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仗地

字數:4360   加入書籤

A+A-


    沒過多久,裏正陳達田來家裏了。
    謝氏見堂伯帶著兩個穿著巡檢司官服的差人過來,趕緊放下手裏的活計。
    “三堂伯,有什麽事嗎?”
    謝氏問。
    陳達田道:“你這院子兩邊開出來的新地有些多,我和你爹商量過了,把新開墾出來的地,記到你家宅子用地裏邊。”
    “日後,你再生兩兒子,蓋房子都有地用。”
    謝氏一聽這話,心裏急得不行。
    “這!可是,三堂伯,這,我……”
    謝氏想說家裏沒錢了,買宅基地的錢,她真的拿不出來呀!
    石頭走過去叫了聲:“堂爺爺好。”
    陳達田仔細看了看精神奕奕的小石頭,心裏很高興。
    “石頭呀,你可算是好起來了。你要是真出個什麽事,我非的把陳友水那個混賬東西給打折了。”
    石頭道:“堂爺爺,那天的事,不怪友水堂叔,那天是我自己不小心掉河裏邊了。”
    石頭的話,讓陳達田心裏暖暖的,這孩子才九歲就這麽有擔當,實在是難能可貴。
    他從懷裏拿出三塊糕點,三個小家夥每人分了一塊。
    謝氏走到陳達田身邊道:“三堂伯,我,能不能不把這些地寫進宅地契裏邊。”
    陳達田知道謝氏的顧慮,輕聲道:“你擔心錢的事吧!老九已經把錢給了我了。這會隻來把地數丈量完,寫了地契,下午去鄉裏,讓保長蓋印,縣衙那邊留一份備用的就可以了。”
    謝氏有些意外,她沒想到公公會給她們出這新開出來的地契錢。
    石頭跟在兩位丈量地麵寬度的巡檢司差人身後。
    “這,這,這邊,官差老爺往這邊多量一些。”陳石頭指著院子前麵的淺水溝叫道。
    陳達田走過來,摸著石頭的腦袋笑著道:“傻小子,你要把這小水溝也弄進你家地契裏,你娘可不答應。”
    “堂爺爺,可是那有一口雷公井。我想把那口雷公井也買了,在家裏做個水池呀!”
    兩個巡檢司的差人看向陳達田。
    陳達田也是一愣,他想起石頭醒來那日下午的古怪天雷,在看石頭此刻指著雷公井說話的嚴肅神情,隨後笑著道:“你都知道那井是雷公井,那你,就應該知道,這口井隻有在春天,雨水充足的時候才有水出。你把井買了也做不了什麽事?”
    “是的,我知道,堂爺爺你就幫我量了吧,官老爺,你們就按普通地算給我吧。”
    “這井一年也就一個月時間有水出。平常時節都沒水出的。”
    陳石頭堅持要把院牆前邊七尺的位置也算進地契裏邊。
    兩個巡檢司的官差,低頭看看前麵那沒有多少水的淺水溝,又順著溝盡頭看了看已經沒有出水的兩塊石頭縫。
    這地明顯是一處山丘上內部裂縫,應該不是真正的水源。確定了這點,兩人都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小石頭的要求。
    謝氏聽兒子開始胡鬧,便走過去拉著兒子道:“石頭別鬧,咱家院子前邊二十丈外,不是有一口井嗎?咱家裏用的水都是那邊井裏挑的,那水又甜又清涼的。這雷公井有什麽用?”
    陳達田看看謝氏,在看看陳石頭指著的地方,在心裏盤算起來,老九給了他一兩銀子。
    按剛才的尺寸量地,應該用不了七錢,在加前邊這幾尺,也不會超過九錢銀子。到時候自己在墊幾分銀,給這兩位官差大哥做腳程費好了。
    想通這些便點頭對石頭道:“行,就按你說的量。”
    石頭高興的跳起來,大聲道:“哦,那太好了,堂爺爺。”
    說著,他飛快的跑到剛量完的地方道:“這裏,就這個位置,量到這裏就好了。”
    石頭的天真活潑讓陳達田感到高興,前幾天還奄奄一息的人兒,就幾天功夫又活蹦亂跳了。小孩的生命力就是旺盛。
    陳達田看了看院子左邊外還剩下大概兩丈的寬度,無奈的點了點頭。
    臭小子,別人都恨不得多量幾丈,你小子卻要少量。
    看著兩位官差丈量完院子左邊的土地,陳石頭又走到剛剛砍伐荊棘的地方,指著那棵被雷火擊中的苦橘樹道:“這邊把這棵樹,就是這個苦橘樹給量進去就行。”
    陳達田心裏苦笑,好小子,真是會挑地,左邊少了兩丈,右邊卻多了三丈。一點也不願吃虧。
    沒一會功夫,丈量土地的活就完成了,謝氏趕緊回屋裏,給兩位官差包了紅封。
    家裏實在沒多少錢了,隻每人給封了十文銅錢。
    臨走前,巡檢司差人指著院子兩邊堆放著的荊棘和草皮前幾天挖掘院子左邊土地時,地麵上長的野草和其他植被被堆放在一起)叮囑道:“慪草皮肥的時候,千萬注意用火安全,雖已快到端午節,雨水充足,可你家這地,距離後邊有野草和樹林的位置太近,容易引起山林大火。”
    謝氏點頭答應,說:“我們一定離得樹林遠遠的在點火慪草皮肥。”
    巡檢司差爺便點點頭轉身走了。
    送走巡檢司的差人和裏正村長)謝氏準備回廚房做午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估摸著陳友河快回家了,天剛亮陳友河就出門了,水田裏的禾苗長勢不太好,野草長了不少,他一大早就出稻田裏去除草。
    之前分家,他家分了六畝旱地,五畝水田,水田裏種了早季水稻,旱地裏種了些黍高粱)米和菽黃豆)。
    今年天氣暖和,清明節前後就開始打理旱地莊稼了。
    幸好兒子懂事,幫著照顧兩個妹妹,六畝旱地隻八九天就打理完,把黍,菽種下去,後來趕上幾場及時的雷雨,現在黍、菽幼苗都長得及好。
    “石頭,你小心些,別被荊棘刺給傷著了!娘去做吃食了。”
    謝氏叮囑兒子注意安全,兒子自幼體弱多病。去年入秋後,又連續大病幾場。
    因為小叔子家的又懷孕了。婆婆王氏對石頭冷言冷語說了幾次,謝氏沒忍住和婆婆頂了幾句。
    小王氏便把話題說開了,嚷嚷著要分家。
    老大陳友江,在圩裏有活計,平常也少照顧農活,一家人裏陳友河最是忙碌。
    農忙時節大多在田地裏轉悠。畢竟一大家子有四十多畝水田,三十多畝旱地,一個沒看顧到位,病蟲害就把一季的莊稼給糟蹋了。
    也因此在莊稼地裏忙碌得最多的陳友河,就少了很多時間照顧孩子。
    謝氏一個人照顧三個孩子,又經常下地裏忙活。對於兒子陳石頭便有些照顧不到。才有了小王氏和老王氏都對陳石頭冷言冷語的事情發生。
    如今分了家,除了搶種,搶收時節雙搶),陳友河也能抽出時間給家裏打製些木工。如今家裏床架,桌椅板凳都在有條不紊的添置。
    陳家大哥在圩裏客棧做賬房,算是和謝家大哥同行了。隻不過,謝家大哥做的是桐江村謝氏的族產,陳友江是給梅氏財主做工。
    石頭送走裏正,準備回去接著砍荊棘枝。
    密溪河邊陳友水從他自己打製的那艘小木舟上了岸,快速向著石頭家裏走來。
    石頭看到陳友水手裏又提溜著什麽東西,想必是剛從密溪河裏打的魚。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