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終解詛咒真相,揚名大理寺威
字數:5114 加入書籤
我捧著那本《夜靈九祭》,一路疾奔回大理寺,心跳如擂鼓。
王七在身後氣喘籲籲地追著:“你慢點啊!這書又不會飛走!”
李餅走在最後,目光沉靜,卻透著一股不尋常的壓迫感。
他沒有說話,但我能感覺到他在等一個答案。
回到大理寺,天色已近黎明。
我們直接衝進了我的書房,我將古籍攤開在案上,係統瞬間啟動——【律法速查】與【舊案索引宗卷對比】同時激活。
一頁頁翻過去,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開始在我腦海中拚湊出一條清晰的脈絡。
“……原來如此。”我喃喃自語,眼中漸漸亮起光來。
“怎麽了?”王七湊過來,一臉好奇,“看懂了?”
“不是全部,但已經足夠。”我深吸一口氣,手指輕輕按在其中一段文字上,“這本書表麵上是祭祀儀式,實際上是一種利用心理暗示和藥劑混合製造‘死亡幻覺’的邪術。”
李餅眉頭微蹙:“你是說,那些看似被詛咒致死的人,其實是被人用藥物控製後製造出來的假象?”
“沒錯。”我點頭,“而且這些儀式中還夾雜著一些古老家族的傳承符號,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誤以為是祖先降下的懲罰。”
王七瞪大了眼睛:“所以……根本沒有什麽詛咒?隻是有人在背後操縱一切?”
“對。”我抬起頭,眼神堅定,“而這個幕後之人,就是陸城隍。”
李餅神情一冷:“陸城隍……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我繼續翻動書頁,找到一張附圖,上麵標注著一種名為‘冥息香’的毒草配方,配合符文燃燒後,會引發短暫的精神混亂和幻覺。
“他利用這套古老的儀式,在民間製造恐慌,借機鏟除對他構成威脅的地方官員,甚至暗中操控朝中某些權貴,為他鋪路。”我低聲分析,“這不僅僅是謀殺,更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陰謀。”
王七聽得倒吸一口涼氣:“這家夥,野心不小啊。”
李餅沉默片刻,道:“我們必須立刻麵見盧納大人。”
我們三人匆匆前往正堂,盧納已經在等候。
他坐在高位之上,神情凝重,顯然也感受到了最近幾樁案件背後的異樣。
我把《夜靈九祭》呈上,並將解讀的內容一一說明。
盧納聽完後,臉色變得異常嚴峻。
“如果屬實,那就是動搖國本的大罪。”他緩緩開口,“陸城隍身為地方大員,竟敢私設刑堂、殘害百姓,更是利用迷信蠱惑人心,意圖染指朝廷要職……”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你們可有確鑿證據?”
“當然。”我取出隨身攜帶的一包幹枯植物,“這是從受害者家中搜到的殘留物,經係統檢測,含有‘冥息香’成分。若非親眼所見,誰能想到所謂的‘鬼火焚心’,其實不過是毒煙作祟。”
盧納起身走到桌前,仔細查看那些殘留物,半晌才抬頭道:“好。我會立即上奏陛下,召集三司共同審理此案。”
李餅拱手道:“多謝大人支持。”
“但在此之前……”盧納語氣一頓,“我們要先讓陸城隍露出馬腳。”
於是,一場布局悄然展開。
我們在朝會上公開質問陸城隍,麵對突然的指控,他起初鎮定自若,甚至還反咬一口,指責我們汙蔑忠良、擾亂朝綱。
然而,當那一包“冥息香”擺在殿前,加上《夜靈九祭》的詳細記載,還有我們調取的多名受害者的證詞,他的臉色終於變了。
“你們……不可能知道這些……”他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一絲驚恐。
李餅冷冷地看著他:“你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實際上,每一步都留下了痕跡。”
聖人震怒,當場下令剝奪陸城隍官職,將其押入大理寺大牢,等待進一步審判。
他的府邸被查封,家產充公,昔日的權勢如潮水般退去。
消息傳開,朝野震動。大理寺之名再次響徹長安街頭巷尾。
而我站在大理寺門前,望著人群投來的敬仰目光,心中卻沒有絲毫輕鬆。
因為我知道,這隻是個開始。
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我站在大理寺門前的台階上,清晨陽光灑在臉上,卻照不進心底那份沉重。
昨日陸城隍被押入大牢的消息迅速傳遍長安,百姓們紛紛趕來,圍著大理寺門口議論紛紛,甚至有人送來香火與果品,稱我們為“活菩薩”、“斷案如神”。
盧納大人站在門邊,神色平靜,而王七早已樂得合不攏嘴,抱著百姓送來的點心左一口右一口地吃著。
“孫大人,您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一個年邁的老者顫巍巍地走到我麵前,雙手顫抖地捧著一麵寫著“明鏡高懸”的錦旗,“我家兒子險些就成了那詛咒下的冤魂……多虧了你們!”
我接過錦旗,微微一笑:“為民解惑,是大理寺的職責。”
周圍人群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那一刻,我心中確實湧起一股激動與欣慰。
畢竟,這是我們一起拚盡全力換來的真相,是無數個夜晚翻閱古籍、追蹤線索的結果。
但我沒有沉浸太久。
我知道,真正的敵人從來不會隻出現一次,他們藏匿於黑暗之中,等待下一次出手的機會。
——而我們,必須時刻準備著。
“你有沒有覺得……事情太順利了?”李餅站在我身旁,目光望向遠方,語氣低沉。
我愣了一下,轉頭看他:“你是說?”
“陸城隍背後的人,還沒露麵。”他緩緩道,“他的計劃太過縝密,不可能一個人能完成。而且,那些受害者之間……還有未解開的聯係。”
我心頭一緊。
的確,從最初的幾樁離奇死亡開始,到後來發現死者家中皆有冥息香殘留,再到《夜靈九祭》的現世,每一步看似巧合,實則步步為營。
可我們查到現在,仍未找到是誰最初將這本書帶入民間,又是誰最早在地方官府中散布“祖先降罪”的流言。
“也許……這隻是冰山一角。”我輕聲道。
李餅點點頭,神情凝重。
這時,王七叼著糕點湊過來,一邊嚼一邊問:“你們兩個又在琢磨啥大事呢?案子不是破了嗎?”
我沒有回答,隻是望著街口人流的方向,心中隱隱不安。
就在這時,一名信使飛奔而來,跪地呈上一封急報。
我接過一看,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新的案子?”李餅問。
“嗯。”我低聲回應,“發生在城南郊外,一起孩童失蹤案。但奇怪的是,這孩子失蹤前,據說曾聽到有人吟誦一首詭異的童謠。”
“童謠?”王七一愣,連嘴裏的點心都忘了咽下去,“什麽童謠?”
“‘月影照門楣,紅衣引魂歸’。”我念出那句歌詞,心裏頓時升起一絲寒意。
這不是普通的童謠。
這是一首在《夜靈九祭》附錄中提到過的祭祀殘章,用於召喚亡靈的儀式開端。
也就是說——
有人正在模仿陸城隍的手法,再次進行某種神秘儀式。
我抬頭看向李餅,他也正看著我,眼神裏透出同樣的警覺。
“看來……我們還不能休息。”我深吸一口氣,嘴角揚起一抹冷笑,“新的挑戰,來了。”
我回到書房,取出《夜靈九祭》,一頁頁翻看那句童謠所在的部分,同時啟動係統功能【舊案索引宗卷對比】。
很快,係統反饋出一條信息:
> 【警告:當前案件可能與三年前扶風縣‘紅衣夜哭案’存在高度關聯。】
我瞳孔微縮。
三年前?
那正是李餅父親遇刺的時間點……
我猛地起身,將書合上,朝門外喊道:“王七!去把李餅叫來,我需要一份三年前扶風縣的全部案件記錄。”
王七應聲而去。
窗外,風起雲湧。
一場更深的陰謀,正悄悄浮出水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