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封鎖這兩條要道需要多少個暗堡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野戰炮兵營?你建了幾個野戰炮兵營啊?”
金順姬顯然是覺得這個名詞比較新鮮,但並非不能理解,所以她也沒要求李國助解釋,而是問他建了幾個炮兵營。
“就這一個。”李國助斜眼笑道,顯然覺得這個問題比較蠢。
在17世紀,組織一支1000人的野戰炮兵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組織起來,在野戰中就算是十萬人的軍團也不見得能用到這樣一整個炮兵營。
比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在三十年戰爭中首創輕型野戰炮,每個步兵團配備 12門,全軍約每千人12門。
瑞典軍團在1631年的布萊滕菲爾德戰役中約1.2萬人配備 12門野戰炮。
當時每門3磅團炮由4人炮組操作,1.2萬人的軍團也隻需要48名專業炮手。
以此推算,12萬人的軍團也才能用到480名專業炮手,還不到1千人的一半。
至於當時的其它國家,大多數軍隊仍在依賴笨重的攻城炮,野戰炮較少。
比如西班牙或神聖羅馬帝國軍團可能僅每30005000人配13門大炮。
不過李國助帶這一千人來不是為了跟建奴打野戰,而是讓他們利用暗堡炮轟通過山穀的建奴。
每個暗堡裏至少安排一個2人炮組,肯定能把這一千人都派上用場。
“啊,才一個啊。”
金順姬吃驚的抬手捂住了嘴,
“那你把他們都帶過來了,南海邊地那邊豈不是沒炮手可用了?”
“倒也不至於沒炮手可用,就是會有些緊張。”
李國助聳了聳肩,攤開手道,
“所以明年我走的時候,隻能給你留下火炮,炮兵營我肯定要帶走。”
“你要是不想到時候暗堡都成了擺設,最好從遼民中招募一千人,接受炮兵訓練。”
“那好辦得很,這裏還有三萬多遼東難民,招一千人還不容易。”
金順姬自信滿滿地笑道,
“其實我手下的朝鮮家丁也有上千人呢,小少爺要是信得過他們,就直接帶去訓練吧。”
李國助輕笑搖頭:
“三萬多人裏招募一千人當兵是不難,但要招募到一千人當炮兵可沒那麽容易。”
“即使接受了好幾年數學和彈道訓練,也不一定能成為合格的炮手呢。”
“而這三萬多遼民裏,你都不一定能找出一千個識字的人,懂基礎數學的人可能就更少了。”
他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事實依據的。
18世紀,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標準化炮兵,每個步兵軍團約有10,000~15,000人,才配 10~20門野戰炮,包括6磅、12磅炮和榴彈炮。
例如,1757年羅斯巴赫戰役中,普魯士2.2萬人才配了 18門野戰炮。
而1756年,普魯士才僅有約800名專業炮手。
可想而知,李國助這1000人的野戰炮兵營的人均水平應該是不如1756年普魯士那800名專業炮手的。
這要是能趕得上後者的水平,那還不輕鬆吊打建奴八旗。
這就是為什麽,李篤培加入永明學會,李國助會那麽激動,皆因數學對培養炮兵實在是太重要了。
“啊!那可怎麽辦呀!”金順姬又驚得抬手捂住了櫻桃小嘴。
“不用擔心。”
李國助擺了擺手,雲淡風輕地道,
“咱們是在暗堡裏放炮,沒在野戰中放炮那麽高的要求。”
“隻要找一千個識字的人,教他們一點簡單的數學,再訓練上幾個月就夠用了。”
“先從遼東難民裏招人,實在招不到一千人,再從你的家丁裏選人補充。”
說到這裏,他又低頭看起了沙盤,片刻之後,他伸手一指上麵一個城池的模型道,
“這是什麽地方?”
“這是鐵山邑,鐵山郡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此城之中。”金順姬立即答道。
“遼東難民也集中在此城之中嗎?”李國助問道。
“沒有,遼東難民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一帶。”
金順姬補充道,
“主要是為了方便船隊接送,而且這些平原上還可以種植糧食。”
李國助點了點頭,回想剛才來密營的途中,確實看到不少帳篷和人,應該就是遼東難民。
他們穿的還算幹淨,幾乎見不到有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說明金順姬把他們照料的還不錯。
運輸船隊每次返回南海邊地,都要運一些帳篷、衣服、陶器、生絲、棉布等物資返回朝鮮。
他還以為是要運來朝鮮販賣的,現在看來,至少帳篷、衣服、陶器等是運來給遼東難民使用的。
還有一些種著土豆、番薯、玉米的糧田,應該是金順姬組織遼東難民種植的。
李國助又看了一陣沙盤,果見其左側也有海岸,及一些沿海平原,離鐵山邑有一定距離,但不是很遠。
事實上,鐵山邑本身也位於沿海平原,同時也靠近鴨綠江沿岸的平原地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又以鐵山邑為中心,向南北東三個方向看了一陣,
發現鐵山邑北邊和東邊有兩條穀道,是進入沿海平原的必經之路。
所以暗堡肯定是要建在這兩條穀道之中。
於是他先後指了指這兩條穀道,說道:
“這兩條穀道,是進入沿海平原的必經之路嗎?”
“沒錯。”
金順姬點頭稱是,
“實際上鐵山邑建在這裏,就是為了守住這兩條要道。”
“我們要建暗堡,就得在這兩條穀道裏建造。”
“那依你看,封鎖這兩條要道需要多少個暗堡?”
從沙盤上,李國助無法確定這兩條穀道的長度。
“呃……這個我可說不上,但可以告訴你兩條穀道的長度,希望能有用。”
金順姬對火炮的火力覆蓋範圍並不十分了解。
“當然有用,快說吧。”李國助催促道。
金順姬伸手指向沙盤東北角的一處山坳,
裏麵插著一塊小牌子,上麵寫著“新寧裏”三個字。
而這個地方恰好位於北邊那條穀道的東北端。
“這新寧裏是個山村,位於鐵山郡的東北部,屬於鐵山半島的內陸山區。”
“建奴若想進攻鐵山邑,就必須通過新寧裏。”
“北邊這條穀道比較筆直,離鐵山邑大約有20多裏,東邊這條穀道比較曲折,全長大約有30多裏。”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