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暮色來電,靈童現世
字數:2923 加入書籤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很晚了。蘇懷瑾和趙良言起身告辭,沈玉文教授將他們送到門口,叮囑道:“你們要記住,考古事業是一項偉大而神聖的事業,需要你們用一生去追求。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不要放棄。我相信,你們一定能為華夏的考古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回家的路上,蘇懷瑾和趙良言都陷入了沉思。他們深知,師父的教誨不僅是對他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他們未來的期望。他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牢記師父的囑托,在考古這條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曆史文化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回到家中,蘇懷瑾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思緒萬千。他想起了在考古隊的日子,想起了和隊員們一起克服重重困難的時刻,想起了這次重大發現帶來的喜悅和榮耀。他知道,這隻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還有更多的曆史謎團等待著他們去解開,還有更艱巨的任務等待著他們去完成。他期待著明天的到來,期待著能在考古事業中創造更多的輝煌,不辜負師父的期望,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信任。
這一日,窗外斜陽將辦公室染成蜜色,蘇懷瑾正伏案整理著趙敬肅王墓出土文物的光譜分析報告。檀木鎮紙壓著泛黃宣紙,狼毫筆尖懸在《西漢諸侯王葬製考》的標題上方,墨汁凝成欲墜的琥珀。青銅器 x 光掃描圖在電腦屏幕泛著幽幽青光,仿佛古墓深處的磷火穿越時空跳躍而來。
突然,自己的手機發出急促的鈴聲。蘇懷瑾瞥見來電顯示區號是南洋小少爺,指節在紫檀桌麵上輕叩兩下才接起電話 —— 這是他與古玩圈老友約定的暗號,若是三長兩短的叩擊便是代收贗品的托詞。
"蘇專家,您這叩桌子的功夫可比我家老爺子盤核桃還講究。" 未及開口,聽筒裏便竄出清泉擊石般的少年音,尾音帶著狡黠的上揚,"我是南洋李家的幺兒青雲,上上個月您在東都鏟交流會上把我三叔珍藏的戰國蜻蜓眼鑒定成玻璃彈珠時,我可在屏風後頭數著您衣裳沾了幾粒瓜子殼呢。"
蘇懷瑾眼前浮現出那日情景。李家少爺捧著所謂 "楚地秘寶" 時,確實有個穿月白唐裝的少年蹲在酸枝屏風後,衣擺沾著幾片茉莉花瓣,當時還以為是侍茶童子。他轉動著手中和田玉筆洗,溫聲道:"李公子見笑了,令叔那串珠子雖非古物,但施華洛世奇的水晶切工倒是..."
"停停停!" 少年急急截斷話頭,電話那頭傳來清脆的嗑瓜子聲,"我可不是來討說法的。聽說您剛挖了個不得了的王爺墳?要不換個場子透透氣?這周末翡翠公盤,給您留了天字三號席 —— 對了,我新得的緬甸老坑原石裏開出塊帶血沁的,像極了您論文裏寫的西漢血玉琀蟬。"
蘇懷瑾筆尖微頓,宣紙上洇開墨梅般的痕跡。翡翠公盤向來是珠寶商的戰場,這般邀約實在突兀。正要婉拒,卻聽少年壓低嗓音:"上個月我在潘家園淘到半片錯金銘文銅牌,刻著 " 彭祖飲露 " 四字,和您新出土的竹簡筆跡倒像雙生兄弟。" 說罷竟當場背起竹簡段落,稚嫩聲線將 "劉彭祖性狡詐,常著皂衣迎二千石" 念得抑揚頓挫,活脫脫茶館說書人的架勢。
三日後,翡翠公盤現場。
百年香樟撐起翡翠色的穹頂,蟬鳴裹著檀香在雕花窗欞間流轉。蘇懷瑾繞過擺滿《核舟記》複刻品的博古架,忽見假山太湖石後探出個腦袋。十六七歲的少年穿著改良漢服,月白緞麵繡著暗銀夔紋,腰間纏著七寶蹀躞帶,活似年畫裏走下來的散財童子。
"蘇專家果真龍行虎步!" 李青雲從石後蹦出,腕間九宮八卦鈴叮當作響。他踮腳將冰鎮酸梅湯塞到蘇懷瑾手中,青瓷碗沿還凝著水珠,"這紫蘇梅子是我跟著《齊民要術》醃的,比您實驗室的碳十四檢測儀還準 —— 三伏天配戰國古法,包您神清氣爽。"
蘇懷瑾望著少年鼻尖沾著的梅子鹽霜,突然想起出土竹簡上 "彭祖幼時善製冰鑒" 的記載。還未開口,衣袖已被拽住。李青雲變戲法似的摸出個錦盒,掀開時孔雀藍絲絨襯著塊巴掌大的原石。強光手電掃過灰白皮殼,隱約可見內裏透出胭脂色光暈,恰似古玉血沁。
"您瞧這莽帶走向。" 少年指尖劃過原石表麵蛛網狀紋路,"像不像《考工記》裏 " 赤瓊紋若蛟龍隱霧 "?我特意留著沒開窗,就等您用考古探針..." 話音未落,雕花門外忽然傳來喧嘩。七八個著唐裝的老者魚貫而入,為首者手中羅盤金針亂顫,直指蘇懷瑾手中原石。
"且慢!" 李青雲閃身擋在蘇懷瑾麵前,掏出枚青銅錯金司南,"諸位爺台莫急,這位可是從西漢王爺枕邊請來的鑒寶真君。" 他手腕輕抖,司南勺柄精準指向原石血沁處,"此物沾染的可不是尋常朱砂,乃是 " 金膏玉髓 "—— 不信?蘇專家兜裏還揣著王爺墳裏出土的比色卡呢!"
蘇懷瑾在少年狡黠的眨眼間恍然驚覺,自己竟真帶著實驗室的玉器色標冊。當他在眾目睽睽下取出比色卡時,翡翠商人中忽然有人驚呼:"這不是上個月港府秋拍的那本《崇寧玉譜》?" 人群霎時騷動,唯有李青雲捂著嘴偷笑,月白衣襟在穿堂風裏翻飛如蝶。
翡翠公盤首日,會展中心宛若龍宮現世。晨光穿透玻璃穹頂,在數十萬平米展廳灑下粼粼波光。李青雲拽著蘇懷瑾穿梭在標王展區間,孩童身形在摩肩接踵的珠寶商中靈活如遊魚。他月白衣袂掃過標價九位數的帝王綠原石,腕間銀鈴叮咚作響。
"蘇兄快看!" 少年突然駐足,指著編號 t0034 的蒙頭料。灰褐色皮殼布滿蛛網狀裂綹,像極了古墓坍塌的夯土層。他掏出放大鏡懟到蘇懷瑾眼前:"這些苔蘚痕是不是很像您論文裏的 " 銅鏽沁 "?我拿三叔的茶餅跟緬甸礦主換了三夜故事,他說這料子出土時裹著西漢五銖錢呢!"
喜歡藏寶閣請大家收藏:()藏寶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