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古代皇帝為什麽去泰山封禪,而不是更高的山?

字數:4301   加入書籤

A+A-


    第352章:古代皇帝為什麽去泰山封禪,而不是更高的山?
    【古代皇帝為什麽去泰山封禪,而不是更高的山?】
    “別的山豈能跟泰山相提並論!”
    “哼!提到泰山我就想起宋朝的宋真宗。”
    【“泰山雖然不是最高的山,但它是最有氣勢的山, buff疊滿了。”】
    【“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
    【“泰山位於今山東境內,在華北平原上拔地而起,是山東也是華北平原最高的山。”】
    【“站在泰山頂上,你能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氣勢,這正符合皇帝高高在上的身份。”】
    【“在古代,東方被視為萬物孕育之所,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而且泰山還跟儒道兩教有緊密的聯係,儒家的發祥地,道教聖地,所以它是五嶽之首。”】
    【“至於皇帝為什麽不去更高的山?”】
    【“他們是去封禪的,不是去爬山挑戰極限的。”】
    【“珠穆朗瑪峰夠高,古代皇帝知道也不敢去呀!”】
    【“還沒登頂呢,就中道崩殂了!”】
    “泰山是天地交合之處,傳說那裏能與天地溝通。”
    “珠穆朗瑪峰在哪兒?”
    ——
    [去喜馬拉雅山,那山上的雪都會被清理幹淨,搞個直通頂峰的台階,沒見過皇帝,還不懂皇帝的權力嗎?]
    [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六千多米,身體素質差的人喘不過氣,古代防寒效果不如現代,而且還是冷兵器時代,珠穆朗瑪峰8848米,把那裏的雪清理幹淨,那些古代王朝的經濟都得崩潰,除非他們強征勞役。]
    “八千多米高的雪山?去那裏封禪?除非那裏有長生不老藥,或者皇帝老爺傻了!”
    [說話不過腦子。]
    [就算皇帝一步路也不用走,高原反應他也受不了啊。]
    [你想讓皇帝半路缺氧而死嗎?]
    [讓民夫去清理喜馬拉雅山,楊廣看了都說6!]
    [修大運河還有的洗,清理喜馬拉雅山的雪,完全是勞民傷財,吃飽了撐的!]
    [先帝登山未半而中道崩殂?乛?乛?]
    ……
    【門閥世家嚴重影響皇權,古代皇帝為什麽不直接除掉門閥全家?科普門閥】
    “黃巢!”
    “他沒見過鼎盛時期的門閥世家。”
    “高聖陽說的對,唐朝末年的門閥世家已經衰落。”
    【“如果好殺,皇帝早就動手了。”】
    【“你以為的門閥:一家老小,整個家族都在天子腳下,在朝為臣,高官厚祿,位高權重,把控朝廷要害中樞,住獨立大莊園,一紙聖旨,隨意宰殺。”】
    【“實際上的門閥:擁有地級市的土地,修路建橋,繳費收稅,滿朝部曲,百姓依附,其家族成員早已在禁軍和中樞混的風生水起,閥門聯姻,朝堂話事人。”】
    【“唐太宗和魏征說過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以為‘水’指的是百姓嗎?”】
    【“錯,指的是門閥!”】
    【“曹操解決了邊讓,結果就是張邈和陳宮開始複仇,還拉了呂布進場。”】
    【“也就曹操真的能打,扛下來了,不然就是孫策的下場。”】
    “我一直以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指的是百姓,沒想到是門閥!”
    “跟劉邦進入鹹陽城後,和當地父老約法三章是一個道理,‘父老’指的是貴族!”
    “正常!李唐皇室也出自門閥世家。”
    ——
    [門閥壟斷知識,百工技藝,天文曆法,詩詞歌賦,方方麵麵壟斷。皇帝可以打壓、放逐,但是不能屠殺。殺完了,高級知識分子也都死完了。]
    [隻要有書,殺完了還可以培養新的讀書人。]
    [有書識字的人少,培養起來費時間。]
    [掌握知識的現在叫學閥。]
    [高玉良其實就是學閥,漢東政法係畢業從政的,幾乎都被認定是他的人。]
    [真正的門閥世家,是學閥+財閥+軍閥,還掌握糧食。]
    [自古以來,世族門閥輪流坐莊。]
    ……
    【中國古代為什麽沒有發現澳洲?快問快答】
    “澳洲就是澳大利亞。”某年代都市位麵的人說道:“古代的歐洲人也沒想到,那塊荒涼的地方,居然有這麽多礦!”
    【“古人不是沒有發現,而是對他們來說,發現了也沒啥用。”】
    【“最早發現澳洲的人,是元朝的航海家汪大淵,他被稱為東方的馬可波羅,比歐洲人發現澳洲早了幾百年,甚至他還寫了一本書,書中記載了澳洲的位置,稱澳洲為羅婆斯、絕島。”】
    【“後來的鄭和應該看過他寫的書,也應該知道澳洲的位置。”】
    【“古代的澳洲,是連東南亞的南島人都不待見的地方。”】
    【“澳洲大部分地區是一望無際的荒漠,沒有香料,沒有寶貝,最重要的是不能種菜,像月球表麵一樣,商人都不願意過去做生意。”】
    【“當地人什麽也不種,連買個東西都費勁,那裏氣候炎熱,他們連衣服都不穿,東南亞人來摸點海參就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價值了。”】
    【“你說可以繼續往東南,去悉尼、墨爾本這些地方。”】
    【“可是在古代,往那些地方去中途連一個補給點都沒有。”】
    【“而且澳洲的農時和咱們是相反的。”】
    【“那現在澳大利亞為什麽是發達國家?”】
    【“一開始歐洲人也不覺得澳洲是好地方,最開始被移民到這裏的都是罪犯,澳洲相當於大型露天監獄。”】
    【“一直到工業化開始,加上又發現了大量的礦產,澳洲才逐漸適合居住。”】
    [明朝末期,很多人跑到澳洲去了。到了康熙年間,那些人想要回歸,康熙不要。]
    [真的假的?]
    [你要說澳洲都是白銀,有無數人願意過去墾荒。眾所周知,石油滋生美軍,白銀滋生明軍。]
    [跟鄭和說,朱允炆在澳洲,他包過去的。]
    [你知道澳洲離亞洲有多遠嗎?]
    [鄭和都能去非洲,澳大利亞肯定也能到,南海往下穿過印度尼西亞就是。]
    [古代航行主要靠風,赤道無風帶,你叫他們那些大船劃著去嗎?隻有小型帆船和刮槳船才能到。]
    喜歡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請大家收藏:()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