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許你為秦人!這賞賜誰頂得住?
字數:4206 加入書籤
呂文深吸一口氣,鄭重地對著蘇齊,深深一揖。
“先生之遠見,呂某……五體投地!”
“從今往後,呂某與我南陽呂氏,唯先生馬首是瞻!”
蘇齊坦然受了這一禮,笑著扶起呂文。
“呂東家言重了,我們是合作,是雙贏。”
“王上已經準許,這第一批鐵器,由王府統一提供。賣出去的利潤,商會占三成,王府占七成。而這三成裏麵,你呂東家,作為‘天字號’會員,又是我大秦首屈一指的冶鐵大家,可以獨占一成!”
“甚至,王府提供的鐵器賣完之後,你盡可以用你自己冶煉的鐵器,隻要不是違禁的兵甲,都可拿出來,以商會的名義銷售。到時候的利潤,你七,商會三。”
一個又一個巨大的餡餅,砸得呂文頭暈目眩。
“謝先生!謝王上!”呂文激動得無以複加。
“不用謝我。”蘇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裏別有深意,“好好幹,我保證,你今天花的這二十萬金,是你這輩子最明智的一筆投資。”
“以後,這西域的鐵器生意,就全仰仗呂東家了。”
“先生放心!”呂文一拳砸在自己胸口,擲地有聲,“呂某,定不辱命!”
安撫好了呂文,蘇齊的下一個目標,便是烏氏倮。
當晚,蘇齊沒有在將軍府,而是讓人“請”烏氏倮到了一處普通的軍帳之中。
帳內陳設簡單,隻有一張案幾,兩張席子,一盞昏黃的油燈,
烏氏倮進來的時候,臉上依舊掛著那副謙卑的笑容,
“蘇先生深夜相召,不知有何吩咐?”烏氏倮躬著身子,姿態放得很低。
“烏氏君,請坐。”蘇齊指了指對麵的席位,開門見山,“今天請你來,是想跟你談一談,你在商隊裏的位置,以及你能得到的好處。”
烏氏倮心中一動,知道正題來了。他依言坐下,但隻坐了半個屁股,依舊保持著隨時可以起身行禮的姿勢。
“一切但憑蘇先生安排,在下絕無二話。”
“好,烏氏君是爽快人,那我也就不繞彎子了。”蘇齊從案幾下,拿出兩份寫好的文書。
他將其中一份,推到烏氏倮麵前。
烏氏倮的目光落到紙上,眼睛裏瞬間爆發出精光。
“這……這……”
他以為,蘇齊最多會給他一些金錢,或者讓他從自己的貨物裏,多留幾成利潤。
可紙上寫的,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此次商隊所有交易,無論是我王府的貨物,還是其他商人的貨物,所得總利潤,你,烏氏倮,獨占半成。”
半成!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多,可烏氏倮幾乎在瞬間就算清了這筆賬。這次商隊攜帶的貨物總價值何止百萬金?到了西域那利潤翻上十倍都是少的!
這半成利潤,比他自己辛辛苦苦跑一趟商,冒著被黑吃黑的風險,賺得還要多得多!
而且,這幾乎是躺著賺錢!他隻需要動動嘴皮子,指指路,就能分享所有人的勞動成果!
“蘇先生……這……這份禮,太重了!小人……小人愧不敢當啊!”烏氏倮嘴上說著不敢當,手卻死死地攥著那份紙,指節都捏得發白,生怕蘇齊再收回去。
“你當得起。”蘇齊淡淡地說道,“你是專業人士,你的知識和經驗,值這個價。”
烏氏倮正想再說幾句表忠心的話,蘇齊卻將第二份文書,也推了過去。
“你再看看這個。”
烏氏倮狐疑地接過,隻看了一眼,他的呼吸就猛地停滯了。
紙上寫得清清楚楚,朔方王高,已與上將軍蒙恬聯名上奏陛下。因烏氏倮助大軍探索西域、奇襲匈奴王庭有功,懇請陛下,賜烏氏倮爵位,並準其全族,入我大秦國籍,正式成為秦人!
成為秦人!
賜爵!
烏氏倮的腦子裏嗡嗡作響。
他烏氏一族,在草原上富可敵國又如何?在真正的秦人貴族眼裏,終究隻是個可以隨時舍棄的胡商。他的財富,就像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場風浪,就可能化為烏有。
他做夢都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挺直腰杆,說自己是秦人!
現在,這個機會,就擺在他的麵前!
這已經不是賞賜了,這是在給他烏氏一族,換一個全新的未來!
“蘇……蘇先生……”烏氏倮的聲音幹澀嘶啞,那張肥胖的臉上,隻剩下混雜著狂喜與惶恐的劇烈扭曲。
他攥著那兩張薄薄的紙,如同攥著整個家族的命運,手抖得不成樣子。
蘇齊看著他的反應,嘴角翹起,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
“烏氏君,你背叛頭曼單於,轉頭就將他的閼氏和子女打包送來朔方。這份‘投名狀’,不可謂不重。”
“朔方王和蒙將軍愛才,願意為你請功。但鹹陽城裏,可有不少人覺得,你這種連舊主都賣的人,不可信啊。”
“撲通”一聲!
烏氏倮再也坐不住了,他從席位上滑了下來,重重地跪伏在地,額頭死死地貼著冰冷的地麵。
“小人對天發誓!對大秦,對陛下,對王上,對蘇先生,忠心耿耿,絕無二心!若有違背,叫我烏氏全族,死無葬身之地!”
“起來吧。”蘇齊放下茶杯,聲音裏聽不出喜怒。
“我隻問你一句,這條通往西域的路,你,鋪得平嗎?”
烏氏倮猛地抬起頭,此刻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狠厲與決絕,
“先生放心!”
“誰敢擋路,不用王上動手,我烏氏倮,親手去擰斷他的脖子!”
十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這十天裏,整個朔方城外,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喧囂的集市。
入選“黃金商隊”的十家商人,動用了全部的能量。一車車的絲綢、漆器、茶葉,從他們後方的補給點,源源不斷地運抵朔方。負責采買的管事,揮舞著錢袋,在臨時的交易區裏,高價收購著皮毛、藥材等一切他們認為能在西域賣出好價錢的東西。
而那些沒有搶到名額的“地字號”和“人字號”商人,則成了最活躍的賣家。他們雖然無緣第一批西行,但能將手中的貨物,以一個不錯的價格賣給這十家“幸運兒”,也算是一種止損。
整個朔方,都因為這支即將啟程的商隊,而陷入了一種金錢湧動的狂熱之中。
公子昆吾和他手下的書記官們,忙得腳不沾地。每一批貨物的登記,每一筆交易的稅收,都必須記錄得清清楚楚。短短十天,光是交易稅,就又為公子高的府庫,增添了一筆不菲的收入。
而呂文,則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一個。
他沒有像其他商人那樣,大張旗鼓地采買絲綢茶葉。而是調集了自己家族中最精銳的工匠和護衛,將朔方王府倉庫裏那些鐵鍋、農具,小心翼翼地打包,裝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