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三一和秦懷玉戰前討論武侯關
字數:5832 加入書籤
大武六十四年六月初七,武侯關外
時光荏苒,轉眼間,李三一已經在武侯關駐守了整整一個月。這一個月裏,他經曆了從最初的緊張到如今的習以為常。
在這個月中,李府迎來了一件喜事——妾室木竹清順利分娩,為李三一誕下了他的長子。這個孩子在雙河鎮的宅子裏降生,而這次,李三一親自為孩子取名,叫做“李玉河”。
然而,由於木竹清剛剛生產,身體還未完全恢複,李府的搬家計劃不得不再次推遲一個月,等她出了月子之後,再進行最後的搬遷。
就在李三一為家中瑣事忙碌的時候,前方傳來了威國的消息。
秦懷玉統領向李三一稟報:“少爺,威國那邊有新的動態。由太子府外戚蘇杭高擔任主帥,副帥則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們已經開始與這位主帥接觸,據觀察,此人過往來看貪功好財。”秦懷玉統領道。
“嗯,來了多少人?”李三一皺起眉頭,一臉嚴肅地問道。
秦懷玉統領連忙上前一步,拱手回答道:“回少爺,此次前來的人數共計一萬,都是從甘南州和甘孜州抽調而來的。同時,他們也加強了與大武邊境的力量。再加上武侯關原本駐守的兩千人,總共是一萬兩千人。”
李三一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歎息道:“咱們這裏有兩個千夫隊的人馬,再加上親衛隊,人數超過四千。雖然防守起來應該足夠了,但要想主動出擊,恐怕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啊。”
秦懷玉點頭表示同意,接著說道:“少爺所言即是,但是人數多了確實不好擺開陣勢。威國這次來了一萬多人,就算他們傾巢而出,最多也隻能擺開三千人進行進攻,其他的人隻能作為預備隊待命。不過這樣一來,後勤保障的壓力可就大了。”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分析道:“他們畢竟是在自己的國家作戰,而且離都城也不過隻有六七天的路程。所以,後勤方麵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秦懷玉笑了笑,接口道:“嗬嗬,少爺說得對。但如果我們真的把武侯關給打下來了,那這個威國恐怕就得慌了神了。因為出了武侯關之後,離都城就隻剩下一個關口了,而那個關口就是都城的門戶。到時候,這個太子可就是在玩火自焚啊。”
“以前這裏可是四國紛爭之地,如今卻成了咱們的封地,真不知道是哪個家夥給那威國太子出的主意,居然敢來攻打咱們!”李三一滿臉戲謔地調侃道。
秦懷玉聞言,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應道:“我看呐,多半是那些個文臣幕僚出的主意,畢竟他們整日裏隻知道耍嘴皮子,真正打起仗來,可就沒那麽厲害了。要是有個武將在旁邊提點一下,估計就不會想出這麽個餿主意了。”
李三一哈哈一笑,似乎對秦懷玉的說法頗為讚同,他大手一揮,接著說道:“罷了罷了,先不管這些了。還是說說那威國六皇子的秘密基地吧,你說那裏能不能直接通到武侯關呢?”
秦懷玉略一思索,回答道:“嗯,應該是可以的。這兩次交易期間,我們已經陸續派了三百人過去,今天再派過去五百人,到時候隻要他們在那邊裏應外合,咱們這裏的壓力也能小一些。”
李三一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追問道:“那威國六皇子那邊對咱們的行動有沒有什麽反應?”
“目前還沒有發現什麽異常情況,要麽就是他真的沒有發現,要麽就是他在故意裝作若無其事。少爺,你說他會不會是故意把他的這個秘密基地告訴我們,然後我們知道後,再派人過去,裏應外合,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武侯關。而到時候,駐守的將領又是換成太子府的人,一旦出了什麽事情,那可就是太子一係的責任了,跟他可就沒有半點關係了。你說這算不算是六皇子在借刀殺人,以此來打擊報複太子呢?”秦懷玉分析道。
李三一聽,覺得秦懷玉的話很有道理,不禁點頭稱是:“嗯,你這麽一分析,確實很有可能啊!不過不管怎樣,隻要我們能成功拿下武侯關,那它就是我們的了。至於威國的太子和六皇子,對我們來說,他們都不過是外人罷了。”
秦懷玉也表示讚同:“沒錯,隻要我們拿下武侯關,那我們就有兩個關口了,這樣一來,封地就隻剩下東邊草原的威脅了。”
說到這裏,李三一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連忙問道:“對了,烽火台上的那些重型弓弩布置得怎麽樣了?”
“二十五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上都設有兩台重型弓弩,而在這些烽火台之間,又均勻地分布著六台重型弓弩。如此一來,整個與武侯關相對的區域,總共布置了八十六台重型弓弩。不僅如此,軍械司還在加緊雙河鎮的宅子中進行生產,預計再過半個月,就能將所有的烽火台全部布置完成。這次為了滿足需求,我們從伯爵城池調來了一半的重型弓弩,否則還真難以湊齊這麽多。”秦懷玉詳細地回答道。
李三一緊接著詢問:“那麽,步兵和重型弓弩之間的協同進攻訓練情況如何?”
秦懷玉皺起眉頭,無奈地說:“我們在後方模擬了武侯關的場景,進行步弓協同作戰的練習。然而,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問題在於弓弩的準頭太差。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五十多人受了重傷,其中三十多人傷勢嚴重,恐怕需要退役。”
李三一沉思片刻,果斷地說:“既然如此,那就先暫停訓練,看看軍械司是否能夠解決弓弩精度的問題。”
秦懷玉點頭表示同意,並補充道:“我之前詢問過秦甲一,他說要改進水車鍛造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因為目前使用的水車動力相對較小。”
李三一稍作沉思,然後緩緩說道:“嗯,既然已經有了改進的方向,那就很好。那麽,連弩與步兵的協同作戰方麵,目前的情況又是怎樣?”
秦懷玉稍作停頓,思考片刻後回答道:“這個嘛,還是有一些效果的。幸運的是,我們使用的是連弩,可以形成持續不斷的攻擊。然而,由於受到射程的限製,我們仍然隻能采取仰攻的方式,而且壓製時間相對較短。”
李三一接著問道:“那麽,你估計還需要多久才能登上武侯關呢?”
秦懷玉迅速回答道:“目前已經完成了二十架登城車的製造,組裝還需要一天的時間。此外,火油也已經準備就緒。至於兵力方麵的準備,還需要三天的時間。”
李三一略加思索,心中快速計算著時間,然後說道:“也就是說,至少還需要四天的時間。而威國那邊增援的人馬,我預計五六天就能到達。”
秦懷玉點了點頭,應道:“是的,少爺。一切準備工作都完成至少還需要三天的時間。這樣一來,留給我們攻城的時間最多隻有兩天了。如果我們不惜犧牲人命,采用白天黑夜不間斷、輪番作戰的方式,那麽我們有六成的把握能夠攻下武侯關。”
“嗯,擴軍的事情進展得如何了?”李三一語氣沉穩地問道。
“回少爺,擴軍之事已圓滿完成,且訓練也已持續了一個多月,兵員數量充足,士氣高昂。”屬下畢恭畢敬地回答道。
李三一略作思考,然後說道:“如此甚好。此次不妨將其當作一次輪戰,讓老兵帶領新兵,讓他們在實戰中見見血,這樣成長會更快些。攻城,按說十倍兵力最好,咱們府裏待遇好,將士用命,武器也好,四倍沒有問題,你覺得如何?”
秦懷玉連忙應道:“少爺所言極是,如此安排既能鍛煉新兵,又能讓老兵保持戰鬥狀態,實乃一舉兩得之策。”
“那要不要讓朝廷駐軍和秦州大營來的人參與到這次攻城中呢?”秦懷玉若有所思地問道。
李三一聞言,眼睛一亮,連忙應道:“對啊,有免費的兵力,為何不用呢?我們可以在攻城前一天晚上將他們調過來,這樣既不會引起敵人的警覺,又能增加我們的攻擊力量。到時候,就讓他們聽從你的指揮,豈不是一舉兩得?”
秦懷玉聽後,略微沉思了一下,說道:“少爺,我來指揮是沒問題的,但這樣似乎不太合適。畢竟我隻是少爺您的家兵,而少爺您才是他們的校尉。由我來指揮他們,恐怕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李三一心領神會地點點頭,說道:“嗯,你說得也有道理。不過,我們可以這樣安排,給他們留出一段特定的時間,讓他們去攻城。如果他們能夠成功攻下城池,那麽功勞自然是他們的;如果他們無法攻克,那也算是一種曆練,對他們的成長也有好處。”
秦懷玉略微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個方法確實可行,於是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說道:“嗬嗬,這樣確實不錯。然而,要攻克武侯關之後,後續還有眾多城鎮等待我們去攻打,這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還需要耗費大量的物力資源啊。”
李三一一聽,不禁笑出聲來,反駁道:“你可別想得太美啦!最多也就是攻下武侯關,再攻下一個縣城,絕對不能再多了。咱們就這麽點兵力,按照我的想法,能夠拿下武侯關外的三個鄉鎮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以作為我們的緩衝區域,就像北關口那樣。”
秦懷玉點點頭,表示認同李三的觀點,但他還是有些擔憂地問道:“少爺說得有道理,不過如果我們表現得過於衝動,他們會不會主動找我們談判呢?”
李三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這倒是很有可能。到時候,我們就讓朝廷派個人過去談判,把我們的要求說清楚,剩下的事情就跟我們沒關係啦。”
秦懷玉恍然大悟,笑著說:“哈哈,確實如此,畢竟這功勞也不能讓我們全占了呀。”
李三一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接著問道:“不過,那四千新兵是否需要特別防範呢?畢竟他們與我們並非一心。”
秦懷玉眉頭微皺,答道:“少爺考慮得甚是周全,這六皇子與太子向來不合,此次擴軍恐怕也是各懷心思。那四千新兵雖訓練了一個月,但畢竟經驗不足,還是需要謹慎對待。”
李三一沉思片刻,下定決心道:“嗯,你說得沒錯。這樣吧,讓秦鐵柱將他們拉到草原上去訓練,遠離我們的主力部隊,以防萬一。”
“那給他們配備什麽裝備呢?”秦懷玉問道。
李三一思索片刻,答道:“我們的人自然是要全副武裝,而他們嘛,就給些輕裝備,純步兵即可,這樣他們也能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秦懷玉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理解了李三一的意思,然後接著說道:“這樣的話,他們這次外出,至少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
李三一點頭表示同意,他略微思考了一下,接著說道:“嗯,他們要巡視整個草原,所以帶上足夠三個月使用的糧草應該是足夠了。此外,還需要讓秦鐵柱製定一份詳細的計劃,並且與麻偉商量好行軍的路線,一定要確保不會被朝廷和秦州那邊的人發現。”
秦懷玉應道:“好的,我立刻就去給秦鐵柱下達命令。”說完,他走到旁邊的書案前,拿起筆開始寫命令。沒過多久,他就寫好了命令,然後拿給李三一看。
李三一仔細地看了看秦懷玉寫的命令,覺得沒有什麽問題,便點頭說道:“嗯,寫得不錯,發下去吧。”
秦懷玉應了一聲,然後轉頭對旁邊的親衛說道:“馬上把這封信派發到秦鐵柱千夫長那裏,讓他親自簽收。”
親衛領命後,迅速離去。
接著,李三一也拿起筆,寫了一道命令給麻偉。寫完後,他將信交給一旁的宇文飛,吩咐道:“宇文飛,你派人把這封信送到麻偉那裏。”
“是,少爺。”說完拿著信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