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鹽商
字數:10212 加入書籤
“娘,您也吃。”
鍾大江給鍾母碗裏夾滿了各種肉食。
鍾母滿臉笑容的點頭,自己吃兩口,又喂給自己夫君。
一副幸福狗糧的氣息。
“阿妹,你們也多吃點肉。”
鍾大江此刻,看到父母和小妹吃的這般香甜,自己眼睛發紅。
能夠吃上肉的好日子,誰不想好好過?
他隻恨自己以前沒本事。
如今跟了魏王,能夠吃好喝好。
他在內心暗暗發誓,一定好好效忠秦布衣。
哪怕是死,也是值得。
鍾大江此刻的情況,和當初追隨秦布衣的退伍老卒和傷兵老卒一樣。
他們都是艱難生活。
是秦布衣將他們組織起來。
建立商隊,打著北涼王府的旗幟。
在北麵的邊軍幾省做生意。
給了大家體麵的工作,讓大家能夠賺錢糊口,補貼家用。
不再是被拋棄的老卒。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也隻是能夠吃上一些粗糧,糙米,可卻是能夠吃飽。
不像以前,連吃飽肚子都做不到,還要靠喝水來騙肚子。
而在一年半前。
秦布衣偷摸擴建的水師進一步擴展。
海上的魚獲收獲豐富之後。
大家都能吃上魚肉。
從吃飽,到吃好。
緊接著。
齊州的規模化養殖。
能夠讓很在秦布衣手下做事的人,經常吃到雞鴨肉。
而秦布衣的走私貿易。
讓牛羊肉也豐富了起來。
準確來說,豐富的是羊肉。
牛一般不會被宰殺,主要用來擴大耕地規模,提升效率。
可無論如何。
跟著秦布衣的人發現,日子是一天天好起來了。
能夠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頓肉。
這個吃肉,可不是見點油葷,喝點油沫子湯。
而是大口吃肉,吃飽。
秦布衣旗下的產業,那些工坊和工廠,有專門的食堂。
免費食堂,頓頓能夠見到葷腥。
雖然都是一些快要吃吐了醃魚燉肉,燉海帶。
可依舊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秦布衣很感謝海洋這個大寶藏。
因為靠海,在海船規模化製造後,就算是木帆船去打魚,魚肉也是怎麽都不會缺的。
如果在內陸。
想讓很多人吃上肉,還真沒那麽容易實現。
海洋這個聚寶盆一般的大寶藏。
不僅僅是滿足了足夠的肉食需求。
最大的財富來源,就是食鹽。
秦布衣靠走私這玩意兒,簡直是秦始皇摸電線,贏麻了。
食鹽以物換物,北地的牛羊,糧食是真的換了不少。
否則,月影樓連鎖店,還真撐不起來。
鍾大江他們自然不知道這些東西。
他心裏,全是對秦布衣的感激。
以及,對肉食的渴求。
猛猛的狂炫各種肉食。
鍾大江的三個小妹。
一個十三歲,兩個十一歲。
大口大口的咬著入口即化的軟糯手扒羊肉,吃的滿臉幸福。
甜膩的鬆鼠魚,咕嚕肉,更是三個少女的最愛。
而在洪作擇那邊。
和徒弟幾人的家眷,直接坐了三大桌。
一桌的肉食,讓眾人眼睛透亮。
大家喝過小米粥,滋潤了腸胃之後。
一群人,都像是餓極了的豺狼虎豹一般。
顧及不了一點形象,都是大吃起來。
要不是徐清怡擔心眾人吃壞了肚子,不讓大家繼續吃了。
這群貨還能吃下一桌。
酒飽飯足。
徐清怡安排馬車,將眾人送往西山。
原本,徐清怡是想讓鍾大江家人恢複之後,再送他們離開。
不過,鍾大江想先行過去。
主要是心裏愧疚。
什麽都沒做。
既是拿了俸祿,又在這裏白吃白喝,父親和弟弟還能受到最好的醫治和照顧。
他近乎無地自容。
和母親商量之後,再詢問了徐清怡一些事情。
他跟著洪作擇他們先去西山做工。
三個少女一起跟著過去。
那邊有秦布衣建立的小學。
這樣一來,鍾木葉不用擔心三個女兒的安全和照顧。
秦布衣早就在規劃西山鐵礦那片地區的發展。
很早就買下了周邊區域的土地。
不過大多是良田。
用來為自家酒樓提供蔬菜之用。
還修建了一座倉庫大城,一個老卒以及家眷,還有秦布衣手下商人,行商的聚集城鎮。
這裏是退伍老卒,傷兵聚集地。
是秦布衣暗中布局的商會中心。
往來行商的貨物,都是從此地轉運。
為了一些布局發展,這裏其實在兩年前,就有一些產業了。
最早的時候,這裏隻是老卒和家眷的聚集地。
老卒商隊興起的地方,也是秦布衣夢開始的地方。
在這裏,秦布衣曾經答應了老卒們,讓大家吃飽飯,吃上肉。
如今這裏的人,都完成了這個願望。
是過得越來越好。
這兩年,秦布衣其實將齊州的產業,也分了一部分在這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讓老祖家屬親眷有個活計。
商品貨物,直接能夠滿足北涼王府所需。
北涼王府所代表的,可是整個中央禁軍,也就是所說的大周三十萬精銳六軍。
這裏的商品貨物,基本是內部消化,而且都是勳貴武將消化。
在這裏,還有一支五千精銳禁軍駐紮。
都是自己人,安全沒的說。
當然,也主要是想守護這裏的機密。
秦布衣在這裏不僅搞了一些規模不大不小的工坊,還開辦了學校。
掃盲培訓,以及一些工匠手藝的培養。
將鍾大江的三個小妹送到這裏。
很是安全。
女夫子教學,女嬤嬤管理,類似的女子學院。
此行,就是帶著眾人經過這裏。
將他們的孩子,送到學校裏寄宿學習。
進入這規模堪比州府的鎮城之時。
洪作擇他們都是很震驚。
居住在京都,可從不知道,京都這麽近的地方,五十裏不到,竟然有著這樣一座規模巨大的城池。
若非繞道走。
若非有手令可以通過幾個山頭關卡。
否則,絕對沒人知道這裏的城池。
就像是一個軍事堡壘一般。
然而進入其中才發現。
這裏麵,並不是想象的那種完全軍事化堡壘城市。
往來車馬眾多,更像是商隊,而不是軍隊的人,雖然隨處有侍衛巡視,可也隻是查驗入城手續,信件。
城中街道兩旁,各種貨物堆積。
透過門牆,能夠看到的是隔間庫房。
這裏就像是個商品集散地,周轉中心一般。
看似雜亂不堪,可卻井然有序。
洪作擇進城之後才發現。
這城裏的地麵,無比平整。
沒有半點黃土裸露在地表。
又不似州府大城那般青磚鋪地。
就算是州府大城,就算是帝都。
除了主要街道之外,其他地方都是泥濘難行。
然而這個地方不同。
不僅地麵平整,近乎光滑的。
就連各處的建築,牆麵,都是一模一樣的。
給人一種整潔,牢固的感覺。
“洪大匠,怎麽了?”
身邊的老卒隊長見洪作擇叫停馬車,下車蹲下。
有些疑惑的過來問道。
“曲右老哥。”
“這是用什麽材料建造的?”
洪作擇滿臉好奇。
“魏王讓人製作的水泥地。”
“具體是什麽,老哥我也不知道。”
“不過,這可是好東西。”
“無論是鋪路還是造房子,造城牆。”
“不僅製造方便,效率,而且質量好,結實。”
“哪怕是暴雨衝刷,這水泥地也是完好如初。”
老卒隊長解釋說道。
“這麽好的的東西,為何不推行全國?”
“若是全國鋪上水泥路,貨物運輸一定會有極大便利,路上也不會有如此之多的損耗。”
“而且,用這個建造的房子,看著比木料房子結實太多了。”
“對於沿海百姓來說。”
“這種水泥房子,也更加安全。”
“不用年年救濟流離失所的百姓。”
洪作擇畢竟是工部大匠。
所思所想,還是心係百姓,關乎國家工程。
畢竟自己也是個苦命人。
立刻想到了各種用處。
也是很想將這些東西推廣全國。
對於洪作擇這種大匠來說。
能夠造福於民的東西,想立刻研究透徹。
全麵推廣。
“洪大匠,您這問題,我也問過魏王。”
“魏王說,要想用此物鋪路,推行全國。”
“耗費銀錢需要萬億兩。”
“徭役千萬。”
“現在的大周,沒有能力全麵推廣。”
老卒隊長回答道,也是有些遺憾。
此話一出,洪作擇陷入了沉默。
好東西,誰都想拿來用。
隻是用不起。
無可奈何啊。
“哢,轟……”
就在老卒隊長和洪大匠談話的時候。
前麵,一輛貨運大車的車軸斷裂。
車上的貨物直接散落一地。
洪作擇眾人才發現。
貨物的紙袋兒包裝破裂,白花花的東西,撒了一地。
而眾人的車隊,也是被灑落的貨物堵住。
“怎麽回事?”
“你們是做什麽的?入城文件,身份信件。”
周圍巡邏的禁衛,立刻趕了過來。
進行盤查。
“我們是魏王皇商商會,大周鹽業的鹽商。”
“這是入城文件,我們信件,鹽引憑證。”
“運氣不好,車軸斷了。”
運送的貨物的領頭男子有點鬱悶,將入城文件手續拿了出來。
“確定是魏王殿下的皇商商會信件。”
“身份也確認無誤。”
確認之後,巡邏的禁衛點了點頭。
“需要幫忙嗎?”
老卒隊長,對著那男子道。
主要是貨物擋著,不好通過。
他們也要趕緊離開。
如今天色漸漸暗了。
趕往西山那邊,隻怕已經晚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就麻煩了。”
“幫忙分裝在其他車上就好。”
那男子感激說道。
眾人一起去幫忙。
將貨物,分到其他馬車上去。
“這是鹽?”
洪作擇,陶禹,鍾大江眾人,甚至一起幫忙禁衛,皆是震驚的看著灑落在地上的不少食鹽。
雪白細膩,沒有一絲雜色,可不是他們平日裏,吃的那些奸商賣的粗鹽。
平民百姓吃的鹽,是那些奸商摻雜了石子兒灰土的粗鹽。
質量差不說,味道還不好。
很多人甚至吃不起鹽,隻能用醋布代替。
然而鹽是人類所需的必需品。
如果不吃鹽,會渾身無力,幹不了重活。
普通平民就算過得再艱難,買的粗鹽再難吃,也得吃。
而這種雪白的精細細鹽,在他們眼裏,就不是自己有資格能吃到的。
這些細鹽,使用紙袋裝盛的。
一袋就是一斤左右。
紙袋上有大周鹽業的商標標誌,還有蕭氏皇族的龍紋圖案。
很有特色。
剛才被壓碎紙袋,灑落在地上的細鹽,足有上百斤。
這些灑落在地上的細鹽,領頭的男子,沒有收取的意思。
這直接讓眾人都震驚了。
這麽好的鹽,就算是灑在地上,也還能吃。
甚至比很多奸商賣的鹽更好,好上百倍不止。
可鹽商男子,竟然就這麽不要了!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