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慎重
字數:7824 加入書籤
在秦布衣大軍南下的時候。
南楚三族也收到了消息。
他們的家眷產業,早就南下和大軍集合。
擔心被圍剿。
秦布衣他連續攻下各個州郡。
其實這些州郡,基本上是望風而降。
因為這些州郡,都被劫掠過。
亦或是有些關係的世族掌控之地。
給了買命錢那種。
整個南楚的財物,糧食。
都聚集在長沙。
這裏有蠻兵十萬,三族大軍十五萬。
二十五萬大軍鎮守。
而南楚聯軍前線。
依舊保證了四十萬大軍。
可以想象。
這三族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動員。
不過。
南楚三族集結了楚地四百年,甚至更久的財貨積澱,加上秋收的足夠多的糧食。
招募這麽多士卒,也並非是什麽難事。
畢竟,反對的聲音,都被三族清理完了。
留下的都是順服他們的人。
而因為戰亂。
到處都是流民。
隻要給口糧食,他們就能為自己賣命。
長沙世族選擇和南楚三族合流。
害怕被秦布衣,蕭傾凰血洗清算。
當然也願意組織大軍抵抗。
何況,還有南蠻部族的蠻兵守城。
長沙的守軍可謂是隻多不少。
並不比南楚三族帶走的大軍少。
秦布衣屯兵益陽。
益陽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
有鐵打的寶慶,銀鑄的益陽,紙糊的長沙之說法。
這其實就是從軍事要地方麵來分析的。
中國古代,有很多兵家必爭之地,這些地方都被打造成軍事重鎮,要地。
無他,地理優勢擺在那兒。
益陽就是一個要地。
不過秦布衣有火炮。
破城很簡單。
很容易就攻下了益陽。
秦布衣因為了解如今楚地局勢。
所以沒有繼續進攻。
主要是十萬大軍真不算多。
一路打過去。
想分兵鎮守太危險了。
雖說秦布衣軍隊都是精銳新軍,而且還有火器之利。
可要是遇到厲害點的將帥。
被摸清吃透之後。
是可能遇到襲擊包圍的。
隻要楚地將領出現一些能人。
是非常危險的。
這一路打過來。
秦布衣在嶽陽的時候就吃虧了。
被當地世族埋伏了一波。
當地豪族,方氏一族的一個年輕人。
方萬甫。
帶領嶽陽守軍來了個偷襲。
若非秦布衣的船隊有火炮之威。
還真會有不小的損失。
這方萬甫還不是莽撞襲擊。
還來了一波水陸聯動。
但凡秦布衣的軍隊不是練烏龜王八陣起家。
但凡那天下雨一下。
但凡這方萬甫人數多一點。
秦布衣就會吃大虧。
方萬甫手中大軍人數太少了。
隻有五千。
而且,這貨被秦布衣洗腦的不輕。
認為秦布衣以來就會血洗世族。
自然起了和朝廷同歸於盡的想法。
秦布衣看重這貨才能,並且了解了一下他的過往。
知道他品德不錯。
就一直帶在身邊。
用了不少時間,才將他洗腦的腦子掰過來。
因為這個方萬甫。
秦布衣就越發穩健了一些。
攻下益陽之後,穩成一匹老馬。
先等著兩地大軍趕到,再行進一步南下掃蕩。
永州距離益陽有六百裏。
騎兵奔襲,最多三日就能到。
這個距離不算遠。
但是,這片區域是楚地的核心區域。
也是世族的基本盤。
想要徹底平定這裏。
是需要一步步清洗過去的。
如果現在就冒然前進。
糧道很容易被截斷。
到時候被四處襲擾。
是非常容易大兵團崩潰的。
秦布衣不敢賭。
至於永州。
永州如今有十萬大軍。
還有秦布衣早年運送的水泥加固。
有一定的火器守城,堅守個大半年,肯定是沒問題的。
雖說叛軍勢大。
但攻城沒那麽容易。
唐安史之亂,睢陽之戰。
張巡七千大軍麵對十八萬叛軍,守了十個月。
蕭傾凰禦駕親征帶領十萬人,器械糧草都不缺。
而且還有隨行的英國公和吳國公兩位國公老將軍。
要堅守永州,是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秦布衣要做的就是慢慢解決整個南楚世族引起的混亂。
楚地明麵上是南楚三族勢大,掌控一切。
但其實,他們也算是楚地世族聯合推舉出來的。
其他世族無力和他們抗衡。
他們也代表世族利益。
雖說也清理了很多世族。
不過也是又一種排除異己罷了。
但在這過程中。
也出現了不少有能耐的人。
此次鎮守長沙的。
是楚地三族的昭家之人。
昭武遠。
此人自小習武,熟讀兵書。
南楚三族在楚地,也有其他四族作為對手。
昭武遠帶兵三萬,平定了其中三族。
大敗四族的十萬大軍。
六戰六捷。
十分驍勇。
秦布衣在攻打益陽的時候。
昭武遠帶著十萬大軍支援。
想來個突襲。
隻是。
火器之利太過恐怖。
攻城的速度太快。
昭武遠趕來的時候。
秦布衣已經攻入益陽,進城駐守了。
其實當見到昭武遠帶著大軍來到益陽的時候。
秦布衣冷汗都出來了。
如果真讓昭武遠找到機會。
哪怕新軍勇武,器械裝備夠好。
也很容易遇到危機。
最起碼,損失不會小。
若是昭武遠找準機會,鑿陣破陣。
引爆火藥物資車。
隻怕大軍有傾覆之危。
經過方萬甫和昭武遠這兩人的驚嚇。
秦布衣現在是越來越謹慎。
越來越狗。
荊襄和巴蜀防線的大軍不到。
秦布衣是根本不想動一下。
太他媽的危險了。
如果。
南楚三族的四十萬大軍調轉。
回攻益陽。
截斷嶽陽等地的物資輸送。
秦布衣其實蠻危險的。
好在秦布衣習慣性結硬寨,打呆仗。
雖說沒有名將的各種陰謀詭計。
可是跟著北涼王學過一些東西。
倒也夠用了。
就堂皇正道,慢慢打就行。
“報。”
“嶽陽遇襲。”
“叛軍六萬,正攻打嶽陽。”
秦布衣縮在益陽清理益陽世族的時候。
收到了軍報。
“繼續公審。”
秦布衣看了一下軍報,依舊顯得很平靜。
“魏王殿下真不怕嶽陽有失?”
“嶽陽可是在轉運物資。”
“昭武遠這一招,可是要斷掉魏王大軍的生路。”
方萬甫開口道。
“放心。”
“嶽陽丟不了。”
“長林侯在,我給他留下了不少好東西。”
“他那五千人,足夠守城了。”
“何況,不是還有你們方家嗎?”
秦布衣笑著道。
“昭武遠見識了魏王殿下的火器之威。”
“他會兵行險著的。”
“嶽陽兵少,他會全力攻下。”
“無論是截斷糧道,還是圍點打援,這都是上好的計策。”
方萬甫道,話語裏明指秦布衣的布置不妥。。
“如果嶽陽兵力放的太少。”
“豈不是更加脫離我們的控製?”
“叛軍攻打嶽陽,這或許並不是壞事。”
“荊襄之軍,差不多也快到了。”
秦布衣淡淡的說道。
雖說秦布衣兵少。
不好行動。
可並不代表,秦布衣這些兵,真不能和長沙叛軍對抗。
秦布衣隻是求穩,更加謹慎一點罷了。
秦布衣這話說出,方萬甫愣了一下,隨後眼裏閃過一抹恍然。