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子半夜被叫醒

字數:5972   加入書籤

A+A-


    在那古老的王城中,巍峨的宮殿矗立在繁華的都城中央。一位年輕的侍衛正站在宮殿的回廊下,眼神堅定又帶著幾分警惕。
    突然,一陣嘈雜聲從遠處傳來,隻見一群宮女驚慌失措地奔跑著。侍衛心中一驚,立刻拔劍在手,快步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趕去。原來是一名刺客潛入了後宮,正與幾名護衛激烈搏鬥。刺客武藝高強,護衛們漸漸有些招架不住。
    侍衛大喝一聲,加入了戰團。他身姿矯健,劍招淩厲,與刺客鬥得難解難分。就在刺客露出破綻的瞬間,侍衛一劍刺中了他的肩膀,刺客吃痛,轉身想要逃走。
    此時,宮殿深處傳來一聲威嚴的怒喝:“大膽刺客,休要逃走!”竟是皇帝親自趕到了。刺客聽到皇帝的聲音,眼神中閃過一絲瘋狂,竟不顧一切地朝著皇帝撲去……
    “什麽?父皇遇刺?”太子府裏,正在休息的太子被侍從叫醒,他的眉頭緊緊皺起,滿臉不悅。畢竟,誰也不願意在睡夢中被人突然叫醒。然而,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的不快瞬間被惶恐所取代。
    “父皇可好?”太子急忙問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焦慮。
    “皇帝沒事,隻是刺客沒有留下活口,三人皆服毒自盡。”情報官員連忙回答道。
    聽到父皇並無大礙,太子稍稍鬆了一口氣,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滿了擔憂。畢竟,皇帝遇刺這樣的大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會對朝廷產生巨大的影響。
    “沒事就好,在哪裏遇刺?”太子定了定神,繼續問道。
    “在秦貴妃處,這三日皇帝都在此處。”情報官員如實稟報。
    “哦?”太子的眉頭微微一挑,似乎對這個地點有些意外。不過,他很快就恢複了平靜,說道:“行了,那就沒事,自有秦尚書操心。讓暗衛隨時監測即可,不可再有其他動作。”
    “要不要添把火?把這事坐實了。”
    “不用。”
    “是,太子殿下。”情報官員應道。
    然而,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時,太子突然又叫住了他:“等等,你剛才說什麽?要不要添把火,把這事坐實了?”
    情報官員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回答道:“是的,太子殿下。如果我們能在這件事情上再推波助瀾一下,或許可以讓某些人陷入更大的麻煩。”
    太子沉默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說道:“算了吧,我那幾個弟兄,最近有些不安分,手裏的人還是太少,尤其武將。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輕舉妄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是,太子殿下英明。”情報官員點頭稱是。
    “對了,殿下,昨晚威國傳來消息,他們打算對武侯關增兵一萬!”情報官員突然想起了這件重要的事情,心中一緊,連忙向太子報告。
    太子聽聞後,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複了平靜。他並沒有直接回應這個消息,而是轉而問道:“哦,河西郡有消息傳來嗎?”
    情報官員心中一怔,他原本以為太子會對威國增兵的消息表示出更多的關注,沒想到太子卻突然問起了河西郡的情況。他定了定神,回答道:“還,沒有,殿下。咱們的人主要集中在北關口進行集訓,另外還有一部分剛從秦州和長安過去的佃戶、民工,他們都在底層工作。那邊的管理非常嚴格,如果有人不聽話,就會被拉去免費修路或者挖礦。”
    太子微微點頭,似乎對情報官員的回答還算滿意。他接著問道:“那武侯關那邊呢?”
    情報官員連忙回答道:“武侯關那邊是由李三一的家兵駐守,最後的防禦工事都是他們自己最早的佃戶或者原住民在負責修建。後來的人都不被允許靠近,而是被安排去興修水利和修建道路了。”
    太子聽完後,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這人的情報做得不錯,你們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把太子府搞得跟鐵桶一樣嚴密就好了。”
    情報官員一聽,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應道:“是,是,屬下一定好好學習,絕不讓殿下失望。”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小心翼翼,生怕太子對他的表現不滿意。
    “威國那邊的主帥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太子一臉好奇地問道。
    情報官員趕忙回答道:“回稟太子殿下,這位主帥乃是威國太子府的人,而且還是個外戚。他之所以能夠當上主帥,完全是靠著太子府裏一個侍妾的姐姐上位的。此人不僅貪汙腐敗,而且壞事做盡,可謂是聲名狼藉啊!”
    太子聽後,不禁感歎道:“原來如此,看來威國那邊的太子府勢力相當強大啊!”言語之間,流露出一絲羨慕之意。
    情報官員連忙附和道:“確實如此,殿下。據我所知,最近威國的一個庶出皇子,其封地竟然隻有區區五裏,這可比李三一的男爵封地還要小呢!”
    太子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李三一那家夥的封地不過是個虛名罷了,實際上能有十裏就已經很不錯啦!而且他的封地上人口也不過才兩三千而已。不過話說回來,人家李三一是真有本事啊,一直不斷地開疆拓土,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朝廷得了好處,自然也就對他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咯!”
    接著,太子話鋒一轉,問道:“那麽,我們是否需要增加兵力呢?”
    情報官員思索片刻,回答道:“目前秦州大營的主事之人還是林萬戶侯。隻是朝廷裏有人想要讓他回到兵部去擔任左侍郎,這件事情現在還在扯皮當中呢。那位老武將似乎並不願意讓出這個位置啊!”
    “哼,這些人簡直就是一群蠢貨!一個在邊疆駐守多年的將領竟然得不到升遷,難道他們就不怕他造反嗎?不過話說回來,隻要威國那邊的消息一傳到朝廷,這件事情基本上就已經板上釘釘了。畢竟誰都知道李三一可不是那種會吃虧的人,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把功勞給領走。你就等著瞧吧,明天這件事情肯定就會有定論了。”太子一臉不屑地說道。
    “殿下所言極是啊!這些人都是些有功勞就拚命爭搶,遇到困難卻跑得比誰都快的家夥。咱們府裏的軍事力量確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才行。對了,聽說李三一在胭脂城府兵營搞了個培訓,要求所有的軍官都必須經過培訓之後才能正式上崗。要不咱們也學學他,搞一個類似的培訓呢?”情報官員趕忙附和道,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嗯,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不過目前來看,咱們還不能這麽做。不過可以先把這個想法記下來,等以後有機會了再試試看。不得不說,這小子的點子還真是挺新穎的。一直讓屬下的人清楚地知道是誰給了他們機會,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會對我們感恩戴德了。隻可惜啊,現在朝廷已經開始腐敗了,這種事情暫時還不能做。父皇他正值壯年,身體康健,孤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布局。至於李三一那裏嘛,就先把它當成一個軍官的培訓基地好了!”太子略作思考後,否定了情報官員的提議,但同時也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複,算是一種變相的認可吧。
    “這段時間以來,從邊疆宣旨歸來的禮部侍郎和兵部侍郎都在不遺餘力地為李三一招攬人才。無論是落榜的書生、武舉的人才,還是退伍的軍人、工匠,甚至是佃戶,都成為了他們的目標。毫無疑問,李三一肯定許下了不少誘人的好處,才會讓這兩位侍郎如此盡心盡力。”
    情報官員接著又透露了一件事情:“秦州州牧虞文奇,每接收一個流民,李三一就會給他一兩銀子作為報酬。而關中地區這次有數十萬災民前往河西郡,沿途還設有救濟點。如此大規模的行動,整個大武官場卻如同睜眼瞎一般,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反對或者質疑。”
    太子聽後不禁抱怨道:“嗬嗬,這就是我們大武的官員啊!麵對這樣的情況竟然都能視若無睹。”
    情報官員緊接著問道:“那兩位侍郎所招攬的這些人,可都是大武朝堂淘汰下來的人才啊,其中或許真有可用之才。我們就這樣放任不管嗎?”
    太子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罷了,就當是便宜了李三一吧。總好過這些人被其他中原王朝招攬去。畢竟,肉爛在鍋裏總比流到外人田要好些。”
    “這李三一確實精明過人啊!落榜書生他要也就罷了,竟然連那些上榜的也不放過。不僅如此,他還對等候補缺的官員給予優厚待遇,不僅發放五十兩的安家費,每月還有五兩銀子的補貼,美其名曰官場實習。更厲害的是,他在長安設立了河西郡駐長安辦事處,去河西郡的人可以讓家人在此地領取銀子,而且有去河西郡實習的人,還能通過這個辦事處將朝廷的事情傳遞給他們。”情報官員詳細地向太子稟報著。
    太子聽完後,若有所思地問道:“那麽,這個辦事處就隻在大武設立嗎?其他中原王朝有沒有類似的機構呢?”
    情報官員連忙回答道:“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其他王朝有這樣的機構,不過倒是發現了一些奴隸。”
    太子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意外,然後說道:“先不說他了,現在距離上朝時間也不遠了,還是談談其他幾個兄弟的情況吧。”
    情報官員應道:“是,殿下。我們發現魏王在他的封地西邊有一個秘密營地,人數大約在五百人左右。”
    太子聞言,露出一絲驚訝之色,讚歎道:“哦?沒想到啊,他竟然在封地還有這樣的秘密營地,不愧是我們兄弟幾個中最聰明的一個。隻是,他從哪裏弄來這麽多錢呢?”
    “我讓人調查了,說來也巧,魏王的手下三月份來長安辦事情,看到咱們的藥酒賣得如此之火,便隨手買了一車回去給魏王。魏王見此情形,猶如發現了一座金山一般,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於是毫不猶豫地將咱們府裏的藥酒販賣到河東幾國,這一來二去,可真是賺得盆滿缽滿啊!”情報官員詳細地解釋道。
    太子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輕聲說道:“哦,想不到這魏王還有點商業頭腦嘛。不過,這裏距離李三一的地盤也就二百多裏地而已,我聽說他的家兵實力相當不錯,到時候給他下一道調令,讓他出兵協助,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話鋒一轉,太子似乎又改變了主意,自言自語道:“嗯……算了,用李三一還不如用咱們自己的人呢。畢竟,自己人用起來更加放心些。而且,到時候從北關口回來的路上,正好可以順路去辦這件事,就當是對他們的一次實戰檢驗吧。”
    情報官員連忙附和道:“是,殿下您這一招真是高明啊!屬下佩服得五體投地。屬下一定會繼續密切關注此事的進展,一有新的消息,立刻向您稟報。”
    太子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他輕輕頷首,表示對匯報內容的認可。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麵下,太子的內心卻如波瀾壯闊的大海一般,思緒翻湧。
    他喃喃自語道:“蜀王那裏,實在是太過安靜了……”這句話仿佛是一道謎題,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一旁的人見狀,連忙解釋道:“我們的人一直都在密切監視著蜀王的一舉一動,不僅府內有我們的眼線,就連他的封地周邊也都安排了人手。隻是,蜀王的封地南邊緊挨著萬座大山,那裏是南蠻子的地盤,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而且,據我們所知,蜀王府及其周圍二十裏範圍內,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太子微微皺眉,似乎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他沉默片刻,接著問道:“那麽,漢王那邊呢?”
    “目前來看,漢王倒是沒有什麽大的動作。不過,上次借著秦府九小姐被害一事,我們成功地將他的封地削減至一個縣城。從那以後,他便開始對自己府裏的人進行精簡,如今隻剩下原來的三成。而我們安插在他府裏的人,也恰好被他精簡了出來。”
    太子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顯然對漢王的這一舉動感到有些擔憂。不過,他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冷靜地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加強對外圍的監測力度,看看是否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另外,再想辦法從內部尋找突破口,看看有沒有機會可以利用。”
    “遵命,殿下。”那人恭敬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