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路過視察村組建設

字數:5725   加入書籤

A+A-


    “那些人就是禮縣的移民?”李三一走出武侯關不遠,便在路上看到三五成群的人正步履蹣跚地朝著城池的方向走去。他不禁心生好奇,轉頭向身旁的親衛隊百夫長呂凡詢問道。
    呂凡連忙恭敬地回答:“是的,少爺,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目前移民的人數已經接近九萬,隻剩下不到兩萬還未完成遷移。按照這個速度,預計三五天內就能全部完成了。”
    李三一的親衛隊不僅負責保護他的安全,還兼任著秘書的職責。昨晚宇文飛特意交代過呂凡,要他對移民相關的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所以呂凡之前已經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李三一微微點頭,表示知曉,接著又問道:“那麽,拆分那些大家族的工作進展如何?”
    呂凡稍作思考,回答道:“據我所知,一開始進展並不順利,不過後來林峰隊長采取了一些強硬手段,抓了數百人去挖礦,這才讓事情稍微順利了一些。然而,至今仍有一些不願離開禮縣的大戶人家,林峰隊長還在努力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林峰原本是李府的護院隊長,由於一些老人習慣這樣稱呼他,所以這個稱呼一直沿用至今。這次清理武侯關的禮縣潰兵和組織移民的工作,正是由他全權負責。
    聽到這裏,李三一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他瞪大了眼睛,急切地追問道:“哦?竟然還有這樣的人家?那現在還剩下多少戶?”
    呂凡見狀,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有十二家呢,這些人家基本上都擁有大宅院,而且他們的土地麵積都非常驚人,超過了上千畝。咱們之前給的標準是按照胭脂城的地價來算的,一畝地一兩銀子,但是他們這邊的地價比胭脂城貴得多,山地一畝地都要五兩銀子以上,良田更是能達到十兩銀子。”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嗯,有道理,威國當年建國太快,很多地方都沒有經曆戰火就直接進行了朝代更替。這樣一來,這些大家族自然就得以保存下來了。”
    接著,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果斷地說道:“這樣吧,給林峰傳信,讓他在兩天之內,把這十二家不接受咱們條件的人都處理掉,讓他們去和他們的祖宗團聚吧!至於那些願意接受的,十六歲以上的男丁要單獨分村分戶,每戶不得超過五口之家,家族財產也按照戶數來進行分配。如果有人不接受這個安排,那就讓他們去挖礦十年,直到剩下的人都同意為止。”
    呂凡聽到李三一的命令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他暗自讚歎李三一的果斷和決絕,這種果斷不僅體現在決策上,更體現在行動上。他深知這是為了徹底解決問題而采取的必要手段,雖然有些殘酷,但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呂凡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應道:“是,少爺。我這就立刻派人傳信給林峰隊長,將您的命令傳達給他。”他的語氣堅定而恭敬,不敢對李三一的命令提出任何質疑。
    要知道,在這個封地中,李三一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命令就如同聖旨一般,無人敢違抗。即便是宇文飛這樣的人物,在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聽從李三一的命令行事。當然,少爺與秦懷玉統領和管家魚富貴商量一下,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李三一手中。
    正當呂凡準備轉身去傳達命令時,李三一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叫住了他。
    “等等。”李三一的聲音不大,但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呂凡趕忙停下腳步,轉身麵向李三一,恭敬地問道:“少爺,還有什麽吩咐嗎?”
    李三一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給林峰說,抄家之後,記得把那些院子都打掃幹淨。這些院子以後都還有用處,不能讓它們就這麽荒廢著。那些已經不能再住人的院子,就直接拆掉吧,免得浪費空間。等移民結束後,把所有空院子以及財物都詳細地統計出來,最好能畫個圖,這樣方便我們後續的管理和使用。”
    呂凡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李三一的每一句話,不敢有絲毫怠慢,生怕遺漏了任何重要信息。他一邊聽,一邊在心裏默默重複著這些話,確保自己能夠準確無誤地記住。
    當李三一說完後,呂凡迅速做出回應:“是,少爺。我一定會將您的要求原原本本地轉達給林峰隊長,絕對不會有任何偏差。”
    然而,李三一似乎還有些不放心,他緊接著補充道:“還有,告訴林峰,一定要嚴格遵守軍紀。如果有人膽敢違抗命令,不必請示,直接杖斃,然後按照逃兵的標準向其家屬報備。”
    呂凡深知李三一的命令不可違背,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是,少爺。我明白了,我會將您的指示傳達給林峰隊長,讓他務必嚴格執行。”
    見呂凡如此果斷地應承下來,李三一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是否還有其他需要交代的事情。
    過了一會兒,李三一覺得沒有什麽遺漏了,便示意呂凡可以開始行動。呂凡見狀,立即拿起紙筆,將李三一的命令詳細地寫下來。寫完後,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將紙張遞給李三一,請他過目。
    李三一接過紙張,仔細閱讀了一遍,然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呂凡見狀,連忙拿起印章,在命令上蓋了章,使其具有正式的效力。
    最後,呂凡叫來一名伍長,將寫好的命令交給他,並囑咐他務必盡快將其送到林峰隊長手中。伍長領命而去,帶著命令匆匆離去,執行這一重要任務。
    武侯關離馬坊鎮不遠,也就六七十裏地,離伯爵府城池更是近得很,直線距離都不到五十裏呢!因為路還沒修好,李三一就帶著親衛走了原來的老路,這下來也得六十多裏地。不過騎馬的話,一個半時辰就能回到伯爵府城池十裏處啦!這裏呀,可是規劃中的三環路呢!二環線和武侯關到城池的路修的時候取土,還有二環線附近村組建設取土,都是從這兒開始的,所以這裏就成了丘陵和平原的分界線啦!
    站在高處望過去,哇,一座長方形的、雄偉壯觀的城池出現在大家眼前,周邊還有成環線的村莊,就像一串項鏈,又像一座座烽火台一樣,緊緊地守護著主人呢!
    三條水渠從南向北流淌著,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分出一個岔口,水渠兩邊呢,是一片綠油油的小麥,長得可好了!田地裏沒多少農民在幹活,可能都去打工啦!
    “少爺,您看那邊,那個是不是荻華管事的呀?”呂凡目光銳利,遠遠地就瞧見一處工地上有個身影正朝他們走來,待走近一些,他便認出那是荻華管事。
    “嗯?”李三一聞言,順著呂凡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快步朝他們奔來。
    十來個呼吸的時間,荻華管事就如一陣風般跑到了李三一眾人麵前。
    “小人荻華,見過少爺!”荻華管事滿臉笑容,躬身向李三一行禮。
    “哈哈哈,荻華啊,你辛苦了!這麽大熱的天,還親自跑出來。”李三一笑著說道。
    “不辛苦,不辛苦!”荻華管事連忙擺手,“剛好工地上快要收工了,我看到有一隊人馬過來,仔細一瞧,原來是少爺您的人。這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我就讓民工們多休息一會兒。晚上收工稍微晚一點,也能多幹些活。”荻華管事解釋道。他心裏其實有些忐忑,生怕少爺會誤解他是專門在這裏等候的。畢竟,少爺向來最討厭那些阿諛奉承、迎來送往的事情。
    “哦,原來是這樣。”李三一說道:
    “既然已經走到這裏了,那我們不妨就去工地上瞧一瞧吧。”
    荻華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回應道:“好的,少爺,這邊請。”
    兩人一同前行,沒過多久便來到了一個村莊附近。荻華指著不遠處的工地,向李三一介紹道:“少爺,武侯關外禮縣的移民在二環線上的布置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目前,他們正在三環路邊進行安置。按照少爺您的指示,我們特意將同姓的人分在了不同的組裏,而且原來來自同一個村鎮的人也沒有被安排在同一個組,這樣一來,移民村的數量就增多了。”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這樣做會對移民的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嗎?”
    荻華連忙解釋道:“影響並不大,主要就是先後到達的時間問題。他們先到這裏,後麵從關中地帶過來的人再進行填充就可以了。”
    李三一繼續追問:“那麽村組長們能夠應對得過來嗎?”
    荻華自信地回答道:“完全沒問題,秦統領已經安排了五百名退伍家兵協助工作。現在都是村組長們先入住,每天都是由他們負責帶領新來的移民。”
    李三一還是有些不放心,又問道:“有沒有人鬧事呢?”
    “有啊,十來天都有上百人了呢,村組長直接就把他們帶去附近鎮上的治安隊了,然後治安隊再把這些人集中安置到礦上。”荻華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
    “嗯,這樣做很好。礦上自然有辦法讓他們乖乖聽話的。那麽現在已經有多少個村子了?”李三一接著問道。
    “目前三環路規劃了六十四個村子,二環路上則有三十六個村子。伯爵府城池以南,除了二環、三環路上的村子外,還建成了六十四個村子,其中達到五百戶的村子有三十六個。而且大部分村子的入住率都超過了半數。”荻華詳細地回答道。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村子全部住滿人的話,人數差不多能接近四十萬呢。”李三一心裏暗自默算了一下,然後說道。
    “是的,少爺。再加上城池裏麵現有的佃戶、工人、商人,以及咱們府裏的人,加起來據說超過兩萬人口。所以,住滿咱們的封地,有四十萬人口應該不成問題。不過,這也差不多是這條水渠所能供養的極限了。”荻華解釋道。
    “哦?水渠的供水已經跟不上了嗎?有沒有去問過秦丙七?”李三一聞言,眉頭微皺,連忙問道。
    “問過了,他說也就到北三環,不能再往外擴大了。現在三條水渠,把清水河一半的水量截取了,再取水就影響下遊兩鎮人了。”荻華詳細地解釋道。
    李三一聽後,微微點頭,表示理解。他稍作思考,然後說道:“嗯,有道理。那就這樣吧!農田灌溉用水渠。人畜飲用水,就用井取水,百戶建成一口井,離茅廁五十步以上。”
    荻華聞言,麵露難色,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啊,哦,少爺,這個距離能不能改成四十步?”
    李三一有些詫異,看著荻華,疑惑地問道:“哦,有問題?家兵營地井口離茅廁可是百步距離呢。”
    荻華趕忙解釋道:“啊,軍營問題不大。主要是村子裏有點問題。咱們環線兩側的村子,院子規劃是三丈寬、十丈長,十丈長換算下來也就是四十五步。而且咱們村子主道路修建是按五丈規劃,副道按三丈規劃,如果水井離茅廁五十步的話,那水井要麽在路中間,要麽就在村子外麵,這樣村民取水就會有些不方便。”
    “嗯,你說的也是。那就四十步吧,不過要注意哦,水井上遊五十步內最好不要有茅廁哦。畢竟現在水位比較淺,如果茅廁有滲漏的話,那汙水可就會滲進我們的水井裏啦,你想想看,那後果會有多嚴重呢?”李三一點頭答應下來,但還是不放心地多解釋了一句。
    荻華聽後,若有所思地應道:“哦,我知道啦。在打井的時候我會特別留意這個問題的。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幹脆就直接取消一戶宅院好了,把它占據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由隔壁的兩家平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