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子對話
字數:6124 加入書籤
林峰聽到李三一的話後,趕忙連連點頭,表示讚同,並迅速回應道:
“好的,少爺。我馬上就派遣人手過去,先將回程的路線徹底摸清楚。另外,關於與威國那邊的戰事,確實需要進一步加強應對措施才行。”
李三一問道:“是否存在一些小道可以繞道武侯關內?”
林峰思索片刻後回答道:“據目前所知,附近六七十裏範圍內尚未發現這樣的小道。不過,或許可以等待一下這個六王爺的秘密營地,看看是否能從中找到突破口。”
然而,李三一稍作思考後便否決了這個提議,他說道:“不必了,威國在此地經營已久,他們對周邊地形肯定了如指掌。無論是天上還是地麵,想要找到一條安全的通道都絕非易事。隻要不是從地下過來,應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李三一稍作停頓,繼續問道:“是否需要派遣一些援兵過去?”
林峰自信滿滿地回答道:“少爺盡管放心,以咱家現有的兵力和堅固的防禦工事,就算威國派遣上萬大軍來犯,我們也絕對不會畏懼!”
李三一聽後,滿意地點點頭,然後下令道:“好,那就讓荻華再增加兩倍的人手,日夜不停地加緊施工,務必盡快完成工事建設。”
林峰立刻應道:“是,少爺,我這就去安排。”
這邊緊張忙碌時。
遠在千裏之外的太子府書房裏,氣氛凝重而肅穆。
“殿下,”主管情報的官員低聲稟報,“胭脂城傳來消息,以前給太子府供應‘遊家醉’的遊家主脈,在這半年時間裏,所有男丁竟然無一幸存。”
太子聽聞,眉頭微皺,露出驚訝之色,追問道:“哦?如此決絕?難道是有人蓄意為之?”
官員連忙回答:“目前尚未查明凶手是誰,這起案件頗為棘手,調查難度較大。”
太子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然後又問道:“那訾家父女呢?他們最近可有異常舉動?”
官員趕忙回話:“訾家父女最近一直頗為安分,自從將‘遊家醉’轉給咱們後,他們便專心致誌地做起了縣衙主簿,甚至沒有出現貪汙腐敗等行為。”
太子微微點頭,若有所思地說:“哦,如此甚好。若是他能保持這樣的狀態三年,且能力出眾,我倒是可以考慮再給他放個縣令當當。”
官員附和道:“那他恐怕會高興得跳起來呢。”
太子歎息一聲,感慨道:“朝廷確實需要正直無私的官員啊,隻可惜這朝堂就如同一個大染缸,能在其中保持本心的人可謂是百裏挑一。這樣的人不管是父皇還是我都會重用。隻是在朝堂上生存不易。”
主管情報的官員對於太子的這番感慨不敢輕易回應,隻是靜靜地聽著,不敢插話。
太子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突然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照這麽說來,那遊家有沒有可能是得罪了什麽人呢?”
情報官員聞言,稍稍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遊家本就是靠做買賣起家的,在商場上難免會有一些仇家。不過,由於他們與太子府有些許關聯,所以在當地也頗為囂張跋扈,算得上是胭脂城的幾大勢力之一。然而,自從遊支庸在長安意外身亡的消息傳回胭脂城後,遊家的情況就開始急轉直下。”
太子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追問道:“具體是怎麽個情況呢?你詳細說說。”
情報官員趕忙應道:“是,殿下。首先,胭脂城府兵營的過元正,在采購酒水時,沒有選擇遊家的產品。”
太子插話問道:“以前都是遊家負責供應酒水嗎?”
官員點頭回答:“是的,殿下。以前大部分的公共活動,都會采購遊家的酒水。但是,這個李三一得知遊家酒水價格偏高後,在同等條件下,便轉而采購了另外兩家的酒水。而且,李三一還製作藥酒,需要大量的酒水作為原料。”
太子似乎對這個信息感到十分驚訝,他迅速打斷了官員的話語,急切地追問:“等等,你剛才說李三一的藥酒並非他自己釀製的?這是怎麽回事?”
情報官員連忙解釋道:“最初,李三一是在自家酒坊中釀造藥酒的。然而,隨著藥酒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他發現自家酒坊的產量已無法滿足需求。於是,他開始從除遊家之外的其他幾家大型話事家族購買大量酒水,以保證藥酒的供應。”
太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續問道:“那麽,這對遊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情報官員回答道:“這使得遊家的生意受到了嚴重衝擊,逐漸走向衰敗。”
太子皺起眉頭,追問道:“後來呢?遊家的情況如何?”
情報官員歎了口氣,說道:“後來,遊家遊支庸的幾個同輩弟兄相繼遭遇意外死亡。而且,遊家的第三代也沒有幸存者。”
太子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追問道:“對於這些事件,是否有懷疑的對象呢?”
情報官員遲疑了一下,回答道:“有,胭脂城的幾個家族都有嫌疑,此外,還有很多失地農民,他們與遊家之間存在不少仇怨。目前,遊家家主遊坦本已經口不能言、眼不能看,甚至無法進食多少食物。而遊家的另一個支脈則完全接手了家族事務。”
太子追問:“這個接手之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情報官員露出一絲忌憚之色,說道:“這接手之人,據說是個狠角色。他接手遊家的第二天,就立刻召開家族會議,決定以低價處理所有胭脂城的不動產,然後舉家搬遷到秦州去了。”
“哦,這麽說就隻剩下遊坦本一人,還活不了多久了?”太子一臉淡漠地問道,似乎對這個消息並不感到意外。
“是,殿下。”情報官員恭敬地回答道,他低著頭,不敢與太子對視。
“沒用的東西,不管他了。”太子冷哼一聲,對遊坦本的生死毫不在意。
“是,殿下。”情報官員連忙應道,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因為遊坦本的事情惹得太子不高興。
“對了,說是胭脂城,李三一當了伯爵,現在怎麽樣了?”太子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情,隨口問道。
“根據監控情報,秦州大營林萬戶協助清理逃兵後,先是在北關口北麵再建建了一個防禦工事,完全由他們的家兵把守。”情報官員趕緊回答道,他知道太子對這件事情比較關注,所以回答得格外詳細。
“哦,他的家兵現在有多少?”太子追問道,他對李三一的實力很感興趣。
“有四千多人,具體數字不清楚,他的家兵管理很嚴,我們的人還沒有滲透進入家兵營地。”情報官員如實說道。
“哦,四千多人,也不多,他封地現在有多少人?”太子微微皺眉,似乎對這個數字有些不滿意。
“五六萬?”太子聞言,不禁驚訝地挑起了眉毛,“光新開墾的土地就有五萬畝之多,再加上大量雇人修建城池和封地道路,這實際人口豈不是有十萬上下了?”
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繼續說道:“此人不僅有帶兵之能,還有理財之智啊。而且還如此大方,隻要有人去他的封地幹活,工錢不但不克扣,還能及時發放。更有傳言說,他連租金都要降低至四成,這可真是夠慷慨的。”
太子轉頭看向情報官員,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以前收六成租金,就已經比同行低了,現在若是真能收四五成,那不知會有多少人願意舉家搬遷到他那裏去呢。”
太子頓了一下,似乎又想到了什麽,“對了,他那藥酒和造紙工坊應該也賺了不少錢吧?這半年來,咱們府裏靠酒水生意也著實賺了不少呢。”
情報官員點點頭,應道:“正是如此,太子殿下。這李三一確實很有頭腦,不僅在農業和商業上頗有建樹,在軍事方麵也有自己的一套。他打算整合朝廷指派的兵力,然後去巡邏關口,並在北關口到胭脂城張家鎮之間修建烽火台和衛所。”
太子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哦?原來如此,他這是想要通過實際占領這一帶地區,來鞏固自己的勢力啊。若是烽火台能夠連成一線,再加上大量的農牧民在此定居,那麽這片河西郡就可以真正納入我大武的版圖之中了。”
一旁的情報官員點頭應道:“嗯,確實如此,畢竟這裏是他的封地,他自然會用心經營。”
太子對此表示肯定,他接著說:“他的封地,雖然現在屬於他個人所有,但百年之後,終究還是會成為朝廷的土地。”
情報官員附和道:“沒錯,伯爵的爵位通常隻能傳承三代,三代之後,其家族就會淪為普通百姓,而朝廷也會收回所有的管轄權。”
太子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關於他的其他方麵,還有什麽消息嗎?”
情報官員回答道:“他的奴仆們新修了一條水渠,這條水渠的建成,一下子解決了至少三十萬畝土地的灌溉問題,使得原本幹旱的河西郡丘陵地帶,搖身一變成為了肥沃的水澆地。”
太子不禁感歎道:“哦,這小子還真是有頭腦啊!他竟然把從商業活動中賺取的錢財,都用在了這河西郡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了。”
太子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了讚賞的笑容,顯然對李三一的做法非常滿意。
“真如殿下所言,李三一這近一年在修建城池、封地道路,水利工程上投資不下五十萬兩銀子。一般人真沒這麽魄力。”情報官員附和著太子的話,同時也對李三一的行為表示欽佩。
“哈哈哈,還真是個人才啊!”太子心情愉悅地笑著說道,“咱們派出的士兵現在情況如何呢?”
情報官員趕忙回答道:“他們目前還在訓練當中,不過情況有些特殊。朝廷、咱們以及秦州大營派去的士兵,都先被胭脂城府兵營派去的人進行了整合和訓練。”
太子聽後,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他們的訓練方式和其他府兵營一樣嗎?”
情報官員連忙解釋道:“是一樣的,不過有一點不同。李三一這個人非常特別,他把所有的兵部訓練都落到了實處,不僅不克扣糧餉,而且紀律也非常嚴明。”
太子聽了,對李三一更加感興趣了,追問道:“哦?那還有哪點不一樣呢?”
情報官員注意到太子對這個話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於是他詳細地解釋道:“進入軍營之後,士兵們必須認字。據我所知,李三一的家奴也是如此,如果他們沒有一技之長,並且還不認字的話,根本就不會有人購買他們。”
太子聽完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的眉頭微皺,似乎在腦海中仔細琢磨著這些信息。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問道:“哦,這麽說來,李三一的家奴,除了那些擁有特別技能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認字咯?”
情報官員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沒錯,正是如此。”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似乎對這個情況非常了解,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遲疑。
太子繼續追問:“那麽在軍營裏,對於識字數量有沒有更具體的要求呢?”
情報官員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道:“當然有。在軍營裏,對於認字數量有著更為嚴格的規定。如果一個人的認字數量不超過一百,那麽他就無法擔任官職;而如果認字數量不超過五百,那就連總旗這樣的職位都無法勝任。隻有認字數量達到一千字以上的人,才有資格擔任百夫長及以上的職位。”
太子聽後,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凝視著遠方,似乎在思考著這些規定對於軍隊管理和戰鬥力的影響。
“要不要在太子府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