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西山
字數:9439 加入書籤
鍾大江將三個妹妹,托付給了忠烈女子學宮的女老師。
這裏的女孩子,大多都是老卒家眷。
來這裏照顧孩子的,也都是這些老卒妻女,媳婦。
臨走時,三個少女眼淚汪汪的,哭的很傷心。
不過也很快融入了新的生活。
溫馨的宿舍,新發放的被褥,生活用品,學宮的校服,筆墨紙硯。
新的事物,很容易吸引小孩子。
尤其是在同輩相處中,她們會很快融入大家。
又過了兩個多時辰。
天色近乎暗了下來。
西山外圍駐地的點點亮光,遙遙出現在眾人視野裏。
這些亮光,連綿十數裏。
很大一片區域,到處都是光亮。
車隊行進才發現。
這些地方,很多是一些帳篷,木棚,草棚。
穿著打著補丁,一身粗布短遏,甚至光著膀子,渾身黢黑的眾人圍在一起。
鐵架土灶上,架著一口大水桶一般的大鐵鍋。
一堆堆篝火旁,各自煮著香味四溢的吃食。
鍋裏有著雜糧糙米,小米,野菜,還有一些白菜,油菜,蘿卜,海帶,海菜。
洪作擇師徒和家眷,還看見煮吃食的人,切了拳頭大小的油塊兒,放進了巨大的鐵鍋裏。
除此之外,還從一旁的籃子裏,將兩條醃魚肉,一塊兒一尺長,一寸厚的肥臘肉拿出。
無論是醃魚還是肥臘肉,都被切成了細碎的小塊兒。
當看到醃魚肉和肥臘肉的時候,火堆旁的十來人,都是眼睛放光的盯著。
做飯的男人,又拿出木罐,將雪白的食鹽,撒在上麵。
濃鬱的肉香傳遍周遭。
不少人嘴角直咽口水。
有的人走到一旁的水桶,給自己舀了碗水,猛猛喝了幾口。
“曲右老哥哥,這些人是?”
洪作擇掀開馬車的簾子,問向趕車的老卒隊長。
“周圍城鎮,村子裏來這裏做工的力工。”
“挖土,搬運,燒窯,燒磚,隻要是下勞力方麵的。”
“他們都會做。”
“洪大匠你們是高級工匠。”
“自然不可能住在這裏。”
老卒隊長解釋道。
“曲右叔,這些人多少工錢啊?”
陶禹好奇的問。
“每日三五十文左右。”
曲右回答。
“三五十文的收入,能吃這麽好?”
陶禹有些震驚。
算個最多的五十文日收,一個月幹滿三十天不休息,也就能掙1.5兩銀子。
陶禹以前在外麵跑,跟著老師跑生活,最多能掙個三五兩銀子。
然而也不怎麽吃的起肉。
那一小塊兒肥臘肉,就得上百文以上。
而兩條醃魚肉,更加昂貴。
看樣子,足足有四五斤。
醃肉比新鮮肉貴,因為有鹽味。
醃魚又稱之為鹹魚。
需要用大量的食鹽才能製作,五斤肉,一斤鹽,平日裏鹽比肉還貴。
真要說來,普通平民,根本吃不起用鹽醃製的肉食,這是奢侈品。
因為靠海,靠著大江,京都水產豐富。
普通魚肉的價格,平日在五文左右。
京都人口眾多,魚肉貴上不少,十五文到五十文之間。
這也要看魚的種類和大小。
而醃魚,鹹魚,隻要是用鹽醃製的。
最低價格,也是一百文一斤。
大魚,整魚,價格更貴。
平均價格在五百文一斤。
然而眼下這群貧民力工吃的魚,那麽大,整塊都是魚肉,沒有魚骨,骨頭。
一看就是四五斤。
這可就二兩多銀子啊!
按理來說,這些人,根本吃不起才對。
可陶禹看到了什麽?
沿途所有草棚,木棚前的篝火堆旁。
都在切醃魚,而且大小差不多。
還有一小塊兒,肥臘肉。
這些貧民吃的東西,好的過分了。
“這裏的吃食,是魏王特意發放的。”
“魏王說了,做力工,必須要見著油水和肉,要重油重鹽。”
“否則沒力氣做工。”
“每日三頓,必須見著油腥。”
“這樣以來,力工的工作效率,才能更高。”
“諸位放心。”
“你們吃的東西,比這還好。”
老卒隊長,笑著打了打馬。
三年前,老卒隊長他們的吃食,比這都不如。
如今,醃魚都已經快吃膩了。
然而對於平日裏隻能吃野菜餅子的普通平民來說。
一大塊兒魚油油脂,燉煮的醃肉蔬菜雜糧湯飯,鹹香四溢。
可比平日裏那又苦又澀的野菜餅子好上無數倍。
別說葷腥醃肉這種奢侈品了,鹽都不一定能夠吃的起。
這樣的生活,對於很多貧民來說,已經是夢寐以求的神仙生活了。
聞著一路的大鍋燉的香味。
眾人還都有些餓了。
在月影樓吃東西的時候,還隻是中午時間。
如今已經是傍晚,估摸著七八點左右。
一路舟車勞頓,困乏饑餓。
又是半個時辰過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終於到了西山。
準確來說,是西山鐵礦。
秦布衣找女帝要這個鐵礦,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馬鞍山鐵礦。
十幾億噸的鐵礦儲量。
另外還有其他諸多礦石原料。
鋼鐵合金,水泥,玻璃,陶瓷,煤炭,焦炭,這些未來最為重點的工業發展項目。
靠著長江,還能利用水力。
可以說,材料資源,燃料資源,航運運輸,製造。
一個馬鞍山,全部都能解決。
真風水寶地。
秦布衣到齊州的時候,冶鐵匠人和大量的工匠,就已經搬到了這邊。
在離開京都的時候,就將規劃書給了徐清怡,讓人安排這裏的事情。
秦布衣要不是被北涼王一頓揍。
今兒個也是該來這裏看看了。
畢竟是未來的工業基地。
半個月時間,這邊已經建起了第一座高爐和煉鋼爐。
準確來說,是齊州第三代高爐。
效率更高,溫度更高,出鐵更多。
不過高爐煉製的是生鐵。
還需要進一步脫硫去碳,才能煉製成鋼。
秦布衣流傳出去的冷鍛鋼,也就是百鍛鋼。
其實是效率非常低下的一種鋼鐵煉製方式。
如今秦布衣他的工造部,已經製作出了轉鋼爐。
唯一可惜的是,因為工造水平和大型吊裝設備缺乏。
產量還是很低。
普通碳鋼,三天能夠煉製五千斤左右。
普通碳鋼和百鍛鋼差不多,各有優缺點,最大的優勢,產量高。
對於消耗巨大的兵器鎧甲來說,普通碳鋼那產量,簡直能夠碾壓靠人工鍛打的百鍛鋼。
而低等合金鋼,要五天時間,產量隻有三千斤左右。
不鏽鋼得十來天時間,產量估摸著幾百斤,不到千斤,因為材料不高提煉,產量其實更低。
而秦布衣身上的鎢錳合金鋼材。
這玩意兒屬於是特種合金鋼了,練了一年多,也就百十斤左右,質量遠遠比不了現代,屬於是劣質特種合金鋼。
可即便是劣質的,那也是特種合金鋼,其他鋼材,就算是最優質的,也沒資格碰瓷。
秦布衣掌控了特種合金鋼的各種原料配比。
可是想源源不斷練出來,在沒有高科技電爐之前。
在其他礦物提取,提純技術,沒有大規模發展之前。
高級的特種合金鋼材,煉製這玩意兒比算命還不靠譜。
不過,秦布衣也用不著太多的特種合金鋼。
最大的需求是普通合金鋼。
滿足鑄造小鋼炮和燧發槍的槍管即可。
西山這邊,最重要的就是眼下剛剛建造的高爐和煉鋼爐。
這是主要發展方向。
如今的西山鐵礦這裏。
聚集的工人,多達三萬。
一萬多的人,是力工。
挖礦的占主要。
五千人是煉鐵,煉鋼的。
另外的人,有燒焦炭的,燒磚窯的,燒水泥的,燒陶瓷的……
屬於是重工業基地了。
因為是夜晚。
能見度極低。
山路一不好行徑。
廢了好大功夫。
終於看到了西山城。
這裏原本是皇家匠人的定居點。
如今全部劃給了秦布衣。
連五千匠人,都一柄給了秦布衣。
西山一直虧損,其實主要是因為管理問題。
其中混進了很多中飽私囊的世族官員。
他們監守自盜,貪汙匠人俸祿,肆意打罵侮辱匠人。
其實這些世族官員也是故意的。
鐵礦雖然掌控在皇族手中,可江南世族在私自煉鐵。
走私售賣。
想用江南世族的鐵,代替蕭傾凰掌控的鐵礦行業。
秦布衣掌控西山鐵礦之後,讓人全給踢了。
隻留下世代在此的匠戶。
並且全力篩選了遍。
能夠安全放心的保留原職。
不放心,亦或是有問題的全部丟去燒窯去。
按照齊州的現代科學管理辦法。
工作小組,小隊模式進行整改。
最開始是建造水泥廠修路。
整個西山到京都的路。
已經修了三分之一。
西山各礦區的路,基本修葺好了。
另外就是重修屋舍。
第一批五千人的屋舍,也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但這隻是開始。
第一批的水泥和鋼筋水泥磚建材,都是從膠州直接拉過來的。
膠州新城建造的差不多了。
每日出產的建築材料,本來就是為了擴展周邊,發展鄉縣。
全部被秦布衣征用,直接從海路,運到馬鞍山港口。
加上京都的老卒運輸隊,以及齊州,膠州現成的建築隊。
無論是運輸方麵,還是擁有豐富建造經驗的齊州,膠州建築隊。
這都給西山帶來了迅速的變化。
寬闊的四車道水泥山道。
還能看見往來運輸的馬車。
無論是建造材料,還是礦物,亦或是糧食。
這條路都顯得繁忙無比。
如今的西山城,整個西山礦區,是秦布衣的四姐秦秀的夫君,也是秦布衣的四姐夫薛鉞在管理。
秦布衣調來了一萬水軍,還有五千京城禁衛。
北涼王府調軍,還真不用聖旨和虎符。
打個招呼就來了。
名曰駐地換防。
四姐夫薛鉞是秦布衣最信得過的人之一。
在齊州時,他就是秦布衣的副手。
薛家窮苦出身,秦布衣改善窮苦人的生活,他是最支持的人之一。
“作擇師弟!”
城門口,看清馬車和來人,一個有些驚喜的聲音,從車外傳來。
有些迷迷糊糊的洪作擇睜開眼。
“魚師兄,真的是你!”
“師弟還以為你……”
看到公輸魚,洪作擇激動的下了馬車。
走到公輸魚身邊,老眼渾濁,神色激動。
公輸魚和洪作擇,也曾是一起學習工造,討生活的師兄弟。
八年前,公輸魚的工部工程出了事。
被人推脫罪責到了他的頭上。
因此下了大獄,之後杳無音訊。
本以為他被害死了,沒想到還能在這裏見到。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