心裏不禁有些發怵,連忙躬身回答道:“大人,這次兵部給批了一年的糧餉,不過……”
“不過什麽?”李三一眉頭微皺,追問道。
劉春一猶豫了一下,還是小心翼翼地說道:“不過隻是一千五百戶駐軍的九成而已,還望大人原諒,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很多邊軍隻有七成呢。”
李三一冷笑一聲,道:“嗬嗬,也就是說九成還是看在這些勳貴的麵子上才給的咯?”
劉春一低著頭,不敢直視李三一的眼睛,輕聲應道:“是的,大人。”
“唉,朝廷新立,這才多少年?就開始腐敗了?”李三一喃喃自語道。
李三一沉默了片刻,然後揮揮手,道:“算了吧,不夠就不夠吧!你們訓練不用管糧餉的事,不夠的我會想辦法補上。但是我警告你們,如果讓我發現有人膽敢克扣糧餉,那可就別怪我心狠手辣,直接杖斃!希望你們都給我牢牢記住!”
劉春一渾身一顫,連忙應道:“是,大人!”
“行了,就這樣吧。你們先進行五天的適應性訓練,之後就開始正式的執勤和巡邏任務。你下午去南城樓找麻偉五百戶長,他會具體安排你們的訓練事宜。”李三一擺了擺手,示意劉春一可以離開了。
“是,卑職遵命,告退。”劉春一如蒙大赦一般,趕忙轉身離開了營帳。
劉春一走出營帳後,隻覺得後背一陣發涼,冷汗直冒。這位頂頭上司給他的感覺實在是太強大了,說話雖然不緊不慢,但那股子殺氣騰騰的氣勢卻讓人不寒而栗。
待劉春一走後,營帳內頓時變得安靜起來。李三一獨自一人站在營帳中央,朝廷派來的駐軍,他沒有想太多,來了就是,和胭脂城府兵營,秦州大營來的一視同仁。
他的腦海裏不斷回響著舅舅臨走前說的那些話。
舅舅的話語在他耳邊縈繞,讓他陷入了深思。他需要仔細考慮如何處理駐軍問題,以及如何合理地擴張家兵。這些決策不僅關係到他個人的利益,更關乎整個軍隊的實力和未來發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李三一在營帳裏來回踱步,思考著各種可能的方案。兩個時辰後,親衛的通報聲打破了營帳內的寧靜。
“少爺,秦懷玉統領求見。”
“讓他進來吧。”李三一聲音低沉地說道。
秦懷玉進入營帳後,向李三一躬身行禮:“秦懷玉見過少爺。”
“嗯,坐吧。”李三一揮手示意秦懷玉坐下,然後對親衛吩咐道:“給秦統領上茶。”
親衛迅速端來一杯熱茶,放在秦懷玉麵前的案幾上,然後悄然退出了營帳。
李三一看著秦懷玉,開門見山地問道:“五個百夫隊過去了?”
秦懷玉連忙回答道:“是,已經完成交接了。”
“武侯關那裏的烽火台,建造得怎麽樣了?還順利吧?”李三一滿臉關切地詢問道。
秦懷玉趕忙回答:“一切都很順利,沒有遇到任何問題。而且那威國的駐軍對我們的行動也並未多加幹涉。與那位皇子的交易進行得異常順利,簡直超乎想象。”
李三一略感詫異,不禁喃喃自語道:“哦?這可有些不對勁啊。按常理來說,威國方麵不應該如此不聞不問才對。難道說威國國內發生了什麽重大事件不成?”
秦懷玉聞言,也不禁心生疑慮,附和道:“這個目前還沒有收到確切的消息。不過,我倒是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武侯關的駐軍將領似乎與那位皇子關係匪淺,我曾多次看到他自由出入關口,毫無阻礙。”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嗯,這確實是個值得關注的情況。不過,先不管這些了,我們隻需多加留意即可。畢竟,多一個心眼總沒壞處。”
秦懷玉表示讚同,接著說道:“沒錯,少爺。無論如何,烽火台的執勤和訓練絕對不能有絲毫鬆懈。畢竟,上次他們可是突襲了大夏和匈奴聯軍,吃了大利。所以,這次我們必須要防患於未然,不能再讓類似的事情發生。”
李三一深以為然,叮囑道:“正是如此,你一定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同時,你也可以加快推進連接城牆的速度,一旦城牆建成,就算對方是龍是虎,也都能被我們牢牢地關在籠子裏,任其插翅難逃!”
秦懷玉信心滿滿地應道:“是,少爺!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確保城牆的建造工作順利進行。”
李三一微微點頭,表示知道了。接著,他話鋒一轉,問道:“現在擴軍,你覺得合適嗎?”
秦懷玉略作思考,然後回答道:“可以,少爺。目前我們有足夠的擴軍軍官,而且增加一倍的兵力應該不成問題。這還不算秦魁那邊的人。”
李三一聽到這個消息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他不禁問道:“哦?如此說來,在封地的可擴軍家兵人數竟然已經上萬了?那麽,關於武器和盔甲的配備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是否能夠滿足擴軍後的需求呢?”
秦懷玉統領連忙回答道:“目前的情況是,軍官擴兩個千夫隊負責執勤和巡邏,作為守備力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另外可以擴三個千夫隊可以作為野戰部隊。如果不計算秦魁那邊的人員,再加上負責守備河西郡城池的士兵,總人數確實已經上萬了。”
李三一接著追問:“也就是說,這兩個千夫隊都是純粹的步兵嗎?”
秦懷玉統領點頭應道:“嗯,沒錯。不過,作為守備力量,這樣的安排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軍官中有一半都配備了馬匹。”
李三一繼續問道:“嗯,軍官有了,武器和盔甲也有了。那麽,兵源方麵的情況如何呢?”
秦懷玉統領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這方麵也沒有問題。上次擴軍的時候,主要是因為軍官數量不足,所以才整編出了三個千夫隊。經過兩次征戰以及參與清理戰場逃兵的行動,我們的軍官隊伍和後勤保障都已經能夠跟得上了。再加上這次從大夏俘虜、民工中的青壯年以及新進移民中進行選拔,兵員是絕對充足的。”
“好的,那就按你說的擴充軍隊吧!不過,在擴充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關訓練質量,絕對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和馬虎。記住,我們要的是精兵強將,而不是烏合之眾!”李三一臉嚴肅地說道。
秦懷玉連忙應道:“是,少爺,屬下明白。”
李三一揮手,接著問道:“你覺得是否有必要在我們的封地建立衛所呢?”
秦懷玉思考片刻,回答道:“如果隻是為了屯邊的話,我認為並沒有這個必要。畢竟整個河西郡都已經是屯邊之地了。而且,咱們府上有上萬名家兵,再加上守備關口的一個半千夫隊,兵力已經相當充足了。”
李三一點點頭,表示讚同:“嗯,你說得有道理。那就讓他們除了駐守城樓之外,其他時間都往東走,加強對東部地區的防禦。對了,最近秦魁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秦懷玉搖搖頭,說道:“自從上次補給之後,就再也沒有收到過秦魁那邊的消息了。不過少爺請放心,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不會輕易出事的。”
李三一皺眉頭,似乎還是有些擔心,但最終還是說道:“好吧,希望如此。你回去之後,讓荻華明天來見我,我有些事情要交代他去辦。”
秦懷玉躬身應道:“是,少爺。”
隨後,兩人又詳細討論了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比如軍隊的編製、裝備的更新等等。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秦懷玉這才統領著軍隊離開。
秦懷玉離開之後,李三一開始思考如何整頓伯爵府。他意識到目前的封地至少有五萬人口,而隨著與秦州州牧虞文奇達成的交易,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顯然,僅靠城裏現有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避免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湧入後管理混亂的局麵,李三一必須在他們到來之前妥善安置這些人。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精心策劃和組織。
經過一整天的深思熟慮,直到晚飯時分,李三一終於列出了一個初步的總體規劃。然而,他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在晚上又花費了一個半時辰,對這個規劃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
翌日,
上午,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李三一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後,便前往北關口城池視察執勤和巡邏情況。他仔細地檢查了士兵們的工作,查看了他們的訓練情況,確保一切都井然有序,沒有任何問題後,才放心地回到營帳,開始處理駐軍事務。
正當李三一全神貫注地處理文件時,一名親衛突然走進營帳,恭敬地報告道:“少爺,荻華來了。”
李三一聞言,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哦,快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荻華走進營帳,向李三一躬身行禮道:“荻華見過少爺。”
李三一連忙起身,笑著說道:“不必多禮,快請坐吧。這次叫你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封地的人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