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這也是鑄鐵炮的另一個缺點

字數:4546   加入書籤

A+A-


    一杆斑鳩腳銃的價格大約是白銀5兩,所以300杆的總價約為白銀1500兩。
    鉛彈和炮彈的價格,李國助前世沒找到過任何相關文獻記載,今身也還沒了解過。
    但可以根據材料的價格進行估算。
    1616年1月,日本大阪的鉛價為每百斤74匁。
    斑鳩腳銃實為由澳門的葡萄牙人傳入大明的西班牙重型火繩槍“穆什克特”。
    這種槍發射的彈丸,是重56.7克的鉛彈。
    假設一箱穆什克特的鉛彈重100斤,則300箱的總價便是匁,即白銀2220兩。
    17世紀的炮彈一般都是用生鐵鑄造的鐵球,
    重量有2、3、4、6、8、10、12、16、18、20、24、32磅等。
    作為城防炮,考慮到各種距離的防禦需求,這些彈重對應的火炮應該基本上都有。
    為了方便計算,取一個中間值18磅,換算成明斤約為13.68斤。
    萬曆年間,生鐵的官方采購價約為每斤六厘銀子。
    於是3萬枚炮彈的材料成本大約是13.68x0.006x≈2462兩。
    再算上人工、運輸、設備折舊等成本,及市場因素,總價值應該在3千兩左右。
    那麽火藥、火銃、鉛彈、炮彈四樣的總價就大約是7267兩白銀。
    於是所有這批物資的總價就大約是白銀兩。
    既然跟楊天生的估算基本一致,那真實的情況肯定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於是李國助頓時心頭一熱,眼睛當下也紅了,
    不知不覺間,把李旦的大腿也抱的更緊了。
    沒係統就沒係統吧。
    這尼瑪還要什麽係統,這便宜老爹就是我的係統啊!
    鈔能力係統!
    “誒,你這是幹嘛呀,犯不著感動成這樣。”
    李旦察覺到兒子的異樣,反倒顯得不好意思起來,
    “楊小弟算的倒是大差不差,隻是沒考慮到折舊。”
    “其實這7艘船,還有大炮、炮彈、火銃、鉛彈及火藥都是船隊裏本來就有的。”
    “不然爹怎麽可能隻用一個多月就能籌備齊全呢?”
    “說到底,這六樣東西就沒有全新的,爹隻能盡量撿用了一兩年的送過來。”
    “所以要算上折舊的話,這批物資也就能值白銀15萬兩左右。”
    “其中真正全新的,就隻有棉衣和糧食兩樣。”
    李國助鬆開抱著李旦大腿的手,抹了把眼淚,笑道:
    “爹你這說什麽呢,東西實用耐用就好,沒必要是全新的。”
    “何況15萬也不少了,世上有幾人能在我這般年紀,就得到家裏如此的支持呢?”
    “爹你放心!兒子一定會把這裏建成一座繁榮的港口的!”
    李旦笑著摸了摸李國助的頭:
    “好,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到!”
    “其實也不怪別的八歲小孩家裏不支持,他們哪能有你這樣的抱負和能力呢?”
    李國助嘿嘿一笑,難為情地撓了撓頭,掃了一眼停泊在碼頭上的7艘老閘船,
    隻見5條直線型棧道上的吊架都在運轉,從船上吊貨下來。
    這些貨物主要是長條形的木箱,目測長度大約在2~4米。
    既然要用吊架才能從船上吊下來,說明重量都不輕。
    即使是把它們從船艙裏拖到露天甲板上,居然也得使用絞車!
    看到此情此景,李國助心裏頓時便有了猜測:
    “這些箱子裏裝的就是火炮吧?”
    “沒錯。”李旦斬釘截鐵地道。
    李國助失望地歎了口氣:
    “本來還想上船看看呢,但是看現在的情形,咱們上去也是打擾別人。”
    “也罷,且去隨便看一門火炮算了。”
    眾人走上最近的一條棧道,停在從船上卸下的木箱前,李旦招呼人來幫忙開箱。
    隻見來人拿著一根撬棍,撬開了一口3米多長的木箱,其中果然裝的是一門火炮。
    從長度來看,這顯然是一門中型火炮,而且還是寇菲林長炮。
    林福一看見這炮就兩眼放光,餓虎撲食一般搶上去,伸手撫摸起來。
    這簡直比卯時三刻色中餓鬼看見裸體絕世美女的反應還激烈。
    “這是濠境的卜加勞鑄炮廠生產的青銅炮啊!”
    林福扭頭看向李國助,一臉凝重地說道,
    “小少爺,將來咱們的鑄炮廠能造出比這更好的青銅炮嗎?”
    “要是造不出來,咱們比起卜加勞鑄炮廠可就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啊!”
    李國助嘴角一勾,不以為然地道:
    “我不能保證將來的永明城鑄炮廠能生產出比卜加勞鑄炮廠更好的銅炮。”
    “因為將來的永明城鑄炮廠將以鑄鐵炮為主打產品。”
    林福眼中一亮:“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會比卜加勞鑄炮廠有成本優勢!”
    “沒錯!”
    李國助含笑點頭,
    “不止會有成本優勢。”
    “隻要大明和後金開戰,我們對大明和朝鮮售炮,就會有運輸成本上的優勢。”
    “就算是銅炮,我們在原材料上一樣有運輸成本優勢,可以賣的比卜加勞炮廠便宜。”
    “要知道卜加勞鑄炮廠的銅可是從日本進口的。”
    “而這裏與日本的距離,可比濠境離日本的距離近的多。”
    聽了這番話,在場眾人無不點頭稱是,展顏而笑。
    他們還不知道,1623年卜加勞鑄炮廠將開始雇傭中國工匠鑄造鐵炮。
    作為穿越者,李國助當然是知道這事的。
    不過看他的表現,卻是一點都不擔心卜加勞鑄炮廠會成為競爭對手。
    別看永明要塞現在隻有千餘人,但要運營起一座鑄炮廠來,還是綽綽有餘的。
    隻要李國助願意,他今年就可以讓鑄炮廠投入生產。
    所以永明城鑄炮廠在鑄鐵炮方麵,比之卜加勞鑄炮廠不但有技術優勢,還有先發優勢。
    片刻之後,翁翊皇突然容色一斂,皺眉說道:
    “不過鑄鐵炮雖然比鑄銅炮便宜很多,卻也有致命的缺點。”
    “就是鑄造的不好容易炸膛,還比銅炮炸膛更容易造成傷亡。”
    “所以為了降低炸膛風險,同型號的火炮,鐵炮的炮管壁一般都鑄造的比銅炮厚。”
    “這就是使得鑄鐵炮普遍比同型號的銅炮笨重。”
    “這也是鑄鐵炮的另一個缺點。”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