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收人心
字數:8647 加入書籤
膠州灣魚獲廠食堂。
原本,這裏是魚獲廠工人,以及膠州灣水師士卒的食堂。
不過如今,食堂的包間,坐滿了一群文武官員。
眾人皆是在吃午飯。
今日的午飯是海帶燉魚肉,炒白菜,清蒸蝦蟹,主食是雜糧米飯,雜糧烙餅,饅頭等。
雜糧米飯之中,精米稍少,隻有兩成,其他的是糙米,沉米。
可即便如此,能夠吃上米飯,還有魚肉。
這等夥食,是普通百姓,都不敢想的事情。
“你們是這魚獲廠的工人?”
李剛鋒拉住一位穿著粗布短打,一副力工打扮的李老三,問道。
“是,大人。”
“大人有何吩咐?”
看到李剛鋒一身紫色官袍,李老三滿眼懼意的望著李剛鋒。
因為李剛鋒身邊,可是站著十餘位紫袍官員。
這般氣勢,李老師這等小民,早就嚇得臉色發白,身體發抖。
“這等吃食,是今日獨有?”
李剛鋒問道。
“大人。”
“這些吃食,每日都有。”
“如今魏王大人在我們膠州開了上百個曬魚場。”
“魚獲多的根本吃不完。”
“我們每日都能吃到這些魚肉,或燉,或蒸,或炒。”
“若不是魏王大人,還有王知府,小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吃到這麽多肉。”
“魏王大人和王知府可真是好人,將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當人看。”
李老師恭敬的回答道,他甚至很想說,這些魚肉他都吃膩了。
但是更多的是說秦布衣和知府王擎山的好話。
“你在曬魚場做什麽工?”
李剛鋒再問。
“小的什麽都做。”
“處理魚獲,醃魚,曬魚收魚,甚至隨海船出海捕撈海魚。”
“小人愚笨,隻能做點粗活。”
“鄉裏機靈的人,還能去製鹽燒窯,做肥皂,香皂,那些工錢,比我這裏高上一兩倍。”
李老三連忙回答。
“你的工錢是多少?”
李剛鋒再問。
“包吃包住,一個月二十文,廠裏還發衣服。”
李剛鋒再度說道。
“去吧。”
李剛鋒擺了擺手。
隨後,李剛鋒又攔住了一人詢問。
見此,其他知府,也是攔住他人詢問。
這一群官員,大大小小,足有上百人,都是詢問工人工作及收入的信息。
“普通工人,二十餘文。”
“力工,出海漁民,工資是五十文一日。”
“至於匠人的俸祿,是百文到五百文不等。”
“這等俸祿,我治下吏員都無法相比。”
“魏王真是……”
李剛鋒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評價。
“這食堂裏,用餐的人,約莫上千人。”
“就算平均五十文每日俸祿,一日就是五十兩支出,不算這吃食。”
“聽說魏王開了上百的曬魚場,這還不包括磚窯廠,製鹽廠等其他廠子。”
“這每日開出去的俸祿,隻怕都是數萬兩。”
“好大的手筆。”
威州知府正元,忍不住道。
“支出多,可是收益也多啊。”
“今日魏王隨行船隊的魚獲,就是百萬斤。”
“那可就是萬石糧食,一石糧食五百文。”
“一斤肉食可等於五斤新糧,十斤陳糧,單論百萬斤肉食來算,最低就是兩三萬兩銀子。”
“這還隻是隨行船隊的一支。”
“咱東海水師有九萬人之巨。”
“就算隻有一萬人去捕魚。”
“這個收獲,想都無法想象。”
登州知府維遠掰著手指頭,計算著。
“正元兄,你們威州食鹽多少一斤?”
李剛鋒開口問。
“如今江南水災影響,食鹽運輸困難。”
“我們食鹽是三百文一斤。”
正元開口道。
“我們登州便宜一些,二百四十文。”
登州知府維遠道。
“王擎山,你們呢?”
眾知府,忍不住問道。
“額,那個,我不清楚。”
王擎山神色有些尷尬。
“什麽叫不清楚?”
“鹽可是大事,你一個知府不清楚?”
李剛鋒沒好氣的說道。
“那個,魏王在我們膠州建了三十多座製鹽場。”
“以前因為沒有鹽引,也沒有外賣。”
“可是製鹽廠的鹽,被魏王免費送給膠州百姓。”
“咱膠州百姓吃的鹽,好像……不,不要錢。”
王擎山神色有些古怪。
上百個曬魚場,每日食鹽消耗,那可是上百萬斤。
醃魚所需食鹽量巨大。
然而秦布衣的製鹽之法,產量又大的可怕。
以至於,鹽多的用不完。
隨便送送,整個膠州百姓根本吃不完。
哪兒還需要錢去買鹽。
王擎山這話,很有裝逼的嫌疑,以至於一眾知府看他的眼神,都想揍他。
鹽是必需品,不吃鹽,就沒有力氣。
普通百姓沒有鹽,沒力氣幹活不說,還容易得病。
對於各州治理自然也是難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別說食鹽免費,就算能夠便宜一半,也是造福於民。
在場的這些知府,哪一個不是寒門清流?
如果不是不願和朝著世族官員狼狽為奸,他們也不會被排擠到邊境州縣來。
他們為官一方,自然是想造福一方。
如今了解到膠州如今的情況,自然是內心震動不已。
“如今魏王可是擁有了鹽鐵轉運使的職權。”
“這鹽,肯定會外賣。”
“王大人,你可知,魏王準備如何售賣此鹽?”
李剛鋒忍不住問向王擎山。
“這個,魏王曾經提過。”
“食鹽應該親民,每一戶百姓都能吃得起的價格才行。”
“按照魏王曾經所言,應該會很便宜。”
王擎山道。
“希望如同魏王所言吧。”
王擎山點了點頭。
眾人排隊打飯。
看到這瓷盤,眾人又有些稀奇。
因為瓷盤有一個大格子,四個小格。
裝飯,裝菜,很是方便。
眾人還分到了一碗有著油花的海帶湯。
“普通工人都吃的這麽好。”
“老張啊,你們膠州,如今真是富得流油,老子都想換防到膠州了。”
一位總兵將軍,話語滿是羨慕,甚至都泛著嫉妒了。
其他總兵將軍皆是點頭。
“那是老子有眼光。”
“當初你們都覺得,魏王是個孩子,隻是來玩玩兒。”
“誰能想到,魏王那可是真有本事。”
“跟著魏王,那可是咱的福氣。”
“咱膠州駐軍,那可是頓頓吃肉,都快吃膩了。”
“這算啥事……”
膠州總兵張群一臉自豪的說道。
一眾總兵都想給自己一嘴巴。
眾人不約而同想到了三年前,秦布衣跑到齊州來隨同各州駐軍軍演的時候。
那時候,誰能想到,秦布衣一個小屁孩兒,能夠有如今這般造化?
“諸位,趕緊過來一起坐。”
“咱們邊吃邊聊。”
秦布衣對著打飯已畢的眾人招招手。
一眾官員,總兵將軍,連忙走向秦布衣那邊。
“魏王,您何等身份,豈能和百姓等同堂而食?”
“這有失皇家身份禮儀,而且也異常危險。”
李剛鋒忍不住開口。
大周畢竟是封建國家,禮教嚴格。
秦布衣這等身份,和官員同食倒是無事。
可是和一群五大三粗的百姓一起吃飯,先不說安全與否,這禮教問題十分嚴重。
另外,秦布衣如今的身份,萬一百姓中有什麽奸細間諜,襲殺秦布衣,那可就麻煩了。
“李知府,此事,沒那麽嚴重。”
“此處膠州灣核心廠區,都是膠州各鄉縣之中,最信得過的父老鄉親,安全沒問題。”
“家父北涼王是行伍出身,我也算是個軍武之人,可不在乎那什麽禮儀問題。”
“大家一起嚐嚐,這食堂吃食如何。”
秦布衣微笑說道。
李剛鋒看向林繁,眼神愈發欽佩。
秦布衣年幼,在很多人眼裏,很是不堪大用,總之過於孩子氣了些。
可是秦布衣識大體,曉大義。
這等言行舉止,實在是讓人折服。
“李知府,這海帶燉魚的滋味,可還入口?”
秦布衣微笑看向李剛鋒。
李剛鋒此人剛正不阿,很顯然是東海行省各官員中的楷模。
搞定他,其他官員,都好辦。
一眾官員品嚐吃食,也或許是的確餓了,眾人可都吃的津津有味。
“鮮美可口。”
“不曾想,這海菜和海魚燉煮,竟然有如此滋味。”
李剛鋒沒有先回答,一旁的登州知府維遠開口道,滿是讚歎。
“魏王仁義。”
“能讓普通百姓,也能吃到如此吃食。”
“想我大周江南最為富庶之地,尚有百姓餓死。”
“然而這半月來,我走遍膠州,竟然沒有發現饑饉之家。”
“實為魏王之恩德。”
李剛鋒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對著秦布衣深深一拜。
“李知府何至於此。”
“能讓普通百姓吃飽肚子不至於餓死,這是我等應該做的。”
秦布衣拉著李剛鋒,讓其坐下。
“此等小事,從古至今,從未有人能夠解決。”
“魏王治下能夠有如此業績,實屬魏王之能。”
“妄魏王幫助我等造福於民。”
李剛鋒又想起身大拜。
不過被秦布衣按下。
“此次我拿著皇商聖旨,以及鹽鐵轉運使的聖旨,就是為了經營東海行省。”
“我想讓整個東海省的所有州縣,如同膠州,齊州一般。”
“再無饑餓,凍斃的百姓。”
“隻是,膠州和齊州百姓,加起來不過百萬,我能做到倒也不算難。”
“可整個東海省,有著六百萬百姓。”
“想做到如此業績,非我一人能夠為之。”
“這需要諸位知府,總兵,一同助我。”
秦布衣嚴肅道。
“我等願傾力相助!”
李剛鋒起身,躬身拜倒。
這一次,秦布衣沒有去拉李剛鋒。
其他一眾官員,也是起身拜服秦布衣。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