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太子府書房聽取情報官員匯報
字數:5709 加入書籤
“他們現在在伯爵城裏推行一本名為《千字文》的書籍,主要目的是用來教導孩童,讓他們學習一千個常用字。而這本書是由他們府裏的奴仆們編撰而成的。”情報官員詳細地說道。
太子聽後,若有所思地回應道:“哦,這件事情,我也曾聽此次宣旨的禮部左侍郎崔建成提起過。他似乎對這本書頗為讚賞,還打算將其推廣至整個大武呢。”
接著,情報官員補充道:“《千字文》是去年完成的,今年他們又在著手編撰三千字的常用字書籍。據估計,到年底應該就能問世了。”
太子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好奇之色,追問道:“哦,如此說來,他們每年都會出版這樣的書籍嗎?”顯然,他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李三一府裏的人,隻要書寫得好,李三一看過覺得滿意,就會給予一到百兩紋銀的獎勵。而且,他還讓商隊在大武境內四處搜集各種各樣的書籍,然後在府裏專門成立了一座藏書閣。據我所知,這座藏書閣裏現在已經收藏了兩千多本書籍呢!”情報官員詳細地解釋道。
“哦?兩千多本?這可真是不少啊,都快趕上一家書店的藏書量了。”太子驚訝地說道。
“是啊,確實如此。而且,當年李三一為了充實這座藏書閣,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呢。他不僅買下了胭脂城三家書房裏的所有不同書籍,還因此成為了胭脂城的一段熱門話題。”情報官員繼續補充道。
“嗯,如此看來,李三一這府裏的人可都不簡單啊。不僅奴仆們都識字,還能著書立說,再加上這座藏書閣,恐怕用不了三代人的時間,這李府就能發展成一個地方小勢力了。”太子若有所思地說道。
“他在自己的府邸裏讓眾多人都交出稿子來,然後再進行評選,最後選出得票最高的那一本。這種做法可真是別出心裁!而且,去年的公開獎勵竟然高達一百兩銀子,這可是一個五口之家二十年的純收入!”情報官員詳細地解釋道。
太子聽後,不禁讚歎道:“哦,此人不僅有創意,而且還如此慷慨大方,真是不簡單啊!”
“不僅如此,今年更是不得了。這事兒不僅在胭脂城,甚至在整個秦州都已經是人盡皆知了。他在伯爵城池外居然立起了近萬個方框,人們都稱之為‘萬字林’。而且,裏麵還修建了小路,栽種了花草樹木,每天都有好幾百甚至上千人前去觀賞呢!”情報官員繼續說道。
太子越發對這個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點頭稱讚道:“嗯,此人確實很有頭腦,懂得如何吸引人們的注意。”
“不過,據我所知,他並不一定懂得很多具體的知識,隻是能夠把握好大方向,將其他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需要人的時候就給人,需要錢的時候就給錢,最後就看結果如何了。”情報官員補充道。
太子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緩聲道:“如此觀之,此人不僅能夠掌控全局,更懂得合理放權,實乃難得的領導之才啊!”
一旁的情報官員連忙應道:“殿下所言極是,北關口駐軍亦是如此。他將訓練事宜全權交由五百戶長麻偉負責,而後勤保障則交予五百戶長、長史趙智打理。他本人則在必要時進行檢查,若發現問題,便會及時提出並責令改進。先是派遣軍隊巡邏新建的河西郡邊防,隨後再轉至封地巡邏。”
情報官員稍稍頓了一下,接著補充道:“此外,他還在武侯關修築了一條長達十多裏的烽火台城牆,將威國那邊的武侯關緊緊地封鎖在其中。”
太子聞言,麵露驚色,追問道:“哦?這是何時之事?”
情報官員趕忙答道:“就在朝廷的宣旨官員剛剛離去之際,他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動工了,目前工程已接近尾聲。”
太子微微頷首,表示知曉,思忖片刻後道:“嗯,他此番舉動倒是趕了個巧。近來威國朝堂動蕩,眾人自顧不暇,自然無暇顧及邊境之事。”
“我們要不要提醒一下他呢?”情報官員麵露遲疑之色,輕聲問道。
太子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以為意的笑容,緩聲道:“不必了,威國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絕不敢對李三一怎麽樣。況且,就算他們真的抗議一下,咱們大武又豈會理睬他們?以李三一的個性,若真把他逼急了,說不定他一怒之下直接拿下武侯關,到那時,我們大武可就又能開疆拓土啦!”
太子的語氣輕鬆,似乎完全沒有將威國放在眼裏。在他看來,一個小小的威國,根本不值得他過多關注。
然而,情報官員卻有些擔憂地說:“隻是,我擔心朝堂上的那些禦史們會沒事找事啊。”
太子擺了擺手,寬慰道:“放心吧,如今邊關局勢緊張,尤其是李三一所在之地,眾人都眼巴巴地盼著能再立新功呢。那麽多勳貴子弟都被派過去了,他們可不是去喝西北風的。”
“這倒是,”情報官員點頭應道,“若是此次開疆拓土能夠成功,立下赫赫戰功,就算是庶子,也能在家譜中單開一頁,光宗耀祖了。”
“正是如此啊!”太子笑道,“所以,那些聞風而動、趨炎附勢之徒,自然不會去得罪所有人。他們可都不是傻子,隻要占據了大義,那便是正義所在。”
說到此處,太子心中暗自思忖:“嘿嘿,誰不知道,這其中最大的贏家,自然是我太子府啦!”
“對了,李三一占領關口後的第三天,他的妾室就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而且另一個妾室這個月底也即將分娩,會再為他添一個孩子。府裏過去報喜之人趕上林萬戶侯在場,林萬戶侯就給起了個名字。”情報官員匯報道。
李三一聽聞此事,不禁麵露驚訝之色,脫口問道:“哦?他竟然還沒有娶妻嗎?”
情報官員趕忙解釋道:“目前確實如此,按照大武律法規定,李三一年滿十六方可娶妻,而他去年剛剛納妾。”
太子緊接著追問道:“那麽關於這兩個妾室的背景,你們是否都已經調查清楚了呢?”
情報官員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回太子殿下,經過我們的深入調查,這兩個妾室的背景信息已經全部掌握。其中一個妾室來自同州,而另一個則是吳國人。她們二人都是李三一從逃難流民中購買而來的,並非出身於世家大族。”
太子聽後微微頷首,表示明白,然後若有所思地說道:“哦,原來如此。這麽說來,他府中的人大多都是如此吧。”
情報官員連忙應道:“確實如此,殿下。李三一的府邸之中,基本上都是奴隸,真正屬於雇傭性質的人員相當稀少。像佃戶、店鋪夥計等等,幾乎都很少進入他的府邸。而且,在李三一外出期間,府中所有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由管家魚富貴全權負責處理,李三一對他可謂是信任有加。即便是那兩個妾室,也絕對不敢對魚富貴有絲毫的違背之意。”
太子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以為然地說道:“嗯,妾室畢竟隻是妾室,還稱不上是女主人,一個忠心耿耿的管家自然是無需懼怕她們的。”
“他的水渠,竟然采用了一種自動提水設備!”情報官員驚歎道,“而且還重兵把守,我們的人根本無法靠近。”
太子聽聞,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嗯,先看看吧。過兩年,如果這自動提水設備真的好用,到時候可以讓他將其獻給朝廷,或者朝廷直接購買也行。”
情報官員點頭應是,接著又匯報道:“還有一件事,太子殿下。他在修建城池時,把附近馬坊鎮那座山的樹木幾乎砍伐殆盡。不過,現在他又開始種植樹木了,並且還規定,以後砍伐完了就得種植樹木,砍伐一裏地,就要留下一百步的距離,然後才能繼續砍伐。如果樹木數量不夠,就從外麵購買,絕對不能過度砍伐。”
太子對此頗感興趣,追問道:“哦?他為何要這樣做?”
情報官員解釋道:“他說,若是將樹木砍伐光了,很容易導致不下雨,甚至可能引發山體不穩、幹旱以及河水斷流等問題。”
太子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以為然的笑容,隨意地揮了揮手,仿佛這件事情根本不值得他關注一般,說道:“罷了,這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無需太過在意他。”
然而,站在一旁的情報官員卻並沒有就此罷休,他緊接著說道:“可是,太子殿下,據我所知,河西郡最近有大量的流民從關中地帶遷徙過去,而且似乎還有官府的身影在其中若隱若現。”
太子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對這個消息產生了一些興趣,追問道:“哦?竟有此事?”
情報官員連忙點頭,繼續稟報道:“是的,殿下。今年關中地帶遭遇了罕見的幹旱,降雨量稀少,導致許多百姓無法維持生計,隻能被迫離開家園,成為流民。而河西郡相對來說,情況要好一些,所以這些流民紛紛湧向了那裏,希望能找到一條活路。”
太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喃喃自語道:“嗯,如此說來,這些流民去了河西郡,倒也算是有了一線生機。”
這時,情報官員又補充道:“不僅如此,殿下。去年的時候,秦州州牧虞文奇,就是靠著給李三一送去這些流民,狠狠地賺了一筆。”
太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好奇地問道:“哦?他是如何賺錢的?”
情報官員解釋道:“李三一每接收一個流民,就會付給虞文奇一兩銀子作為茶水費。而這些流民數量眾多,積少成多,虞文奇自然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李三一還真是個妙人啊!他的封地竟然如此荒蕪,不僅沒有人口,而且還是一片不毛之地,這可真是讓人頭疼啊!不過呢,他倒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替虞文奇解決了流民問題。我想關中地帶的官員們肯定也都知道這件事情,他們或許是想趁機分一杯羹,又或者是擔心發生民變,所以才會把這些不安定的因素吐出去。這樣一來,他們既能拿到錢,又能消除隱患,可謂是一舉兩得啊!畢竟關中地帶人口眾多,少一點人也沒什麽關係。”太子若有所思地分析道。
“是啊,太子殿下說得對。他們過去也算是幫朝廷實際占領了新的土地,這樣一來,朝堂就不用再為這些事情操心了。”情報官員隨聲附和道。
“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情況嗎?”太子繼續追問道。
“哦,對了,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李三一正在修路!他先是在伯爵城池外五裏的地方修建了一條環線,這條環線的兩側都是小村莊。然後呢,他又計劃修建從伯爵城到馬坊鎮、伯爵城到武侯關以及伯爵城到北關口的這幾條道路。而且,這些道路的兩側都預留了排水溝,還栽種了實用的樹木。道路的寬度暫時設定為十五步,可以容納三輛馬車並行,不過他們還打算以後繼續拓寬,路基是按照百步路寬來設計的呢。”
“嗯,這個地方連接威國、大夏、匈奴,四國緩衝地帶,現在被李三一占據著。要是和平了,貿易肯定發達,李三一還是很有眼光。現在留下,以後繼續拓寬一下就行了,不保留出來,在拆遷就是麻煩。”太子認同的道。
“對的,李三一也是這樣解釋的。”情報官員附和道。
“嗯,他的事情以後多關注。其他封地有何動靜?”太子問道。
“西南的六皇子,一直很安分,他的側妃家,在當地飛揚跋扈…”
情報官員繼續匯報著。兩個時辰後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