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梅花三弄
字數:4539 加入書籤
她約有十七八歲,麵容恰似春日裏綻放的嬌花,白皙中透著淡淡的紅暈,
眉如遠黛,微微上揚的弧度恰似那山間的新月,透著一股淡淡的婉約。
雙眸猶如澄澈的秋水,深邃而明亮,
眸中蘊含著的情思似那無底的幽潭,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
瓊鼻挺直,恰到好處地立在臉中央,
而那粉嫩的朱唇,正微微抿著,帶著一種全神貫注的認真勁兒,又不失嬌俏可愛。
一頭烏發如墨般順滑,用一支雕著蘭花樣式的發簪高高挽起,
其餘發絲則垂落在腦後,幾縷碎發垂在臉頰兩側,
更襯得她有了幾分楚楚動人的韻味。
她身著一件淡粉色的交領短襖,領口與袖口處皆鑲著細膩的白色滾邊,
仿若天邊的流雲,為整件衣裳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精致。
襖身之上,用絲線細細繡著幾枝淡雅的蘭花,形態栩栩如生,
花瓣似在微風中輕輕舒展,花蕊處仿佛還凝著清晨的露珠,
透著一種清新脫俗的美,與她自身如蘭的氣質相得益彰。
她下身搭配著一條月白色的褶裙,那褶子細密均勻,
裙擺在初夏微風裏輕搖,宛如水波蕩漾,又似輕雲飄動,盡顯溫婉與柔美。
腰間束著一條藕荷色的絲絛,絲絛上垂著幾枚溫潤的環佩,
隨著她撫琴的動作,環佩輕輕碰撞,時不時發出幾聲清脆悅耳的聲響,
於無心之中,仿佛對那空靈的琴聲形成了渾然天成的伴奏。
她那纖細修長的手指落在琴弦之上,正在彈奏著《漁歌》的尾聲,
手指靈動地飛舞著,每一次撥弦都像是與這瑤琴進行著一場深情的對話。
琴音嫋嫋,初如潺潺溪流,在山穀間緩緩流淌,清脆悅耳,蘊含著空靈的靜謐,
繼而似那春日的微風,輕柔地拂過繁花嫩葉,攪動絲絲縷縷的繾綣。
琴音漸緩漸弱,卻更像是餘韻悠長的低吟,
仿佛在訴說著深藏心底的幽微心事,
又仿若在不舍地與這一段樂章作別。
唉……孫元昌啊,孫元昌,你,配不上她!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正在心裏感歎與佳人相見恨晚的惋惜之情時,撫琴女子突然抬眼看向了李國助。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迎著她清澈的目光,李國助緩步徐行,吟誦出了戚繼光將軍的《韜鈐深處》,
“想不到一個深閨女子,也有戚繼光將軍一般憂國憂民,蕩平海波的胸懷,”
“淡泊名利,清淨忘機,超然物外的情操,”
說到這裏,他突然駐足在亭前,恭恭敬敬地長揖到地,朗聲說道,
“小弟李國助,冒昧拜見嫂嫂!”
那女子看著李國助,黛眉微挑,嘴角含笑,眼中眸光煥然。
她微微抬起那纖細修長的玉手,輕輕搭在琴身一側,似是與這相伴許久的瑤琴作別,
而後緩緩將纖美的身子前傾,輕輕借力,便從琴凳上起身站起,
輕盈得如同春日裏振翅欲飛的蝴蝶,
動作行雲流水,圓潤自然,盡顯出塵之態,
仿佛一舉一動都透著絕世獨立的風姿。
隻見她嫣然一笑,輕啟朱唇,吐出悅耳的話語:
“好聰慧的孩子,小小年紀竟能聽出琴意,還能流暢地吟誦戚繼光將軍的詩作……”
“你……能說出我剛才所奏琴曲的曲目嗎?”
李國助含笑點頭,自信地挺胸說道:
“我總共聽到了嫂嫂彈奏的四首琴曲,”
“《鷗鷺忘機》《滄海龍吟》《水仙操》《漁歌》,”
“在這依山傍海、水雲相接之地彈奏,無不十分應景。”
“而且這四首曲目琴意相通,環環相扣,”
“讓小弟覺得嫂嫂有憂國憂民、心懷蒼生之誌,”
“你彈《鷗鷺忘機》,是希望大明能重回民心淳樸,朝堂能消除黨爭之患。”
“你彈《滄海龍吟》,是希望自己能有龍一般斡旋乾坤、扭轉大勢的能力。”
“你彈《水仙操》,是表達對現實的無奈和憂慮。”
說到這裏,他略一遲疑,還是問道,
“隻是嫂嫂以《漁歌》收尾,莫不是對當今天下大勢心懷悲觀?”
“甚至……甚至覺得我大漢一族又將再次淪為異族鐵蹄之下的亡國奴嗎?”
此話一出,周圍的一切仿佛一瞬間都凝固了,
所有人都如石化了一般,半晌不能言語。
“好厲害的孩子呐!”
那女子突然情不自禁地感歎,眉眼輕揚,眸光煥彩,嘴角微翹,
“可你又怎麽能確定彈罷這《漁歌》之後,我就不會再彈別的曲目了呢?”
那我還真是不敢確定……
你後來讓兒子去做清朝的官,就說明你不可能真的恥事異國、消極遁世。
既然要積極入世,那麽你接下來要彈的曲目可能會是《臥龍吟》、《廣陵散》、《梅花三弄》中的一首。
哦不,《臥龍吟》不可能,
那是現代人根據1994 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插曲《有為歌》改編的琴曲……
《廣陵散》也不可能,你讓兒子去做清朝的官,顯然不是去刺殺滿清狗皇帝的……
從孫廷銓在明清兩朝為官的表現來看,他也絕非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輩……
即使是在遍地腥膻之中,也要堅守自我、積極進取,展現自身價值嗎?
看來也隻有《梅花三弄》了。
不過既然我李國助穿越到了這個時空,又怎麽可能坐視神州陸沉呢?
如果能看到希望的話,你,會幫助我嗎?
想到這裏,李國助也是嘴角微翹,狡黠一笑,說道:
“是小弟用詞不當,說錯了話,讓嫂嫂誤會了。”
“小弟覺得,嫂嫂在《漁歌》之後,應該會接著彈奏《廣陵散》,”
說到這裏,他頗有深意地微微轉頭一笑,
“又或者是……《梅花三弄》。”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