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東海行省規劃
字數:9226 加入書籤
“諸位,都別急。”
“此次我從京都過來。”
“本就有宴請諸位的想法,也是想談談東海行省的產業規模化發展問題。”
秦布衣微笑道。
聽到這個,一眾知府,總兵將軍,皆是臉色一喜。
秦布衣既然想談產業商貿,大家自然都有收益,這是大好事。
隻是,那產業規模化發展,是個什麽操作?
“鄭龍。”
“你們幫助曬魚場處理此次的魚獲。”
“給你們水師士卒三倍一天的工資。”
秦布衣微笑道。
“是,魏王大人。”
鄭龍等一眾官兵,皆是激動不已。
“魏王大人。”
“我們隨行的這些人,可否賺點外快?”
一位務實的總兵將軍,忍不住開口。
“當然可以。”
“去署縣令那邊登記,一起上工即可。”
秦布衣笑著道。
一時間,一眾總兵將軍隨軍下屬,都是忍不住了。
眾位總兵相視無奈。
秦布衣說開三倍工資。
一天就是接近百文。
這個收入,是底層雜兵一個月的收入了。
普通士卒的收入,也就三百文左右,此刻一天就有百文,大家又怎麽可能不動心?
一時間,港口上,原本近乎數百名士卒,皆是跑去上工去了。
“魏王,您這般假公濟私,實有不妥。”
“官軍若是在你處上工,荒廢兵務。”
“一旦江淮防線因此被破。”
“您和我等,可皆是大周的罪人。”
一個冰冷的聲音,突然響起。
這個聲音,可是充滿了正氣之感。
眾位知府和總兵,皆是臉色微變。
“你是?”
秦布衣饒有興趣的望著一位紫袍官員。
“下官,曹州知府,李剛鋒。”
李剛鋒冷聲說道,沒有半點忌憚。
“李知府所言,過矣。”
“本王是皇商,奉陛下詔令,為國經營管理商貿產業。”
“何來假公濟私一說?”
“何況,今日船隊魚獲甚多,無人可用,又恐魚獲腐爛變質。”
“讓水師兄弟幫忙處理魚獲,並且付給酬勞,一舉兩得。”
“又何至於荒廢兵務?”
秦布衣微笑問道。
“東海水師,如今成了魏王私人之物,此豈非假公濟私?”
“戰船用以捕魚,水師士卒用以處理魚獲,豈非荒廢兵務?”
“難道這都是陛下讓魏王所為?”
李剛鋒再度反問,言辭犀利。
“夠了,李剛鋒。”
“魏王行事,何須你來管教?”
王擎山忍不住怒斥。
他受秦布衣好處最多,自然是維護秦布衣。
“王知府,不必如此。”
“李知府和本王有誤會,本王自然應該解釋,而不是讓誤會更大。”
“畢竟,曹州的商貿,還得倚靠李知府。”
秦布衣笑了笑。
“魏王大人。”
“下官累受皇恩,可不會假公濟私。”
“更不會糜壞國事。”
李剛鋒冷聲道。
“李知府。”
“本王想問問,三年前,東海水師,士卒有多少人,戰船有多少條?”
秦布衣開口問道。
這一問,李剛鋒一窒。
這事兒,他還真不知道。
畢竟他是文官,不過問兵事,也不知兵。
“在下不知。”
李剛鋒颯然回答,可心裏莫名的覺得有些不對勁。
“按照朝廷編製,東海水師,士卒編製是六個海衛,總計三萬。”
“然而三年前,東海水師僅僅一個海衛,五千人,戰船,隻有六十條。”
“說是條,那是因為東海水師,水師之中並無五十丈以上的大船,全是破落小船。”
“然而如今,你可知道,東海水師,有多少人,戰船又有多少?”
秦布衣再問。
“下官不知。”
李剛鋒突然感覺到情況越發不對勁。
他本以為,秦布衣這個麵容稚氣尚存的王爺,不過是北涼王府的二世祖一位。
隻知道撈錢,會為禍東海行省。
雖然他也想掙錢富民,可他取之有道。
現在秦布衣這番言語的氣質展示來看。
秦布衣,沒那麽簡單。
“如今,東海水師有十八個海衛。”
“戰兵滿員三萬,輔兵六萬人。”
“五十丈戰船,兩百艘。”
“其下小船,千餘。”
秦布衣再道。
此話一出。
東海省,秦淮防線東段的這些總兵將軍,皆是臉色一變。
秦布衣這麽說,那就意味著,東海水師擴充了八萬多人。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魏王大人,你這是私自擴軍。”
“朝廷可並無擴軍指令。”
“你是想做什麽?”
李剛鋒呼吸都有些急促。
水師擴軍,如果不是秦布衣說出來,在場誰又知道?
紫月臉色都有些發白了。
這事兒,女帝根本是毫不知情。
擴軍這麽多,秦布衣之心,似乎昭然若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是想說,我想造反對嗎?”
秦布衣嘴角微彎。
“我的娘子,可是當今陛下。”
“而我和女帝娘子的孩子,今後就是大周皇帝的繼承人。”
“我用得著造反嗎?”
秦布衣反問。
以前的秦布衣,的確是想用水師的這些兵卒來造反。
不過如今看來,隻要老王爺在一天,他是沒啥機會造反了。
而且,女帝是自己老婆,自己孩子必定是皇位繼承人。
如是這般,那他造反做什麽?
索性,也就沒想著要造反,而是將這些事情講出來,準備後續的安排。
“本王自己掏錢擴充東海水師。”
“自己花錢督造海船。”
“隻是為了假公濟私?”
秦布衣繼續問。
“如今,我不過是讓我父親,北涼王的私軍幫忙處理魚獲。”
“這便是荒廢軍務?”
“你可知,如今的九萬水師,在做什麽?”
秦布衣看著李剛鋒眼睛,此刻的李剛鋒心裏有股無力感。
“我告訴你,他們在江淮水網秘密訓練,在黃淮兩河河網來回巡邏。”
“他們在默默的庇護江淮防線,以及江河兩地的四大行省的千萬百姓。”
“若非我掏錢養著東海水師震懾江淮,江河兩地。”
“你以為,遼國會老老實實?”
秦布衣再度反問。
江淮防線以及江河齊魯之地如今的和平,原因有很多。
可是秦布衣這支水師,的確是和平守護的關鍵。
因為水師強大,加之巡邏震懾,也的確是讓遼國找不到偷襲的漏洞。
“李剛鋒,李知府。”
“如今,我是皇商,也是鹽鐵轉運使。”
“我那女帝娘子,將這兩個身份直接給我。”
“你應該清楚,這意味著什麽。”
“水師大軍要錢養,我所為之事,是否假公濟私,一眼便知。”
“聖旨在此,李知府若是質疑我,可以好好看看。”
“看看本王行事,是否是你心中的那等奸佞之人。”
秦布衣說著,讓宮羽將兩封聖旨拿給了李剛鋒。
李剛鋒眼神複雜,接過聖旨,細細的看了起來。
“魏王,下官無禮無知。”
“有辱魏王。”
“下官自去職務請罪。”
李剛鋒沉聲說道。
李剛鋒倒也是個有擔當之人。
自認為自己錯了,也知道請罪。
“李知府不必如此。”
“剛才說了,我們之間有著些許誤會。”
“如今,誤會澄清。”
“你也不必自責。”
秦布衣倒是不以為意道。
李剛鋒此人性格剛正不阿,可看得出,是個好官。
說到底,秦布衣這般話,其實完全是狡辯。
秦布衣的確是假公濟私,不過這個公是他掌控的。
本就是他的東西,假公之說,又有些不對。
“諸位在邊境行省為官。”
“皆是身不由己。”
“大家也知道,如今朝堂是什麽情況。”
“我所為之事,不為朝堂所知。”
“也是擔心朝堂阻擾。”
“我那女帝娘子托付我便宜行事,也因為朝堂複雜,局勢艱難。”
“如今我攜聖旨而來,還望諸位幫我。。”
秦布衣姿態突然放低。
秦布衣帶的聖旨,是封他為魏王,皇商,以及鹽鐵轉運使的聖旨。
其實和東海行省官軍毫無關係。
可是秦布衣這麽一說,怎麽看怎麽有關係。
秦布衣的身份是女帝夫婿。
如今又有了皇商和轉運使身份,這在外人看來,不就是女帝想要獨立朝堂做事嗎?
“蒙魏王大人不棄。”
“下官一定竭力支持。”
李剛鋒堅定的說道。
剛才的疏遠之意完全消失,看向秦布衣的眼神,都充滿了欽佩。
“諸位知府,總兵將軍。”
“本王也知道諸位艱難。”
“如今朝政實艱。”
“大周財政被南方世族官員派係掌控。”
“你們大家被逼到邊境行省為官,也自然知道其中緣由。”
“這些事情,本王也不想多說。”
“我等掌控的力量,無力對抗江南世族官員。”
“所以,隻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將江河兩地,江淮平原,變成第二個江南。”
“以此,才能對抗朝堂局勢。”
“這也是我那女帝娘子的打算。”
“今後,我有很多事情,需要諸位大人幫忙。”
“這裏是我對東海行省的一些規劃。。”
“諸位可以看看。”
“眼下已經是午後了,想來諸位應該還沒有吃午飯,我們先去吃東西,待會兒慢慢聊正事。”
秦布衣一番慷慨又婉轉的講述。
一眾知府皆是神色複雜。
邊境行省的官員,大多是寒門出身,亦或是被排擠的官員。
他們自然知道朝中局勢。
秦布衣這麽說,自然是拉近了大家的關係。
秦布衣的話,也更加確定了大家的合作關係。
最起碼,眾人內心的聯係種子,算是種下了。
接下來,秦布衣將一本小冊子,發給一眾知府之後。
全場突然寂靜。
僅僅是翻了一遍,一眾知府,皆是臉色劇變。
東海產業規劃,鄉鎮聯產承包,產業合作社,縣鄉招工社……
一種種舉措在小冊子中呈現,一眾知府,呼吸都有點急促了。
如果按照秦布衣所言,那麽東海行省,可就不是富饒可以來形容了。
整個東海行省,今後就是一個整體。
如果整合這個整體,爆發的力量將龐大無比。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