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海藻屯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船剛繞過烏蘇裏灣東岸盡頭,李國助馬上又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另一座島。
    那座島在勒富島北邊略微偏東的地方。
    俄羅斯稱之為普季亞京島,至於其中國舊名已是很難考證了。
    去年他們問過北邊錫霍特山脈東麓沿岸的庫爾喀人。
    但他們活動範圍有限,根本說不上這一帶的地名。
    這兩座島在現代都屬於福基諾市,是一座軍港。
    從兩座島中間穿過去後,大約向東航行了兩個小時左右,李國助又看到北岸有一個又大又深的海灣。
    這個海灣被後來擁有它的俄羅斯稱為納霍德卡灣,其內水深浪靜,可全年通行,
    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唯一一個海洋永遠不會凍結的地方,港口條件優於海參崴。
    得益於此,進入現代以後,其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比較超前。
    它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船舶往來密集。
    海灣內有四個港口和四個船舶維修廠,是普裏莫爾斯克航運公司等大型公司的基地。
    它也是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商港,擁有運輸木材、煤炭、集裝箱的大型設施和19個深水泊位及油港,水深達11.5米。
    前蘇聯遠東區外貿貨運量的三分之二由此港出口。
    它還是泰舍特-納霍德卡輸油管道的東邊終點,
    將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等資源輸送到這裏,再通過海運運往其他地區。
    沿錫霍特山脈南下的利曼寒流與北上的對馬暖流在日本海交匯,增強了海水的攪動效果。
    這有助於將海底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有利於海洋生態係統的維持和漁業資源的豐富。
    所以納霍德卡港還是活躍的漁業基地。
    冷戰時期,海參崴成為蘇聯太平洋艦隊的軍事基地,禁止外國船隻駛入,
    納霍德卡灣迅速發展成為蘇聯遠東最主要的、唯一對外開放的民用深水港,
    與海參崴相輔相成,共同承擔起遠東地區的軍事和經濟職能。
    正因這個海灣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潛力,
    李國助對它也是誌在必得,絕不允許它在這個時空落入俄羅斯之手。
    當然他也絕不會再讓這個海灣使用納霍德卡這樣的俄國名稱。
    他不知道這個海灣在明末叫什麽名字。
    但在清末它被稱為海藻灣,或海藻屯,據說是因為灣內盛產海藻的緣故。
    所以他也準備沿用這個名稱。
    海藻灣內有一條大河,叫做雅蘭河,是錫霍特山脈南麓最大的河流。
    在其流域內原本生活著雅蘭路庫爾喀人。
    但野豬皮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和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先後兩次派兵攻打此地,已將他們盡數收編。
    出了海藻灣,往東不遠還有一條錫林河,後者也可以寫作西臨河,反正都是音譯。
    在其流域內原本生活著西臨路庫爾喀人。
    但在1614年,被努爾哈赤派500建州兵與殘餘的雅蘭路人一起擄掠去了赫圖阿拉。
    這個地方是處在錫霍特山脈南麓,依山傍海又臨河,可謂是易守難攻之地。
    要不是雅蘭路和錫林路庫爾喀人太菜,又怎麽會被區區500建州兵給擄去上萬人口呢?
    反正李國助覺得,隻要南海邊地公司能再招募來300人,
    他就可以派人來在雅蘭河口建一座棱堡要塞,保證固若金湯。
    到時候,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在裏麵辦幾座水力工廠,磨粉並生產絲綢和槍炮。
    而且冬季還可以把貨物運出去賺錢。
    總之,想在冬季對外通航,占領這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占領這裏,絕對比占領摩闊崴要容易得多,是近幾年可以辦到的事情。
    不過去年,他們北上做生意的時候,也是直接橫渡了海藻灣,並沒有進去探查。
    裏麵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他並未親眼所見,或許還有殘留的雅蘭路庫爾喀人也未可知。
    所以趁這次機會,李國助決定親自到海岸內探索一下。
    於是他立即下令道:“左轉舵,我們進海灣看看。”
    “我們今晚要在這個海灣裏過夜嗎?”
    船剛一轉進海灣,黃昭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國助這時才發覺,天色已經昏暗,便取出懷表來一看,才知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五點。
    原來他們從早上七點出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個小時。
    烏蘇裏灣最寬處有55公裏,仁王號三個小時就能橫渡。
    但這次是沿岸航行,隻是從烏蘇裏灣繞出去,就差不多航行了150公裏。
    所以隻是駛出烏蘇裏灣,就耗費了八個小時左右。
    “嗯,今天天氣晴朗,我們晚上可以在此觀星,記錄下一些天文數據。”
    李國助說著收回了懷表。
    既然他這次出海的理由是測繪海岸線,就不可能日夜兼程地航行,
    總是要時不時上岸,做些天文觀測,為計算經緯度提供數據。
    所以保守估計,可能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到達尚塔爾群島。
    就按十天算的話,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就應該是4月13號,也即農曆三月初八。
    假設那四百韃子兵真的是渡海去尚塔爾群島的話,到時就會有三種可能。
    要麽李國助他們去早了,韃子還沒有渡海。
    要麽到的正巧,恰好撞見韃子渡海。
    要麽到晚了,韃子已經登島。
    若是前兩種情況,李國助都有機會全殲他們。
    隻是第一種情況會稍微麻煩一點。
    若是第三種情況,全殲他們的機會可就比較渺茫了。
    畢竟到了陸地上,韃子的戰鬥力可就不能小覷了。
    若要等他們返航,肯定是俘虜了不少庫爾喀人一起渡海。
    那樣的話,李國助可就不好動手了。
    去年北上錫霍特山脈東麓沿海地區貿易的時候,他們原本還擔心語言不通,
    畢竟他們隻有朝鮮語通譯,而北邊的庫爾喀人離朝鮮太遠,部落裏未必有會說朝鮮語的人。
    萬萬沒想到,不少庫爾喀人部落裏居然都有會說漢語的人。
    原來他們到現在還把自己當做大明喜樂溫河衛的百姓,
    很多部落首領都有明朝冊封的衛所官職。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