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去處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A+A-


    謝大山那句,稻田魚兒如此美味,可把陳新泉嚇了一跳。
    他心道:若待外公把自家稻田裏的魚兒撈上來之後,發現魚肉並沒有如此香脆可口那就露餡了。
    “外公,這魚肉好吃,和魚兒養在稻田裏的時候吃了禾苗中的青蛾蟲子的確是有些關係。不過烹飪魚菜,手藝還是很關鍵的!”
    陳新泉擔心娘親說的話被外公誤會,他隻得趕緊出來解釋。
    “泉兒說得對,再好的食材也得有好的手藝烹製,方能做得出上好的吃食。”
    陶氏很認同外孫的話。
    謝秀兒聽兒子說到烹飪魚肉的手藝,她才醒悟過來,她剛剛解釋魚肉香甜美味的重點,話裏的意思全都放在稻田魚兒中。
    隻不過,事實到底是不是稻田中養的魚兒,才有這般好的口味,她並不太清楚。昨天在製作魚肉的時候,醃製魚肉時用的鹽,是家中比粗鹽金貴許多的青鹽和那白花花的雪鹽。
    丈夫陳友河可是說過,用青鹽烹飪菜肴,味道更鮮美。
    若父親用家中粗鹽烹飪魚肉,能不能有這麽好的口味,她可不敢保證。
    陳新泉覺得不能讓娘親繼續講下去,若順著娘親的話往下說。整不好,外公真要誤會,稻田中養的魚兒比其他地方的魚兒更美味。
    他急忙轉移話題說:“外公,其實稻田中養的魚兒,在口味上的確會比其他地方養的魚兒更好吃些。不過,咱們如今那麽多的魚兒等著處置,關鍵不是魚肉有多好吃,而是要怎麽將這麽多魚肉處理掉?”
    聽到這話,謝大山很有興致,他說道:
    “泉兒說得對,這事是得仔細琢磨琢磨。說實話,我也正為這事頭痛著呢!”
    畢竟,麵臨著一百條魚兒的損失,謝大山心裏是真的很著急。
    “今日我弄了這道香脆魚塊出來,就是想問問外公,外婆和大舅母以及二舅,二舅母。我若將魚肉做成這般口味,日後拿去飯莊、酒館進行販賣,可會有銷路?”
    陳新泉掃視一遍桌前的長輩,把他心中的想法說與大家聽。
    謝昌平聽外甥這麽問,內心被這個九歲的娃娃震驚了一下。
    這孩子小小年紀竟會有如此心智,實在罕見。
    “當然可以,這麽好口味的魚肉,不論是在梅沙圩,還是在永興縣城都找不出第二家。”
    謝昌平對香脆魚塊的口味非常讚賞。
    他跑過永興縣二十幾個鄉鎮,永興縣境內的美食不少,但是能超過眼前這道香脆魚塊的魚菜,絕對沒有第二家。
    聽了二舅謝昌平的話,陳新泉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他看向二舅謝昌平說:“二舅,若是過些日子稻田中魚兒起魚了,魚肉便有些多,到時候真有可能需要弄去縣城販賣。”
    “哦!這樣的魚肉很多嗎?梅沙圩都消耗不完?”
    謝昌平聽外甥這麽說,心中來了興趣。
    陳新泉點頭:“二舅有所不知,當初稻田中生了青蛾蟲子,我在自家田中養了九十尾魚兒用來驅滅青蛾蟲子。”
    “原本想著試一試看看有無效果。沒成想,稻田中養魚兒驅滅青蛾蟲效果極好。當時也考慮到,日後收稻穀時,稻田中的魚兒不知如何處置。”
    陳新泉慢慢的把在稻田裏養魚兒的起因說了一遍。
    聽完外甥陳新泉的講述,謝昌平心中感慨。他萬萬沒想到,家中還曾為了驅滅青蛾蟲子想了那麽多辦法。可以想象當初父母麵對稻田青蛾蟲子的時候,內心有多焦急。
    而他對此卻絲毫不知,此刻想來,他真是愧為人子了。
    陳新泉又把眼下,他麵臨著稻田魚兒即將要起魚,而魚兒又不知如何處置的困難說了一遍。
    聽了外甥的講述之後,謝昌平問:“泉兒,你的意思是,今日你家中有至少六十條魚兒被撈起來等待處置?”
    陳新泉點頭:“是的,昨日因為爺爺擔心天氣炎熱,河裏水位下降得嚴重。魚兒養在稻田中一旦缺了水,養在稻田中的魚兒便一條也保不住。”
    “我覺得爺爺說的很對,今日便讓爹爹把爺爺那塊稻田中的魚兒撈起來了。”
    “過得幾日,若是河裏水位繼續下降,我家稻田中的魚兒也得撈起來。”
    陳新泉說到這裏,抬頭看向外公謝大山:“外公,你稻田中的魚兒若是因為水源不足的緣故,也可提前把魚兒撈起來。不用等著稻田曬田之時才起魚。”
    “這事,我會留意的。泉兒不用擔心,若出現稻田中水不穩的情況,我會及時通知你。”
    謝大山這時才想起來,沙洲村雖然地處桐江村上遊,可是,沙洲村的稻田中所用的水源,卻並不如桐江村的方便。
    這還真是個麻煩事。
    他自己家的稻田,此時並沒有因為密溪河水位下降而導致稻田水位不足,或者有可能出現水源不足的情況。
    就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要撈魚兒起來的打算。
    “說起來也是奇怪的很,往年裏,這個時節天氣雖然也炎熱。但是還不至於連續熱上八九日。”
    謝秀兒說:“今年這天氣的確反常的很。這兩三日裏,天氣更是熱到不行,時光還未到晌午,那石板路便被日頭曬得落不得腳。”
    “好不容易把青蛾蟲子滅了,就盼著老天爺開開眼,能風調雨順的把今夏熬過去。這老熱的天景,河裏水位下降得厲害。也不知晚飯能不能有水種稻子?”
    被謝秀兒打了一下叉,餐桌上的眾人也紛紛歎息。
    謝昌平沒有太在意姐姐的話。他聽明白了外甥話裏的意思。因為今日他爺爺陳達隆家稻田裏起魚兒的緣故。
    他昨夜製作了香脆魚塊,今日拿來讓大夥試吃一下,順便提提意見,出出主意。
    既然家裏還有那麽多魚兒等著處理,他心裏猜測明、後兩日姐姐和姐夫有可能,便要拿了香脆魚塊去縣城酒樓飯莊售賣。
    想到此處,他思索起來,縣城中的酒樓有七八家,飯莊有八九家。
    生意最好的,當然要屬張德富的福滿樓,其次便要屬劉家的望江樓了。
    “若是有這等美味的魚塊,姐姐、姐夫明日拿了去縣城尋我便成。我帶姐姐、姐夫去酒樓與掌櫃的談。”
    謝昌平給姐姐謝秀兒吃了顆定心丸。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