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商議

字數:8193   加入書籤

A+A-


    “營州,濰州,登州,威州,海區州,濱州,東營州。”
    “此七州沿海。”
    “本王想在這七州同時建立曬魚場,鹽場。”
    “曬魚場建立之後,能夠儲備大量醃魚魚肉。”
    “而製作的魚肉肉幹,不僅能夠販賣,也能夠作為儲備糧。”
    “甚至還能夠更大可能的改善百姓夥食。”
    秦布衣指著東海行省的輿圖說道。
    剛吃飽飯,眾人在膠州灣知府衙門裏商量東海規劃。
    原本,膠州知府的知府衙門,可不在膠州灣,這還是前年遷到此處的。
    就是因為幫秦布衣辦事情,整個膠州灣發展的比原本的府城還要繁榮。
    整個東海行省,除了齊州的那批老人,就膠州知府王擎山最為敬重,信任秦布衣了。
    一眾文官武將,望著秦布衣,等待著秦布衣的安排。
    “這麽多人捕魚,不會將海裏的魚,捕完嗎?”
    有人忍不住問道。
    “放心,就我們這點人,捕個上千年,都不可能將海裏的魚捕撈完。”
    “海洋廣袤無比,我們所取,不過是滄海一粟。”
    “自古以來,這數千年間,江河之中的河魚都未曾被我們捕完,何況太多人未曾踏足的海洋。”
    秦布衣笑道。
    前世現代高科技漁船捕魚,也無法將海裏的所有魚捕完。
    人類對大海的認識,太小了。
    前世人類工業發展史,也是捕魚業的發展史。
    然而靠著工業科技的技術,數百年來,也沒有將海洋的魚類捕完。
    或許近海一些海魚,可能被捕撈成稀有物種。
    可以大周如今的科技水平。
    根本做不到那種程度。
    秦布衣這麽說,眾人稍微放心了些。
    “沿海七州,本王需要諸位大人選拔身強體健的親壯。”
    “當然,漁民最好。”
    “本王會讓他們跟隨我建造的海船一同出海捕魚。”
    “這樣以來,捕撈的收獲更大。”
    “出海捕魚工錢在一百文一天,能力越高,工資越高。”
    “如果出海遇難,本王會予以五十兩銀子作為補償,而且還會安排其家中之人做工。”
    秦布衣再道。
    這般講述,眾人皆是有些頭暈目眩。
    秦布衣這等安排,這待遇比普通士卒的待遇都要好。
    秦布衣給的這待遇,好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樣招工,得花多少錢?秦布衣竟然如此有錢?
    “魏王大人。”
    “我們七州加起來,足有三百萬百姓。”
    “親壯勞力,足有百萬。”
    “那麽多人,您招的完嗎?”
    登州知府維遠,忍不住問。
    “百萬人嗎?”
    “本王擔心,這還不夠。”
    秦布衣搖了搖頭。
    “本王可不僅僅是要建造曬魚場。”
    “而且還要大規模的擴大曬魚場。”
    “最重要的是,曬魚場需要大量的食鹽。”
    “這製鹽廠,是不是也要大量的人手?”
    “吃住一應安排,是不是又得需要其他人手?”
    秦布衣微笑的問道。
    “本王會安排流水線作業的方法進行三班倒來製鹽。”
    “不過在此之前,需要進行培訓和篩選。”
    “製鹽規模會很大,我預計,將來五十萬人甚至百萬人參加製鹽,甚至規模更大。”
    “製鹽,包裝,運輸,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我們東海之鹽,終有一天,會銷往大周各地。”
    “這鹽,甚至還會銷往西秦和遼國。”
    秦布衣再道。
    “魏王,鹽太過重要,銷往敵國,是否有資敵之嫌。”
    李剛鋒又忍不住了。
    這家夥愛國,也有點死腦筋,自然不想此事發生。
    “李知府。”
    “西秦和西遼,如今雖是敵國。”
    “可是和我們敵對的,隻是兩國的朝廷以及掌權之人。”
    “遼國和西秦的普通百姓,是我們要爭取的對象。”
    “將來大周一統天下。”
    “說不定,還需要諸位治理一省之地。”
    “給與兩國百姓好處,並不是壞事。”
    秦布衣微笑道。
    “魏王大義!”
    李剛鋒眼神明亮。
    “魏王,我們大周,真能一統天下?”
    有總兵將軍,忍不住問道。
    這是一位年近六十左右的老將。
    他和老王爺是一輩的人,如今已經年邁。
    三十年的和平,因為沒有大的戰事,他的內心,已經被磨平了。
    如今,聽到秦布衣所言,內心的木然有火焰在燃燒。
    “事在人為。”
    “如果我們能夠在東海行省的各州縣做出業績。”
    “如果能夠富國強民,將來大周一統天下,也未必不可能。”
    “至於眼下,我們要做的,是讓東海百姓,都能吃飽,甚至能夠每天吃上一頓肉。”
    秦布衣巋然道。
    此話一出,一眾知府和總兵將軍,皆是渾身一震。
    大周一統天下,這是大周文武官員共同的願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布衣這麽說,眾人都有些血氣沸騰。
    哪怕眾人都知道此事有多麽困難。
    可難是一回事,敢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百姓都能吃飽飯,每日吃上一頓肉,那麽民心所向,麵對外敵,百姓也願意踴躍參軍,舍身抗敵。
    在場都是聰明人,大家也都知道,秦布衣做的事情,到底有怎樣的作用。
    “魏王,曬魚場和製鹽廠大量用人,可似乎也就五十萬人。”
    “那還有其他人怎麽辦?”
    登州知府維遠開口問。
    招工自然是沒問題,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部分人過得好,其他人肯定會鬧事。
    “其他人,修建其他窯廠,商貿工廠,工坊,以及聚居新居,最重要的是修路。”
    “諸位,我所說的修路,不是以前的那種官道。”
    “諸位來到膠州,應該注意到膠州官道主路和你們所在的州府縣鄉不同吧?”
    秦布衣又道。
    “魏王,您所說的路,是王知府給我們介紹過的水泥路?”
    曹州知府李剛鋒眼神都有些發亮。
    膠州如今的變化,可是讓一眾知府總兵直流口水。
    在他們眼裏,京都繁華,也不過如此。
    而平整堅硬的水泥路,是極為亮眼的一個特色點。
    “對,就是此路。”
    “這水泥的修建,需要不少人手。”
    “最主要的是需要人手去製作修路的材料。”
    “到時候,自然能夠讓上百萬人做工。”
    “我會讓王知府帶人教會諸位。”
    “而修路的錢,也由我來出……”
    秦布衣再度講述前期的規劃。
    “沿海七州除了曬魚場和製鹽廠,還有其他產業可以發展,這些事情,本王會安排人手同諸位知府大人商議。”
    “其他州縣的規劃,就要向齊州看齊。”
    “東海中部,西部,北部區域有著不少山脈。”
    “山中礦藏豐富。”
    “早在兩年前,我就讓人在山中勘探。”
    “勘探結果雖然不盡如意,不過也在山區外圍尋找了不少礦物。”
    “尤其是銅鐵,煤炭等礦物。”
    秦布衣目光深邃。
    古代礦物勘探,多為風水學。
    還有一些就是根據植物,土壤顏色來辨認。
    科技水平落後,加之深山難入。
    哪怕東海行省這些山脈海拔不高。
    可對於古時候的人來說,那也極難進入,勘探極難。
    秦布衣在齊州以及周邊四周勘探礦物,很早就在進行。
    這兩年甚至投入上百萬。
    可是探查的礦物實在太少。
    不過,就算是礦物較少,也足夠秦布衣所用了。
    如今在齊州,秦布衣早就在開采煤炭,銅鐵等礦物。
    “本王這鹽鐵轉運使的身份,可以給諸位放權,進行礦物開采。”
    “不過,礦物開采,必須按照本王的方法來。”
    “你們可以安排官吏和我的人一起管理。”
    “本王會給與俸祿工錢,並且安排食宿。”
    “礦物開采十分危險,而本王的招工,不似以往徭役那般草菅人命。”
    “而是要確保礦工的安全,並且保證他們能夠吃飽,吃好。”
    秦布衣重點強調。
    采礦是高危行業,哪怕是前世現代的高科技時代,也經常發生礦難。
    古代采礦,自然更難。
    秦布衣不想因為采礦而敗了名聲,這可不是好事。
    “魏王,大局之事,我等自然知道輕重緩急。”
    “鹽鐵之事,並非我等可以掌控,自然是由您的人掌控。”
    威州知府正元點頭道。
    大周律令極為嚴苛,這一點表現在方方麵麵。
    圈地為農,世代行商。
    皇權,士人為尊。
    這是權利等級帶來的嚴苛。
    鹽鐵這行業,他們這些知府,都不敢去觸碰。
    大周律,私販鹽鐵,夷三族。
    “諸位知府,我準備在各州建造特殊的工坊城。”
    “無論是修建新型官道,還是建造大量工坊,工廠,都需要規劃特定的區域。”
    “這些區域,我已經確定好了。”
    “大家看看輿圖,是否有何為難之處。”
    “如果為難,我們可以再行商議。”
    秦布衣拉開輿圖布簾。
    這輿圖之上,有秦布衣標誌的特別區域。
    原本,東海行省各州縣的開發打造,應該在四年後,秦布衣十八歲成年,獨立出北涼王府後進行。
    可是,因為秦布衣如今成了魏王,又有了皇商和鹽鐵轉運使身份。
    現在開始計劃雖然早了很多,可對於秦布衣來說,這並不是壞事。
    秦布衣三年前開始經營商貿,布局規劃。
    而東海行省各個州府,秦布衣其實早就跑過一遍。
    又讓自己手下的商隊了解了各州府信息。
    說起來,秦布衣比起各州知府,還了解他們各州的情況。
    眼下,各州府知府,看到秦布衣輿圖上的布局標注,都是震驚的目瞪口呆。
    一時間,各州知府,皆是開始詢問,商議後續事宜。
    這般商議,直至夜晚。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