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登門謝罪

字數:3266   加入書籤

A+A-


    蘇懷瑾俯身細察,專業手電筒的光束刺破皮殼迷霧。忽然,一簇胭脂色光芒在裂隙深處流轉,恍若千年血玉重見天日。他手指輕顫,這抹紅色與趙敬肅王墓中出土的赤玉帶鉤如出一轍。正要開口,卻被李青雲拽著蹲下。少年耳語道:"三點鍾方向那個戴墨鏡的,昨天在玉雕廠就想搶咱們的石頭。"
    話音未落,墨鏡男已帶著四個彪形大漢逼近。李青雲突然扯開嗓子用緬甸語高喊:"阿卡西啦!神仙顯靈)" 隻見他掏出個青銅觚形器,將酸梅湯潑向原石。液體觸及石皮的刹那,裂紋中驟然迸發七彩霞光,驚得圍觀者連連後退。
    "莫慌莫慌!" 少年跳上展台,從蹀躞帶解下枚魚形佩,"此乃西漢南越王宮燈上的辟火珠,專克邪祟。" 他信口胡謅的模樣,倒讓蘇懷瑾想起竹簡裏劉彭祖 "指鹿為馬" 的記載。墨鏡男被這通表演唬住時,李青雲已拉著蘇懷瑾鑽進暗標區。
    暗標室幽深如古墓甬道,僅憑激光防偽燈照明。李青雲貓腰鑽進天字三號席,從懷中掏出個鎏金銀香囊:"蘇專家可知這是什麽?" 不待回答便自問自答:"唐代葡萄花鳥紋香囊!我拿它裝了緬甸老坑的土,等會聞著味兒就能辨玉種。"
    蘇懷瑾望著少年煞有介事地焚香,突然瞥見標書上有行朱砂小楷:丙寅年封土。他心頭劇震,這正是趙敬肅王墓的紀年方式。標箱中的原石皮殼上,赫然浮現出與竹簡文字相似的刻痕,像是有人用金絲在石麵繡出 "彭祖" 二字。
    "青雲,這石頭..." 話音未落,展廳突然陷入黑暗。應急燈亮起的瞬間,李青雲已如靈貓般撲向展櫃。月白衣角掠過時,蘇懷瑾看見他手中魚形佩閃過詭異藍光,竟與竹簡記載的 "夜照玉璧" 別無二致。
    "快走!" 少年將原石塞進蘇懷瑾懷中,自己卻迎向追來的黑影。他邊跑邊唱起童謠:"玉在山兮木有枝,王爺枕邊藏玄機..." 稚嫩歌聲在展廳回蕩,竟暗合竹簡中秘傳的《葬玉訣》。當保安趕來時,隻看見滿地翡翠碎片映著月光,宛如散落的星子,而李青雲早已不見蹤影,唯留那枚魚形佩在展台上泛著幽藍光芒。
    三日後,蘇懷瑾在實驗室用質子激發 x 射線分析原石,發現內部血紅部分竟含西漢特有的辰砂成分。當他翻開李青雲塞在石縫中的信箋,孩童稚拙的筆跡寫著:"蘇專家,下次帶您去釣周穆王的青銅魚~" 信紙背麵,赫然拓印著趙敬肅王竹簡缺失的最後一枚簡牘。
    緬甸曼德勒翡翠公盤的警報聲刺破晨霧時,李致遠正在騰衝老宅的天井裏研磨徽墨。七十二歲的老人身著藏青長衫,指尖沾著的鬆煙墨香與簷角銅鈴的清脆聲交織,在晨光中洇開一圈圈漣漪。當管家捧著鎏金嵌玉的手機快步走來時,他正在臨摹《熹平石經》的《魯詩》殘卷。
    "老爺,小少爺在公盤出事了。"
    狼毫筆鋒在 "哀我人斯" 四字上突然頓住,墨點如淚墜在灑金宣上。李致遠望著手機裏傳回的現場照片,少年月白色長衫上的翡翠碎屑在應急燈下泛著幽藍,像極了三十年前他在馬王堆漢墓見過的 "長明燈" 餘燼。
    "備車。"
    老人的聲音平靜得如同古硯裏的墨汁,卻讓管家無端想起老宅地窖裏那口封存了五代人的青銅棺槨。三日後,當李青雲被押回騰衝時,正撞見爺爺在宗祠裏擦拭那柄越王勾踐劍。青銅劍在冷光中流轉的紋路,與他魚形佩上的藍光詭異地重疊。
    "跪下。"
    李致遠的聲音像騰衝火山岩般厚重。少年膝蓋剛觸到青磚,老人手中的劍穗已重重抽在他背上。劍穗上的和田玉貔貅撞在青磚上,迸出細碎的火星。
    "知道錯在哪麽?"
    "不該用辟火珠裝酸梅湯..."
    "啪!" 第二道鞭痕落在舊傷上,"你當祖宗留下的夜照玉璧是街頭雜耍?" 李致遠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手帕上洇開暗紅血跡。少年慌忙起身,卻被老人冰冷的眼神釘在原地。
    "當年你父親也是這般頑劣,非要把三星堆青銅神樹當燈籠掛..." 老人顫抖的手指撫過劍鞘上的鳥篆,"他臨終前攥著我的手說," 爹,我看見那些古物在哭 "..."
    祠堂供桌上的長明燈突然爆出燈花,映得李致遠鬢角的白發如霜。李青雲這才注意到爺爺藏青長衫下露出的繃帶,那是上個月在敦煌莫高窟修複壁畫時被落石砸傷的。
    "三日後隨我去見蘇先生。" 李致遠將劍穗纏回腰間,"帶上《永樂大典》副本和你從公盤偷的西漢簡牘。"
    "可是爺爺,那簡牘拓片..."
    "我知道你用魚形佩拓了趙敬肅王墓的密文。" 老人突然從懷中掏出個鎏金錯銀的盒子,打開竟是半枚戰國時期的虎符,"當年你太爺爺在長沙子彈庫楚墓發現它時,另一半還在軍閥手裏。"
    虎符在月光下折射出詭異的紋路,李青雲忽然想起公盤標箱裏浮現的 "彭祖" 刻痕。祠堂外傳來夜梟的啼鳴,老人將虎符按在少年掌心:"明天去實驗室,用質子激發 x 射線看看這虎符裏藏著什麽。"
    蘇懷瑾的實驗室設在西六宮的一座偏殿裏。當李致遠帶著孫子跨過門檻時,簷角銅鈴突然無風自鳴,與騰衝老宅的鈴聲形成奇妙的共振。少年懷中的鎏金銀香囊輕輕晃動,唐代葡萄花鳥紋在晨光中流轉出神秘的光暈。
    "李老先生別來無恙。" 蘇懷瑾放下手中的青銅觚,觚身上的饕餮紋與李青雲的魚形佩同時泛起微光。老人注意到專家白大褂下露出的玉琮掛件,正是去年流失海外的西周重器。
    "犬孫頑劣,擾了蘇先生清修。" 李致遠雙手遞上《永樂大典》副本,封麵的灑金雲龍紋在陽光下竟浮現出類似公盤標箱的刻痕。蘇懷瑾接過時,發現扉頁有一行朱砂小楷:"丙寅年封土,彭祖遺文在此"。
    三人移步偏殿深處,李青雲趁機打量著實驗室裏的各種儀器。當他的目光落在那台質子激發 x 射線分析儀上時,忽然想起爺爺讓他帶來的虎符。正要開口,卻被蘇懷瑾的聲音打斷:"李老先生可知,貴孫帶來的原石裏,除了西漢辰砂,還有一種未知的微量元素?"
    喜歡藏寶閣請大家收藏:()藏寶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