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李三一開始巡邏封地
字數:6188 加入書籤
李三一搖了搖頭,回答道:“不用了,留下一半人就夠了。讓他們輪流休息,但是在崗的人還是要按照以前的訓練標準進行,畢竟這些都是他們以後保命的資本啊。”
趙東初點頭應道:“是,大人。”
“大人,按照您之前的吩咐,那些離開的人都已經按照相應的標準發放了銀兩。五百戶長給了一千兩,百夫長給了三百兩,總旗給了一百兩,小旗給了五十兩。”趙智恭敬地向李三一匯報著。
當初李三一特意留下了不少銀子,就是為了給這些離開的人一些“嫁妝”,希望他們能夠在離開之後不至於生活太過窘迫,同時也希望這樣能稍稍緩解一下他們可能會產生的“腐敗”念頭。
李三一微微頷首,表示對趙智工作的認可,然後接著說道:“嗯,很好。既然如此,就按照這個標準,也給剩下的軍官們發放銀兩吧。另外,給趙千戶一萬兩,你自己一千兩。等你把那邊的交接工作完成之後,就到我這邊來。”
“多謝大人賞!”趙東初立馬謝道。
趙智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連忙應道:“是,大人!多謝大人賞!”
就在這時,一旁的趙東初也插話道:“大人,還有一件事。胭脂城的那幾位巨頭聽聞大人您晉升伯爵和校尉,都非常高興,他們想邀請您去聚一聚,不知道您什麽時候方便呢?”
李三一略作思考,回答道:“目前這裏的事情還沒有完全理順,這樣吧,一個月後我再過去。你先替我轉告他們,讓他們不必著急,安心等待即可。”
趙東初連忙點頭應道:“是,大人!我一定會將您的話一字不差地傳達給他們。”
“大人,那些傷亡袍澤的家屬是否還需要繼續補充到河西郡?”趙智滿臉疑惑地詢問道。
李三一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嗯,繼續補充吧。你到了這邊之後,還是擔任長史一職。這樣一來,麻偉就能安心地訓練軍隊了。”
趙智聞言,立刻應道:“是,大人!”別看北關口長史是五百戶級別,那可是校尉心腹,畢竟管理一大攤子事。
李三一隨即轉頭看向趙東初,囑咐道:“胭脂城府兵營那邊如果有家屬過來,就讓他們直接到北關口找趙智即可。”
趙東初連忙點頭稱是。緊接著,他似乎有些猶豫,但還是鼓起勇氣問道:“大人,我家裏人想做您的藥酒和竹紙生意,不知道是否可行呢?”
李三一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他反問趙東初:“哦?你家主要是做什麽生意的呢?”
趙東初趕忙回答:“我家主要經營糧食和一些特產。”
李三一接著追問:“那你們有做過外貿嗎?”
趙東初麵露遺憾之色,搖了搖頭道:“沒有。”
李三一微微一笑,解釋道:“其實也不瞞你,現在藥酒這門生意,在長安已經有兩位貴人在做了,而秦州州牧虞文奇則負責秦州的市場,吳國也有了指定經銷商。至於竹紙生意,秦州、長安和耀州的市場都已經被瓜分出去了。大武境內其他地方要是有興趣做,可以試試,國外的話,要是有能力,也可以探探路。”
“這樣啊,那我先回去跟族裏人商量一下,看看他們的意見如何。”趙東初聽了李三一的話,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
李三一見狀,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知道這種事情需要時間去考慮和權衡,畢竟涉及到整個家族的利益。
過了一會兒,趙東初似乎思考得差不多了,他抬起頭看著李三一,接著說道:“行,我回去後會盡快與族裏人商議此事。如果大家都同意,我再來找您。”
“好的,沒問題。”李三一微笑著回答道,“這樣吧,我給你寫封信。如果你決定要做這件事,就直接拿著這封信去府裏找管家魚富貴,他會安排好一切的。”
說完,李三一拿起桌上的毛筆,稍作思考後便迅速地寫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封信就寫好了。
趙東初接過信,感激地說道:“多謝大人!您真是幫了我們家族一個大忙啊!”
“哈哈哈,不必客氣。”李三一豪爽地笑了起來,“以後大家相互照應,有什麽困難盡管開口。哦,對了,既然你家是做糧食生意的,那麽應該會有一些多餘的糧食吧?”
“是的,大人。”趙東初連忙回答道,“我們家確實有一些多餘的糧食。”
“那就好。”李三一滿意地點點頭,“你可以把這些多餘的糧食送到我的封地去,交給管家魚富貴。我會以比市價高半成的價格收購,這樣也能讓你們多賺一些。”
趙東初聽了,心中一喜,連忙應道:“是,大人!我一定會把您的好意轉達給族裏的。”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的趙智突然插話道:“大人,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我們那個村子離這裏有些距離,您看我們需不需要把村子搬遷到這裏來?”
“不用了,目前這邊的灌溉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新修建的水渠最多也隻能覆蓋城池周邊地區。如果超出這個範圍,用水將會變得極為不便,而且也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供利用。所以,府裏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集中在基礎建設方麵,比如修路、建設村鎮、建造烽火台以及衛所等等。”李三一一臉認真地解釋道。
趙智聽後,臉上露出些許遺憾之色,但他還是表示理解地點點頭,說道:“行,那就等以後再看吧。”
李三一揮手,笑著說:“好啦,別太在意。現在可以先讓給府裏收購一些鮮花和油脂,要是還有多餘的人手,就安排他們去工地上幹活吧。”
趙智連忙應道:“是,大人。”
隨後,三人又針對府兵營的交接事宜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商議。待所有事項都討論完畢後,趙東初和趙智才起身向李三一道別,然後離去。
李三一經過一整天的忙碌,終於處理好了駐軍的各項事務。
到了第三天,他帶著自己的親衛隊踏上了巡邏封地的征程。這次家兵擴軍之後,秦懷玉統領特意將李三一的親衛隊從一個百夫隊擴充為五個百夫隊,同時在北關口與大夏交接的地方,也安排了一個五百戶長帶隊駐防。如此一來,即使李三一不在,也不用擔心會出現什麽亂子。
“少爺,這次我們的巡邏路線是這樣的,”宇文飛在路上向李三一解釋道,“我們會沿著大青山和武侯山一直走到肅縣,然後經過胭脂城的馬坊鎮和雙河鎮,最後再返回。”
“嗯,這樣的路線安排得不錯,”李三一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問道,“這次巡邏計劃需要多少天?”
宇文飛回答道:“由於我們全員騎兵,單趟大概需要十天左右,這其中除了趕路的時間,我們還需要視察練兵場的準備情況、鐵礦、碳礦、軍械司以及武侯關的外圍警戒帶。”
李三一略作思考後表示:“嗯,這樣的安排很合理,就按照你的計劃執行吧。”
李三一的這次在封地巡邏沒有帶朝廷的一兵一卒,畢竟是封地,算是私人領地,這會朝廷兵馬正忙著磨合、訓練。
眾人浩浩蕩蕩的行軍,有綠油油的荒地,灌木叢林,還有一旁高百丈的大青山,由於前期近一個月的清除逃兵,路上沒有出現意外。
在大青山和武侯區交界的地方,有一片廣闊的練兵場,這裏是李三一視察的目的地。
李三一站在練兵場的高台上,俯瞰著下方正在訓練的士兵們。他們身姿挺拔,步伐整齊,喊殺聲此起彼伏,顯示出了良好的訓練素質。
就在這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匆匆走了過來,見到李三一後,連忙躬身施禮道:“外臣劉長川,參見伯爵大人,我家主人讓我帶他問好!”
李三一微微點頭,說道:“嗯,免禮吧。你是皇家之人?”
劉長川連忙搖頭,回答道:“不是,回伯爵大人,我是六皇子的家奴。”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續問道:“嗯,這次過來了多少人?”
劉長川恭敬地回答道:“從五天前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來了三千人,按照大人的要求,一個月內五千人都會到位。兵員、後勤、武器盔甲等等,都會在一個月內全部準備妥當。”
李三一滿意地點點頭,說道:“行,這在裏一切聽從我方指揮,不要隨意出入。”
劉長川連忙應道:“是,伯爵大人,來時我家主人交代過了,一切聽從伯爵大人的安排。”
“嗯,鐵柱,從今天起,這五千人的所有事務都交由你負責。若有人膽敢不聽從指揮,無需請示,直接杖斃即可。”李三一麵無表情地說道,他的聲音冰冷而堅定,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秦鐵柱聞言,毫不猶豫地應道:“是,少爺!”他的回答幹脆利落,顯然對李三一的命令毫無異議。
然而,站在一旁的劉長川卻被嚇得渾身一顫,一股寒意從脊梁骨上湧起。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得死多少人啊!不行,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告訴主人,讓他想辦法阻止這種殘忍的做法。”
李三一似乎並未察覺到劉長川的異樣,他接著說道:“關於馬匹的問題,我已經安排秦懷玉統領準備了一千匹良駒。等這些人完成基本訓練後,再開始騎兵訓練。”
秦鐵柱道:“是,少爺。那我們是否使用咱們自己的弓弩呢?畢竟他們帶來的隻是一般的弓箭。”
李三一微微點頭,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說道:“哦,劉,劉長川。等會兒讓他們給你展示一下我們的弓弩。不過,這可是我家的獨家兵器,製作工藝複雜,成本高昂。如果你們需要的話,每套售價一百兩銀子。你可以和六皇子商量一下,看看他是否願意購買。”
劉長川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他仿佛看到了一隊精兵強將在向他招手。他連忙說道:“好的,好的,伯爵大人!我一定會盡快與六皇子商議此事。”
“嗯,鐵柱,務必盡快將固定營房建設好。”李三一語氣堅定地說道。
秦鐵柱連忙應道:“是,少爺!目前他們每天有兩個時辰用於訓練,另外三個時辰則用來建設營房。”
李三一略作思考,接著補充道:“這樣安排甚好,不過晚上還需再增加兩個時辰的訓練時間。”
秦鐵柱聞言,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啊,少爺,如此一來,他們的訓練強度可就與我們不相上下了啊!”
一旁的劉長川聽到這裏,心中暗自思忖:“原來如此,難怪人家從未打過敗仗,這訓練強度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
李三一似乎看穿了劉長川的心思,嘴角微揚,笑道:“嗯,他們可是人家皇子的保命之軍,自然要嚴格訓練。有這樣強大的盟友,對我們也是大有裨益啊。”
秦鐵柱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道:“是,少爺所言極是!”
“我們這裏的訓練強度可是相當之高啊,所以後勤糧餉這方麵一定要跟上才行。絕對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去訓練,那可不行!”李三一轉頭,目光如炬地看向劉長川,鄭重其事地說道。
劉長川感受到了李三一那嚴肅的眼神,他連忙挺直了身子,麵帶微笑地回應道:“伯爵大人您盡管放心好了!我家主人這次可是帶了足足五千人的一年的糧食!要是不夠了,我們也會立刻進行調撥,絕對不會讓大家餓著肚子的!”他的語氣充滿了自信,仿佛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
“嗯。這點我相信。”李三一又與兩人再聊了一會,然後才在巨大的練兵場視察。又指出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與兩人用過晚飯後,劉長川退出營帳,回去給六皇子寫信匯報去了。
留下李三一與秦鐵柱兩人就練兵場的事情再細致商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