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新證初現疑雲,險途再啟征程

字數:6396   加入書籤

A+A-


    我回到案前,手指輕撫《夜靈九祭》的封麵,那股詭異的氣息仿佛透過紙張滲入指尖。
    這書本不該現世,它原是陸城隍在牢中所寫,記錄著一係列祭祀亡魂的秘法。
    而如今,竟然有人將其中殘章用於孩童失蹤——這絕非偶然。
    “王七!”我提高聲音喊道,“把三年前扶風縣的全部案件卷宗都搬來,包括證詞、驗屍單、現場圖錄,一個字都不能落下!”
    王七擦了擦嘴邊的糕點渣子,應了一聲,轉身跑開。
    李餅走進書房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他一身黑衣,眉眼沉靜,手中還拿著從大理寺庫房取來的舊卷軸。
    “你懷疑這事與我父親之死有關?”他低聲問道,目光落在桌上的《夜靈九祭》上,眼神微冷。
    我點頭:“童謠出自這本書附錄中的祭祀殘章,而這段殘章首次出現,是在三年前扶風縣的一起‘紅衣夜哭案’裏。那時……你父親剛被刺殺。”
    李餅沉默片刻,緩緩展開手中的卷軸。
    我們三人圍坐在案前,翻閱著堆積如山的舊案卷宗。
    時間一點點過去,空氣中彌漫著紙張陳舊的氣味和油燈燃燒的焦香。
    忽然,王七拍案驚呼:“你們看這個!”
    他指著一份卷宗中夾著的信箋碎片,上麵有半句模糊不清的話:“月影照門楣,紅衣引魂歸……”正是那首童謠的前兩句!
    “這是三年前扶風縣衙送來的證物,但當時因為證據不足,沒有被列為關鍵線索。”王七的聲音有些激動,“如果這首童謠真的和祭祀儀式有關,那三年前那案子就不是孤立事件!”
    我心頭一震,立刻啟動係統功能【律法速查】與【舊案索引宗卷對比】,快速檢索相關法規與過往類似案件。
    > 【匹配成功:三年前扶風縣‘紅衣夜哭案’與當前案件存在三處高度相似之處:1. 同一首童謠;2. 失蹤前均有冥息香殘留;3. 案發地點均位於城郊邊緣地帶】
    > 【建議:該童謠極可能為儀式召喚的第一步,下一步或涉及血祭。
    請立即排查近期失蹤孩童身份是否符合獻祭條件】
    我合上係統反饋,深吸一口氣,看向李餅和王七。
    “這不是巧合。”我說,“凶手正在複刻當年陸城隍的手法,甚至比他更謹慎、更隱秘。他故意留下線索,讓我們以為自己在追查真相,但或許……這隻是他的圈套。”
    李餅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你是說,這些線索是故意留下的?”
    “不排除這種可能。”我低聲道,“之前的幾樁命案,也都有看似關鍵的證據指向某個方向,結果卻是誤導。現在這條線索看起來重要,但我擔心……我們正走在通往陷阱的路上。”
    王七撓了撓頭,皺眉道:“可如果不查呢?萬一這就是真線索,錯過怎麽辦?”
    “必須查。”我咬牙,“但要小心。我們要用係統的心理分析功能模擬凶手的心理狀態,看看他到底想要什麽。”
    我調出【嫌犯心理分析】模塊,輸入已知信息,等待係統推演。
    > 【初步判斷:凶手具備極高反偵查意識,熟悉祭祀流程及古代律法漏洞,可能曾參與過三年前的‘紅衣夜哭案’或與陸城隍關係密切】
    > 【風險預警:若繼續深入調查,目標可能會主動製造混亂以轉移視線】
    我閉了閉眼,心中一片沉重。
    門外忽然傳來喧嘩聲。
    我們三人對視一眼,快步走出書房。
    隻見大理寺大門外,早已聚集了一大群百姓,他們舉著火把,情緒激動,口中高喊:“還我孩子!”
    “大理寺無能!”
    “抓不到凶手,幹脆辭職算了!”
    人群中幾個婦人哭得撕心裂肺,她們的孩子便是昨日失蹤的孩童之一。
    盧納站在台階上試圖安撫眾人,但顯然收效甚微。
    我站在二樓窗前,看著這一切,拳頭不自覺地攥緊。
    “他們是害怕,才會憤怒。”李餅站在我身旁,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無奈,“我們給了他們希望,卻沒能兌現。”
    “這次不能再讓他們失望。”我低聲說,“無論這線索是真是假,我都必須走下去。”
    王七湊過來,壓低聲音問:“那我們現在去哪?”
    我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腦海中浮現出那段童謠的最後一句:
    “紅衣引魂歸。”
    “去找紅衣。”我緩緩開口,“找到那個吟唱童謠的人。”
    夜風穿堂而過,吹滅了屋內的燈火,黑暗中,仿佛有什麽東西正悄然逼近……
    而我們尚未察覺,一道陰影,早已潛伏在街角深處,靜靜地注視著大理寺的大門。
    我屏住呼吸,盯著街角那團忽明忽暗的陰影。
    “有人。”我低聲道,悄悄拉住李餅的衣袖,“在我們出門前就跟著了。”
    王七立刻警覺起來,左右張望了一圈,低聲問:“要不要動手?”
    “不急。”我搖頭,“他們沒出手,說明隻是監視。我們先引他們動一動。”
    我們三人裝作若無其事地沿街而行,繞進一條僻靜的小巷。
    夜色如墨,街燈昏黃,風吹得紙燈籠吱呀作響。
    我心中默念係統功能【現場重建模擬】,迅速分析周邊地形與最佳伏擊點。
    “左邊第三個岔口。”我輕聲說,“那裏視野死角最大。”
    李餅點頭,率先拐入那條窄巷。
    我和王七緊隨其後,腳步刻意放緩,仿佛毫無防備。
    果然,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對方終於忍不住追了上來。
    “上!”我一聲令下,猛地將手裏的油紙傘甩出去,傘骨撞擊石牆發出巨響,驚得跟蹤者一個踉蹌。
    李餅閃電般出手,一腳踢中一人手腕,奪下他手中短刀。
    王七也撲上去,把另一個按倒在地。
    剩下兩人見勢不對,轉身就想逃。
    “別讓他們走!”我大喝一聲,拔出腰間銅尺擲出,正中一人小腿。
    那人痛呼一聲跪倒在地。
    李餅幾個縱躍便攔住最後一人去路,冷眼看著他:“你們是誰的人?”
    被製住的幾人咬牙不語,臉上滿是狠厲之色。
    我冷笑一聲,蹲下身,從其中一人懷中摸出一塊布片,上麵繡著一隻半殘的烏鴉圖案。
    “陸城隍的殘部。”我低聲說,“三年前他在獄中自盡,但他的親信早就潛伏各地,沒想到現在又冒出來了。”
    “你們想幹什麽?”李餅逼問,“誰讓你們來跟蹤我們的?”
    那人冷哼一聲,猛力掙脫束縛,竟一口咬破舌頭,吐出黑血,整個人劇烈抽搐起來!
    “糟了!”王七臉色一變,“他們是死士!”
    我連忙翻出係統【證人問詢輔助】,試圖提取記憶或意識殘留,但為時已晚,那人已經氣息全無。
    其餘幾人也在掙紮中相繼毒發身亡。
    我心頭一沉,站起身拍掉塵土。
    “看來他們是知道我們查到了什麽,才出手阻止。”我說,“但也說明我們離真相不遠了。”
    李餅神色凝重:“但他們既然能追蹤到我們,說明我們調查的方向確實觸及了他們的核心。”
    王七撓頭道:“可我們現在也沒抓到活口啊……”
    我眯起眼睛,腦中靈光一閃。
    “不一定。”我低聲說,“我記得剛才那人身上還有一樣東西。”
    我快步走到剛才被我銅尺擊倒的男人身邊,翻找他的衣襟,果然在內袋裏找到一張泛黃的紙條,字跡潦草:
    > 紅衣歸處,魂歸舊宅
    > ——廢宅·西郊柳氏祠堂
    我心頭一震,抬眼看向李餅和王七:“有線索了。”
    “西郊柳氏祠堂?”王七皺眉,“那是座荒廢多年的古宅,早些年聽說裏麵鬧鬼,沒人敢靠近。”
    “所以最適合藏人。”我說,“如果童謠真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那麽‘紅衣’極可能就是主持儀式的人。而這座祠堂,或許是他們用來完成下一步的關鍵地點。”
    李餅點點頭:“那就去一趟。”
    夜色深沉,我們三人悄然離開大理寺,騎馬向西郊而去。
    路上,我一路思索,越想越覺得這背後隱藏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深。
    三年前父親遇刺、紅衣夜哭案、如今孩童失蹤……這一切仿佛都被一根看不見的線串聯起來。
    “你在想什麽?”李餅突然開口。
    “我在想,”我低聲回答,“三年前你父親被害,是否也是這場陰謀的一部分?”
    李餅沉默片刻,眼神深邃:“或許吧。但我更想知道,是誰,在背後操縱這一切。”
    王七打了個寒顫:“話說回來,那個童謠到底是怎麽流傳出來的?難道真的有亡魂在引導?”
    我搖了搖頭:“不是亡魂,是人心。”
    柳氏祠堂靜靜矗立在山腳下,青磚斑駁,瓦片淩亂,門楣上的牌匾早已風化模糊,隻剩下幾縷殘漆在風中飄蕩。
    我們下了馬,小心翼翼地靠近。
    剛踏入門檻,一陣陰風迎麵吹來,帶著濃重的腐朽氣味,仿佛整個祠堂都在喘息。
    我壓低聲音:“小心,這裏……不太對勁。”
    李餅點頭,示意我們跟緊。
    月光透過破碎的窗欞灑進來,照見祠堂內的景象:牆上掛著殘破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幹枯的香燭,角落裏堆滿了褪色的衣物,最詭異的是,地上用朱砂畫出一圈圈古怪的符文,隱隱與童謠中的詞句對應。
    “這地方……真的舉行過某種儀式。”王七低聲說。
    我蹲下身,指尖輕輕劃過那些符文,心跳不由得加快。
    “這不是普通的祭祀。”我喃喃道,“這是……召喚。”
    話音未落,祠堂深處忽然傳來一陣窸窣聲。
    我們三人同時回頭。
    黑暗中,一雙眼睛正靜靜地注視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