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夢

字數:5801   加入書籤

A+A-


    陳醒過來的這日午後。
    陳石頭的大伯,陳家老大陳友江帶著媳婦何氏從梅沙圩回沙洲村來看陳石頭,他兩口子提溜了好些吃食。
    三丫看的直流口水。
    陳友江與何氏到了家裏,便對謝氏和陳石頭噓寒問暖。
    然後是一番毫無營養的安慰和祝福,他們待了不到一刻鍾,陳友江便借口要去看看田地裏的莊稼,告辭走了。
    大伯母何氏平日裏對謝氏並不怎麽友好。
    今天能過來看望陳石頭,無非是遵從了陳友江他老娘王氏的吩咐。
    平日裏陳友江家田地裏的農活,大部分時間都是陳友河幫著打理。
    陳友江下田忙活的日子屈指可數,何氏更是一年難得下幾次田地。
    今年,陳友河從老宅分了出來。他幫著老大陳友江照顧田地裏莊稼的時間便少了許多。
    他們此番如此早便提著禮物來看望侄子,心裏打的那點算盤,謝氏看得清白,但也不道破。
    陳石頭知道,大伯家裏人對自己家的疏遠。
    大伯母平日裏便時常對娘親明嘲暗諷。今日能特意來看望自己,他很清楚絕對是奶奶王氏叫了他們回來。
    陳友江兩口子前腳剛走,後腳桐江村謝家的舅舅,謝家老大謝昌明就被陳石頭的外婆陶氏趕著來沙洲村看外孫了。
    謝家老大在梅沙圩悅來飯莊做賬房,平日裏沒多少事,晚上回桐江村,趕圩日全天在酒樓裏候著。
    梅沙鄉在清江河邊上,有一個船運碼頭的緣故,聚攏了一些下苦力討生活的人。
    梅沙圩能成為一個集市,梅沙圩能夠繁榮還有一個原因,是密溪河上遊有幾個瓦窯和青磚燒製作坊。
    作坊上的青磚,青瓦經過三十多裏的陸路運輸,到了梅沙村,再經船運送到其他縣城或兩百多裏外的衡州府。
    所以,梅沙圩有逐漸繁榮形成梅沙鎮的節奏。
    謝家大嫂是梅沙圩第一姓梅氏的女兒。
    謝家兩口子進屋,看到已經恢複血色的陳石頭,一顆心才安安落地。
    “妹子,我聽說石頭是被雷公叫醒的。是否真有此事?”
    梅氏沒忍住心裏的八卦,開口問出了心裏的疑問。
    謝氏沒聽明白嫂子話裏的意思,她被梅氏問得有點懵,便扭頭看向丈夫陳友河。
    “嫂子聽說啥了?我這幾天都沒出門,不知道外頭在議論什麽事?”
    謝氏見丈夫也搖頭表示不知道,又問嫂子梅氏。
    梅氏看看丈夫謝昌明,見他沒什麽表情,又看向大妹子道:“早上給家裏捎口信的人說,石頭在家昏迷了六日,昨兒下午,天上無緣無響了幾聲炸雷,那炸雷一響,石頭兒就醒來了。”
    謝老大點頭,表示傳口信的人確實如此講述。
    梅氏又道:“我們剛進村的時候,在村口也聽人說石頭是被天雷叫醒的。那人還說,當時他就在院子外,那雷公距他身邊都不到三丈。把他嚇得腿都軟了。”
    聽完梅氏的話,陳友河點了點頭道:“大嫂說的這事,確有其事。前天我爹帶著我和幾個堂兄弟,在我這院子外邊找那傳說中的無頭墳。”
    “想必大哥和嫂子剛剛進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了我院子兩邊已經整平的許多。”
    謝家老大點頭。
    “昨天下午,整到院子右邊的時候,剛開掘,天上的雲就多了起來,動工之後,才挖了一丈寬天色就暗了下來,隨後就響了一聲天雷。”
    “當時確實怪嚇人的。不過雷聲響過之後,石頭確實就醒了。”
    聽妹夫如是說,謝家老大半鎖的眉頭,便舒展了開來。
    天示異相,石頭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秀,你好生照顧石頭,有什麽難處盡管找大哥。”
    謝家老大既是安慰又是肯定的和大妹謝秀兒說道。
    又聊了一會,謝家大哥才帶著梅氏離開。
    這日,在家又躺了三四天的石頭走到院子外,看著院子左右兩邊都開闊了許多。
    他心裏覺得奇怪,但也沒多問什麽。
    “踏!踏!踏!”
    耳邊聽到砍刀砍在枝條上發出的聲音。
    他尋著聲音,轉到院牆右側,便看到娘親在院子右邊清理那些還開著花的荊棘。
    三丫在旁邊照顧著兩歲的妹妹五丫。
    謝氏要把院子右邊斜坡裏的荊棘清理出來,一個是因為荊棘多了容易藏蛇蟲鼠蟻,二個是想看看前些天被天雷擊中的那棵不受人待見的苦橘樹,到底變成了什麽樣子。
    她心裏同樣對兒子醒來前的驚世天雷,充滿了好奇。
    陳石頭,站在謝氏身後,看到娘親揮汗如雨的劈砍,比人還高的荊棘叢。
    他見母親如此辛苦,便活動了一下筋骨,快速走到被謝氏砍下來的荊棘旁。
    他想幫母親分擔一下,把那些已經被齊根砍斷了的荊棘叢、荊棘枝拽到一旁開闊的地方。
    不讓已經砍下來的荊棘,擋住娘親的道路。
    謝氏側頭,看到小人兒一般的兒子吃勁的拖拽荊棘枝,那一副使盡全身力氣卻挪動不了半分的樣子,很是惹人心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多懂事的孩兒!
    “娘,你幫我把荊棘枝劈斷一截。”
    陳石頭的喊話,把謝氏驚醒。
    她看了看地上的荊棘叢,又看了看石頭,隨後按照兒子的要求,在他拖拽著的那些荊棘枝的中間,砍了幾刀。
    將荊棘半截砍斷。
    看到娘親把荊棘枝砍斷,石頭用了很大的力氣,把荊棘拖到了一邊開闊一些的位置。
    石頭看了看自己拖拽的半截荊棘枝,又看了看娘親身後的一堆荊棘叢。
    轉身向村子裏走去。他剛剛恢複身體,耐力有限,拖拽半截荊棘枝都讓他使盡了全身力氣。
    謝氏沒注意到兒子離開了,砍了一會荊棘枝,再轉頭來看時兒子沒在身後了。
    她嘀咕著兒子是不是回屋了,抬頭看向村子方向,卻見兒子手裏拿著把柴刀從村子裏麵往家裏這邊走。
    “石頭,你在哪借的柴刀?”
    謝氏問,
    這個時代鐵器是官家專賣,江南地界雖然對普通農用器具沒有多少管製,可是一把柴刀也是一個普通農家看得緊的重要器械。
    陳友河家,有五畝左右的水田,家裏也才兩把柴刀,兩把禾刀。刀具是很珍貴的農用器具。
    石頭道:“在小叔公家借的。”
    說完,他走到荊棘叢旁,揮刀把已經被娘親砍倒的荊棘枝一根根的對半砍斷。
    隨後,回院子拿了一把木叉子,把短一些的荊棘叉到旁邊。
    “娘,等下午爹爹回來,讓爹爹在這位置挖個五尺寬,三尺深的坑。”
    石頭一邊指著斜坡邊的地方一邊和謝氏說著。
    謝氏好奇道,“挖坑幹嘛!”
    石頭抬頭看著娘親道:“這些荊棘枝,可以燒成碎木炭,雖然比不上響木炭,但是也可以備著,到天冷了可以烤火。”
    謝氏嗬嗬笑著道,“響木炭,可沒有這麽好燒,咱沙洲村三百多口人,會燒響炭的人一個都沒有。你如何知道燒木炭?”
    其實,不止是沙洲村這種小村子沒有人會燒製響炭上好的木炭,遇火後會發出清脆的劈裏啪啦的小小聲音,沒有煙,火力還特別大,特別奈燒,火盆裏燒上一枝手腕大的響炭,可以烘烤一個多時辰。在這個時代,此種物質隻有達官貴人和部分手藝高明的鐵匠才用的起)放眼整個梅沙鄉,懂得燒響碳的人也沒幾個。
    陳石頭稚聲道:“是我前幾日做了一個很長時間的夢,夢裏白胡子爺爺告訴我的。”
    “你說啥?”
    謝氏被石頭的話嚇了一跳,手裏的柴刀一下沒握住,“啪!”的一聲,甩了出去。
    兒子做了古怪的夢!她想了想兒子醒來那天的天雷示警,心裏不由的害怕起來。
    正當謝氏不知所措的時候,聽石頭又道:“那幾日我做了好多夢,我夢見,在天上,有用鐵皮子做的大鳥在飛,那大鳥裏邊坐著好多人。”
    “他們從天的這邊飛到天的那邊。”
    “還有用鐵盒子做成的車,車裏麵坐了好多人,那鐵盒子跑得飛快。從咱們村去縣城隻要拉泡尿的功夫就到了。”
    謝氏看了看天,天上並沒有用鐵做的大鳥。天上隻有雲兒朵朵。
    雖然,沒有看到大太陽出來,卻也沒有看到濃厚的烏雲。
    謝氏暗忖,雷公爺爺應該沒聽到。
    “石頭,你沒事吧?”
    謝氏走到兒子身邊,在兒子額頭摸了下,感受一下兒子額頭的溫度。又摸了摸自己額頭,沒發現兒子體溫有異常。
    “沒發燒呀。這孩子,咋說胡話了呢?”
    謝氏心裏有點急。
    “娘!我沒事,我沒說胡話,我就是做了幾個夢。”
    石頭抓著娘親的手,很認真的說。
    “你不信就算了。”
    石頭也不生氣,隻走到一邊去砍荊棘枝。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