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任斌點將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親兵領命而去,馬蹄聲如雷遠去。
任二少爺調轉馬頭,黑色披風在身後翻卷如雲。
他十五歲的麵容尚帶稚氣,眉宇間卻已沉澱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任二少爺可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稚嫩,任家武將世家,老哥從小劃水,他從小被老爹逮住逼著學了不少統兵方麵的東西。
他一眼便看清信中重要的信息。
鹿省原有駐軍十萬,但這十萬其實是有極大水分的,大夏朝廷對於這些駐軍的約束力一直極差,十一繼位這一年的時間裏根本來不及做什麽。
這些駐軍基本都會有幾成的掛閑職、吃空餉情況,而且近年來大夏因為連年災荒、叛亂早已國庫虧空焦頭爛額,一直都有拖欠糧餉的情況,沒有糧餉那這些駐軍將領就得自己想辦法養軍隊。
多掛點閑職、空職反而能省糧草。
信中所說鹿省總兵已率軍三萬前去抵禦,急需任二少爺率軍馳援。
看似鹿省總兵隻帶了十萬軍隊裏的三萬人,還有七萬餘力,但實際上這三萬人極有可能已經是他手底裏的所有軍隊,就算不是他所有,起碼也是大半可調動部隊了。
點將台上旌旗招展,五麵將旗在暮色中獵獵作響。
任二少爺按劍而立,身後五位副將如鐵塔般肅立。
台下軍陣如林,新老兵卒列隊整齊,鐵甲映著最後一縷夕陽,泛著冷冽寒光。
“雲瀾賊子來犯鹿省邊境,趙總兵告急。”少年將軍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本將決議,親率軍六萬馳援。周副將留守大營,主持防務。”
六萬大軍,已經是將生產隊裏第一批征兵,經曆過思想教育、戰術操練的新兵也全部帶上了,但還是留出了一萬精兵留守生產隊。
被點名的周副將抱拳領命。
這位滿臉虯髯的老將沉聲道。
“末將必不負所托,請都督放心。”
任二少爺微微頷首,繼續道。
“趙、錢二位將軍率本部為先鋒,今夜子時開拔;孫將軍督中軍輜重;李將軍領輕騎為遊哨。”他手指在沙盤上連點數處。“此處設伏兵,此地布疑陣……雲瀾軍若來,必要他嚐嚐我大夏兒郎的厲害!”
鹿省與石省的邊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境,畢竟這兩個省原本都是大夏領地,邊界隻有路牌界碑,並不會有可據守的城牆。
兩省交界處延綿數十裏,減去隘口、橋梁、山崖、江河等險地,他們如果要抵擋敵軍入境,防守的防線極長。
所以,本次馳援,並非一股腦地將軍隊拉到正麵就行。
但話雖如此,敵軍也不敢長驅直入繞過駐軍直接進入鹿省腹地。
大隊人馬不可能瞞得過哨兵遊擊的眼睛。
一旦被發現,原本在邊界據守的駐軍就能轉身追擊。
而雲瀾國前軍入境若帶糧草輜重,就會將後排的糧草輜重暴露在後方的追擊部隊眼前。
若不帶糧草輜重,則不能久戰,極易讓深入腹地的軍隊成為甕中之鱉。
但話又說回來了,雖然雲瀾國的軍隊不大可能繞過正麵駐軍直接入鹿省,但也不得不防。
畢竟一旦不防備讓對方軍隊繞過去,就能實現許多戰術,比如一部分輕騎兵騷擾駐軍的糧草輜重、配合前排軍隊前後夾擊之力的。
任二少爺推測,雲瀾國突然來犯並非想要和大夏硬碰硬、死磕到底。
大夏如今雖然到處都是漏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雲瀾國不敢,起碼當前階段不敢死磕到底。
這次來犯,不過是因為前麵散播瘟疫、散播謠言給大夏添亂的計劃無法奏效,這下是真有些急了,想要試一試。
大夏朝廷推行的“生產隊”以工代賑搞得有模有樣,而且眼看就將前麵的災荒混亂平息了,但軍隊力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補充回來的。
說不準大夏軍隊一碰就碎呢?
沒見前不久那叫什麽大虎的反賊,一群難民組成的烏合之眾也能在鹿省境內蹦躂?
他們幾萬人馬突然衝一波將鹿省防線打散,直接將那什麽生產隊打散,鹿省不就再亂起來了?
他們的目的原本就是讓大夏繼續持續混亂,這個混亂能讓大夏國力持續流失,雲瀾國也能贏得發育時間。
不過片刻,任二少爺便大致猜測出敵人目的。
他將大半主力拉到正麵支援鹿省駐軍,但留出一部分兵力、巡邏哨兵輕騎來作為策應,並在險地以外容易讓對方繞過去的幾個點設下伏兵,幾個伏擊點左右為鄰,一旦發現敵人周圍可以快速支援。
這套短短一刻鍾便製定下來的防線極為講究,讓五位作為副將經驗豐富的老將軍也挑不出毛病。
五位副將齊聲應諾,眼中精光閃爍。
他們都是任老將軍親手帶出來的悍將,此刻見少將軍調度有方,布置滴水不漏,心中更是欽佩。
麵對戰爭,不同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台下軍陣中,軍士們臉上的神色也各有不同。
有麵色平靜的老兵、有眼神中露出對死亡恐懼的年輕人,但更多的年輕士卒臉上已浮現興奮之色。
對於他們來說,戰場反倒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願意賭上性命拚一手前程的大有人在。
有個虎頭虎腦的新兵忍不住摩拳擦掌,被身旁老兵拍了下頭盔。
“小子,戰場上可別光顧著掙軍功!”
任二少爺目光掃過全軍,突然拔劍出鞘。
三尺青鋒在暮色中劃出一道雪亮弧線。
“大夏兒郎們!此去不為封侯拜將,隻為保我河山!”
“保我河山!”數萬將士的吼聲震得點將台上的旌旗簌簌作響。
夜色漸濃時,大軍已如一條火龍蜿蜒出營。
任二少爺一馬當先,鐵甲外罩著素白戰袍。
他回首望了眼留守的周副將,二人隔空抱拳。
“少將軍用兵,已有老將軍七分火候了。”周副將望著遠去的隊伍,對身旁親兵感歎道。
“趙先鋒勇猛,錢將軍沉穩,孫將軍心細,李將軍機敏……這般調配,當真恰到好處。”
“這些時日的相處,他也摸清了將領的性子。”
“這般年紀就能將六萬大軍調度得井井有條,假以時日……”
親兵順著望去,隻見月色下,那條火龍正向著邊境疾馳而去,最前方那麵“任”字大旗在夜風中獵獵飛揚,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